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章
第 70 章
南郡, 各鄉裏。
鄉老、啬夫在南郡培訓了兩天之後,帶着滿一腦子的養豬知識和滿肚子的瓜,急匆匆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啬夫羊和三老一回到家鄉松縣, 他們立即讓鄉中青壯走訪, 将鄉裏間能說話、做主的人請到鄉間常常聚集的大槐樹下, 說是有大事要宣布。
這個流程, 自從他們南郡歸了秦國之後,南郡人人都已經熟悉了。只要聚集在一塊兒, 三老、啬夫都會給他們說這是在“開會”, 目的是要推行鹹陽宮裏秦王發下的政令。
他們也聽過許多政令,比方什麽铛铛磨、修百裏長渠、磨面、堆肥......南郡百姓發現,只要他們跟着這些政令做事, 自家吃得就會越來越好, 日子過得也會越來越好。
“開會”對于秦國百姓來說, 是一件大好事!
南郡百姓一聽現在又要聚集在一塊兒, 心裏便欣喜若狂, 覺得定有喜事!于是扛着農具的、在家做活的、包括自家開鋪子作坊的、甚至是鄉裏的殷實人家都紛紛跑到大槐樹下, 聚集起來。
南郡的啬夫長着規整的山羊胡子, 他的名字也叫做羊生。據說他生下來就被抛棄了, 最後被養父母撿到,當時為了救活他,他的養父母到處奔波, 想了許多法字, 草鞋都跑爛了好幾雙,這才想辦法買到一只有奶的母羊, 養活了他。
等他立住腳後,養父母便為他取名為羊生, 意思是他的一條命是羊救活的。
羊生不過才三十,鬓角已經微微泛白,唯獨他的山羊胡還保養得烏黑油亮,潤滑規整,他每說一句話便要摸一摸自己的山羊胡子,倒是頗有幾分有趣。
羊生今日沒摸胡子,而是小心翼翼解下自己佩戴的小木偶人,放在槐樹下一張臨時香案前,上了三柱清香,又拜了拜後,才看向百姓得意的笑了笑。
“這是秦國他郡所造的小神使,說這小神像乃是鹹陽城中見過神使的人,根據殿下的容貌神态,比劃着造出來的,可靈驗了!如今許多人都佩戴上了小神使的雕像,以求平安和順呢!”
大槐樹下裏裏外外擠滿的百姓驚呼:“竟然是小神使雕像!我們也想一睹神顏!”
他們伸頭的伸頭,踮腳的踮腳,瞪大眼睛的瞪大眼睛,紛紛往桌上的神像看去,神色間有些狂熱與感激。
羊生見狀,心裏越發得意:“鄉親們也知道我有木工的手藝,這雕像乃是我比照着郡守大人腰間的小神使雕的,花費了我許多心血。我可以說,小神使殿下的模樣與郡守大人要上懸挂的分毫不差!”
Advertisement
看吧,整個鄉裏就只有他有神使殿下的雕像,所以他是鄉裏對喜神最最虔誠的人,也是“喜門”最忠實的信徒。
三老見狀,也急忙上前,朝着趙瑤君模樣的木雕像跪拜行大禮,口中喃喃念叨:“信徒拜見喜神殿下,願殿下長樂無極。請您保佑信徒,平平安安,終年順遂......”
大槐樹下的黔首見狀,也連忙下拜。
一時間入眼的都是下拜之人,山呼“神使”、“喜神”之聲不絕于耳。無論男女老少,甚至有懵懂的襁褓嬰兒,也被父母合攏他們幼小稚嫩的雙手,控制着朝着前方的趙瑤君木像作揖。
這可是大型的迷信活動,若是在後世早就被掃了!
