第36章
名字和人一樣, 涼州涼州, 他的周身有一股寒意,不過面容溫和,總挂着笑容的藺紹安卻認為, 他們兩個是同道中人。
藺月彤從車裏下來, 被譽王親自扶到他們的身邊。只見她梳着垂髫,一支銀鳳镂花長簪斜斜插在發髻上面,穿的是顏色清麗淡雅的緞襖。領子處有毛,看着很是雍容華貴。一張臉精致且小,下巴尖尖, 面容與藺紹安有五成相像。
嫁給譽王的時候, 她才十四歲大, 去了譽王的封地江西已經有好幾個年頭,她是府裏的三小姐, 也是前代老侯爺最小的嫡次女, 其實和外甥藺紹安的年紀差不了多大,藺紹安現年十五歲,她也不過才二十歲罷了。
正是年華正盛, 貌美的時候。
可惜一直以來身子不太好。自從去了江西以後,更是不好了。在那裏,藺月彤對當地的氣候條件一直不适應,水土不服有點嚴重, 藺月彤六年期間, 懷過兩個孩子, 竟是全都滑胎了。不過譽王憐惜他的王妃,連個通房的丫頭也沒有。
回顧一下顧府那邊,嘴裏說會對他二姑母好的人,卻是擡了三個姨娘。藺紹安面容不變,心裏卻是冷笑了一聲,莫名想起那個軟軟的,看起來有點可憐的表妹。心中想到,遲早得有機會治一治那位顧德珉顧大人。
上前有禮地喊了一聲“姑母”,藺紹安嘴角有微微的笑意。看到這個小姑母,十分親切。
他還記得小的時候時常跟在這個小姑母的身後玩耍,二姑母嫁到顧府以後,只有小姑母能陪在他身邊了,雖說喊她一聲姑母,更像是作為她的“弟弟”被她照顧。
藺月彤也沒想到,幾年時間不見,當年那個會跟在她和二姐身邊的小不點,竟是長得這樣大了。不僅一表人才,英姿挺拔,相貌也是一等一的無可挑剔。她情不自禁看了一眼站在譽王身側的紀涼州,他也如松柏,長身玉立着,眼裏無波無瀾,很平靜。原本覺着王爺身邊這位故友的兒子,相貌已經是人中龍鳳級的。突然安心了一點,他們侯府出的孩子,也是無可比拟的。
想到兩個孩子好像是同歲的樣子,藺月彤伸出纖纖玉指,對紀涼州招了招手。
他的目光平移過來。
看人的時候很冷,沒有感情。
譽王明白了王妃的意思,介紹道:“這是我一位故友的兒子,說來你父親,老侯爺也認識我的這位故友。他們曾經一起為保家衛國建立過功績,正是那自沽壩一戰。”
大孟朝建國二百多年以來,一直與前朝的紛擾不斷,前朝打着要匡扶正義的名義,在大孟朝開國初期,上下發起了大大小小戰役無數次。後來在忠順侯府等一代老祖宗作為的老将們的奮戰拼搏下,殺出了條條血路,把前朝皇帝的子孫幾乎趕盡殺絕,情況才好了許多。
但是邊關的一些其他部落種族,因生産力、還有氣候等條件限制,總是觊觎大孟朝境內的資源財物。還有海上不斷紛擾的海盜們,前有過田大人作為福建巡撫去整治過,只可惜被迫入了诏獄,在等待年後由隆寶帝發落。如今的邊關則有現任忠順侯爺藺偵仲鎮守。
作為一等名将,隆寶年之前的嘉歡年間,藺偵仲已經被任命守候在邊關。嘉歡三十一年,北邊的蠻子集合所有部落子民,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戰役。那是四分五裂的也先族子民第一次團結一致,傾巢而出的他們讓大孟朝險些被滅。嘉歡帝立即與群臣商量對策,派出了三十萬兵力進行北伐,其中就有藺偵仲,以及紀涼州的父親。
Advertisement
自沽壩一戰最終以孟軍們大破蠻子軍為勝,老侯爺因此受到了加倍贊賞以及器重。
藺紹安聽後馬上明白過來,眼前此人的父親,和他的父親曾經作為戰友行動過。他帶了些許傾佩之情,血戰沙場不是兒戲,沒有必死的決心和決勝的信念,無法戰勝對方。他主動和紀涼州作揖。但是對方表情淡淡的,沒有說話。
藺月彤不曾聽譽王說起過紀涼州的來歷,只知道是譽王故友的孩子,放在譽王身邊照料。她有點關心後事,問了一聲:“那後來那位故友怎麽樣了?”
