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星骓公司:義體人和休眠艙

星骓公司:義體人和休眠艙

公元2195年6月6號,華能公司的新大樓完成竣工驗收。

新的大樓坐落在都滬市的另外一邊,這裏背靠馬鞍山脈,前面就是不遠處就是鷺江,大樓上巨大的公司标志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

大樓的建築總高度955米,地下5層是停車區,往上66層是綜合商業區,在往上200米的空間是半封閉式生态園,裏面有人造湖泊、山川、大地、溪流、森林等等布置,是一個完整的生态世界。

生态區在往上11層主要是一些公司的新産品實驗室和測試區,在往上19層是公司的綜合辦公區,同時也是劉珩和公司總部員工的工作區,所有的辦公樓層都配有室內恒溫泳池,健身房、員工宿舍、員工餐廳等生活設施,華能在全球的所有業務都在這裏彙聚集中運營。

大樓總占地面積約五千畝,裏面包含了酒店、娛樂、會展等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行業。

公司軟件方面也從前後端同時進行了全面升級,這套軟件是來自軟件部門自研并商用的系統,裏面集成了公司所有部門和崗位工作所需的業務系統,通過人員崗位的權項分配,進行統一管理。

這個辦公軟件裏面根據不同的工作崗位進行了高度智能化的融合,除了一般工作環境的功能需求外,還具備高精度的大數據預測分析、崗位輔助AI等強力工具,以往繁瑣複雜的日常工作變得更加高效而簡單。

在安全方面除了進一步完善數據保密的軟硬件邏輯外,帶有主動學習能力的防火牆後端算力也再次升級,在熱備份的基礎上,可以實時覆蓋公司的所有軟件系統,任何人工或機器的操作都将被監控。

公司在各辦公樓層都建有獨立的數據中心用于存儲部門數據,其中一層樓是單獨的超算中心,裏面有一臺模塊化的超級二進制計算機,叫做“天樞”,還有一臺超級量子計算機叫“玖章600”,公司還在在鷺江出海口的深海中建立了數據備份中心。

大樓頂層天臺靠山脈的一側是停機坪,旁邊的塔臺裏建有全自動的起降引導系統,通常公司員工的私人航空器都停放在這裏。

停機坪的另一側是露天廣場,員工聚會就可以選擇在這裏,在廣場旁邊不遠處就是劉珩的陽光房。

劉珩叫上助理,一起往通往樓頂的電梯走去。電梯門打開後,剛好遇到下班準備回家的員工,看到劉桁上來後,非常客氣的跟他打招呼,劉桁也微笑着點頭示意,和助理往另一個方向走去。

今天天臺上的陽光稍微讓人能感到一些暖意,劉珩走到前面的陽光房中坐下,服務生把準備好的水果和茶水端過來放在他旁邊的桌子上。

劉珩看了看天臺邊上的電子望遠鏡,輕輕的觸碰了座位旁邊的開關,一副清晰的畫面就顯示在座位旁邊的屏幕上,劉珩随意點了幾個地方,望遠鏡就自動聚焦并拉進劉珩點的地方。

最後劉珩将畫面選擇到郊區的工廠上,随着劉珩的雙指放大,員工胸前胸牌編號也清晰可見,劉珩又點了下旁邊虛拟的追蹤按鈕,畫面就一直追随員工移動,直到員工進了廠區被遮擋後,畫面又回到剛開始的整個廠區畫面,劉珩很滿意這個效果。

他起身來到天臺邊上,在這裏,可以俯瞰整個都滬市的全貌,包括原公司的大樓。

劉珩将原公司大樓的試驗區進行了升級擴建,将搬空的工作區全部整合改建,還單獨用了一層樓作為公司宣傳部的工作區,裏面除了日常宣傳推廣外,還有很大的區域是用來和商務部合作的線上銷售服務平臺。

劉珩走到旁邊的椅子上坐下,助理把這兩天的報紙也分好類放在了他的旁邊,并用一個鎮紙壓住。

在信息化非常發達的今天,劉桁還是保留着對這種傳統信息傳遞方式的喜愛,他拿起一份報紙,看到上面有挺大的板塊寫着都滬市某傳媒公司董事長李長安因肺癌去世。

這個消息劉桁昨天就知道了,李長安是公司虛拟世界項目的合作夥伴,他和劉桁也算是熟人了。

這陣子他常常會想,這輩子還能做些什麽事才能讓剩下的生命更有意義一些,金錢對他來說只是數字,多一點少一點沒什麽區別。

公司成立的幾十年以來,他一直都喜歡直接參與研究項目,每次項目有進展的時候,就特別滿足,特別有成就感,這種感覺是金錢和感情無法帶給他的。

但最近這幾個月的精力明顯感覺不如早幾年了,他認為是研發任務讓他太累,于是就準備休息幾天,但剛回家沒多久就待不住了,這才到了公司的新大樓。

有時候他的思想也會神游于天地間,他也想效仿古代帝王尋求長生之道,這個本來一閃而過的想法,在他昨天得知李長安去世的消息後,變得清晰起來,幾個月前還一起吃飯的人,現在突然就沒了。

