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章

第叁拾陸章 第章

江小小在從醫院回來, 并跟陳琪分別後,頹喪了許久。

她一直盡量将自己的活動範圍控制在自己的卧室內,除了必備的吃飯和上廁所, 都不會出去。

特別是自己父母的卧室,她再也沒有打開。

好像只有這樣才能欺騙自己,一切都和原來一樣。

江小小看了眼自己銀行卡上面的餘額, 将家裏這兩個月的水電費繳了。

幾個小時前,她就已經把今得到的所有錢,都轉給了徐博文媽媽綁定在醫院的那張卡號上。

小卡車與出租車沖撞之後, 竟然會産生爆炸,這是誰也沒有想象到的。

出租車司機、小卡車司機以及自己的媽媽, 皆葬身在爆炸中。

而許昌博,雖然活着,卻面臨着無手無腳, 渾身重度燒傷的處境。

後面保險賠給江小小的錢, 在到手的當天她就轉入了許昌博的卡中。

許昌博的媽媽,抱怨着許昌博不該多管閑事。怨恨着這場意外裏, 唯一健□□還的江小小。

她厭惡江小小此人,卻又不得不接受她的錢。

因為, 錢能救她的兒子。

江小小經常會想, 如果有一天, 許昌博醒來……

面對着現在這副模樣的自己, 又該以什麽樣的心态來接受呢?他未來又要怎麽生活呢?

如果不是自己求許昌博回去救媽媽,爆炸的那瞬間根本不會波及到他。

之前江小小只想賺錢,賺許許多多的、數不清的錢。

可是當她終于有能力, 開始替許昌博交上那無底洞一般的醫藥費時……心中的空洞,卻越來越大。

無能為力的空虛感席卷全身, 浸透着她的身體與靈魂。

江小小将自己用力砸在床上,茫然的盯着天花板。很久之後,她轉動着眼珠,看向了電腦桌前的那卷竹簡。

她的心尖,微微一顫。

是的,那些事她無能為力。

可是……

陛下心中所想,她可以助其完成!

-

李斯聞天幕之言,停下筆來,贊道:“這女子倒是挺識時務。”

蒙毅也爽朗一笑,說道:“确實。上次我一問,這次直播便來解說。不錯、不錯……”

秦始皇若有所思。

上次确實是蒙毅所問,所以這主播,其實是專門說與蒙毅聽的?

