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 天幕作業與大秦來信
19 天幕作業與大秦來信
◎互相為難◎
江霧集只睡了十個蘑菇時, 大秦卻已經過去了足足二十天。
她一覺醒來,便接到系統提示,說大秦的學生已經被晾了足足二十天, 就快曬出美味曬出鮮了。
江霧集問系統:“在副本裏我和大秦那邊的時間流速, 難道也是這樣的嗎?”
大秦豈不是很辛苦, 一直都在聽超慢速的課。
系統:[開啓直播時, 兩邊時間流速會一致,直播中止時,各自流速恢複。]
明白了。
直播就是連接不同河流的管道, 連接期間,這裏頭的水會短暫流速一致,管道撤走後, 兩條河就會恢複各自的流速。
江霧集:“這麽說,這個投票我剛發出去半個小時, 那邊已經過了一整天了?”
系統:[是的。]
江霧集手在投票面板是劃拉半天, 各種各樣奇怪的書名後頭,投票數字每秒都在變多。
也不知道大秦人民到底是以什麽心态在投票的, 江霧集光是看着這些書名, 都感覺受到了精神污染, 心疼老秦人一分鐘。
投票數最高的是《好媽媽的小課堂:教你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江霧集原本以為它票數高,是因為大秦教育問題比較嚴重, 看了一些其它書名後, 她覺得可能是因為這是其中唯一一個正常點的書名……
其它書從名字就透着不正經, 比如這本《絕情冷少:癡戀一百天佛法小課堂》
江霧集:什麽縫合怪書名。
Advertisement
還有《為什麽人睡在床上, 而不是桌子上?》
因為睡在桌子上以後, 桌子就叫-床了。
《ABCD的冒險故事:結局只有B和E活着》
江霧集:你都把結局挂書名上了, 大家還看什麽啊!
甚至還有《論為什麽古埃及人沒見過漢武帝》,這東西真的需要思考嗎!
江霧集:“您是從哪裏弄來的這些神奇的課本?”
系統出了副本,網速變得快了不少,它很快回答:[菇菇圖書館。館內的書都來自于原作者們的熱情捐贈,為了不侵犯著作權,這裏有一些合理改編。]
江霧集:“似乎不怎麽合理呢……”
罷了,反正書名什麽的,都是大秦人考慮的事。她在鬼宅裏的三天,吃得非常敷衍,現在急需補充能量。
看到她在屋裏轉地找食,鬼頭咔噠咔噠磕牙:“醒了?”
江霧集走過來:“站崗辛苦了,吃點東西嗎?”
鬼頭磕牙:“沒有胃。”
江霧集:“……忘了你是個講科學的頭。”
她在屋裏沒找到吃的,拿了把刀防身,走出房門。
走出房子,入目便是寬闊的紫色菇傘蓋,地上有淺淺的粉色斑點,紫色的地面配合着頭頂光華璀璨的星空,偶爾還有奇妙的蘑菇因為星球自轉,旋轉着從頭頂飛過,還挺好看。
大概是大部分人都在抓緊時間休息,路上行人很少,個個臉上帶着忙碌。
江霧集抓住一個路人問:“請問哪裏有飯吃嗎?”
路人指向一個方向:“那邊,你有調料嗎?”
江霧集想想自己的蛇皮袋子,自信回答:“有!”
