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安安/旁觀者清
第章 安安/旁觀者清
第八十九章
在孩子平安出生的時候,就有人帶着喜訊北上了。
不過京城因為距離,注定不能第一時間分享喜悅。
洗三的時候,鐘惟和翁柔作為族嫂,也一起幫忙待客。
兩人有些羨慕。
翁柔進門早,有了一女,現在在孩子祖母跟前替他們盡孝,鐘惟還沒生育。
她進門也有幾年了,現在看到崔玥剛進門沒多久就有喜,還一舉得子,已經決定,等她出了月子就求一兩件孩子的小衣,她收了就放到枕頭底下,希望可以順利給她帶來兒子,就算不是兒子,是女兒她也高興。
賈敏主持的洗三,因為林焜、林煥夫妻的幫襯,一時之間看他們的視線十分柔和,決定回頭他們過生的時候要給他們送一份禮,謝過他們的辛苦,也是看到他們,賈敏覺得自家子嗣太過單薄。
她就生了一兒一女,兒子在官場上打拼是沒有兄弟幫襯的,什麽都要自己來。
既要忙碌仕途,其他的瑣碎雜事還要他自己看着,在其他人家裏,這些與仕途無關的事情是那些沒有天賦科舉出仕的兄弟打理的。
不是不能委托給別人,但有的時候,自家人才可信,因為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想到這裏,賈敏突然想到了自己娘家的情況,又覺得沒有兄弟也好,要是她還生了一個兒子,他要是沒有他哥哥這麽有天賦,一輩子不能考取功名怎麽辦?
賈敏覺得自己肯定會心疼,甚至可憐他,偏心他。
兄弟兩個差距太大了,他自己心裏也會不好受。
這樣一想,賈敏又覺得自己只生了一個兒子也不是只有壞處,最起碼不用擔心兄弟阋牆,要是她的兒子跟娘家兩個哥哥一樣,賈敏覺得自己會折壽的。
過了洗三之後,林烨覺得孩子的變化特別大,一天一個樣,等到了滿月,他已經是一個完全展開的白胖包子了,他的鼻子和眼睛都像了林烨,嘴巴像了崔玥,眉毛看着和賈敏相似。
不止一個人這麽說,但林烨不知道是不是一葉障目,他覺得孩子誰都不像。
賈敏催促:“不是說你取個小名叫着嗎,孩子都要滿月了,怎麽小名還沒想好?”
林烨:“……”
想了很多名字,然後被他一一排除,哪怕是小名,林烨都很難選擇,最後還是用了最樸素的願望:“他的小名叫安安。”林烨盼他一生平安。
對這個小名,不管是賈敏還是崔玥都沒有異議,一口一個安安的叫了起來。
平安?
這個名字确實好,她們也盼着他能平安長大。
随後林烨又把這事寫了下來,送往京城,告訴孩子祖父,他孫兒小名定了。
京城,林如海還處在自己當了祖父的興奮當中,有生之年,他做祖父了!
他臉上笑得矜持,心裏已經樂開了花。
閑暇時,就拿着孫子的出生畫像看個不停,百看不厭。
他再去看之前為孫子想好的名字,又覺得有哪裏不足,挑挑揀揀,一直定不下來孫子的大名。
林黛玉已經靈感如泉湧,做出了許多小孩用的虎頭鞋、錦鯉戲水肚兜、如意紋小襪……
滿是她這個姑姑的愛。
林府欣喜,公主府那邊也不遑多讓,這是大喜事啊,公主這個不信佛的人都準備還願了,各種好東西流水似的送上船。
他們短時間內見不到女兒和外孫,只能多送些東西了。
人情往來,榮國府送的也不少,尤其王熙鳳知道這個表弟對自己丈夫的幫助,除了公中的那一份,還自己掏私房增厚了三成。
平兒看得都心疼了:“奶奶,這送的是不是太厚了?”
她最是知道王熙鳳的情況,她的陪嫁确實不少,但這些年并沒有怎麽增加,雖然她管家,能抽油水的地方卻有限,有的時候府裏周轉不過來,她就只能從自己私房裏掏一筆出來。
他們二爺又時常不在家,奶奶既要管理中饋,還要照顧姐兒哥兒,裏裏外外一把抓,這都多虧了他們奶奶能幹,換一個人上來,少不得要頭昏腦漲。
王熙鳳嘆了一口氣,“還好,這份禮是要送的,我就盼着你們二爺能知道我的辛苦,多體貼我幾分。”
能怎麽辦呢?她是不能走的,她要是跟着去任上,榮國府不是白白便宜了二房?
憑什麽?
以後這榮國府是大房的,是賈琏的,更是她兒子的,王
熙鳳才不會走。
再有二爺短期內也看不到回京任職的希望,他們夫妻只能這樣兩地分居了。
平兒連忙道:“二爺當然知道,他心疼奶奶呢。”
她這話可不是亂說的,二爺的信送的很勤,裏面的甜言蜜語她看了都覺得臉紅。
王熙鳳輕哼一聲,沒有說話,但眼中有着得意的神色,好一會兒才開口:“他啊,那張嘴巴就跟抹了蜜一般,也不知道這麽長時間沒見,他是不是越發油嘴滑舌,用去哄騙別人家的姑娘。”
說着說着,王熙鳳話語裏難免有了些酸味,平兒又見狀,也只能在心裏無奈嘆氣,她也知道他們二爺的性子,只能提起別的,不然奶奶越說越生氣,二爺又不在這邊,何苦氣一場?
“奶奶,算一算日子,林大爺那邊應該是到了滿月了吧?”