他打量了一番身側的蒙毅。

英武俊朗,的确是讨小姑娘喜歡的長相。

紙張在最初是以麻類的纖維與織物所制造,但是當時的造紙術處于非常初期階段,所以十分簡陋。

它們質地粗糙,并不适合于書寫。因此造紙術發明的時間,在我們後代存在一定的争議。

後來,經過造紙研究院的鑒定,認為西漢時期的紙張,并不屬于紙。

他們認為造紙術的發明者,就應該為東漢的蔡倫。

蔡倫他的造紙工藝,其影響力之大,在全球上都是名列前幾的。

他所創造的紙張,被稱‘蔡侯紙’。

天幕上,江小小将鏡頭對準了自己,依次拿着不同的紙張展示給衆人看。

她展示出書皮紙、 印刷紙、新聞紙、包裝紙、卡紙、銅版紙、以及衛生紙等等。

這些紙張所制造的工藝皆不同,可都是由‘蔡侯紙’所演變而來。

‘蔡侯紙’所出現的時期,甚至被史學界認為乃‘書契斷代’時期。

在古代,由‘蔡侯紙’所制造的方式所做,所用原料卻不同……這般演變出來的紙,又分為幾大類。

首先,便是記載中出現過的麻紙。

初期并不能用來寫字,因為結構過于松散,無法着墨。後面經過造紙技術的提升,在隋唐時期便成為了重要的用紙。

後來逐漸取代了麻紙地位,成為第一位的紙張,是樹皮紙。

它的品種比較多,紙質十分細致精良的便,被稱為宣紙。

還有一種是黃棉紙,也就是的宣紙。它的顏色是染色出來的,比白色的宣紙要貴。

因為,可以防蛀。

還有一些紙張并未成為主要流傳的,但是也都曾出現過。

它們的價格就比宣紙低廉許多,制作的工藝要求也并不高。

比如‘莖紙’與‘毛頭紙’,皆是以為主所制造的紙張。

還有一種始于明朝,被稱為貢品的紙,只給予揚州書局以及清朝內府專用。名字也很好聽,被稱為‘桃花紙’。

還有一種,采用的原料是竹子,以竹子制造紙張,成本較低。

它始于宋代,被大量使用。因為竹子的品種也特別多,制造的方式也略有區別。所以,以竹來造的紙張種類十分多。

現在主播将會在天幕上播放,如何分別或者混雜,以樹皮、麻頭、破布、竹子、莖等等,各種材料制作紙張的視頻。

所制作的過程,視頻中都會進行拍攝與說明。

嗯……秦朝的官吏們可以分工記載一下,看哪幾種材料用來造紙,更适合你們。

江小小點開了她之前所收藏的好幾個視頻,開始播放第一個。

關掉麥克風後,她放松身體,像小松鼠一樣捧着保溫杯開始給自己喂水喝。

自從知道是在給真實的秦朝進行直播後,直播時她都覺得手心冒汗。

倒也不是覺得不好意思之類的……

畢竟給現代人直播,他們在路上可能還能偶遇自己,知道這是曾經給自己直播過的主播。

而與古人直播,平素根本沒有見面的機會,反而更不容易産生緊張的情緒。

就是……江小小覺得,在秦始皇眼皮子底下,不管做什麽都容易戰戰兢兢。

唉,這就是始皇陛下的威懾力嗎?

@無限好文,盡在文學城

-

天幕上的視頻一開,早已有所準備的右相馮去疾,即刻下令身邊官吏,分別按照最初安排的順序準備進行摘抄。

五人為一組,一共十組,來回循環。

以不同時間安排來進行抄寫,可以更好的有效控制記載的時間與疏漏。

蒙恬此時也正好在殿外,與馮去疾商讨要事。見下方官吏皆奮筆疾書,他便對馮去疾感嘆道:“這所謂‘紙’一物,真乃絕妙物件。”

馮去疾身着黑色官服,一臉嚴肅,不茍言笑的模樣。

聽聞蒙恬之話,回道:“沒錯。若大秦能造出紙,那書信之便利,可提升不少。”

他盯着天幕上的視頻,繼續說道:“且看這些所謂的紙面上,以筆寫就的字,字形清晰且流暢,比竹簡好上甚多。且那紙張裝為書籍編成書冊,也十分适合收集、攜帶與傳播。真乃妙想矣!”

“此天幕是在陛下統一六國後才出現,所言所語皆是偏重于陛下。”蒙恬也看得目不轉睛,“這是否說明,陛下就是上天所選定的皇帝?只因陛下之絕倫,所以引來神明垂首,召來後世主播,以此來改變大秦的未來!”

-

李斯将要寫往郡守的書信暫且放置一旁,再度選取空白竹簡,記錄天幕視頻所言造紙技術的方法。以及不同河域邊,盛産何種材料來進行造紙。

“右相定然會安排妥當,其實你不必如此辛勞。”蒙毅見李斯忙碌的模樣,便說道。

之前胡蘿蔔種子一事後,秦始皇便已經給右相馮去疾頒去诏令。

後直播所涉及任何東西,都要安排專門的官吏來進行書寫。必定要将其記載得清晰明了,不漏寫任何一個詞。

“萬一有所遺漏怎辦?此乃要事。”李斯頭也不擡的回道。

@無限好文,盡在文學城

這麽多官吏記錄,還比不上你一人嗎?

蒙毅心中想道。

不過,李斯就是一個勞碌命,蒙毅也就不再勸說。

幾個視頻播放完成後,觀看天幕的人,也對于如何制造出“紙”一物,有了大致的一個概念。

幾個關于造紙的視頻,現在都已經播放完了。

不知秦朝各位,有沒有将這些方法都記錄下來,以便後總結歸納,然後進行紙的制作呢?

既然說到了紙,那我再說一說與紙相關的……墨!

天幕之上,女子的聲音再度傳來。

“墨?我們不是有墨嗎?”

