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一更

第65章 一更

驟雨将至。

承天殿中, 正在舉辦大朝會,文武百官分立大殿兩側,大殿正中, 開平帝身穿玄色龍袍,高居尊位之上。

聽取過官員們送上來的奏報之後, 開平帝有些累了,他稍稍向龍椅一側傾斜, 揉着太陽穴,疲倦道:“還有什麽事要啓奏嗎?沒事的話,就退朝吧。”

殿中沒有人說話, 只有殿外的雷聲陣陣傳來。

開平帝一擺手:“朕看這馬上就要下大雨了, 你們散了吧,修堤的事情, 度支部再提預算上來, 給楊太師看看。退朝。”

衆臣山呼萬歲, 躬身行禮,開平帝從龍椅上站起來, 由太監扶着, 往後面含瀾殿行去。

含瀾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從承天殿到含瀾殿, 要經過兩個不小的廣場,開平帝剛走到第一個廣場前,大雨便紛紛揚揚地潑灑下來了。

小太監匆匆擎着傘蓋, 前來接駕,奈何雨勢太大, 偌大一張傘蓋, 也無法阻擋八方來雨, 小太監自己先被淋了一身水。

開平帝見狀,心情不佳,道:“先在此處避一避雨吧。”

楊太師上前一步,将開平帝從屋檐下扶回殿中。

兩人一邊走,一邊說着閑話,等回到殿中,文武百官都撤去了,只剩下空蕩蕩的大殿。

此時,大殿的十八扇大門都敞開着,能看到整個殿前廣場,文武百官正從殿前廣場按秩序離開,大家都淋在大雨裏,看起來狼狽不堪。

“對了,虞慎呢?”開平帝忽然問道。

“回禀皇上,虞上卿和董大監正在觀風臺,觀察積水的情況。”楊太師道。

“哦哦,他們那個排水系統,是完全建完了嗎?”開平帝想起來這一茬,“叫虞慎和董衡過來,咱們在這兒一起看看,朕也想知道,他們的排水系統成效到底如何。”

Advertisement

“是。”楊太師轉過身,吩咐小太監去觀風臺找人。

約莫一盞茶時間,虞慎、董衡來到承天殿,向皇上問安。

開平帝瞅着他們淋得落湯雞一樣,不由得笑了起來:“你們的排水系統,也不如何神奇嘛,你看這褲子都濕成什麽樣了。”

虞慎笑道:“皇上所言甚是,這排水系統确實不是什麽神奇的物事,它只能排水,不能防雨啊。”

開平帝向承天殿大門外望去,只見雨勢滔滔,殿前廣場已經淹沒在白茫茫的雨霧裏:“那你說說,它是怎麽排水的?”

虞慎和董衡互視一眼,董衡點了點頭,虞慎道:“啓禀皇上,這排水系統乃是通過劃分區域,各區域布置地漏,将同一時間的大量雨水引入排水管道,再從排水管道将雨水排至護城河的方式,來控制地面水量的。”

開平帝想起之前在大相國寺見到的情景:“這樣說來,殿前廣場上,就不會再有積水了?”

“正是,陛下。”虞慎答道。

開平帝踱步至門外,聞到一股清新的雨腥味,他舉目向承天殿的門檻之外看去,只見門檻外通向石階的平臺上,只有一層薄薄的水光,并不像他習以為常的那樣,雨勢稍大,就出現小瀑布一般的水流。

“這屋檐下,也做了排水?”開平帝問道。

“正是,屋檐下是雨水彙集之處,所以在此設計了一條專門的排水溝,就隐藏在石板下面,屋檐上滴下來的雨水,以及屋瓦上通過管道引下來的雨水,都會彙集在這條排水溝裏,順着石階側面的管道引入地下。”虞慎答道。

“原來如此,怪不得平臺上也不見有積水了,這倒是不錯。”開平帝道。

虞慎笑道:“皇上有所不知,往日大朝會,若是碰上了大雨天,大家都害怕,尤其是老臣,要從濕滑的雨水從走下這麽長的殿前臺階,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排水系統建成,臺階上不再有瀑布流,朝臣們只要穿一雙防滑的鞋子,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走下去了。”