王熙鳳算了下日子,點頭:“是啊。”
他們的禮物都是提前送的,在滿月宴之前就會送到林烨手裏,而送賀禮的,還有一個是皇上。
作為舅舅,他給自己外甥女生子送的滿月禮不輕。
有一鬥南珠,三匹上貢的貢緞,還有一對玉如意,這是罕見的珍品,足以作為傳家寶傳承下去,另外各種皇子皇女同款玩具一大箱,足以他玩到開蒙進學。
要說他這是對自己的外甥大方,也不見他對自己其他姐妹的兒女大方,所以大家也都知道他送的這份禮到底看中的是誰。
京城裏不少人酸溜溜的,這林狀元還真是簡在帝心,他都離開京城這麽久沒回來了,皇上不僅給他賜表字,就連他生兒子都還記得。
公主府感受是最明顯的,距離最近的就是崔易嶺得了嫡長子,那時候皇帝舅舅給他送的,就是常規走禮,一看就是下面人決定的,現在這個對比……
燕奚長公主知道了這份禮單之後,幽幽的嘆了一口氣。
她以前明哲保身,不摻和那些事,這般不冷不熱也是情理之中,只是現在看着女婿這般受皇上重視,以後等他大權在握,不知道女婿會走到哪一步?
她并不擔心女婿押錯注。
或許是置身事外才能看得最清楚,燕奚長公主并沒有看出父皇有要廢掉皇上的意思。
誰叫皇上能忍呢?
真真是一個大孝子,在和父皇沖突的時候,他基本都在退讓,不與父皇争權。
所以他并沒有迅速掌權,朝堂上大半還是父皇的老人,但皇上在位,占了大義,也有不少人投靠,就算不争權,也早就不是父皇可以輕易廢立的人了。
況且為什麽父皇要廢了他?
他這麽知情識趣,父皇也不好說廢了他以後,扶持的新君能有這麽聽話吧。
所以跳的這麽高的九弟啊,以後你可怎麽辦呢?
長公主也就是這麽一想,她跟這個九弟可沒有什麽感情。
他以前還是皇子時就因為甄貴妃受寵成了父皇的寵子愛子,在皇宮裏橫行霸道,她以前也是吃過這個弟弟排頭的。
旁人只知道皇上給林烨送了一份賀禮,但沒有多少人知道裏面還有一封信,信裏洋洋灑灑寫了很多,要是旁人看了,一時之間都不敢相信這是皇上親筆。
因為寫的可以說是有點啰嗦。
至于信裏的內容,就是寫他的欣喜,為了林烨和外甥女後繼有人欣喜,也為了他有能臣欣喜,這個能臣,說的自然就是林烨了。
在之前,林烨給他上了一份密折。
他并沒有在這個時候回京的意思,京城一個蘿蔔一個坑,他擠掉了別的蘿蔔上位了也很難放開手腳,還不如在霖海府,但這裏一切上了正軌,只要繼位者不亂來,他不在這邊親自主持也沒太大的影響,林烨想要換地圖了。
當然這不是立刻換,他在這邊待個一年就到三年期滿了,該考慮調任的事了,他已經有了目标,但不是說他想去就能去,所以在密折彙報近期成果的時候,他提前敲了敲邊鼓。
皇上表示知道了。
這就說他不反對。
不過這并不代表一定能成,皇上看似一言九鼎,但哪怕是太上皇鼎盛時期,也不能說完全為所欲為。
但這個表示已經足夠了,他如願的可能很大。
在知府大人滿月宴的前一天,邬海縣的樓知縣匆匆帶着賀禮趕來拜會。
在這個時候他帶着禮物過來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帶了什麽東西。
他來是熟門熟路的把禮物送進了林府,只是進門後,他跟
其他人去的地方不一樣,而且他是楊管家親自接待的。
“樓大人,請用茶,大人馬上就來。”
樓崇魏還真有些渴了,他連忙端起茶喝了一口。
因為他有些過于激動,導致他端起的茶水花濺起,有一小部分濺出,“咳咳。”
樓崇魏有些臉紅,他失态了,他在心裏自嘲,到底還是太年輕,不夠穩重啊,來的一路他都在想要怎麽開口,結果還沒見到人,他自己心态還沒平複下來,出醜了。
不過楊管家好像什麽都沒看見,熱情的招呼他用些茶點。
樓崇魏為了緩解尴尬,片刻功夫就把一碟茶點全部吃完。
樓崇魏:“……”
他不餓。
就是覺得這個茶點味道挺好。
真的不是餓死鬼投胎。
他木着臉當起了木頭,沒多久林烨就過來了。
樓崇魏立刻從凳子上彈射起來,行禮:“大人!”
林烨扶起他:“不必多禮。”
這時候楊管家自動清場,只留下他們兩人在這花廳。
樓崇魏從自己袖子裏掏出了一個小匣子,喜滋滋的道喜:“大人,你看看這是我們最新提純出來的白鹽!”
說着,他的語調甚至有些破音。
他的激動是有原因的,他這次送來的禮物都是同一種東西,那就是海鹽,潔白的海鹽,沒有苦澀異味的上等海鹽!
海水可煮成鹽這個是很早就知道的,但市面上海鹽一直比不上井鹽,至于原因就是因為井鹽更純淨,而海鹽各種雜質多,味道苦澀,加上海鹽要柴火煮,耗柴耗人工,成本低不了多少,有的海域地利條件差,煮鹽還得不償失,比如原來的邬海縣。
但如今不一樣了,他們邬海縣的海邊,經過知府大人的反複提點,可以提純出這麽好的海鹽!這跟轄下得了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上好鹽礦有什麽區別!
這可都是他的政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