許多文人學士,都發出了此等疑惑。

在秦朝時,最為流行的便是油煙墨。

使煙灰與樹膠進行攪拌,捏成一個一個的墨丸。

它不能以手來磨,必須用研石等工具來壓着磨碎,化成墨水進行書寫。

而墨,在秦後許多朝代中發展迅速,甚至組成了專門的制墨業。

它不再松散軟綿,而是被制作成了可以直接以手研磨的墨條。

墨條還被分為了許多種類,甚至許多文人收集各類墨條以昭顯學識淵博。

好紙配好墨嘛!

所以接下來,我也會播放制造墨條的視頻,以供你們觀看。

“這墨條比墨丸看起來這麽多,竟然可以研磨出如此精細的墨汁?”

“這以紙配墨,實在是賞心悅目!”

“我等若能使用得上,那出門攜帶輕便書本即可,豈不随時溫習?”

“是矣!竹簡甚重,墨丸易化不好保存。這天幕的紙墨着實令人驚贊!”

“陛下會着手開始制作紙墨吧?”

“這、這就不知道了……”

“你說若是我們私自制造可行嗎?”

“可以倒是可以,但是這麽多時間與精力,你如何專心溫書?”

“若是陛下不開辦制造紙墨一事,黔首們大部分估計也沒那個心思與精力。即便有權貴之人制造出來,數量太少不知何等金貴,咱們也買不起。”

一片沉默。

天下讀書之人,無人能抗拒“紙”與“墨”。

此類對話,發生在秦朝各處學宮等有學子的聚集之所。

各地學子們不約而同的在心底思忖:還是莫要再言語秦朝政策,陛下心中一順,指不定就會着手制造它們……

-

江小小這邊剛點開視頻,平臺上聊天窗口便彈了出來。

平臺:主播,我将你的想法已經報告給主系統,那邊考慮了一下,覺得這個想法可以通過。

@無限好文,盡在文學城

所以在下次直播的時候,你便可以進行,直播後娛樂頻道的開通。

秦朝這邊為試驗地,如果效果不錯,可能諸朝直播平臺在其他朝代也會進行實施。

每次在播放完你所選擇的電影或者電視劇後,認真觀看且回答問題的黔首,将會随機得到農業物品的獎勵。

但是并不會一次給太多。

畢竟,系統也沒有那麽富裕。

江小小回複道:黔首們可以積少成多嘛,沒問題!

其實這只是她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但是平臺那所謂的主系統,竟然願意給她嘗試的機會……說不激動那是假的!

江小小正高興着,發現此時視頻已播放完,她連忙點開了麥克風。

墨條的制作,在此視頻中講述得十分清楚,所以我便沒有再多尋另外的視頻。

之前在講時,我不是提了嗎?中國有四大發明。

我講的便是其一,紙。

那麽,我今的主題,便已經播講完畢……

是不是覺得意猶未盡呀?

是不是想要主播再多說說呢?

是不是很想知道,另外三大發明分別是什麽呢?

但是,今主播的主題已經講完了,要想知道就得等下次。

如果實在等不及……

這樣吧,馬上就會有幸運觀衆的抽取,被抽中的幸運觀衆可以進行留言。

可以向我咨詢,另外三項發明哦!

每次抽取的幸運觀衆,總會說出不利于秦始皇的話。

江小小笨拙的以自己的方式來引導,希望可以控制一下幸運觀衆的話題方向。

而在遙遠的過去,秦始皇察覺到了她的心思。

橙色的火焰光暈,照在他冷峻的眉眼間,帶去了微微的暖意。

-

幸運觀衆的留言很快便出現在了屏幕上

我只是個翻譯:

那些發明于我無用,偶得此幸運,便只想知曉自己心中的那方所願。

我出生尚可,在楚國曾為高官之婦。可依舊身不由己的被當作物品,在官員中來回贈送。

我那高官夫君曾言,儒學《禮記》中規定了,女子不可私有任何錢財器皿,去留也皆不能由自己。

我想不通,為什麽?

此時此刻,他已在戰亂中亡故。而我也已年老色衰,獨居一隅。

我想知道……

在後面許許多多的朝代中,女子的生活又是如何?

我不是為了尋求寬慰,我只是很想知道,天下女子的命運。

所以,你也不必哄騙我,實話實說即可。

我雖乃蜉蝣,卻仍願知曉四季之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