開平帝也笑了:“你怎麽知道朕沒領教過,朕也要上朝,從含瀾殿過來,難道就比你們容易?不管是下雨還是下雪,大太陽曬着還是大風刮着,朕都得穿過兩個這麽大的廣場,一點遮蔽沒有,就這殿前的臺階,朕也比你們多走兩個,漢白玉的臺階有多滑,朕每天都在領教。”

在場衆人聽着皇上抱怨的如此接地氣,都忍不住笑起來。

“是臣無知,請皇上寬宥。”虞慎笑着賠罪。

“罷了,今日托你們少府寺的福,大家回去的也順利些,朕不會苛責你們。”開平帝又往前探了探身子,“你們說的朕也好奇,很想在雨中走一走,看看是個什麽感覺。”

“皇上小心龍體,這初夏的雨啊,還帶着寒氣兒,切不可疏忽大意了。”楊太師連忙勸道。

開平帝嘆了口氣,人真是不服老不行,三年前他還能帶着兵馬在雨雪天行軍打仗,過了今年的年關,明顯感到體力大不如前了,尤其是下雨天,關節裏面總是隐隐作痛,人也倦乏得很。

他叫人搬來椅子,坐在承天殿的大門前,望着外面的雨。

“皇上,反正左右無事,不如把主持此項工事的周少監叫來,給您講講這排水系統的妙處?”虞衡提議道。

楊太師瞥了一眼虞衡,知道虞上卿和董大監好不容易得了周元瑢這麽一個寶,無時無刻都想拿出來炫耀炫耀,給他們少府寺和将作監撐撐門面,在皇上面前留下個好印象。

只是,周元瑢畢竟姓周,叫他進宮測量個尺寸也就罷了,叫他登堂入室,走進承天殿這樣莊嚴神聖的地方,實在是不大合适。

“虞上卿,這恐怕……”楊太師剛說了一半,就聽開平帝說道:

“叫他來吧。”

楊太師哽住。

虞慎露出一個歉意的笑容,轉過身,命人從觀風臺把周少監叫過來。

周元瑢不是一個人來的。

“二殿下?”

藍衣少年跟着周元瑢一起出現在承天殿前,向皇上行禮:“拜見父皇!”

“玄極,你也來了?”開平帝微有詫異。

這名字一叫出口,周元瑢頓時愣了愣,玄極……??

他猛然看向二皇子,二皇子臉上笑意不變,十分坦然地答道:“父皇,我也十分好奇這排水系統的效用,正和周少監在觀風殿讨教此事,沒想到父皇就召見周少監了。”

“原來是這樣啊,”開平帝又看向周元瑢,“你們兩個的關系倒是好。”

周元瑢心裏犯着嘀咕,想着二皇子竟然也叫魏玄極,這是怎麽回事。

猛然間聽見開平帝跟他說話,便有些發愣,一時間沒答上來。

“父皇,您忘了嗎,周少監可是兒臣力薦的。”魏玄極笑道。

他倒是沒有太慌亂,畢竟他的名字叫魏玄極這件事,周元瑢遲早也要知道,與其刻意地躲閃回避,還不如堂堂正正地揭露出來,只要魏玄極表現得足夠坦然,小皇子就和他是兩個人。

周元瑢心裏也在拼命思索,為什麽二皇子也叫“玄極”?這是系統BUG?還是單純的同音重名?這在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先例的。

而且,仔細想想,二皇子和小皇子差別還是挺大的,尤其是性格上,二皇子做事直接強硬,說話爽快,有一種獨當一面的皇子氣勢,小皇子則文靜膽小些,更依戀周元瑢,和他在一起的時候,就像一只小貓一樣偎在他旁邊,有時候還會撒撒嬌什麽的。

