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賜婚

賜婚

宴會上,絲竹之聲不絕于耳,觥籌交錯間,盡顯繁華盛景。寧瑾作為武将代表,被安排在了較為顯眼的位置,他一身正裝,顯得格外英姿飒爽,引得不少貴族女子暗中窺視。

寧瑾雖然早已年過三十,雖然常年在外,但那張臉卻令在場的衆多夫人再閨閣時都傾心不已。

今日許久未見的太子姍姍來遲,身後跟着承恩侯,兩人年歲相當,長的亦是豐神俊朗,引得在場姑娘們芳心暗許。

姜懷書坐在遠離喧嚣的一角,視線落在承恩侯身上,兩人對視一眼後又相互移開。

這段眼神交流微妙而複雜,仿佛藏着不為人知的秘密。姜懷書輕抿了一口手中的酒,心中泛起層層漣漪。她深知,這宮廷之中,每一步都需謹慎,每一個眼神都可能成為他人眼中的把柄。

宴會繼續,歌舞升平之中,突然一陣悠揚的古筝聲響起,衆人紛紛側目,只見一位身着淡藍衣裙的女子款步走上臺前,那是魏皇後的侄女,魏國公府的掌上明珠,魏清婉。她的手指在古筝上跳躍,音符如同靈動的精靈,在空氣中跳躍旋轉,一曲《高山流水》被她演繹得淋漓盡致,令在場衆人如癡如醉。

一曲終了,掌聲雷動,皇帝亦是龍顏大悅,贊道:“好一個《高山流水》,魏國公府培養的女兒,果真是才情出衆。”

魏清婉微微一笑,目光卻似有若無地掃過姜家姐妹,最終停留在姜懷書身上,那眼神中既有挑釁也有幾分莫名的意味。姜懷書淡然以對,心中卻明白,這宮廷之中,才藝比拼不過是表面文章,真正的較量,往往隐藏在看不見的角落。

此時,太子與承恩侯被皇帝招至禦前,一番詢問之後,皇帝似有意無意地提及了姜家,道:“姜愛卿,朕記得你們府中亦有才女,何不趁此機會,也讓朕見識見識?”

姜玄聞言大喜,這是個好機會,想到這姜玄按下心中的欣喜,站起身來行禮道:“陛下,臣的三女德才兼備,不如讓三女為陛下進獻。”

皇帝微不可查的皺了皺眉,李氏看懂皇帝的眼神,心中一緊,随即又暗自竊喜,姜玄喜愛姜如錦,對她的喜姐不聞不問,李氏怨恨楊姨娘更怨恨姜玄。

但事關侯府,李氏目光落在姜懷書身上。

皇帝對姜懷書的印象很好,剛才的提點也不過是想看看姜懷書。

姜懷書被李氏看的那一眼,心中已然明了。

她心中雖忐忑,卻也明白此刻不容退縮,于是起身,行至大殿中央,盈盈一拜,道:“臣女姜如喜,願為陛下獻上一曲《鳳求凰》。”

音樂響起,姜如喜的琴音如泣如訴,仿佛能觸動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然而,就在衆人沉浸于這美妙的琴音之時,突然,一陣清脆的笛聲穿插進來,與琴聲交織在一起,竟意外地和諧而美妙。衆人驚訝之餘,循聲望去,只見謝瀾庭不知何時已取過一旁侍從手中的笛子,加入了這場即興的合奏。

一曲完畢,餘音繞梁,大殿內一片寂靜,随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皇帝亦是笑容滿面,連聲稱贊:“好,好一個琴笛合奏,真乃天作之合!”

這場意外的合作,不僅讓姜懷書成為了衆人矚目的焦點,也讓謝瀾庭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而姜如錦坐在一旁,靜靜地看着這一切,心中卻生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嫉妒。

剛剛是父親為她争取的機會,卻不曾想被姜懷書搶了去

她輕輕絞着手中的帕子,目光閃爍,暗自籌謀。就在這時,皇後突然開口,聲音溫婉而帶着不容忽視的威嚴:“聽聞姜家三姑娘也是才情出衆,不如也讓本宮開開眼界?”

姜如錦聞言,心中一緊,随即又升起一絲希望。她站起身,款步走向大殿中央,行禮道:“臣女姜如錦,願為陛下、娘娘獻上一幅墨寶。”

皇後微笑點頭,示意宮人備好筆墨紙硯。姜如錦提起筆,深吸一口氣,開始揮灑筆墨。她的字跡流暢而有力,每一筆都透露出她深厚的書法功底。片刻之後,一幅寓意吉祥、筆力遒勁的對聯便呈現在衆人眼前。

皇帝看了,微微颔首,贊道:“不錯,姜家果然人才輩出。”

皇後亦是滿意地點點頭,目光中卻多了幾分審視。

而此時的姜懷書,卻靜靜地坐在一旁,目光複雜地看着姜如錦。她心中明白,今日這場壽宴,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慶祝,更是一場無聲的較量。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日後家族興衰的關鍵。

