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二合一

第061章 二合一

「……紅薯?」

「顯然不是。」

「好像叫地瓜?」

「地瓜不就是紅薯?我記得陳哥說過。」

“嗯, 是地瓜,俗名。正式名豆薯,也有叫沙葛、涼薯什麽的。”

他個人習慣叫地瓜。

“紅薯确實也叫地瓜……同一個東西在不同地方叫法不一樣, 不同的東西也可以重名嘛。”

這些不重要。

好吃就行。

地瓜口感清脆、香甜, 有些地方拿它當水果。

烹調手法就很簡單,涼拌、清炒,保留其獨特風味。

這一株地瓜,個頭看着不夠大,感覺可以再養養。

晚餐就他一個人,吃不了太多, 分量剛好。

轉身隔壁菜地。

水芹旁,跟它長得幾分相似的是胡蘿蔔。

刨土檢查……很好,胡蘿蔔又粗又長, 能吃了!

說起來,陳舟一直不喜歡胡蘿蔔。

生吃有一股怪味, 難以下咽;

燒熟口感綿軟, 發甜,再裹上鹽的鹹味,讓他覺得有點惡心。

直到工作。

工地食堂一言難盡,葷菜齁鹹、素菜泡着油, 大熱天的毫無胃口。

只能就着泡菜、涼菜下飯。

其中, 香菜胡蘿蔔絲頓頓不缺席。

陳舟從一開始捏着鼻子強行咽,吃着吃着……某一天, 感覺胡蘿蔔絲挺好吃!

現在他依舊不喜歡胡蘿蔔其他吃法;

獨愛涼拌胡蘿蔔絲!

拔兩根胡蘿蔔, 丢藤編籃子裏。

随手扯幾根香菜。

看一眼水淋淋的水芹, 陳舟腳步微頓,想想先不吃了。

相較水芹, 更喜歡香芹……沒“水噠噠”的感覺。

但水芹副産品,卻是陳舟最愛的蔬菜之一!

返回到山洞菜地前。

陳舟懷着期待,還有點小緊張……

小心撥開一塊光禿禿的紅土。

土下掩着幹草,幹草下面一層岩石纖維布。

掀開布,潔白水嫩的……

是芹芽!

陳舟露出大大的笑容:終于成功了!

芹芽作為地方特産,歷史很短,知名度不算高。

——相較豆芽、韭黃、蒜黃這些。

陳舟畢業不久,參與到某高速公路項目。

在工地食堂,第一次吃到芹芽。

簡直“驚為天人”!

除生抽和鹽沒加任何多餘的佐料,配菜也只有豆幹、青椒……說不出的香,特別下飯!

那一頓他念念不忘,結果直到快放假,沒吃到第二頓的芹芽。

于是找食堂大媽攀談。

一問才知芹芽本身價格不便宜,到年底,更是瘋漲到七八塊一斤……哪舍得吃!

陳舟心心念念芹芽的美味,想帶回家給爺爺、親戚嘗嘗鮮。

無奈拖到年三十才回家。

只能在廿九那天,拜托大媽到菜市場買上5斤芹芽。

耗資55塊巨款!

說是芹芽供不應求,價格又漲了。

大媽自誇,要不是她能擠手快,根本搶不到這麽新鮮的芹芽!

給剛工作囊中羞澀的陳舟好大震撼。

明明是農村,還那麽偏僻,蔬菜價也能這麽貴?

等他提着半蛇皮袋芹芽,輾轉換幾班車,趕在年夜飯前到家,獻寶似給爺爺展示芹芽,人傻了。

五斤芹芽,爛了大半!

第一反應是被大媽坑了。

後來才知道,芹芽非常不耐儲存;

菜梗特脆,稍一用力就斷,含水量高……被捂個一天,自然很快化水!

或許,正是這樣的“嬌氣”,芹芽才沒能像其他芽菜那樣普及。

……

最終挑挑揀揀,湊出一盤,好歹讓爺爺嘗到鮮。

他跟爺爺口味相像。

毫不意外,爺爺對芹芽贊不絕口!

水芹是陳舟在天坑那會兒抽到。

第一時間想着自制芹芽。

他大概了解過芹芽怎麽弄的……說,修路那地方,水芹是自古以來的傳統蔬菜。

幾十年前,當地大多還是土草房。

某次暴風雨,一戶人家房屋倒塌,土牆壓倒在菜地上。

等那戶人家把菜地清理幹淨,發現本來翠綠的水芹變得潔白、脆嫩。

聞着清香。

就好奇摘了些炒着吃,意外發現很美味!

