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核聚變發動機

核聚變發動機

公元2191年8月14號,劉珩被刺殺。

三個月前。

劉桁參加公司新大樓奠基儀式的第二天。

站在辦公室的落地窗前,他神情有些凝重,看不出是疲憊還是擔憂,劉珩放下電話問身後的助理。

“市長的車到了沒有?”

“剛跟肖秘書通過電話,還有幾分鐘就到公司,劉總,我們要不要先下去等一下。”

助理是一名看起來斯斯文文的年輕男子,一副半框眼鏡将他白皙的臉龐襯托得特別幹練。

“啓動儀式準備得怎樣了?”

“都準備好了,但臨時接到市長要來的通知,也就只準備了一些簡單的介紹。”

“那可以了,走吧,到二樓平臺去等他,醫院那邊有消息沒?”

“昨天夜裏醫院傳來消息,有一名保镖因失血過多搶救無效死亡,肩膀受傷的,還有幾名受傷的保镖和員工,醫院都已經妥善安置。”

劉珩皺了下眉頭。

“你跟他們的部門都說一聲,一定要把善後工作做好做細,補償的事都按最高标準提供,除了賠償金以外從我個人賬戶上給死去的保镖轉300萬,其他受傷的保镖和員工,按受傷輕重都轉幾十萬,這個你來把握就行,另外看看公司有沒有合适的崗位,如果有,就留一個給他家屬吧。”

......

幾輛黑色轎車停在了華能公司二樓的平臺上。

“王市長,實在是不好意思,您這麽忙還請您來公司跑一趟。”

“劉總,別這麽客氣,我們進去再說。”

市長下車後跟開車門的劉桁像老熟人一樣握手,然後示意随從跟着公司其他員工參觀一下公司,不用跟着他。

助理在前面帶路,到了劉珩的辦公室前面,推開辦公室大門,做了一個邀請的手勢,看着市長和劉珩走了進去,助理在随手就把門關上。

市長和劉珩坐下後剛寒暄幾句,突然很認真的跟劉珩說起刺殺的事。

“老劉啊,你人沒事就好,這段時間你就別離開這棟大樓了,我親自盯着這事,一定給你個交代!”

“王市長,您言重了,我畢竟也是庸人一個,活了半輩子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确實把我給吓住了。”

劉珩給王市長倒上茶水,又從旁邊的抽屜拿出一盒茶葉放到市長前面,茶葉包裝很是簡單,只有外包裝上寫着四個字“西湖龍井”。

“王市長,我現在想起那個殺手的眼神就有些後怕,哎!”

王市長拿起桌上的茶葉,細細的端詳着。

“老劉,市裏發生性質這麽惡劣的案件,是我們的工作沒做好,昨天我收到消息的時候,我都不敢相信!跟張副市長通過電話後才知道具體的情況,所以連夜安排好所有的工作任務後,這一大早就趕到你公司來了,看到你沒事,我這心也算是安下來了。”

市長王市長将茶葉放回桌子上。

“這事的影響不小,事情發生不到一個小時,省裏領導就親自連線我們市政府了解情況,可能這兩天還會有人聯系你,市局的人正在連夜審訊,有進展也會第一時間通知你。”

“哎,給你們添麻煩了!”

“不說這些,人沒事就好,這兩天你要出門的話,跟門口的特警知會一聲,他們會一直保護你,這是我親自安排的。”

劉珩淡淡的一笑。

“王市長,感謝您!這幾天我就不到處走了,不給大家添麻煩,就在公司等結果出來後再說。”

“你也不用過于擔心,該怎麽生活就怎麽生活,別把這些人想得太可怕,他們也沒那麽邪乎,我過來的時候還專程問了負責這個案子的警官,他們的弩是自己組裝的,瞄準鏡是用望遠鏡改的,而且還是頭一天的下午才在市場上買的,我們的值班民警在系統上看到這個告警提示後也打電話去核實過,但電話核實這事吧,就是走個流程,沒想到這夥人這麽喪心病狂。”

劉珩微微的皺着眉頭,好像在想什麽,有些輕聲的自言自語。

“哎,我這些年也沒得罪過誰...”

“董事長,您可是材料學博士,您的名氣我一個圈外人都知道,這叫懷璧其罪嘛!”