宴會繼續進行,各種才藝表演輪番上演,讓人目不暇接。然而,在姜懷書看來,這些繁華背後,卻隐藏着無數的暗流湧動。她深知,自己必須更加謹慎。

就在這時,高陽長公主出聲道:“陛下,本宮聽聞姜家姑娘才貌雙全,個個出衆,本宮想看看姜家姑娘們的才藝,不如讓她們比試一番如何?蘅之早已過了議親的年紀,本宮整日憂心忡忡,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寝食難安,本宮想求陛下給個恩典,從姜家挑一位姑娘給蘅之,陛下可恩準。”

皇帝聞言,哈哈一笑,道:“好主意。那就讓姜家的姑娘們各自展示一番,也讓朕和衆卿家開開眼界。”

“陛下,若只是姜家姑娘參加倒有些無趣,不如讓在場未婚的姑娘們都參加可好。”皇後适才開口道:“臣妾聽聞在場姑娘們都德才兼備,個個都是極好的,錫兒如今還沒個正妃,臣妾這個做母親的也是憂心不已,不如陛下也給臣妾一個恩典,也為錫兒賜一門好婚事。”

此言一出,大殿內的氣氛頓時緊張了起來。

在場的姑娘們面面相觑,心中各有思量。而姜如錦,則暗暗握緊了拳頭。

姜懷書聽到皇後要給太子賜婚,下意識的找葉元檀的身影。

葉元檀今日也來了,不過兩人還未來得及說話。

此時姜懷書看到葉元檀,兩人對視一眼,姜懷書沖她點點頭。

比試的題目由高陽長公主親自拟定,既有詩詞歌賦,也有琴棋書畫。在場的姑娘們各自抽簽,準備展示自己的才藝。

輪到姜懷書時,她抽到的是一幅山水畫。她深吸一口氣,提起筆,開始在宣紙上勾勒。她的筆觸細膩而有力,每一筆都仿佛蘊含着無盡的情感。片刻之後,一幅意境深遠、氣韻生動的山水畫便呈現在衆人眼前。

高陽長公主看了,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随即贊道:“好一幅山水畫,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皇帝也是連連點頭,對姜懷書的才情贊不絕口。而此時的姜如錦,卻臉色蒼白,她萬萬沒想到,自己一直引以為傲的書畫技藝,竟然會被姜懷書超越。

輪到葉元檀展示時,她選擇的是一首古筝獨奏。

她的技藝精湛,比起姜懷書也毫不遜色。

演奏完畢,大殿內響起熱列的掌聲。葉元檀淡定的向皇帝和皇後行禮致謝。

回到位置上沈氏拍了拍葉元檀的手,示意她放輕松。

葉元檀本就沒報多大希望,她悄悄的擡眼望向太子所在的方向,心中小鹿亂撞。

這一切落在皇後眼中,這時皇後已有了計較。

高陽長公主和皇後對視一眼,心中各有盤算。她們都清楚,這場比試不僅僅是為了娛樂,更是為了挑選出最合适的兒媳人選。

皇後附身在皇帝耳邊低語幾句,皇帝聞言,微微點頭,随即宣布道:“朕覺得,葉家姑娘葉元檀才情出衆,品德兼優,實乃太子良配。”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一片嘩然。葉元檀自己也驚訝不已,她沒想到自己竟然會被太子選中。

而此時那些未被選中的姑娘們則是一臉幽怨和懊惱。

皇後見狀,招了招手,示意葉元檀上跟前來。

葉元檀俯身行禮,不卑不亢,倒是讓皇後更加滿意。

輕輕拍了拍葉元檀的手背,将手腕上的翡翠鎏金镯戴在她手腕上,溫聲道:“這镯子是本宮母親出嫁前給本宮的嫁妝,如今本宮便便賜給你。”

葉元檀誠惶誠恐,想要推辭,卻被皇後阻止,“拿着吧,莫要推辭。”

“臣女謝皇後娘娘賞賜。”

太子視線落在葉元檀身上,他對葉元青的妹妹印象不多,但往日裏葉元青在他耳邊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個妹妹,太子對他有好奇也有探究。

高陽長公主則笑眯眯地看着姜懷書,眼中閃爍着滿意的光芒。

就在這時,謝瀾庭突然站起身來,向皇帝行禮道:“陛下,臣也有一事相求。”

皇帝微微一愣,随即問道:“哦?承恩侯有何事?”

