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言官們的高光時刻

第三十章 言官們的高光時刻

董嫔接連留聖人在她宮裏用膳就寝,她所使的法子也并不是秘密,很快整個後宮都知道了。

承安帝少年登基,少有童年與歡樂。但性格又貪玩,只是身為九五之尊不得不擺出穩重的模樣。

董嫔就帶着承安帝去東宮一角偷偷摘柿子,之後還和承安帝一塊制作柿餅。陪承安帝鬥蟋蟀,和他在大冬天裏打雪仗。

和董嫔在一起,承安帝感覺到無比的放松和快樂。他可以盡情釋放天性,不但不會受到勸誡,還有人陪他一起。

董嫔懂的很多,腦袋裏滿是有趣的玩意兒。

她分得清什麽樣的蟋蟀最有戰鬥力,相得中寶馬,興致所至還能為承安帝跳一段熱辣的舞蹈。

在董嫔這裏,承安帝永遠猜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麽有趣的事情,每日都很有趣,不覺便有些忘乎所以。

蕭貴妃一開始還坐得住,漸漸就有些焦慮了。

不過她也知道明着勸誡聖人會招致他的不快,便從董嫔那裏入手。

她指使宮人,在大冷天将董嫔推入湖中。但這個董嫔命還挺大,落入湖中還能被人救起來。

但蕭貴妃的手段可不只這一點點。

承安帝因為氣候變化染了點風寒,蕭貴妃就硬是說董嫔大冬天非要拖着聖人出去玩、吹了風導致的。

聖人因為她龍體抱恙,必須要懲罰她。

想趁着承安帝昏睡時,将董嫔給絞死,然後僞造成上吊。聖人問起,就說董嫔是因為自責才一時想不開……

在這後宮,蕭貴妃要想除掉一個人,就是這麽的輕易。

別說聖人很信任她、不願意懷疑他的蕭姐姐。就算聖人知道這些事是蕭貴妃做的,恐怕也不會問罪于她。

旁人于承安帝只是不痛不癢、是生是死他也不是很在意。

他只想要他的蕭姐姐高興。

深知這一點的蕭貴妃,行事就更加無所顧忌。

但這一次她再次失了手。

董嫔在察覺到情況不對時,就一路哭喊着從自己的寝殿跑到了聖人寝宮外。步伐飛快,其他宮人追都追不上。

被吵醒了的承安帝,救下了董嫔。還幫着她跟蕭貴妃求情,讓她饒了董嫔這次。

蕭貴妃心中更恨,聖人很少違背她的意思,今日卻為了一個小賤人跟她開口。

可事情已經鬧大了,聖人又親自發話,蕭貴妃也只得暫時放過董嫔。

卻也将董嫔當成了必須要除之後快的對象。

但這董嫔也是個謹慎的,既能讨聖人歡心,也小心的不讓別人抓到她的把柄和錯處。蕭貴妃一時半會兒,還真找不到由頭将她除去。

這事傳入坊間後,就傳出了一些流言。

什麽“聖人竟然要向一個貴妃低頭求情,這蕭貴妃小宮女出身,如今已然是後宮之主,該不會以後還要垂簾聽政吧?”

“聖人貴為一國之君,想寵幸某個女人都做不了主,這蕭貴妃也未免太霸道了一些。”

“聽說朝政之事聖人也經常詢問蕭貴妃的意思,該不會許多決定都是蕭貴妃下的?”

這些流言也查不到源頭,但一班老臣和谏官卻對此憂心不已。紛紛上書承安帝,要求他雨露均沾,不能偏寵太過。而且後宮不得幹政,蕭貴妃的行為太過逾矩,必須要約束。

還有一位言官,勇氣沖天,竟然羅列出了蕭貴妃五條罪狀,要求聖人立即将之處死。

這言論一出,滿朝文武包括聖人在內,都震驚得無以複加。

“放肆!你可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麽?”承安帝大怒。

居然敢要他的蕭姐姐死,那他先讓他死!

大殿上這番讨伐,自然有人時時将情況禀明給蕭貴妃。

“該死的印榮,竟然敢讓聖人處死本宮?”

印榮是都察院左佥(音同“千”)都禦史,正四品。品級雖然不算太高,卻是皇帝的風紀之臣。

這些言官有多牛?就連皇上都敢罵、敢批評指責。

大閩太祖當初建立都察院,就是為了能聽到周圍真實的聲音。

言官沒什麽具體的工作,但什麽事都能管。每天到處轉悠,一會兒上刑部,看看有沒有冤假錯案。一會兒又跑去兵部,查查有沒有人吃空饷。對于那些不作為有問題的官員,直接能在朝堂上開罵。太祖時期,當時有好幾個官員就是被言官給罵下臺的。

言官制度,是太祖定下來的。他駕崩後,後面的皇帝也不敢輕易動。

而且敢于擔任言官的人,通常都不怕得罪人。

這工作沒什麽油水,還容易招惹麻煩,大多人都不願幹這差事。而太祖當初為了規範都察院的行為,也專愛挑那些耿直書呆子、道學先生還有一些最愛認死理的幹這行。

正因為言官是這樣的性情,辦事官員都害怕。

杜首輔還在世、并且大權在握時,這些言官也沒少罵他。

認為他攬權、野心昭昭。聖人固然年幼,但這大閩朝廷也不是他杜首輔的一言堂,指責他行事過于專橫。

承安帝重掌大權也就這兩年,而且還受到多方牽制。少年時又被這些言官給指責怕了,加上這些人一個個為了大閩朝、為了聖人願意以熱血來薦軒轅的慷慨大義模樣,真要是一怒之下動了他們會引來更多更嚴重的指責。

到時候只怕會将太祖都給搬出來,一群朝臣光明正大來批評當今皇上。

所以哪怕承安帝覺得這一群人像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卻還是冷着臉忍了下來。

但蕭姐姐,他是要保的,也不允許別人這樣橫加指責。

最後,承安帝強行壓下了這件事,讓他們休得再提。

但言官們卻不識趣,逮着機會就是蕭貴妃如何如何,讓承安帝倍感壓力。

蕭貴妃雖然不擔心聖人真的問罪于她,但被那班言官盯上,她行事确實要收斂一點兒。而且聖人因她的事一再心煩,久而久之也會傷害兩人感情。

杜晚楓站在學士府長廊下,背着雙手賞着院中一株寒梅。聽着攬春繪聲繪色描述着那些言官去如何勸谏聖人、責罵蕭貴妃的,驀地一彎嘴角。

那淡雅的笑容,在寒梅襯托下,還真有股孤傲神秘之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