秦國不許淫.祀——就是不許拜一些自立的,鄉野傳說中的神,只需拜官方承認過的神。恰巧趙瑤君是官方承認過,且還搞過好多花活的神使。說是神使,其實百姓已經将她當作神明一樣看待了。
所以全國到處都掀起了拜神的風氣,上層階級還帶頭搞封建迷信。好像做大事前不先拜一拜她這尊“喜神”就好像過程不完整,不會做事情了一般。
羊生用孺子可教的眼神掃遍了所有拜神的人,等這不約而同的祭拜以示結束,他才清了清喉嚨,說起正事來。
“各位鄉親,今日召集諸位,所說之事便是‘養豬’。豬便是豕,鄉中也有些人家養過此家畜的,如今鹹陽宮裏的王上,以及鹹陽城裏的許多大人,都得了神明和神使殿下的教導的養豬秘法,可以養出肉質鮮美而不腥騷,出欄快而長肉多的好豬!甚至還有秘法可以好好讓公豬、母豬下崽!”
有人聽到這忍不住小聲說:“那豬肉腥臭髒污得很,我吃過一次便不怎麽願吃。不知是何等秘法,竟然能消除腥臊之味,還能長肉快!真是太奇了!”
羊生提高嗓音:“王上、殿下,以及各位大人都替諸位想好了。若是養豬以後不許喂豬吃人糞,要單獨為豬建一個豬圈!”
一聽這話衆人嘩然,面上滿是茫然、震驚。
人群中一個矮小佝偻,家中養豬的老人鼓足勇氣,用粗啞蒼老的聲線大聲問道:“大人,豬不喂人糞喂什麽?難道喂豬吃糧?人都不夠吃的,怎麽能給豬吃?!”
“是啊是啊!糧多好啊,人都不夠吃,拿來給豬吃,那會遭雷劈的!”
“我也實在想打不到豬不吃人糞吃什麽?”
羊生見衆人讨論起來,不由立即提高了聲線:“問得好,不給豬吃人的遺溺之物,那該喂什麽呢?朝中有位李客卿已經給諸位寫下了喂豬的秘訣!那法字太多了,比方說,如今是快到萬物複蘇的春日,土地化開,草長得又多又快!李客卿在養豬的法子裏,就叫教過許多種可以做‘豬草’的野草,拿來剁碎喂豬!”
這話說得明明白白,一聽就很重要,所有人不由自主的安靜下來,認真開始聽。
羊生道:“除了各式各樣的野草,還有什麽麥麸、菜籽、大豆葉子、大豆稈、稭稈、松針粉末等等,都可以拿來混合,做成上好的豬食來喂豬!因為還怕大家養不起,李客卿還說,諸位可以五戶一起合作。這法子如同三戶一起建旱廁一樣,規劃好誰哪一日喂豬,誰哪一日打掃豬圈,最後豬肉怎麽分配,豬崽怎麽照顧便可以了......”
羊生說得口幹舌燥,光是豬食的材料,便零零碎碎說了十多二十種,許多養豬的秘方他也娓娓道來,看過李斯的《論養豬之必要》後,諸多勸人的利益關系也是張口就來。
“不說別的,鄉親們自己心裏盤算盤算。自從我們變成秦國以來,神使殿下、王上叫我們做的事情,哪一件事是做得不對的?”
衆人不假思索:“全都是對的!”
“是啊,沒一件是錯的!”
羊生語氣激動:“鹹陽宮的政令不僅沒有不對,還全都對極了,好極了!大家再合計合計,之前最聽王上、殿下話的人,現在過的是什麽日子?那些不聽王上、殿下話的,不願意種冬小麥的,現在又是怎樣的後悔?”
人群間,還是剛才說話的老人思索了片刻:“我不知你家聽不聽大王、殿下的話,反正大王、殿下叫我養豬,我就要去好好養豬!大王、殿下說怎麽養,我們就怎麽養!”
衆人聽了紛紛跟着點頭:“我家也要養!”
“我家也是!我們最聽大王和殿下的話了!”
“是啊,大王和殿下讓我們做的,全是對我們自己好的事情!不跟着大王和殿下,哪有如今的好日子過?”
羊生見狀,知道自己任務完成了大半。他神色輕松起來,唇邊含了一抹神秘的微笑。
“決定跟着新法子養豬的,一會兒去三老那兒登記好後,由三老進行匹配,五戶一組,一組養一對豬崽并單一只的公豬。對了,說起這豬肉啊,還有一個特殊的功效呢!這個功效還和我們鹹陽城中,王上的近臣李客卿有關。李客卿——就是現在要教我們養豬的這位李大人!”
