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進京
進京
慶年冬十月
以往的雪左不過半尺高,等天氣好了,太陽出來曬個幾天也就化了。
今年的京都卻異常特別,整整下了半個月,都到了小腿處,街上的人深一腳淺一腳的走着,嘴裏不時嘟囔,手抖着衣衫。
天漸明,雪還在下,沒有停的跡象,大戶人家門前掃雪的小厮擡頭看看天,又拿起掃帚在門前掃出一條路,方便主人家出門。
林威将軍府門前卻跪着個人,在白茫茫的一片雪地上甚是顯眼,她身形單薄,上面灰色的舊粗布棉襖,下身裹了個黑色破棉袍子。
一陣寒風吹過,她凍得瑟瑟發抖,牙齒止不住地打寒戰,李書意已經跪了兩個時辰,這天沒凍死她也實屬萬幸。
“求小哥進去通禀一聲,我的确自淮水村來,年方十四,家裏只有一個失明的嬷嬷,煩請小哥....再去..去通禀一聲。”
她邊說話邊裹緊袍子,走了十幾裏山路冒着風雪到京都。
今年春,陪伴她的老嬷嬷去世,去世之前告訴她她原本是将軍府趙姨娘所生,而趙姨娘原身是娼妓,主母不同意,遂将她趕出京城,那時,趙姨娘已經懷有身孕。
嬷嬷囑咐她攜舊物來尋将軍府,府裏總會看在骨肉之情,收留與她,總好過一個人吃苦受累。
看門的下人把門推開一個縫,從裏面鑽出來,又慢慢關上,站在門口一邊哈氣一邊搓手,随後又放進袖筒裏,不耐煩的瞥了她一眼。
“我說姑娘,就今兒這天氣,你行騙也要挑個好日子,你不嫌冷,我還嫌冷呢,不瞞你說,就近幾年,都好幾十人都說是咱府中遺落在外的小姐了,每次我都帶進去,就怕搞錯過喽,也怕老爺怪罪,誰曾想,沒一個是真的。”他說罷搖搖頭,一臉無奈。
這都因為林威将軍名聲不好,早些年更甚,年輕時處處留情,雖說皇帝念着他功勞,再加上與皇帝自小相熟,後來也降旨斥責,那也毫無用處,只要不打仗,他則夜夜流連花街,衆人明面上誰也不敢說。
“為了此事,夫人都生氣好幾回了,說小的眼珠子長歪了,哪個能和将軍相像,以往的姑娘那好歹打扮的幹幹淨淨,你這身裝扮咱就不說了,聽我一句勸,趕緊找個客店暖和着去罷,出了人命小的擔當不起,你也不值當。”
李書意看着小厮同情的表情,也不知該說什麽證明自己,她突然想起嬷嬷曾交給她一個木盒子,慌忙的用僵硬的手在就包袱裏翻找,“小哥稍等,我娘給我我留了東西。”
Advertisement
小厮也是不耐煩了,但看着她這麽執着,心裏覺得有點可憐,至少以前的那些,沒她這麽拼命,說不準這個..他盯着李書意的臉看,除了有點髒,頭發有點亂,那眼睛卻是有那麽幾分像。
李書意把一個木頭盒子翻出來,艱難地撐着地起身遞給小厮。
“你在這等會吧。”小厮拿着盒子看了看,随後打開府門進去了。
李書意拍拍身上的雪,往臺階上走了幾步,透過門縫瞧着,嬷嬷之前千叮咛萬囑咐,不讓她打開,她自己也不知道那盒子裏裝的是什麽。
而那看門的下人,仿若石沉大海般,良久也沒出來。
李書意就在門前來來回回地走,心裏也是七上八下,那小哥難道拿着她的東西扔了嗎,怎麽這麽久還不出來。
在她心煩意亂的時候,烏泱泱的腳步聲從門裏面傳來,她一驚,急忙後退幾步,險些摔倒在臺階上,伸手理理亂糟糟的頭發,扯扯皺巴巴滿是補丁的袍子,盡量讓自己看起來體面些。
開門的是兩個身着桃粉色錦緞棉襖的侍女,兩人的打扮甚至比一些貴家小姐看起來都尊容幾分,不過李書意并不識得。
而後一位披着寶藍色披風的女子,被十來個人簇擁着走了出來,有男有女,個個身着顯貴,李書意不敢擡頭,只瞧見那袍子随着女人的腳步,一晃一晃走到自己面前。
“這次不會又是什麽烏龍吧。”
“誰說不是呢。”
“讓我瞧瞧,你去那邊點。”
後面的人一邊議論,一邊都瞧着李書意。
開門的下人也從後面跑來,上前彎着腰介紹:“姑娘,這是二夫人。”
那藍色披風的女子走到她跟前,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說道:“姑娘,擡起頭來罷。”
李書意聞言,緩緩擡起頭,随後迎來的便是衆人一片嬉笑,她心裏頓時只想跑,跑回淮水村。
“莫不是叫化子,二姐姐,你瞧瞧這身打扮,啧啧。”
二夫人轉頭看了那姑娘一眼,那姑娘立時閉嘴,低下頭不知什麽表情。
而後又回過頭盯着李書意看,趙姨娘她是見過的,姿色并不出衆,唯有眉間一顆紅痣,顯得妖嬈,再加上年紀小,把将軍迷的神魂颠倒,連着半年都住她房裏。
可那趙姨娘性子烈,自以為得了将軍寵愛,把誰也不放眼裏,和大夫人公然頂嘴,被趕了出去。
将軍知道也不敢吱聲,大夫人背後是侯府,處理一個小妾那又有什麽。
沒曾想那女子沒死,還生下個孩子。
“領她進來吧。”二夫人吩咐完便轉身進去了,後面的人也都跟着。
李書意站在原地,這麽冷的天氣,她手心還出了汗,臉色也是憋得通紅,倒不是因為別人笑她,是因為她終于能留在将軍府,終于不用再餓肚子。
她就跟在最後面,與衆人拉開距離,走太慢又怕跟不上。
将軍府頗大,在京都也是數一數二的奢華,白雪皚皚,也蓋不住廊下青玉地磚溫潤的光芒,轉過幾個回廊,又走了很長一段路,走到一間大屋子前,才停下。
侍女上前開門,所有人走進去,她到這時一口氣才松了下來,手窩在袖子裏并不保暖,但比剛才好了些。
随後,李書意也跟着邁進內堂。
除了二夫人坐在上位,其他人都坐于兩側,身後站着的是侍女仆人,坐着的那便是主子。
李書意始終低着頭,不敢看別人表情,周圍的議論聲還是不斷,隐隐約約夾雜着笑意。
二夫人手裏抱着精巧的金絲描花暖手爐子,也不說話,任由李書意站着。
旁邊桌子上,放着的是嬷嬷交給李書意的木匣子,裏面一張紙,一個烏黑的镯子。
片刻後,二夫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緩緩開口問道:“家裏面就剩你一人了是嗎?”