“您這麽說我倒是想起一些事。”

劉珩想起此前确實接到過一些境外的電話,見劉珩一直沒說話,王市長安慰這他。

“放寬心,很快就有結果的,我們市絕不會在出現這類的事。”

王市長說完看了看時間,端起面前的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劉珩看時間也差不多了,于是邀請王市長去看看核聚變發電站的啓動儀式。

“要不先去看看項目,他們都準備好了,就等着您來指導。”

“行,走吧!”

王市長說完起身往外走去,劉珩将茶葉用旁邊的一個黑色公文包裝起來後拿在手上也跟了過去。

從內室出來,劉桁微笑着和市長聊着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助理和肖秘書已經在外等着了,劉珩将公文包交給肖秘書,一行人穿過走廊,來到另一個房間,房間四周的燈光都已經打開,到處亮着監視器的讓房間看起來像是一個監控中心。

劉珩一邊介紹這個項目的一些情況,一邊說着未來的一些發展,王市長走到中間的位置上注視着前面的大屏幕,劉珩示意一旁的工作人員可以開始。

這是位于華能公司總部的核聚變發電機組監控室,當初劉桁參加國科院的可控核聚變研發項目,最終順利完成預期指标。劉桁為了繼續研究商業化運營的方法,特意在公司的外場又按自己的構思建造了一套核聚變發電站,現在從大屏上看到的畫面就是現場傳回的圖像。

按照流程,引導員開始逐一介紹項目的階段成果,最後一個環節是點火啓動。

對講機裏傳來各技術組的最後檢查情況報告,監視大屏上一道橙紅色的弧光,從幾個只有卡車輪胎大小的環形裝置中傳來,緊跟着又是對講機裏傳來各技術組的運行情況報告。

劉桁告訴王市長,發電站啓動點火以後,會并入已經調試好的市政電網中,現在已經實現可以連續運行近48小時。

啓動儀式結束後,劉珩送走王市長一行人,跟助理強調了要安排人保障好留在公司的員工,和內外負責安保工作的人員生活需求,全都按最高的标準去準備。

可控核聚變發電站是公司和國科院一起合作的保密項目,除了直接參與的技術人員外,公司其他員工也只是知道有個保密項目,具體內容誰都不清楚,也沒人會去過問,因為這些年公司承接政府各種保密研發項目很多,對于這類保密項目大家也都習以為常,沒有誰會去過問或者關注一個和自己無關的保密項目。

刺殺事件過去第三天。

一名中年男子來到華能公司,外面的特警和公司的便衣警察經過核查後都沒有阻攔他。

......

“董事長,您好,我叫葉森,您叫我小葉就行。”

劉珩一見到這人,就明顯感覺到他應該是長期待在軍隊裏面的人,只有軍人身上才有那種特有的內在氣質。

在劉珩的辦公室坐下後,兩人先是聊了一些近期發生的事和此前劉珩在國科院項目上的一些情況,劉珩也并不意外軍方知道自己在國科院參與過的項目,因為在國科院參與項目的時候,劉珩就已經和軍方接觸過多次。

葉森和劉珩聊了幾句後,從手提包裏拿出一個信封放在劉珩前面的桌子上。

“劉總,這是我們單位的邀請函,我這次過來的目的也是為了送這份邀請函。”

劉珩看着桌上的信封有些詫異,要是開會或者是參加活動,以往都是打電話或者發郵件,這次還讓人親自送過來。

“這裏面是有哪位領導的什麽指示嗎?”

劉珩一邊拆開信封一邊問着葉森。

“我這次是特意來送這個的。”

葉森說話間指了下桌上的信封。

“這是邀請您參加一個國家級的科研項目,這裏面除了邀請函外還有一些關于這個項目的資料。”

劉珩拿着邀請函,還沒有看資料。

“是此前的核聚變發電站有什麽問題嗎?”

“那倒不是。此前您一直帶着團隊在參加國科院的可控核聚變項目,那只是我們諸多項目中的一個,你肯定也注意到了,我們的投入是不計成本,不遺餘力的。”

“那倒是…只是我一個人嗎?”

