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潛藏的危機

潛藏的危機

李衙役是心有大愛的。早一日讓全國的人都知道小神仙,就能早一日救大家,就能少讓好多人不再受苦。沒辦法,只能辛苦縣令了。

所以他繼續壓迫:“大人,屬下是信任你,給你得到考驗的機會,你可不要辜負了屬下的信任。”

縣令糾結許久,還是猶豫着說了出來:“其實我當初被貶時,是被咱們知府保下來的,所以才來了他任下的吉縣。”

李衙役一聽,這是舊識啊。他眯了眯眼,這不應該啊,怎麽逢年過節沒見縣令跑去拉動關系,央求知府提攜一番?

知道進退所以不想為難知府?他們縣令大人就不是這樣的人。所以李衙役猜測道:“關系一般?”

縣令睨他一眼,結巴道:“知府是我的,呃……前大舅哥。”

李衙役眉梢一挑:“前?”

縣令氣憤:“退婚了!不關你的事少打聽,沒事別問那麽清楚。”

所以他才不想找知府幫忙啊。當初退婚時就說清楚了,是兩不相欠,他要是跑去麻煩知府,得多丢面兒啊……可是他當初被貶時,在京城的關系就已經全斷了。要想和京城聯系上,知府是唯一的人脈了。

唉,情況難辦吶。

縣令無奈:“總而言之,我伸不到京城去,就只能試着給知府寫寫信。至于知府會不會相信我,那我就保不準了。”

小神仙的本事确實通天,但也得有識貨的人啊。像他縣令這樣慧眼識珠,光是打個照面就願意相信小神仙的人可不多見。知府遠在天邊,不一定會信啊。這樣操作之後,沒準連他也被一齊厭惡了。

所以說希望渺茫,還容易在前大舅哥那裏丢面子,要不然還是別寫了吧……

卻聽李衙役輕飄飄念了句:“那還愣着做什麽?趕緊寫啊。你可肩負着要把神仙推廣至全國各地,讓神仙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名聲傳遍整個大齊朝的重任,萬萬不能拖小神仙的後腿。”

只一句話,立馬把縣令激得熱血沸騰。是啊,小神仙就是厲害,還幫他做出如此多的政績,就該名聲傳四野才對,怎麽能困于區區一個吉縣呢?

實在不該!沒有小神仙,是他們整個大齊朝的損失啊。所有不知道小神仙名號的人,都不知道他們究竟錯過了什麽寶藏。

他要炫耀,他要廣而告之,他要告訴全天下的人,因為有了小神仙,吉縣有了多麽脫胎換骨的改變。

他要讓整個大齊朝都來羨慕他們這個小小的吉縣!

于是糾結都被抛之腦後,立刻動筆。

見縣令鋪紙磨墨,李衙役本着人道主義精神(其實只是單純的八卦),還說要不要關心一下縣令過往的感情糾葛。但是縣令直接惱了,趕李衙役出去。

李衙役哼哼。他和縣令大人不一樣,他可是很忙的。忙着查看村落合作進展,忙着幫助縣裏人了解村落,忙着督促酒樓研究新菜譜,好上供給小神仙吃食。還要忙着看沈家村又琢磨出什麽新技術了沒,能不能偷偷師。

最近整個吉縣都仿佛煥發了新的生機,生活日新月異。李衙役活像趕牛馬一樣,把所有人都動員起來。

雖然李衙役一向很熱愛吉縣,但是之前的吉縣死氣沉沉,人們的生活面貌麻木糟糕,哪怕李衙役從不抱怨,致力于改善生活條件,但實話實說,他也不喜歡以前的吉縣。

現在的吉縣特別好,氛圍熱熱鬧鬧的,大家都很有活力。李衙役感覺事業煥發了新一春,活得別提多開心了。縣令不講就不講呗,他也不是一定要打探清楚,他可忙着呢。

唉,這個縣啊沒他得散!不像縣令大人,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到。聯系聯系皇帝怎麽啦,努力總能做到的啦~

于是李衙役不滿道:“湊湊合合,算你過關吧,下次多用點心,這點小事都做不到。”說完,轉身就走。

縣令的臉漲成了豬肝色,神色扭曲:……

這李衙役真的是沒有自知之明,盡給他出難題。指望他一個縣令能聯系上皇帝陛下,這不是胡鬧嘛。

算了算了,想想有李衙役在他能省多少心,能做出多少政績,能有希望再返京城,縣令忍了。

他掐了自己一把,流下幾滴眼淚,把淚抹在信紙上,表明這信寫的确實情真意切。又借着現在悲痛壓抑的情緒,努力用他不出色的文筆,寫出一封感人肺腑的信。

如此這般,該盡的力他都盡了。

至于知府到底會不會理他……縣令心裏也沒把握。據他所知,知府好像不是那種會公報私仇的人。但也不一定,和他退婚的可是知府大人唯一親妹妹呢……

……

沈秀才在得了縣令如此重要的承諾後,回家立刻就和沈娘子分享了。

沈娘子當機立斷:“我們去縣裏住。”