比水芹好吃多了!

于是嘗試專門栽培芹芽;

成為當地特産。

陳舟沒法考證故事的真實性。

但從故事的描述中,基本可知芹芽怎麽栽培出來的。

跟韭黃、蒜黃大差不差。

說得簡單。

等陳舟真的上手實操……

水芹被霍霍了不知多少,屢戰屢敗!

大概天坑氣候不适合培育芹芽。

來到寂靜谷後,陳舟總結經驗教訓……失敗!

反複失敗!

這麽久,他甚至沒吃過一次水芹!

為着多多留種,好能早點栽培出芹芽。

功夫不負有心人!

陳舟樂呵得找不着北,收割滿滿一籃子芹芽。

「豆芽?」

「看着不太一樣。」

「比豆芽好聞多了。」

「真水嫩,感覺很好吃。」

網友如今見多識廣,很快對芹芽有了基本判斷。

芹芽很幹淨,清水簡單沖洗;

藤籃挂起,讓它慢慢瀝幹水分。

陳舟着手處理地瓜。

“撕拉”、“撕拉”的,撕地瓜皮非常解壓。

然後是胡蘿蔔、香菜……

從“兼職”冰箱的簡易溫室裏,拿出一小塊鹿肉。

挂着一層油脂的紅肉。

鹿是“豐臀鹿”,陳舟給取名的。

比起蘇靓一口一聲“大屁股肥鹿”,聽着要斯文些。

豐臀鹿,最美味的部位正是其大屁股;

肥油裹着瘦肉,煉出的油有一股牛油的香。

瘦肉口感也不錯,介乎豬肉、牛肉之間……稍有點腥,蔥蒜處理便沒啥異味。

其能量溫和,尤其暴雪天,吃着身心暖和,舒坦。

陳舟在大屁股肉上輕劃幾刀;

順着刀口,跟撕地瓜似的“撕膜”。

撕出二三兩的油脂,當場煉制蔥油。

用“擦絲神器”把大的那根胡蘿蔔擦成絲;

加蒜末和鹽,簡單腌一腌;

跟香菜一起揉捏、擠幹水分,胡蘿蔔絲口感更加爽脆,也能減少他不喜歡的“青味”。

蔥油爆炒幾十秒。

快速出鍋!

涼置。

接下來是重頭戲。

算今天的大菜。

些許鹿肉絲,幾片泡發的“白木耳”——長得像木耳、吃着也像——雞蛋來兩個。

最關鍵的是黃花菜。

黃花菜只抽到一粒種子。

好不容易留種成功……大多讓純淨森林買走。

直到現在,終于擴繁出三十多株黃花菜。

幾株作留種用;

其餘剛一打花苞,開始摘花晾曬。

只為早日吃到他喜歡的木須肉。

話說,他做的好像不是正宗的木須肉?

參照着大學食堂的做法。

轉念也不糾結。

好吃就行!

木須肉對陳舟而言,烹饪過程偏複雜。

怕翻車,很小心仔細,分解每一個步驟。

先焯水黃花菜和“白木耳”;

炒雞蛋……自信,經驗很豐富!

蔥油爆肉絲,看到肉變色,各種配菜一鍋炖……诶呀!

忘了放鹽。

起鍋到一半中止,趕緊調味。

多燒一會兒,确定鹽化了再裝盤。

糟。

蔥花忘了放。

偷懶用切肉刀切的……

認命将木須肉倒回鍋,補撒蔥花。

陳舟摸摸額頭不存在的汗。

還行。

白木耳、黃花菜和雞蛋……反複回鍋,顏色變化不大。

起碼賣相不錯。

「這手忙腳亂的……」

「噗。」

「看老聶做菜,賞心悅目;看小陳,我時時擔心鍋別翻了!」

陳舟沒空留意彈幕吐槽。

還剩兩道!

好在都不複雜……

取小點的胡蘿蔔,跟地瓜一起切成薄厚均勻、大小相似的片。

猛火快炒。

加一點點鹽。

出鍋!

