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巧合”/榜上無名
第章 “巧合”/榜上無名
第七十二章
事情就是這麽“巧”,青陸剛查到了這個小厮,結果不知道是不是打草驚蛇,他就上吐下瀉去世了。
這在大戶人家是遭忌諱的,怕他有傳染病傳染給主子,所以薛家請了大夫來診治,然後在他吃剩的飯菜裏發現了毒草。
他怎麽好端端的會吃錯東西?這是哪來的?
他住在薛家,吃的是薛家的大鍋飯,怎麽這麽巧,就他的那一份菜裏夾雜了不該出現的東西?
至于張家那邊請來的大夫倒是沒有問題,張家為了能夠救這個獨苗苗,幾乎把金陵的好大夫都給請了一個遍。
會不會還有別的手段?
薛蟠和那鄉紳之子雖然都喝了酒,但怎麽下手這麽嚴重,是不是還有其他人下了黑手,然後把這口鍋栽到了薛蟠頭上?
這一查,那個死掉的小厮身上的懷疑又多了一層,因為他在打起來的時候,護主特別的積極。
結果他死了,線索就這麽斷了,只能從他的死因方面入手。
青陸打起精神,打算挨個查能接觸到小厮飯菜的薛家下人,薛家到底是商戶,門戶不緊,查他們家沒那麽難,不過這樣寬松,也難怪被人下黑手還無知無覺了。
青陸不怕時間不夠。
就跟林烨之前預想的一樣,金陵這邊案件的進度拖延了下來,薛家和張家都在努力,一方希望息事寧人,另一方希望血債命償。
而在霖海府,林烨迎來了一個新的同僚,那就是新任通判劉大人,他是空降過來的,看他的履歷,考中二甲進士之後就被外派為官,當了十二年的縣令後升遷到通判,二年期滿後到了霖海府。
他已經在官場沉浮十多年了,他考中進士的時候二十來歲,現在四十多,在官場上正是在年富力強的時候。
Advertisement
這是一個做實事的人,他也是慧眼識珠,在原六皇子登基之前投靠了他,也是投靠了他,才能在沒有人脈和走動關系的前提下得以升遷。
雖然他不會拍馬屁,不夠會來事,但他治理下名聲相當不錯,清正廉潔。
這是皇上特意送來的人。
林烨遲早是要升遷的,到時候霖海府被別人摘了桃子怎麽辦?
所以就借着這個機會把人給安進來了。
他一上任,就迅速埋首案中,了解本地詳情,冬季哪怕下雪,他也騎馬到處“微服私訪”,腳踏實地認識這個與衆不同的霖海府。
等開春了,他跟着知府大人來到了官田,看着這一片片規整的田地有些驚奇,這是實驗田。
說是對照組,要試驗出最合适的肥料比例、不同的種子在這邊的生長情況,選出最因地制宜的方案。
“大人,有進展嗎?”這是好事,大大的好事,民以食為天,哪怕一畝地只能多産一兩斤糧食,放到整個區域,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林烨:“甲四區域去年明顯比對照組産量喜人,今年還要再看看有沒有變化。”
林烨之前在揚州也做了不少相關的試驗,但那是在自己的莊子上,到底沒有做官後來的方便和名正言順,而且這樣也能召集更多有經驗的老農。
他們見到大人這麽重視農事,自己還有工錢拿,一個個恨不得住在田裏。
劉大人在心中默默道:大人沒有一般年輕人會有的急功近利。
除了這些對照組,官田裏還有讓劉大人新奇的作物,比如那一片玉米地。
他不是很懂為什麽知府大人會着重帶他看了這個玉米,十分重視的樣子,就目前來看,這玉米的重要性比不上紅薯。
都是雜糧,但紅薯的産量可比玉米高多了,不過這玉米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它能長期保存,磨成玉米面的話口感也不錯。
再一看,同樣是新奇作物的還有辣椒、南瓜,這些都是從海外進來的新鮮玩意兒,從這些陌生又确實有大用的作物來看,他的上官是一個年輕、銳意進取,又對海外抱有諸多好奇心的人,跟傳言十分符合。
有的人說他的肆意妄為,但劉大人只看他做了什麽,從當地百姓臉頰上有沒有肉,眼中有沒有光澤,提起大人的時候是誇贊還是貶低……這些都一再說明了大人是個好官,他做的事對當地百姓有利。
這就足夠了。
在林烨忙碌着開春農事的時候,京城那邊傳來了信,賈琏春闱榜上無名。
這個結果無疑讓榮國府還有賈敏都很失望。
賈琏本身也失望,不過他在出考場之後就知
道自己的結果了,所以失望,卻也是意料之中。
加上他出了考場之後就一直在給賈赦說不樂觀,還有他的打算,所以這回賈赦沒有真的把板子打到他身上。
這讓賈琏松了一口氣,但他當然不會為此滿足,他有自知之明,他真的不想一年年的苦讀,然後去等那個不知道多少年後才有可能降臨的希望,而且他相信大老爺也被他說的心動了,難道大老爺不想拿回二房的名帖嗎?