劉珩見邀請對象是他自己的名字,沒有提到團隊,所以才有這個疑問。

“當然不是,您的邀請涵是我送過來的,其他成員會以郵件形式發給他們。”

劉珩翻看着信封裏面僅僅只有幾頁紙的資料。

“核聚變發動機?”

“是的!發電站只是我們的初期目标,我們的目标是核聚變發動機。”

劉桁一下就想到科幻電影裏面那種安裝在太空飛船上,冒着光芒的巨大發動機,此前劉珩不是沒有想過以後核聚變技術成熟後國家在發展核聚變發動機,現在看着眼前這幾頁資料上的文字,劉珩還有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能不能說一說是用來做什麽的,這東西在地球上恐怕不實用吧。”

“您果然很專業,确實不是在地球上用的,但具體細節不便透露。”

劉珩一時間有些犯難,他能大概想象出這個項目的規模是有何等的大,如果這次在投身進去,又得耗費好多年的時間,一輩子沒有多少個好多年,他還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沒有做,雖然核聚變發動機太過于超前,但劉珩似乎并沒有表現出太大的興趣。

“這個我清楚,我不會多問。現在看來是你們軍方一直把進度要求得很高,我們團隊此前從核聚變發電站的項目上撤下來,這才多久,他們很多都剛剛開始公司的一些項目,現在又要讓他們投入核聚變發動機,我擔心有些人會不願意。況且此前承諾我們可以繼續将聚變發電站往商業化方向走,我這邊才建好的發電站原型機,前幾天還在試機,這會又讓我們參加新項目不合适吧。”

“劉總,您的這些考慮其實在我出發前,我們領導已經跟我講過了,有些事情我知道的信息有限,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告訴您,發動機肯定比發電站更重要!”

“你這是指軍事用途,對于解決能源而言,起不到什麽作用吧。”

“我能告你的信息有限,但可以肯定是,研制發動機最終要解決的不僅僅是能源問題,甚至于關乎整個人類。”

葉森的話,讓劉珩聯想到很多事,雖然不知道眼前這個叫葉森的人到底是做什麽的,但他軍方的身份肯定不會假,葉森好像已經看出劉珩的猶豫和疑慮,稍微停頓了一下,又接着說。

“劉總,是這樣的,我們領導考慮過相關問題,所以這次有些不一樣,按照我們的計劃,您無需帶着團隊前往國科院那邊的實驗室去,也不用去我們基地,當然您還是繼續負責材料方面的問題,和之前的合作模式差不多,只是這次把場地分開了,我們會單獨為公司建立一個試驗場。”

“單獨建試驗場?”

“是的!我們在那邊也有試驗場,但領導考慮到華能公司的實際情況,讓您長期來回跑确實不合适,于是就決定在都滬市建一個單獨的材料試驗場,這樣董事長就可以在這邊和我們共同參與研發任務。”

劉珩聽到這裏,心裏的壓力瞬間小了不少,興趣也被提了起來。

“那這投資可就不小啊,還是和以前一樣嗎,我們公司可以共享實驗成果并且拿來商用?”

“那是當然,和以前一樣,我們也會出授權書的。”

“這東西的理論模型出來沒有?”

不知道為什麽,這個問題讓葉森頓了一下,沒有剛才回到得那麽爽快。

“基本上快完成了,只是材料依然是大問題,不是不能用,而是使用時間的問題,我們都知道這是急不出來的,所以這次也算是長期合作。”

“按照你們的需求,發動機要工作多久?”

“三個月以上。”

“三個月!”

劉珩明顯被這個時間給震驚住了,這類發動機的工作時間通常是按小時來計算,劉珩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

“能否告訴我,你們是出于什麽考慮才會有如此高的要求?”

“這個暫時還不方便細說,但可能會稍微比您想象中的,要容易一些。”

“有個情況你應該清楚,我此前加入的發電站項目,從運行十多分鐘到如今的48小時,花了十一年的時間,我從青年幹到中年,早已黔驢技窮,現在你們要一臺運行三個月的發動機,但你卻說難度比我想象中的更容易一些?”