百姓對鹹陽城中的事情、鹹陽宮中的事情,總是格外好奇和熱情。特別是才從韓國一郡變成秦國一郡的南郡百姓,更是對如今的秦王和朝中之事感興趣。
一聽羊生的話,百姓們都不再出聲,滿眼好奇,面上滿是興趣的等他繼續往下說。
羊生神秘兮兮又道:“今日之事乃是秘密,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反正此事已經是朝中皆知了,但民間還不知曉,無論如何,諸位之後可千萬別說是我說的啊!”
衆人的好奇越發高漲了,紛紛催促羊生:“大人快說,快說!到底是何事啊?朝中既然人盡皆知了,那我們知道也沒什麽的吧?”
“是啊是啊!”
“我們絕不說是大人說的!”
羊生沉吟片刻,擺足了架子,才故意壓低了聲音道:“好,那我就說一說。其實這位李客卿,實乃王上身邊的能臣幹吏!我聽說他乃是法家大成之人,不僅熟知律法,事實也不出半點岔子,大王對他贊口不絕,故而對他委以重任。”
衆人聽得入迷極了。
羊生繼續娓娓道來:“可惜啊,這位李客卿,身子不大好,加上操勞過度,你們猜他怎麽着了?”
一魁梧壯漢立即喊了起來,心急道:“我們平頭百姓的,哪裏知道這位李大人的事情,還請大人繼續告知啊!”
羊生嘴角微微翹了一下,很快又垂了下去。
他一臉遺憾難過,有點欲言又止的樣子,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哎,可惜啊,可惜!咱們李大人本身體虛,加之操勞過度,他底下的寶貝不中用了啊!哎,府中有王上所賜如花美眷,偏偏那物軟綿不堪,雄風不振,實在令人難以啓齒。”
什麽,那李客卿,李大人竟然是個不舉的啊!慘啊,太慘了!
衆人一臉驚愕。
大槐樹下一片死寂。
男人想要說話,卻又顧及到那是王上重用的大官,不管随意開口評定,只得擠眉弄眼,言歪嘴斜的用眼神、表情交流。
女子想要說話,卻又顧及房裏的這事兒的隐晦,只好默默閉嘴,為李斯這大好男兒默默嘆息。
這男默女淚的場面裏,只有天真的稚童無所畏懼,一臉天真無邪的大聲詢問:“阿父、阿母,李大人的寶貝不中用了是什麽意思?雄風不振又是啥呀?”
大人們立即捂住娃娃的嘴,假意咳嗽斥責:“問什麽問,小孩子別亂說話,也別什麽都問。”
羊生也跟着故作咳嗽了一聲:“反正事兒就是那麽個事兒,你們心裏清楚就行。”
衆人默默點頭,心裏大叫:清楚了,他們心裏明鏡似的知道,李大人他不行!
羊生接着道:“不過李大人福澤深厚,雖然他那寶貝不行了,但剛碰上小神使、神明顯靈,讓大王和鹹陽宮諸位大人進了仙境之中,授予各位大人劁豬秘技、養豬秘法,還将送了豬肉、豬卵.蛋給了大王補身子。”
他嗓音上揚:“不過大王憐惜李大人為國操勞,以至于不舉了。便将豬肉、豬肉蛋全送給了李客卿,讓他炖煮食用,拿來補身子。嘿!你們猜後來怎麽着了?”
一個中年漢子搶着詢問:“難道這豬肉、豬肉蛋一吃,這李大人就金.槍.不倒了?”
羊生哈哈大笑:“猜對了!那照着神明給的法子養出來的豬肉炖出來香軟美味,可以固本培元,養氣補身,對男子女子、老人小孩都好!那一對豬肉蛋蛋,更是可增長腎氣,有壯陽大補之功效!豬渾身上下都是寶貝啊,連豬糞都是上好堆肥材料!”