李書意也不知她指的是哪個家,是淮水村還是将軍府,她自己以為的便是有嬷嬷的地方才是她的家。
“是,我娘親生下我就難産去世了,家中只有一個嬷嬷,去年也病逝了。”李書意不知這回答合不合适,剛才松的那口氣又提了上來。
侍女走向屋子中間的火爐,提起火爐蓋子,用小鏟了添了幾塊碳,左右撥弄了下,那碳被燒的噼噼啪啪的響,李書意的眼神也瞧着碳,屋子溫度升高,她身上微微出了汗。
二夫人又問:“這匣子卻是你的東西嗎,這是将軍府,可不是你那偏僻村子,撒謊的代價你可承受不起。”
“是。”
二夫人就這麽一直問,李書意就一直回答是,最後那匣子又交回她手上。
“既是你娘的東西,你自己收了去罷,将軍早朝未歸,晚膳之時再帶你相認自家姐妹長輩,音蘭,帶她下去吧,東邊的仿梅園差人過去打掃一下,安排幾個丫鬟婆子侍候着。”二夫人說完揉揉雙鬓,似是倦意尚存。
那名叫音蘭的侍女,是丫鬟裏打扮穿戴較為精致些的,她向二夫人福身行禮後,就示意李書意跟着她。
李書意剛轉身,門哐的一聲被打開,一股疾風撲面,她險些被撞到,側身閃到旁邊,穩穩身子,才看清是一個膀寬腰圓約莫七八歲的孩子。
也不怪李書意這麽形容,她是真沒見過一個人能吃到橫豎相同的地步,站在原地不知該走還是。
“娘親,娘親,又有姐姐來了嗎,嘿嘿,我一大早就起來了,你看我棒不棒,我沒來遲吧。”他把手裏的一大塊肉餅塞嘴裏,往衣服上抹抹油,向李書意這邊看來。
幾步跑到李書意跟前,轉着圈打量着她。
随後咧着嘴笑道:“嘿嘿,這姐姐長得比之前那些好看,不不不,比府裏所有姐姐都美,就是邋遢了些,是和我一樣不會洗衣裳嗎,可是張嬷嬷說了我不用洗,她會給我洗的,能不能讓嬷嬷也給這個姐姐洗一下。”
二夫人臉色明顯不太好看,這個兒子始終是她的心病,四個孩子只有一個男孩,還是這般呆傻,此刻讓她更覺煩躁。
不過她表面還是一副慈母般的樣子,皺眉說道:“張媽呢,她沒陪你過來?”
張媽這時才跌跌撞撞地進了門,一進來就撲通跪下,磕頭道:“二夫人,奴婢失職,沒看好少爺,奴婢這就帶他回去。”
張媽拉扯着李天榮往外面走,那李天榮卻不聽她的,嘴裏叫喊着娘,說要看姐姐,要和姐姐一起睡,可終究是孩子,力氣太小,就被張媽拖拽了出去。
李書意看了這出鬧劇後,音蘭領着她出來一直往東邊走,這會兒沒那麽些人了,李書意才能好好看看将軍府。
她才發現剛才走的路不過是冰山一角,這巷子一眼望不到頭,隔幾步便是個院子,門口還站着倆個丫鬟,不過裝扮卻和音蘭差了許多,粗布棉衣,簡單發髻。
剛才在屋子裏暖和了許久,手腳也不僵硬了,可袖口褲口還是呼呼灌風,她不由得用手抓緊袖口,音蘭邊走邊回頭看看她,始終面無表情。
雪停了一會,巷子裏的雪被打掃幹淨,太陽出來了,剛下的那一層雪落地即溶,結了一層薄冰,走上去有些滑,李書意緊挨着牆生怕滑倒。
走至巷尾,拐了兩個彎才到二夫人所說的仿梅園,院子右邊便是府裏的圍牆,這角落屬實偏僻,也正和了李書意的心思,她并不想那麽顯眼。
推開院門,裏面凄涼得很,一個小池子旁栽着幾顆孤零零的樹,迎面三間正房,四間偏房,那樹葉子也掉光了,也不知是什麽樹。
李書意走進院子,音蘭在前面停下,回頭說道:“四小姐,待會有人過來打掃,您暫且等等。”話是溫柔得緊,聲音還是不冷不熱,聽不出情緒。
李書意本想再問幾句,那音蘭早已往院子外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