也正是李長安的去世,讓劉桁有些迫切的希望義體人和休眠艙項目盡快完成。

......

很多大一點的公司都會建立自己公司的虛拟世界,一方面為了展現公司的文化特點,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産品宣傳,當訪問某公司的虛拟世界後,如果體驗很好的話,往往會讓用戶印象深刻,這樣在産品和服務的選擇上,就會讓用戶有所傾斜。

華能公司的虛拟世界主要還是展示人們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産品和服務,當初劉珩并不看好宣傳部的這個提議,但也沒有拒絕,不過最後做出來的效果他還是比較滿意,于是劉珩才決定讓公司宣傳部也必須會虛拟世界的建立和維護。

在此之前,劉珩和李長安還一起吃過飯,他對這個留着披肩長發的董事長,印象還是比較深刻。

......

此前劉珩組建的兩個團隊,在半年後基本上都已經清楚自己所在項目的技術框架,同時随着公司的搬遷結束,兩款産品的量産計劃已經開始準備。

公司新的大樓裏用來量産休眠艙和義體人項目最終産品的工廠,也開始了基礎設施建設,不過目前主要還是以建設和基地聯通實驗的設施為主,為基地的實驗室任務提供輔助。

在部署好公司的諸多事項後,劉珩回到了試驗場,他要将此前落後的進度給趕回來,現在公司有了休眠艙和義體人兩個項目後,劉珩感覺自己随時都充滿了幹勁,不在去憂慮生老病死的問題。

......

休眠艙項目整體上進行的非常順利,核心技術是一種全新形态的微電子生物營養液,這種營養液的本質是由無數的納米機器人加上細胞培養液組成。

通過微電子控制的方式進行調節,當有機體浸泡在其中後,營養液會浸入身體所有器官的細胞結構中,在通過一系列的信息傳遞,将整個人的身體機能情況反饋給後端計算機。

當和健康人體的數據進行對比後,如果發現偏差,營養液就會被計算機激活成修複狀态,根據DNA序列對異常狀态的機體進行修複。

如果和數據對比後是正常的,營養液就會保持細胞染色體末端的端粒處于第一次讀取時的狀态,在盡可能減少細胞分裂次數的同時确保細胞每次分裂都處于相同的狀态。

這項技術在多種哺乳類動物身上都得到了驗證,于是星骓公司在充分準備之後,順利拿到政府的特殊醫療實驗資質。

不久後,第一批自願參與休眠實驗的人員信息就完成了采集,他們大都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以癌症晚期患者居多,他們參與休眠實驗的目的,都是希望等到自己的病能被治愈後在喚醒。

這些人在癌症治療期間,已經跟親人和朋友有過告別,等他們真正邁進休眠艙的時候,他們也正式從親人和朋友的世界中消失,因為沒人知道他們會在什麽時候被喚醒。

也許三五年,也許三五十年,也許三五百年,沒人知道。

公元2196年2月15號,第一代休眠艙的原型機通過最後驗收。

……

在星骓公司的一間實驗室中,工作臺上躺着一只猴子,旁邊不遠處有一只連着線路的仿生猴正從一個狹小的管道中去伸手抓香蕉,反複嘗試幾次後,還是抓不到,仿生猴被急得抓耳撓腮,上蹿下跳。

一只機械臂從其他地方拿起香蕉丢在不遠處的地上,仿生猴看到後立馬跑過去拿起香蕉,熟練的剝開香蕉皮,把香蕉送到口中,因為仿生猴的機體并不完善,感覺不到香蕉味道的仿生猴,情緒逐漸失控,開始瘋狂打砸周圍的東西。