地瓜原汁原味的好吃;

無需亂七八糟配菜,或過多調味。

芹芽也是一樣。

清炒。

搭配青椒,風味更佳……可惜沒有。

陳舟沒忘素食黨。

每樣素菜,有的焯熟,有的腌制涼拌不加油;

地瓜胡蘿蔔片完全不用處理,直接能生吃。

陳舟擺好盤,笑對彈幕說:“開吃!”

「我等等再吃,先看大家反饋。」

「紅紅綠綠的看着不錯哎!」

「嘔!什麽怪味!」

「哇* ,胡蘿蔔絲這個好吃!」

「對對,尤其跟……香菜是吧,一起吃,好爽。」

「前面你逗我?」

「逗你啥了?」

「香菜一股異蟲臭味,你說好吃不是誤導人?」

「啊??異蟲臭味?」

「媽耶不敢吃了。」

「好奇異蟲臭味是什麽味,@憂郁美少年,你吃過異蟲?」

「@憂郁美少年:黑子滾粗!哪有臭味!香菜,香菜,看名字就知道多香!」

「不是,你們認真的?香菜這麽臭哎!」

「……」

「到底臭還是香?」

「我聞着,覺得味道奇特,談不上臭或者香吧?」

「被你們搞糊塗了。」

陳舟有點餓。

忙着吃地瓜墊肚子……半晌,才發現彈幕的節奏。

沉默。

沒想到香菜之争,居然在星際重演?

人類進化這麽多年,咋還沒在香菜上面統一?

“大家別吵,和氣生財。”

“愛吃香菜的歡迎多吃,不喜歡的……唔,你聞着味不舒服就別嘗試。”

“關于香菜是香是臭,這個問題在地球上就沒吵明白過。”

「怎麽說?」

「所以為什麽叫香菜?」

陳舟失笑:“喜歡的人覺得香……覺得不香的,可以叫它芫荽嘛。”

簡單給網友解釋,對香菜評價如此差異,是兩類人嗅覺基因的不同。

具體怎麽說的記不得啦。

“當時讨厭香菜的人,還搞出一個節日叫‘世界讨厭香草日’。”

「就我不讨厭也不喜歡嗎?」

「你不是一個人。」

「+1.」

陳舟推推木須肉:“不喜歡香菜的試試這個,木須肉……花朵制作的美食。”

反複回鍋,火候過了,卻意外地不錯。

一部分彈幕被轉移注意力。

品嘗新的美味。

「好吃,這個花的口感,好好玩,我喜歡!」

「有點沒入味,不過無傷大雅。」

「出鍋才想起來放鹽……」

「這是什麽花來着?」

「萱草。」

「也叫黃花菜是吧,看小陳曬花,還以為是新品花茶。」

「胡蘿蔔我是真喜歡,偏偏混着香菜,沒注意誤食,好尼瑪想吐。」

「別在人吃東西時老刷倒胃口的詞!」

「重申一萬遍,香菜真的香!」

陳舟:“……”

怎麽還有一批網友死杠。

就轉移話題:“黃花菜是黃花菜,跟1號田開花的萱草不是一個東西,只能說都是萱草屬。”

靈光一閃。

陳舟有了個好想法:“萱草別名‘忘憂草’,很美是吧,有一首歌叫《忘憂草》,咳咳,我唱給大家聽……”

「!!」

「卧槽,求別開腔!」

「腦殼要炸了!」

「別人唱歌要錢,你唱歌要命啊!」

「行了,我不吵了,快閉嘴!」

陳舟悻悻閉嘴。

他覺得自己唱得還行,畢竟是幼兒園就掌握着的老歌。

不由得淡淡憂傷。

唯有美食撫平心頭的傷。

夾起滿滿一筷頭的芹芽……

脆!

爽!

比起韭黃蒜黃,芹芽味兒沒那麽重;

比起黃豆芽細膩,也沒豆腥,無論清炒或者涮火鍋,都非常不錯;

也不像綠豆芽那樣細軟,口感更紮實。

「素食黨今天好滿足。」

「今天又是陳爹了。」

「地瓜好,口感像水果。」

《忘憂草》果然讓人“忘憂”,彈幕沒人再為香菜争吵。

都在誇誇。

陳舟暗暗自得。

一不留神,吃撐了!

四道菜清盤……光說地瓜,就有小三斤重。

埋在竈膛灰裏的紅薯,完全沒胃口吃。

緩了緩,幹活消食。

慶幸每天運動量足夠大,否則照最近的胃口,真擔心吃成小胖子!