紀涼州終于開口,聲音冷冷的:“家父已經死了。”
藺月彤有點悻悻的,不再開口。藺紹安也在心裏想着什麽,倘若他的父親還在世上,他也不會留在王府裏做一個小侍衛了吧。
譽王則從中緩和一下衆人的尴尬,笑說道:“難得來一趟京城,紹安,你也不用叫我王爺,顯得生分了,叫你姑母的時候,喊我一聲姑父便行。至于涼州這孩子,是我故友的遺腹子,他十歲大的時候我才托人找到了他,一直養在王府裏。這麽些年了,我和他有感情,早把他當成弟弟來看顧了。”
藺紹安微微帶着笑,将他們一起迎進門。
……
顧府安喜堂裏靜悄悄的,連點風聲都聽不見。顧老太太喜歡禮佛,平日裏屋子中也點了一個金琺琅九桃小薰爐,裏面袅袅的生出一點青煙來。
屋裏銀絲炭燒得極旺,顧雲瑤正坐在小杌子上和桃枝夏柳兩個人學習打絡子,前兩日顧雲芝被罰了跪祠堂以後,又加罰了抄《女戒》五百遍,現在被困在惠姨娘的文軒閣裏出不來,薛媽媽眼光六路耳聽八方,一早就把二房這邊發生的大小事全部告訴顧雲瑤了。
聽到她說那些話的時候,顧雲瑤眉目很平靜。桃枝仔細觀察了一下她家姐兒,二房大小姐受難了,她家姐兒沒有多餘的反應,也許和姐兒還是一個不懂怨為何物,恨又為何物的孩子有關。
桃枝偷偷地對天拜過,希望她家姐兒能夠再長點心,莫要再被奸人害了。
教書的杜老先生受邀的事情,已經傳到大太太肖氏的耳朵裏。聽聞是翰林院退休下來的老編修,且是一個才子,肖氏只覺得機會甚好,兩個兒子正在念族學,倘若老太太還有二爺允許的話,也想偶爾借用一下杜老先生過去。
顧德珉聽說肖氏把他饋贈給大房的財物又轉贈給顧雲瑤,沒說什麽,此刻大嫂提出了條件,也算側面的幫了一個忙,托信聯系了一下杜老先生,對方也很爽快,立即答應了。顧德珉準備在他的月錢裏再加些銀子。
顧雲瑤聽說的版本是,杜老先生原名杜名遠,可能是在上一世,她這般大的時候,杜名遠已經從朝廷退下來,她對他的印象不深刻。且上一世他爹雖然也請來了先生,不是杜名遠,而是其他名氣稍小些的人物。這一世有些地方有小小的轉變,這讓她更加篤定,可以規避前世不好的結局,只要通過自身的努力。
反倒是杜名遠的次子杜齊修,她有印象。這個人在十幾年後是個文官,恰好和哥哥顧峥同一屆會試,她才有如此深刻的印象。顧峥連中三元,是不少文人心生向往,甚至是心生嫉妒的存在,殿試裏的神來一筆,讓他狀元及第。至于第二名榜眼,正好就花落到杜齊修身上。
顧峥後來進了吏部,吏部主管人事、官員考核等,杜齊修則進了兵部,還是能撈到油水的武選司。
說來都是京官,又是同一屆的考生,說不定能成為友軍?前世顧峥和杜齊修是不是政敵,顧雲瑤不清楚,即使前世是又如何,今生改變成不是,便行了。
想定了以後,顧雲瑤越來越期待杜名遠杜老先生的到來。
第二日一早,顧雲瑤被夏柳從熱乎乎的被窩裏撺掇出來,經過桃枝等人精心的梳洗打扮,今日穿得格外挑亮。一身粉紅色水錦彈花襖,還是梳的雙丫髻,不過更精致了些,期間桃枝還拿梳妝盒裏的玉蘭耳墜子比在她的耳間,笑道:“姐兒也快是大姑娘了。”
鏡中的容顏讓她有點陌生,雖然還是她的臉,那容顏糅雜着一點女孩子的粉嫩,還是顯得成熟了,和她的年齡很不符合。
無端想起前世臨死時,那個姓紀的錦衣衛都指揮使,和身為廠公的梁世帆之間的對話。
她記得姓紀的都指揮使好像說了句:“留着她的活口,給你糟蹋麽?”
然後在他的繡春刀下,她也成了顧府的亡魂之一。
顧雲瑤不禁想,梁世帆活捉她以後,是想怎麽糟蹋?
薛媽媽忽然腳步加快地進來,知道這麽多天來,顧雲瑤總是盼星星盼月亮希望一個人能兌現諾言出現,這等好事已經沖淡了她原本要告訴顧雲瑤二房惠姨娘的事,薛媽媽高興地說道:“姐兒快去正堂裏看看,究竟誰來了。”
顧雲瑤擡眸,凝視薛媽媽,想也不想地回答:“表哥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