一牆之隔的研究員在後端将仿生猴的飽腹感逐漸提升,仿生猴也漸漸的安靜下來。

後續又開展了一系列的驗證性測試,仿生猴都順利通過。

研究員斷開仿生猴的神經連接,還在到處跳躍的仿生猴像一個突然沒電的玩具,跌倒在地上。

這次實驗的成功,又一件跨時代産品誕生:“生物質計算機”。

也就是此前葉森在基地提到的仿生神經元計算機。

不同于傳統電腦,“生物質計算機”無法用來計算,也不能完成傳統計算機的任何工作,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來同步人的神經網絡結構和模拟神經信號,從而實現人的感官功能和肢體動作。

将有機體的大腦接入該系統後,人的意識體和記憶體細胞結構會被生物質計算機以帶電分子的結構形式複刻下來,然後以意識體結構作為驅動,記憶體結構作為存儲介質,在經過一系列的轉換,将微電流信號放大傳遞給仿生肌肉結構,從而實現肢體動作。

而感官系統的工作原理也類似。

義體人項目正式開始在一些重症患者身上進行實驗。

在歷經多次優化和完善後,當初一個房間大小的生物質計算機,定型後成了只有拳頭大小的模塊化産品,随之而來的是地球上第一名義體人誕生。

他此前因為某些事故導致胸部以下全部癱瘓,已經卧床多年,長期的康複治療幾乎沒什麽效果,家人也漸漸有了放棄他的想法,他自己也失去了活下去的欲望。

在星骓公司找到他的時候,家屬和他都自願放棄現有的所有治療手段,在簽訂好醫療實驗合同和風險責任告知書後,很快完成了義體人的轉換,現在的他還無法被定義成一個單獨的“人”。

當作為義體人的他站在自己的床前,看着床上熟悉又陌生的自己,沒人能分清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他,這個問題被星骓公司記錄下來,将作為以後完善義體人法律的相關依據。

義體人項目雖然出現了一些倫理道德上的問題,但從技術層面上而言,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這相當于複制了一個“他”在義體人的軀體中,義體人和軀體擁有完全一樣的意識和記憶,當呼喚他的名字時,義體人和躺在床上的人都會有相同的反應。

實際上,當義體人從轉換平臺上起身的時候,就已經是兩個完全獨立的人格,這從大腦的神經元活動跡象上就能非常清晰的展示出來。

因為從那一瞬間起,義體人和“他”之間本來完全一致的神經元結構和相應的電信號就開始出現偏差,并且随着時間推移越來越大。

這個結果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不論是星骓這邊的團隊,還是已經從事這個項目好多年的基地團隊。

因為從高等文明那裏翻譯過來的信息,義體人的轉換過程是可逆的,并且可以反複進行,意識體和記憶體的神經元信息既可以從軀體上讀取到生物質計算機中,同樣也可以反過來覆寫進人的大腦中,這在猴子身上是得到證實的。

這種讀取和覆寫的前提條件就是神經元結構完全一致,但從這第一名義體人的實際數據上來看,在激活義體人的一瞬間,他的意識體結構就開始變化,僅僅幾秒鐘後,就完全不可能在覆寫回去。

基地還是和以往一樣,将遇到的問題詢問了這個高等文明,得到的回複翻譯過來後,卻有些模淩兩可,但有一條信息是被認為準确的。

造成這種情況的是義體人的神經元制作材料穩定性不夠,沒有達到外星資料裏面的材料要求。

關于材料的問題,此前就已經詢問過這個高等文明,地球上沒有制造這種材料所需的元素,人工合成也做不到,高等文明發來了星系圖,并标明了這種元素所在的位置。

無奈之下,在經過一些列的理論驗證後,采用了如今的替代材料,才有了現在這個結果,大家也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至少結果還沒有想象中那麽壞。

在他徹底适應義體後,卧床多年的他再次回到了地面,行走、奔跑、跳躍讓他開啓了新的生活方式,慢慢也就徹底的放開了自我,直到有一天,“義體人”殺死了“他”自己。

“義體人”項目被迫推遲發售計劃,需要等待政府的相關法律完善後,才可以可以走向公衆視野。

公元2196年9月9號,義體人的一些列産品正式定型,等待政府的相關法律出臺就可以正式進入市場,在此之前将作為特殊醫療設備繼續開展真人實驗。

休眠艙和義體人的組合,已經讓基地看到了星際飛船的影子,核聚變發動機的進程在無形中再次被加快。

……

劉珩所在的這個時代,人類在這些高端科技方面的成果異常豐盛,有人解讀是因為如今地球的基礎工業水平已經到了某種瓶頸,豐盛的成果代表即将到達科技的上限。

要想更進一步,就必須脫離地球,進入宇宙大世界。

但要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星際航行時,人類似乎又感覺到自己非常的渺小,像一個還在瞞珊學步的嬰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