路人:“你帶着調料,往那個方向走,一直走就行了。”
江霧集折返回家,拿着調料,順着路人所指的方向走,越往前走,人留下的痕跡越多,她一直走到蘑菇邊緣,面前擺了一把看起來有些年頭的大鐵鍋,鍋下有個簡單的竈臺,裏頭放了不少棕褐色的植物幹片。
旁邊還有個牌子,上面用秀氣的字寫着:
[公共鐵鍋,請愛惜,用後清洗。拿走鐵鍋下個副本不得好死。]
先禮後兵,非常有禮貌。
鐵鍋旁邊的蘑菇邊緣,有清晰可見的刀切痕跡,從弧度看,這裏的蘑菇明顯已經被削下來了一大塊,再看看旁邊的鐵鍋,蘑菇的去處不言而喻。
江霧集四處環顧,沒有看到奇怪的屍體,決定暫時相信這蘑菇的安全性。
她拿出竈臺裏的植物幹片,依稀可以看到殘存的粉色斑點,果然,是曬幹的蘑菇片,來替代柴火。
她掏出打火機點着蘑菇片,發現這東西還挺耐燒,不比木柴差多少。
随後江霧集用刀削下來一大塊蘑菇,再仔細切掉外邊的一層,這樣就省了水洗。
再用切下來的蘑菇塊幹淨的內側,當做洗碗海綿,把鍋擦了一遍,她就直接把蘑菇扔鍋裏。
這蘑菇汁水豐沛,扔進鍋裏後,就像扔了一大鍋大白菜葉子,加熱後,鍋裏就出現了很多蘑菇汁,自己炖自己。
蘑菇炖煮後,發出奇怪的香味來。
江霧集從蛇皮袋子裏,掏出亂七八糟的八角茴香枸杞五香粉和鹽,也不管該不該加,看着順眼的就下點進去,然後就蓋上鍋蓋,等待蘑菇自己變成美味。
等待蘑菇成熟的過程中,她想起大秦,落後的生産力讓許多秦朝人食不果腹,秦朝人的平均年齡甚至只有可憐的三十多歲。
江霧集戳戳系統:“我能把咱們菇菇送給大秦嗎?”
系統吭哧吭哧轉了半天,回複:[被召喚人只能拿走其能挪動的物品。]
江霧集望菇興嘆。
她蹲在鐵鍋旁邊,掏出一塊絲絹來,這是大秦的來信。
字跡清麗,整齊漂亮,上頭滿滿當當的小篆,讀起來頗有難度。
江霧集問系統:“真不能給我翻譯一下嗎?上次我直播看語文書,大秦那邊給我返積分,應該是系統給翻譯了吧,現在給我翻譯一下不也是一樣的?”
系統很冷酷地拒絕了:[只有直播畫面會為觀衆進行技術處理,脫離系統的私下交換,本系統概不負責。]
江霧集橫看豎看,本來小篆已經算噩夢難度,更別提李斯還用了很鄭重的文言文來寫——
指那種,會特意把前足皆白的馬寫作“騱”,後足皆白的馬寫作“翑”的寫法。
疊加成了地獄難度。
大秦那邊還在推測,是不是她看到書信生氣了,所以一直沒再開直播,也沒布置作業,其實根本不是。
她只是單純的看不懂。
蘑菇湯熟了,江霧集倒了一碗出來,吹了吹,送進嘴裏。
好怪,這一口下去,除了沒有蘑菇味,什麽味都有。
頭一口糯糯的,有點甜,第二口就像個生蘿蔔,還有點辣。第三口像一口跑了氣泡的可樂,第四口就是蛋炒飯的味。
吃完一碗,感覺人生得到了升華。
很想給大秦人嘗嘗這種怪東西。
她想了一遍系統的功能,靈光一閃:“統子,我要布置作業,另外,還要給作業做得最好的人獎勵。”
投票頁面在天幕上停留一整天後,發生了變化。
[作業已布置(選做題,選做其一即可]
[一:嘗試造紙,并寫一份造紙實驗報告。]
[二:用你學過的知識,結合實際,設計一個可能用得上的物品,畫圖并說明設計理念。]
[三:簡述本堂課的觀後感。]
[特別提示:本次作業會評選出三十人,發放作業獎勵,請同學們務必認真對待。]
大秦瞬間炸了鍋。
尤其是看到“獎勵”字眼時,所有人腦子裏劃過同一個詞語:紅薯!
或者是與紅薯不相上下的好東西!
始皇當即下令,所有人,盡全力寫作業,別管什麽選做題,所有大秦的官員,都給朕把每道題都做三個答案出來。
李斯接收命令後,路過一群官員讨論天幕的課後題,便順便把陛下的話帶給衆人,前來彙報工作的泗水郡守響亮地倒吸一口涼氣。
李斯面帶微笑:“衛兄可有疑慮?”
衛壯很想說沒有疑慮,來展示自己作為陛下麾下能臣的能力,但想到陛下更讨厭臣子打腫臉充胖子,他誠懇問:“廷尉可否給些指示,天幕所說,實驗報告為何物?設計理念又指什麽?”