有人按捺不住好奇:“那李大人最後如何了?”
羊生道:“本官不誠親眼所見,但也聽聞,如今李大人已經可以夜禦五位美人,還依舊神采奕奕,不知疲倦呢!大家說,這養豬好處這般大,我們該不該養豬啊?!”
衆人連忙道:“該養該養!”這豬肉可是好寶貝,誰家不養誰就是傻子!
“大人,我現在就去找三老報名!我倒不是不舉,我是為了家中剛生産的妻子補身子!”
“我也要去找三老報名!我也不是因為我不舉,我是為了家中身子不好的幼子弱女!”
“我已經報名成功了!什麽,我才沒有像李大人一樣不舉啊,我是為我花甲之年的阿父阿母報名的,想給他們養一養身子!”
報名不過半時辰,便全部完成。
羊生得意的摸着胡須,滿臉高興。
于此同時,南郡各個鄉裏的百姓,時不時兩三個聚在一塊兒,神秘兮兮,滿臉不可言說的激動和興奮:“哎,你聽說了嗎?”
對方一臉我懂我懂的激動模樣:“那個辛秘,難道你也聽說了?”
“沒錯沒錯,我也聽說了這個辛秘!真是太驚訝了!”
“我也覺得太讓人驚訝了!”
“确實确實!”
南郡以外的黔首,發現自己遇到的南郡人,不約而同變成了謎語人,也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好奇,再三進行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麽。
南郡百姓慢慢就說漏了風聲:“這件事還要從王上、神使殿下讓我們養豬開始。”
其他郡的黔首點頭:“就這事兒?王上、神使殿下也要我們養豬啊。”
南郡百姓立即神秘兮兮:“不不不,或許閣下你知道不舉的李客卿,李大人嗎......”
流言猛于虎也,這流言如同病毒一般,飛一般從南郡傳到向北傳到南陽郡、三川郡,向西北傳到黔中郡、巴郡、蜀郡,整個過程如同農村包圍城市一般,最後傳到了鹹陽城中。
鹹陽百姓一臉隐晦的激動:“欸欸欸,或許你們聽說過‘壯陽客卿’這個名號嗎?”
“聽說過聽說過。什麽你還不知道?你消息太落後了,虧你還是鹹陽當地人。哎,原來你去別國行商了才回來啊!那我來給你好好說一說,這‘壯陽客卿’名號的由來......”
*
此時,朝陽初生,朝露未晞。
嬴政看着桌案上來自南郡的折子,看着各郡報喜,養豬之事推廣得無比順利的報喜折子,他再看着李斯眼神裏,就有了少見的憐惜情緒。
在坐滿朝文武無一人敢言,眼神都若有似無朝李斯下身溜去。
滿朝文武:別問,問就是在憋笑。一說話就破功,所以什麽都別問我!
趙瑤君悄咪咪看李斯,雖然很慘,但莫名其妙害得她笑了一下:“撲哧!”
李斯雙眼發暈,臉都氣紫了:“......”感覺自己被天下人霸淩了!這情況也像四姑奶奶說的,社會性死亡了!
趙瑤君一臉真誠愧疚:“李客卿對不住,真的對不住,我實在是沒憋住。我真不是故意的,我下次絕不這樣了。”
【太慘了太慘了!全天下人都不叫你李客卿了,都叫你壯陽客卿啊!這一世英名啊,難道史書上,還要留下你這個大名鼎鼎的名號嗎?】
你還說!我這都是為什麽誰?!李斯心如死灰。
罷了罷了,今天這個朝是上不了一點了!與其在這兒自取其辱,不如早早遁了。
他索性眼睛一番,當朝暈了過去。
嬴政根本不忍心責怪他朝上失儀,立即讓人去攙扶他,接住他。
李斯聽着耳邊的驚呼聲,以及幾聲偶爾不明顯的笑聲,心已經死了,人也碎了。
他閉着眼睛想,我知道幫四公主寫文章會有個名號,但我實在想不到我是這個名號啊!我後悔啊,我腸子都悔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