他當然想。
當初交出去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他是先謀逆太子的伴讀,關系親厚,他不能再出去礙了太上皇的眼,這是避禍,另外一個就是老太太了。
在她看來,大兒子得了爵位,二兒子卻只得了個小官,加上大兒子無能又被太上皇厭棄,這榮國府當家作主的人自然只能是二兒子。
現在皇上都登基幾年了,這事應該算過去了,而且當初僥幸逃過一劫的又不止賈赦一個,他們基本上跟賈赦一樣,要麽窩在家中當宅男,要麽就是出家,但這不影響他們的兒孫入朝為官。
看着朝中情況,賈琏時不時也有些擔憂,現在朝中勢力最盛的一個是忠靖郡王,一個是皇上,至于說原先的義忠郡王,他還沒有消失在衆人眼裏,但勢力已經不是一個層次了,只能在皇上和忠靖郡王中夾縫求生。
雖然忠靖郡王看起來如日中天,但了解的人都不會真的把這些當做忠靖郡王的勢力——這些都是太上皇的自留地。
只是太上皇沒有直接出面和皇上打擂臺,而是讓他寵愛的忠靖郡王站在臺前。
如果太上皇是真的想要扶持忠靖郡王上位,就不該讓皇上在皇位上越坐越久,他坐得越久,想要把他趕下去就越難。
要是當太上皇去世了,忠靖郡王還能有如今的榮光嗎?
每一次皇位更疊,上位的人都會對之前的對手來一波清算。
賈琏看着,他覺得最後勝利的很可能會是皇上,他占了大義,而且太上皇沒有要把他廢掉的決心。
那到時候榮國府會是什麽下場?
或許老太太和兩位老爺也是有這個擔憂,這兩年安靜了不少,生怕被忠靖郡王和甄家想起來,這個時候确實不得不慶幸他們賈家無人,避開了許多風波,所以他要是入朝為官
,賈琏已經想好了要怎麽做,他知道了皇上欣賞什麽樣的人。
他喜歡幹實事的、有用的人,那麽他就努力做一個有用的人,而且他知道了該怎麽做才是一個有用的人。哪怕皇上看不上他,但也許不會把整個榮國府都放在對立面。
到時候要是清算,要是他們沒有什麽大錯,或許不會走到抄家滅族那種地步——哪怕不成,也比什麽事都不做來的好,他已經努力了。
不就是吃苦頭嗎?他願意吃。
加上在他的辛苦耕耘下,鳳姐終于有了好消息,他離開的就更放心了。
賈琏如今就盼着她這一胎是個兒子,因為鳳姐是不能跟着他走的,她要留在家裏孝順長輩,也要管好家。
他們家現在的經濟情況不太樂觀,只是勉強持平而已。
要是人情往來多了,還要吃老本,這還是王熙鳳敲打了一些下人,然後又想辦法節省開支的後果,不然還會更糟糕。
在他的努力下,終于把大老爺說服了,同意他出仕,然後再一起去說服老太太。
在說服老太太的時候,賈琏還提到了皇後宮裏的元春,之前說她距離進入後宮只有一步之遙,但這一步走了這麽久還沒有踏到地上。
這自然是甄家不願意幫忙,榮國府也有顧忌,不敢堅持讓甄太貴妃幫忙,就想着元春能近水樓臺,自己争氣,能引得皇上動心,可惜一直都沒有他們想要的好消息傳來。
要是他賈琏入朝為官,在皇上那裏有了位置,皇上自然就會注意到元春了,不是嗎?