搬家到寂靜谷,已近兩個月。

墾荒出的小三畝地,重新長滿綠植。

滴灌裝置已開啓,省事還省水。

有蛇床和變異蛇床,搭配波斯菊等多重生物防治,蟲害也肉眼可見地減少。

唯一頭疼的是雜草。

拉拉秧,菟絲子,水花生,竊衣……總莫名其妙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

尤其群刷“木·生長”,常常連同雜草也一起刷了!

拉拉秧糾纏着地瓜藤;

菟絲子寄生野大豆;

水花生混在石竹中“濫竽充數”……總一不小心,拔錯拔掉了石竹;

竊衣跟胡蘿蔔、水芹長一塊兒“魚目混珠”,時常看漏。

“呼……”

消食消得差不多,總算把新長出的雜草清理幹淨。

陳舟直起身,下意識伸懶腰;

伸到一半,想起在直播……伸出的手,矯揉造作,撩起一簇簇花。

若無其事道:“山桃草開了,喜歡嗎?”

細長筆直的植株,整整齊齊,栽滿方方正正一片花田,婀娜輕盈叫人憐愛。

葉子像桃葉,花型如桃花,難怪叫山桃草。

花色豐富:雪白的、粉白的、桃紅的。

這麽多色彩多樣的山桃草,其實只有兩個品種。

一種開花是白色的,一種初開粉白的;

随着花期推移,白花變粉、粉花變深紅……

自然形成這樣層次感的絕美構圖。

「嗯,不錯。注意力一直被旁邊的虞美人吸引。」

「虞美人這個名字起得真好。」

「我姓虞,打算以後孩子就叫虞美人,嘿嘿!」

「虞美人花好看,但株型……不覺得像魁梧大漢?」

「魁梧談不上,比起蜀葵不嬌小得多?就是體毛太重。」

「啊哈哈體毛是什麽鬼!」

「小陳你抓緊,美麗花園現在虞美人花色比你的多了。」

「對,還推出重瓣虞美人,聽說黑市上一棵叫價超過200萬!」

「純淨森林不是不對外賣花嗎?」

「所以說黑市嘛。」

“重瓣虞美人?等我有空上線看看。”

“緊張嘛?不會。我跟純淨森林也不是競争對手。”

“綠植種類太多啦,靠我一個人種不過來的。”

“想看多肉?好……”

「不想看多肉,好惡心。」

「多肉肉乎乎的多可愛,怎麽就惡心了?」

「就因為肉肉的,跟寄生瘤似的,所以惡心。」

「喂,別拉踩!」

「某些人真下頭。」

陳舟停足在1號棚的二層多肉岩石架前。

經不停葉插,多肉從三粒種子擴繁到小三十顆……小的拇指大,大的冠幅七八厘米。

品種“篩選”出近十種,刷出不少榮華點。

再度暗贊:“篩選”真是最好用的功能!

正常須授粉、雜交,留種再播種,才可能得到的品種,通過葉插就“刷”出來了。

看到有不喜歡多肉的言論,陳舟心裏也理解。

跟鮮花不一樣,多肉确實不是所有人能get到美的。

卻不想彈幕吵架。

挑起話題,指着一排紅邊蓮花座:“這裏花月夜、雨燕座、獵戶座、紅邊靈影、月光女神……都出紅邊了,大家認一認臉,你們喜歡哪一顆呢,可以在彈幕上告訴我。”

「???」

「你在逗我?」

「這些不是一個品種?」

“不是。”

“喏,這是花月夜,月影原始種,紅邊蓮花座大多有它的基因。”

“它跟雨燕座最難區分,不過你們仔細看,左邊株型是不是不如右邊的周正?”

“周正的就是雨燕座,而花月夜紅邊相對厚重。”

“主要現在還小,确實容易臉盲。”

“不像其他幾個好區分……”

「好區分?」

「不是,到底是你在一本正經胡說八道,還是我瞎?」

「我看看……上排第一個是雨燕座,第三個是花月夜?」

陳舟糾正:“第一個是月光女神,認真看,它葉子更短、更緊湊,不如雨燕座細長。

“月光女神容易群生,看這個這麽小就爆側芽了,控養之後,單頭冠幅一般就五六厘米,不像雨燕座傻大個。”

“第三個?獵戶座,看它葉片中間,比起另外幾個,是不是多出一道明顯的棱?”