“下官便是一份都得思慮良久,這每題三份,恐怕在期限內寫完有些困難。”
李斯不僅政務能力突出,在文字上也頗有造詣,當初始皇統一文字,所用的标準模板便是李斯所書的小篆,因此解讀天幕上的新詞,衆人各執一詞時,衆位官員都更信他的解釋。
他解釋道:“實驗者,實際經驗也,約摸便是記錄造紙過程中得到的經驗,你若拿不準,便各種方法都記錄一份。”
“至于設計……設乃籌劃,計為辦法,當為籌劃一個新物品之意。”
衛壯嘆道:“廷尉果然已解天書之意,三份答案,廷尉必然最早做出。”
李斯沉默片刻:“陛下有令,黔首不論,郡守以下,每人三題皆做一份;郡守等九卿以下者,三題各做三份;九卿之位者,三題各做五份;丞相三題各做五份後,可以随便選其中的題,總共做出二十份答案上交。”
一群官員忍不住齊齊後退一步。
要做三份的人有了對比,頓時覺得渾身輕松,腳步輕快。
留下一群要做五份答案的九卿,踏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狂寫竹簡。
伏案寫到半夜的李斯放下筆,揉了揉脖子,望着天幕。
他本來明年有望升職丞相,此刻,李斯頭一回覺得當丞相也沒什麽好。
是,成為丞相可以手掌大權了沒錯,可作業也變多了啊!
到時候好不容易當了丞相,白天上班,晚上熬夜寫作業,拿了俸祿沒法享受,住了大宅子沒空欣賞,權力在手沒法炫耀,高官厚祿還有什麽意思。
李斯望着天上的實驗報告等字,悲從中來。
望着,望着,他的臉色緩緩變化。李斯看着天幕上平直的語句,回過味來——
天上,可能也許,說話方式與大秦不同,那麽,他精心書寫的書信,仙人們怕不是會覺得,太過刻意累贅……?
此刻,在大秦已經有了香火供奉的天師正坐在電腦旁:
[畫出一個秦篆]
[拍照搜索]
[對比一番搜索結果]
[搜索古文翻譯]
半個小時後:啊,原來這前三十個字,都在贊美那個鬼宅的風景優美啊。
作者有話說:
大家感受一下,“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這種句子換成秦篆,這就是小江看到的信。
今天的大秦和小江都覺得自己是個文盲呢……
哈哈哈哈三十字是法家最後的克制,這種上書,前頭的誇獎恭維有的特別能寫,舉兩個讓我印象特別深的例子:
第一個是司馬相如的《上林賦》
這是為了勸谏漢武帝少狩獵的,總共兩千八百字,兩千字寫上林苑的風景,鳥獸,花草,最後小幾百寫:陛下啊,有點破費了。
(以前聽過有人說,漢武帝看到這個的反應是,笑納了前頭的兩千字,後幾百直接給忽略了。不過我查了一下,沒查到到底是真的假的hhh)
第二個是明朝的:
明史裏記了一件事,有個叫茹太素的官員上書,寫得特別冗長(有人說寫了一萬六千字,一萬五都是恭維皇帝),朱元璋讀到最後很生氣,說這廢話太多,五百字就能說清楚,幹嘛要寫這麽多,把他打了一頓。(但打完又看了看後面的建議,覺得很有用,都采納了。)
“次夕,複于宮中令人誦之,得其可行者四事。慨然曰:“為君難,為臣不易。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于□□。文詞太多,便至熒聽。太素所陳,五百餘言可盡耳。”因令中書定奏對式,俾陳得失者無繁文。摘太素疏中可行者下所司,帝自序其首,頒示中外。”
“馬白,首。前足皆白,騱。後足皆白,翑。前右足白,啓。左白,踦。後右足白,骧。骝馬白腹,騵。骊馬白跨,驈。白州,驠。尾本白,騴。尾白,駺。馰颡,白颠。白達素,縣。面颡皆白,惟駹。回毛在膺,宜乘。在肘後,減陽。在幹,茀方。在背,阕廣。逆毛,居馻。”——《爾雅·釋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