按照輩分,皇帝與承恩侯也是表兄。

謝瀾庭深吸一口氣,嘴角上揚:“臣對姜家六姑娘姜懷書心儀已久,懇請陛下賜婚。”

此言一出,大殿內再次一片嘩然。衆人都沒想到,謝瀾庭竟然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求娶姜懷書。而姜懷書自己,也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皇帝看了看謝瀾庭,又看了看姜懷書,心中暗自思量。片刻之後,他緩緩開口道:“好,既然承恩侯心意已決,朕就成全你。朕賜婚于你二人,擇日完婚。”

姜如錦則臉色鐵青,心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怒。

李氏微微皺眉,顯然對謝瀾庭的突然求娶感到意外,但面上依舊維持着端莊的笑容。

沈氏是姜懷書的舅母,她在心裏盤算着姜懷書嫁給承恩侯是否可行。

但看姜懷書并沒有拒絕之意,想來也是滿意的。

娴貴妃的目光在姜懷書與謝瀾庭之間流轉,似乎在評估這一突如其來的聯姻背後的深意。

姜懷書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目光與謝瀾庭交彙,那雙深邃的眼眸中流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讓她心中莫名生出一絲安定。

姜懷書本不想嫁人,獨自過完這一生,可想到自己身處什麽時代便打消了那個念頭。

她早些年拒絕了陛下賜婚淮南王,如今這一次卻不能在拒絕陛下的賜婚,她不能再次挑戰皇權的威力。

想到這,她微微福身,以最得體的禮儀回應這份突如其來的恩賜:“臣女多謝陛下隆恩,定不負陛下與承恩侯的厚望。”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目光中透露出幾分贊許。

他深知謝瀾庭的為人與能力,将姜懷書許配給他,也算是對姜家的一種安撫與肯定。至于太子與葉元檀的婚事,更是順水推舟,既成全了太子的心意,也鞏固了皇後一族的勢力。

“今日真是雙喜臨門,朕心甚慰。”皇帝朗聲笑道,語氣中帶着幾分愉悅,“諸位愛卿,今日宴會至此,朕希望大家都能開懷暢飲,共享這歡樂時光。”

随着皇帝的宣布,宴會氣氛再次被推向高潮,賓客們紛紛舉杯相慶,樂師們也重新奏響了歡快的樂曲。然而,在這表面的歡聲笑語之下,每個人的心中都藏着各自的算計與考量。

姜如錦強忍着心中的不甘,臉上挂着一抹僵硬的笑,不時向四周投去嫉妒與不甘的眼神。

葉元檀看向太子,眼中閃爍着溫柔的光芒,仿佛在說,無論前路如何,她都願意與他攜手同行。

太子對于皇後的安排并無太多抵觸,他深知婚姻不過是政治的一部分,而葉元檀的才情與家世,無疑是最适合他的選擇。他輕輕舉起酒杯,向葉元檀遙遙致意,那眼神中既有欣賞也有一份對未來的期許。

謝瀾庭則緊緊握住手中的酒杯,目光始終未曾離開過姜懷書。他知道,這場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兩個家族之間的一次重要聯姻。但他相信,只要兩人心意相通,任何阻礙都無法阻擋他們走向幸福的腳步。

而姜懷書,在衆人的祝賀聲中,保持着得體的微笑,內心卻五味雜陳。她看向謝瀾庭,那雙深邃的眼眸中似乎藏着千言萬語,讓她不禁想起了過往與謝瀾庭的幾次偶遇,每一次都如同命運巧妙的安排,讓兩人的身影在不經意間交錯。她明白,這場賜婚雖非她所願,但已成定局。

宴會繼續進行,歌舞升平,觥籌交錯,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然而,在這繁華背後,卻隐藏着無數不為人知的秘密與糾葛。皇後與娴貴妃之間的微妙較量,姜家姐妹之間的暗自較勁,以及太子與葉元檀之間那尚未明朗的情愫,都成為了這場宴會中不可忽視的風景線。

宴會過後,夜色已深,宮燈高挂,将皇宮照耀得如同白晝。

随着夜色漸深,宴會終于緩緩落下帷幕。衆人紛紛離席,各自帶着不同的心情與目的,踏上了歸途。

而姜懷書,在謝瀾庭的護送下,緩緩走出了皇宮的大門。

一路上,兩人并肩而行,卻都默契地保持着沉默。直到即将分別之際,謝瀾庭才終于開口打破了這份寧靜:“六姑娘,從今往後,你便是我謝家的人了。我會盡我所能,護你周全,讓你幸福。”

姜懷書聞言,心中微微一動,她擡起頭,與承恩侯的目光相遇,仿佛在這一刻,兩人之間建立了一種莫名的默契。

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擡頭看向謝瀾庭:“侯爺,我不知你為何選中了我,但若是侯爺需要我做什麽,我定會幫您,也算是還您對我的恩情。”

謝瀾庭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笑意,“你不必憂心,且安心待嫁便是。”

而這場盛大的宴會,以及随之而來的賜婚,不僅改變了姜懷書與謝瀾庭的命運,也悄然間在京城中掀起了一場新的風暴。在這場風暴中,有人歡笑,有人哭泣,有人得意,有人失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