“這個我确實不太好回答董事長,但這話不是我随口一說,是有一定依據的,等您真正參與進來就會發現我說的是實話。”

劉珩對這些話仍然有些半信半疑,但又聯想到此前在發電站項目中遇到困難的時候,軍方總是能給出一個較為理想的解決方案,為此劉珩還猜測是軍方也有材料學方面的頂級專家。

葉森看着劉珩還帶着有些疑惑的表情,于是又接着說。

“我今天來的目的也是為了送這份邀請涵,如果董事長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我們那邊的基地參觀一下,等您參觀後興許就會同意了。”

“那行,邀請函我就先收下了。”

“好的,我這邊就不打擾您,告辭了。”

葉森說完帶着笑意起身離開,劉珩一直送葉森到華能公司的二樓平臺上,看着葉森坐進了一輛挂着軍牌的越野車。

回到辦公室的劉桁心裏一直想着這事,他還是很希望人類的第一臺核聚變發動機研發人員名單上有自己的名字,看着桌上放着的邀請函,落款寫着“十一院”,這是航天科技研究院,這多半和太空探索有關。

在辦公室裏思索再三後,劉珩還是按耐不住想參與這個項目,于是決定先沉住氣,等參觀完基地後再決定,大不了把公司的發展放緩一點,等兒子大一點後讓他接手。

......

第二天,華能公司的會議室裏,劉桁召集了公司參與核聚變項目的所有人開會。

“人都到齊了吧?”

“都到齊了,董事長。”

坐在一旁的助理對着劉珩點了點頭,劉珩先是表情嚴肅的環顧了一下會場的所有人,然後按下桌上的會議麥克風開關。

“人到齊了我就直接開始,我知道大家都很忙,但還是召集大家來開這個會,今天也沒有什麽重要議題,主要就是跟大家強調一下保密的問題。你們可能不知道,我們所有人的名字,都在國安局的桌子上放着的,我上次的事就是因為有人把項目進展的消息給漏出去了。”

劉珩說到這,用手指敲了敲桌子,一時間會場變得異常的安靜,大家都知道這事的嚴重性,此前在國科院還經常會有人提醒保密方面的問題,回到公司後,這種意識很大程度上的降低,大多數人都擔心會不會是自己無意中把一些信息給洩露出去了。

作為科研人員,大家每天的精力幾乎都是用在了項目上,雖然都知道關于保密的要求,但還是會擔心自己無意間把一些信息給洩露出去。

劉珩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說。

“我也不知道是誰,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如果最後查出來是無意的,我們公司會被整頓,重新學習一下保密要求。如果是有意的,那就只能請他蹲大牢,這個人現在自不自首都不重要,有人已經告訴我,在開始查我們公司的員工了,所以找出這個人也只是時間問題。”

會場安靜的可怕。

“你們仔細想想,公司的工作環境,福利待遇,還有發展前景到底如何,值得你們冒險去幹這些事嗎,我相信洩密這人也許有他的苦衷,但我一直說過,公司是一個大家庭,你有苦衷就提出來,能解決的公司會幫你解決,如果我們公司都不能解決,你就那麽相信這些竊密的人能幫上你?關于這個問題,我就說完了,請大家在保密問題上務必保持清醒,好自為之!”

劉珩說完故意停頓了一會,會場沒人接話。

“我接着說另外一個事,核聚變發電站已經初具雛形,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功不可沒,大家也都是被國科院,被國家認可的精英型人才。前幾天我收到一份邀請函,又有新的項目邀請我們參加,具體內容後面以你們收到的邀請函為準。大家應該清楚,能源問題現在是我國,甚至是整個人類都要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所謂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正是有了此前的成功,我們才有機會參與後面的項目,但是吧,這些研發随便一弄,說不好又是十多年時間要耗在裏面,所以希望大家考慮好再決定,盡量不要中途退出。”

劉珩喝了一口水,會場上有個人舉手示意。

“說吧,怎麽了?”

“董事長,知道具體是什麽項目嗎?”

劉珩搖了搖頭。

“以你們的邀請函為準。”

“我沒有問題了。”

劉珩又等了一會,會場上還是沒人發言,轉過頭對着助理示意。

“如果大家收到邀請函後,記得跟我說一聲,這邊好安排去項目上參觀的事。”

會議結束後沒過幾天,參與可控核聚變的團隊成員都收到了邀請郵件,沒有人選擇退出,都願意繼續和劉珩一起參與新的項目。

當天下午,助理就告訴劉珩已經和葉森對接好,下周一就可以前往基地參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