“靈影是哪一個……這個,它的特點是葉片不如其他幾個規整,不過紅邊色彩最濃烈,一眼就看出不同,滿狀态葉子透黃的,特別漂亮。”

「。。。」

「很好,我覺得我需要檢測一下智商了。」

「聽陳哥說,我好像看出區別,但眼睛一轉走,回來再看就又分不清。」

“我們換一邊……東雲系的,是不是區別很明顯?”

“從左到右,弗蘭克、黃皮烏木、羅密歐,都是滿狀态。”

「哇,這幾個好看!」

「幾天前還綠油油的,咋突然變色了?」

「神奇綠植!」

「黃皮的好特別,透透的,真好看。」

陳舟笑:“現在是‘秋季’,晝夜溫差大,葉綠素、葉黃素還有花青素發生變化,葉片呈現的顏色自然會不同。

“這幾個本身也是容易上色的品種。

“看黃皮烏木,果凍色是不是很絕?”

「舉手!羅密歐旁邊是紅邊靈影,對不對?」

“不對。”

陳舟“冷酷”糾正:“還是羅密歐,苗齡短,所以只出了紅邊。”

「嗷~我真的要去治治眼睛,怎麽看都一毛一樣!」

「懷疑小陳在忽悠咱。」

「陳哥陳哥,羅密歐旁邊兩個小胖子叫啥?」

陳舟看向兩頭“小胖子”,笑:“橙夢露和芙蓉雪蓮。”

卡羅拉差點被薅禿,“篩選”失敗好多回,才得到這兩個品種。

“怎麽區分?”

“左邊更圓潤,葉片短胖,包得很緊,是橙夢露。”

“右邊有些傻大個,葉片細長,顏值差了點,是芙蓉雪蓮。”

陳舟自信滿滿,說話間瞟一眼圖鑒……

突然卡殼。

尬停幾秒後,他若有其事改口:“哦,是我看錯了。”

扒拉一下土壤,說明:“邊角的土,顆粒少、營養土多,長得有點快,這個是橙夢露,左邊的是芙蓉雪蓮。”

「。」

「好家夥,說半天你自己也分不清?」

「确定了這貨是在逗我們玩。」

陳舟狡辯:“沒逗你們,我認真的。

“這兩顆還算小苗,沒上色……沒注意給看花了眼。

“正常容易出狀态的是橙夢露,顏值更高,更皮實。

“芙蓉雪蓮比較容易養死。”

連系統評價都不一樣。

橙夢露是Sr,芙蓉雪蓮是R。

咋說他在瞎忽悠呢?

彈幕一片嘲聲。

陳舟無奈,于是決定……

“下一趟星艦快要過來了,抽獎吧!”

招式老套,架不住網友被吃得死死的。

立馬一改口風,彈幕全是“陳哥牛逼”、“拜見陳爹”各種肉麻話。

“抽多肉?可以啊……”

“弗蘭克、黃皮烏木嗎?可以有。”

陳舟俯身在下層育苗床撚起一片多肉葉子……

睜大眼睛看,芽點出已長出針眼大的小顆粒。

“這一盤50個葉插苗,都給大家抽了!”

“小?還好吧,過幾天就大了!”

“不如你鼻屎大……哈哈,所以你可以叫它鼻屎苗。”

“從鼻屎苗帶大不是更有成就感?”

多肉畢竟數量不多。

大苗留着拆葉子,繼續搞葉插。

這麽一盤葉插苗給抽獎,已是陳舟夠豪氣。

因而網友吐槽歸吐槽,沒真的不滿。

當然,除多肉,再抽點蔬菜、花卉種子。

比如虞美人,這麽多人喜歡,抽獎、盲盒都來一波。

抽獎已是輕車熟路。

沒一會兒搞定。

看系統天氣預報,陳舟手動拉起篷布……變成大棚。

說不準明天又要降雪了!

“嘀嗒”是輕靈的水滴聲。

聶昭專屬消息提醒。

其實不光給聶昭設置了,聯系頻繁的,如經紀人、維塔、蘇靓等,提示音各有不同。

陳舟泡起熱茶,癱在岩石椅子上,不緊不慢查看消息。

聶昭發的……基本沒啥正經事。

“咦?”

陳舟驀地坐正,快速将消息框中的影像放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