周元瑢說服了自己,只是一個巧合,沒有什麽別的含義。

如今,當務之急是應對開平帝的詢問,把握住這個關鍵的時刻,充分向開平帝展現排水系統的好處,以便引出重新翻修改造整個京城排水系統的後續。

“臣周元瑢參見皇上。”周元瑢整理完心緒,向開平帝下拜道。

“嗯,朕叫你來,也是大雨天的,困在這承天殿裏,左右無事,你就來說說你的排水系統,除了地漏,排水管道那一套,還有什麽玄妙之處?”開平帝懶洋洋地說道。

“啓禀皇上,除了基本的排水功能,臣設計的排水系統,還具有清潔水體,涵蓄水源,調解太液池湖水深度,澆灌宮中草木等等功效。”

周元瑢将他設計的排水系統,各部分的功能,一一道來。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排水管道與地漏的配合,而是一個系統,系統就意味着它具有多個不同功能的部分,互相配合,從而在整體上達到某種效果。

“在建設排水系統之處,臣與将作監的同僚們一起考證過,京城的氣候條件是全年少雨,但夏季多雨,雨水分配不平衡,也就是說,在夏天,排水系統需要有對抗短時間大量降水的能力,讓地面始終處于濕潤但不會積水的狀态,這方面,也就是皇上剛才說的,排水管道與地漏的配合。”

“同時,一年之中,其他三個季節,京城都處于缺水狀态,這個時候,如果能把夏季的降水儲存起來,并加以淨化,就可以應用到澆灌花草樹木、穩定湖水水位方面,而且,儲存起來的降水,還可以應用于防火。”

在皇帝和重臣的注目中,周元瑢侃侃而談,不疾不徐地講解着排水系統的作用,他臉上蒙着一層自信的光彩,因為述說着自己最熟悉的領域,所以不見絲毫怯場。

魏玄極的目光始終凝注在周元瑢身上,看着他閑庭信步,一舉一動,都那般從容自信,不由得心中越發喜愛,這就是他的仙人,仙人身上哪裏有一點點初入承天殿的拘謹,就像整日運作着這樣的大工程一般,舉重若輕,從容優雅。

開平帝目露欣賞之色,聽到周元瑢說防火時,忍不住問道:“周少監,你說這雨水還能收集來防火嗎?”

“正是。”周元瑢答道,“以前皇宮中的防火用水,儲存在各殿側面的大水缸中,因為是木結構建築,一旦起火,蔓延極快,只用大水缸中的水,恐怕不夠。如果能将夏季降雨的水收集起來,儲存在蓄水池中,不僅不用另外打水,而且水量更大,不需勞動人力,只用排水管道,就可以自然收集雨水。”

“你說的确有道理。”開平帝點點頭,“不過,這蓄水池在什麽地方?朕怎麽沒有見到?”

“蓄水池分布在宮中的四座花園下面。”周元瑢道,“蓄水池表面覆蓋了石板、土層,上面種植了花木,外觀和花園融為一體,所以皇上沒有發現。”

“竟然在花園下面?”開平帝詫異,“各宮在花園中行走,不會掉進蓄水池裏吧?”

“當然不會,這就和排水管道一樣,埋在地下,并不影響地上的通行,而且蓄水池有滲水孔,源源不絕的水汽滋潤着上面的土地,花園裏的花草樹木也會長得更茂盛。”周元瑢介紹道。

“真是巧妙啊。”開平帝忍不住稱贊道,“等到天放晴了,朕一定要去看看,周少監,到時你陪着朕轉轉。”

“是。”周元瑢應道。

周圍羨慕的目光紛紛投來,周少監這是一步登天啊。

不過,虞慎和董衡都知道,周元瑢為了這皇宮的排水系統改造方案,付出了多少努力,能收到這樣的成果,也是情理之中。

外面雨勢漸漸減小,開平帝準備起駕回寝宮,虞慎等少府寺的人也要回去觀風臺,承天殿裏的人群散去。

當天下午,皇上的賞賜就送到了少府寺,少府寺上上下下,因為建設皇宮排水系統有功,一律獲得封賞,有人加官進爵,有人收獲財帛,大家都歡天喜地,整個少府寺仿佛過年一般,充滿着歡快的氣氛。