老太太一開始自然是不願意的,在她看來,賈琏這只是一次不中,他還有時間,看這些新科進士有多少個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不能什麽都跟外孫相比,他那是世間罕見,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出一個的妖孽。
但他們一再說朝中無人不受重視,而且人脈這麽久不動,人走茶涼,他們不能再耽誤下去了,她就沉默了下來。
人走茶涼,沒有人比她體悟更深刻。
而且賈政也同意了。
在他看來,要是賈琏考中的話,一做官起點就距離他很近了,要是他只是以舉人的身份去做官,他想要升遷難,天花板也和他一樣有限了。
所以賈
琏給林烨的信上不單單說了他落榜的事,還說了他現在的官職,擇日就要上任了。
他現在是北地一個荒涼貧窮縣的縣令,他一個舉人想要一上來就做父母官這點不是很容易,繁華地區的縣令哪怕他是榮國府出身也搶不到,多半只能當個縣丞,所以賈琏選擇了被衆人嫌棄的苦寒北地。
而賈琏之所以選擇去那邊還是別的原因。
貧苦的地方才更容易出政績,再一個就是那邊他有人脈。
北地雖然苦寒,卻是當初老國公賈代善立功的地方。
他們榮國府的莊子還有幾個就在那一片。
賈琏上任後有空的話還可以去莊子上看看,雖然年年都有派人過去巡視,但那些莊子這些年出問題的頻率也太高了,不是旱災就是雪災。
賈琏早就懷疑莊頭貪污了,只是派過去的人都被他給糊弄了,要麽就是沆瀣一氣,同流合污。
賈琏的信上還寫了:“因着我要去做一地父母官,一開始榮國府的門檻險些被族人們踏破了,想跟着我同去,但在知道了目的地之後,他們瞬間就消失了大半。”
他們覺得那是苦寒之地,去了就是受罪,把賈琏給氣得夠嗆,他都沒說苦,那些人也好意思說?!
有幾個不怕苦堅持說要去的,賈琏倒也沒拒絕,放眼望去,賈家有兩個國公府,但到如今在朝堂上的人居然就他二叔一個,加上現在的他,就兩個,其餘的連出個秀才都十分艱難,更別說願意把孩子送去當兵博個前程的了。
所以要是有的人能拼出個前程來,不說指望他們扶持榮國府,以後族人們打秋風能多個分攤的地方也好啊。
看到這裏的時候,林烨沒忍住笑出了聲,這個樸素的願望簡直了。
而随着賈琏這封信一起送來的,還有賈敏的信。
這是來問他婚禮章程的。
林烨現在是一地知府,沒有那麽多時間往返京城,至于說回京述職,這不是知府有的權利,這是封疆大吏們才有的殊榮,要是縣令和知府都要每隔二年回京述職,在路上要耽誤多少時間、耽誤多少政務?
只有一些距離京城近,或者是比較特殊方位的縣令和知府才有這樣的特權。
霖海府不在此列。
而且這個時間點皇上也不想讓他回去,霖海府有秘密,他要是離開了洩密了怎麽辦?
如今還不到能公開的時候。
皇上拿着琉璃的制作法子,本來想着登基後就推廣琉璃窗,讓它走入千家萬戶,帶來光明的同時大筆賺銀子,但因為還有個好享受的父皇還在頭上,他要是公開了,這只會下金蛋的母雞少不得要分一些給他,所以他暫時放慢了進度。
不能回京城,那他的婚宴就要在霖海府舉辦了,到時候賈敏會提前過來主持,林如海是來不了的了,他作為二品京官,沒有那麽長的假期。看到母親的這封信。
林烨看了下時間,讓楊管家去把院子收拾一下,下個月母親就要帶着妹妹來霖海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