能有機會得到縣令指點,這樣的好事可不能錯過。但是如果每日往返,這時間都要浪費在路程上了。學業問題耽誤不得,科考離現在就只有幾月了,幹脆搬到縣城吧。

沈秀才猶豫:“但是縣城開銷大,咱們家生計無力維持。”

沈娘子在琢磨辦法:“我把生意重心搬到縣城去。正好最近學了新的裁縫技術……對了,不若和隔壁小張村裁縫商量一下,我們合開個裁縫鋪。”

小張村裁縫是個寡婦,無子,當年喪夫後也未再嫁,憑借出色的裁縫手段自己掙錢。年紀大後,生意少了賺的錢也少了。不過她早有準備,年輕時選了一個學徒,約定好了教授技藝,老了孝敬等事。

沈娘子道:“張裁縫雖然年老,但志氣未老,其實也早有心思多找點門路賣繡品,等以後徹底幹不動了,甩手做個富家婆。只是苦于年紀大了沒辦法把攤子鋪開,但我們兩個合開,再有小學徒打雜,也就成了。”

說罷又狠了狠心:“既然要合夥做生意,那就要摻和在一起生活了,幹脆你叫她幹娘罷。從今天開始,你不再單是我的兒子,也是她的半子。就算等日後你考去京城,也要帶她在身邊盡孝。”

如此,張裁縫必然會盡心合作。雖然失去了半個兒子,但是能更快在縣城站穩腳跟,将裁縫鋪打出名氣。

沈秀才應下。

張裁縫沒有道理不答應這等好事,一來符合了她的職業心願,二來白撿個天才秀才當幹兒子,一聽未來就有大回報啊。至于貿然搬到縣城很有可能失敗,萬一敗光了之前攢下的家底……有得必有失,她張裁縫願意冒這個風險,就賭了這把。

消息一出,倒是把沈村長給驚到了。他料到了沈秀才會是他們村第一個出去的,但在他預想裏,這是等到沈秀才考到京城後才該考慮的事。萬萬沒想到,母子倆竟在此時就已經決定要去縣城打拼了。

沈娘子和張裁縫的膽量也是夠大啊,真敢放手一搏。沈村長叮囑半天,也沒什麽好說的了,遂告訴秀才母子,沈家村永遠是他們的靠山,常回來看看,他日若真做出一番事業,也不要忘了他們來時的根沈家村啊。

沈秀才知恩圖報。他腦子靈活,做了縣城和沈家村的橋梁。在跟着縣令學習時,也不忘在縣令面前多美言沈家村幾句。

縣令本就因為沈家村給他帶來了好多政績,對沈家村充滿好感。又聽沈秀才訴苦,講了當初如何千裏逃難駐紮在這裏,又是如何一步步艱難發展才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對這裏的掌管者多麽的感激與信任。縣令感動的淚眼滂沱,對沈家村凡事大開方便之門。

另外,沈秀才得了高師指點,不忘把學到的跟恩師分享一番,以及去看了儀君。當知曉儀君娘親只是剛開始相看,還沒有正式定下婚事時,沈秀才大喜,連忙自我推薦。

但夫子覺得沈秀才傷了他女兒的心,對沈秀才橫挑鼻子豎挑眼,哼了一聲,說再觀察觀察,等沈秀才考中舉人再商議婚事吧。

沈秀才得此要求,激動得兩眼通紅,要不是記得達絲蒂的建議,差點又連命都不要地學習。

……

這次地震也不是沒有一點好處。因為地面震動,導致縣城裏一處墓堆顯露了出來。

達絲蒂去繞了一圈,大喜,發現這墓堆裏竟然放着前朝書法名家的大作。她在星際時就聽說過,這書法真品被帶到了墓堆裏,導致未來市面上只留存了仿品。

許多星際書法學家都因為無緣得見真跡,很是嘆惋,甚至成了有些人一輩子的遺憾。連臨死前都心心念念着,希望早日能見真品現世。

如今自己有機會得見真品,也得給星際的父老鄉親開開眼界啊。看上面的字筆走龍蛇,氣勢磅礴,達絲蒂立刻用掃描儀複印下來,連帶着把整個墓堆及随葬品都複印了。

順帶又看了眼垃圾箱修複進度,73%,還差一點點就可以解鎖有害垃圾了。

這讓達絲蒂欣喜之餘,還藏有一絲隐憂。近期麥子就要成熟了,村裏的大家都特別開心,感覺終于可以過一個豐收年。

但潛藏在金燦燦的麥苗底下,可是數不清的蝗蟲卵啊。麥子豐收之時,極有可能會引來蝗災爆發……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