将作監大監事董衡擢升為少府寺少卿,從此具有了參與大朝會議事的權力;同時擢升為少卿的還有楊文虎。

将作監和尚方署各選取了一名少監事,擢升為大監事。

就連參與工程的董方規都連升三級,從錄事一躍成為中丞,可以主持一些小工程了。

衆人只等着周元瑢得到破格提拔,從少監升到什麽重要的位置。

然而左等右等,大家的喜訊都傳來了,唯獨主持皇宮排水系統改造的周元瑢沒有得到擢升,仍然是将作監少監,賞賜財帛也和一般參與到工程中的人水平差不多。

這件事委實蹊跷,虞慎和董衡都感到費解。

“還能是因為什麽,”将作監一名剛擢升上來的吳姓少監說道,“只能是出身原因了。”

不管周元瑢主持了多麽重要的工程,皇上都不可能讓他成為将作監的一把手,這種執掌權柄的職位,交給一個姓周的,無論如何都不大合适。

“可是,據說大朝會下雨那日,皇上對周少監的對答十分滿意,還要和他同游禦花園,這份重視喜愛,實屬罕見,并沒有在意他的身份啊。”董方規不解。

衆人正在議論紛紛,就見周元瑢從外間進來。

“噓,別說了。”董方規不想讓周元瑢煩心。

其他人都沾着周元瑢的光,該升的升,該賺的賺,大家心中對他只有感激,自然不會在他面前嚼舌根,一個個都散了,去忙自己的事情。

周元瑢來到桌案邊,同董方規打了個招呼,便鋪開案卷,繼續準備他的京城排水系統改造圖。

董方規在旁邊看着,忍不住心疼,皇上這實在是沒道理,這樣做,不是寒了做事人的心嗎?

他轉過身,把自己的筆架和硯臺也擺到周元瑢桌上,說道:“現在進行到哪兒了?我來幫你打下手。”

忙活了一天,周元瑢的排水系統改造圖告一段落,他和董方規一起離開少府寺。

在路上,董方規還是沒忍住,問道:“周少監,你要不要問一問二殿下,到底皇上這樣做是為什麽,明明你才是主持這項工程的人。”

“皇上這樣做,自然有皇上的道理,”周元瑢倒是十分看得開,“只要結果是好的,皇上承認這排水系統改造十分有必要,我能繼續推進後續的事情,我就滿意了。”

“可是……”

“還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前些日子,我在觀風臺觀察排水系統的運作情況,又見到一次皇上。”周元瑢心情愉快地笑道,“皇上親口叫我把京城的排水系統改造方案拟出來,讓董大人寫奏折,等到奏折批複,接下來一整年,我們将作監都有的忙了。”

董方規聽到此處,眼前一亮,喜出望外:“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周元瑢笑起來,“難道我還能騙你不成?”

兩人接下來一路上便探讨起京城的排水方案來,沒再提周元瑢沒有升遷的事情,雖然,董方規心中還是隐隐感到失望。

數日後,周元瑢正在将作監中忙碌,宮裏傳來消息,宣他進宮面聖。

在衆人羨慕的目光中,周元瑢走出将作監,跟着接引的小太監一起進宮去。

“雖然周少監沒有被擢升,但是就這三天兩頭皇上傳召的榮耀,可不是誰都能有。”

“是啊,周少監現在俨然是皇上面前的紅人。”

“紅人說不上,但皇上對他的看重不是假的。”

衆人議論的結果,都傾向于,周元瑢将來前途不可限量,皇上此刻每給他升職,那是考驗他,看他能不能沉得住氣,如果他能把得住,把更大的工程做好,恐怕能直升少卿。

那吳姓的少監,轉過頭來,沖董方規說:“董中丞,你還是太年輕了,你看人家周少監一點都不急,那是心裏有數。”

董方規也有些信了,周元瑢确實比他聰明很多:“希望真是如此,周少監理應走到更高的位置。”

宮中局勢晦暗不明,聖意更是如天氣般難測。

周元瑢走進宮門,正待往勤政殿走,忽聽那接引的太監說:“周少監,不是那一邊,皇上在端陽宮等你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