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章

第肆拾陸章 第章

之前天幕上也說, 牛所得到的病,與人并不太相通。

就像牛的“天花”病毒來到人的身上,也是安全無害的。只會引起, 人身體上的一小部分輕微反應。

那麽,這豬得了病,按理來說不會傳染給人吧?

上黨郡郡守已經安排了醫師, 前去給黔首們看病。

同時将整個郡已經發病的豬,無論是死是活悉數拉走。還活着的關在一起,死去的都堆疊在一處。

現在, 上黨郡郡守正在等待秦始皇接下來要怎麽做的指令。

将黔首們賴以生存養了許久的豬,只要生病, 無論死活都由官府拉走,定然會引起上黨郡整個郡的民怨。

可是不得不說,郡守這個作是非常正确的。

對于這些病豬……

秦始皇拿起空白的竹簡, 寫诏令。

病豬無論是死是活, 皆付之一炬。

雖然這時,并不知道黔首們所得的病, 是否是由病豬所引發。

但是,以防萬一, 必須不能再讓黔首們食用病豬。

之前黔首們吃了這麽多病豬, 也不知是否會導致人群疫病大面積的爆發。

如果這個病會導致人與人互相傳染, 那麽, 那些生病的黔首們也得進行集中管理,按照天幕女子的說法來進行防疫的措施。

只是,要怎麽确定豬所得的疫病, 到底會不會傳染人呢?

而在這時,天幕上牛的養殖方法視頻已經播放完畢。

牛的視頻到此結束了。

你們既然看了牛, 肯定也很好奇,其他牲畜又是應該如何飼養呢?

古時就已經有人為飼養的六種牲畜,分別為牛、羊、馬、雞、犬、豬。

馬主要是交通工具,以及戰場上必不可少的軍需品。若是去掉馬,那便是五畜。

在古代農業社會中,飼養牲畜可以極大的保障許多人的生活來源。

即便是底層的黔首,他們吃不起自己所養的牲畜肉,也可以拿去賣了換錢,錢財又可以為他們提供基本的生活物品。

六畜中,又以馬和牛最為重要。

秦律中有律令:盜馬者死,盜牛者枷。

所以關于馬的飼養,我這裏也找到了科普視頻。

要知道,馬沉重的身軀全靠它那纖細的四肢給支撐起來的。

對于馬,最為重點的防護,便是四肢。

千萬不要讓它的腿受傷,一旦腿有了任何損傷……那馬,便只有等死。

馬在我國古代可以甚至可以稱之為一種文化,‘馬文化’。

‘馬文化’在我國歷史文明的發展中,有着特別重要的影響。馬的重要性可以從戰國時期,流傳下來的那句話體現:能征馬者征天下,不能征馬者征不了天下。

在商朝,馬就已經成為了一種軍事的武器。騎兵們的戰馬,就等于他們最主要的武器。

秦始皇還是秦王時,就以戰馬為主,在戰場上使用馬車戰術。這一戰術使他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鐵騎橫行天下!

而馬匹除了在軍事上面卓越的貢獻,在經濟貿易上,也是離不開馬的。

運輸貨物、遠距離出行等等,都是需要馬的。@無限好文,盡在文學城

有了馬,交通才會變得便利。

馬的重要性,在後面各個朝代君王,都費盡心力的引進馬種和提高馬的質量事跡中,可見一斑。

《史記》中對于馬的描述很細致,不僅記錄了馬的種類和用途,還記載了馴養方法如何引進馬種等詳細的內容。

我将《史記》中關于馬的資料都了出來,待會兒會放在直播屏幕上,你們可以進行重點的摘抄。

資料放完後,我還會把之前尋找到的馬的飼養科普片,也同時放映給你們看。

在天幕女子談及牛的時候,蒙恬便在想,她會不會說到馬。

果不其然!

無馬怎成軍?馬匹在軍隊中,所占份量極重!

早在之前秦國的時候,他們便已經建立了專門飼養軍馬的馬廠。

在養馬上,他們大秦可以說是經驗豐富,戰馬個個都膘肥體壯。但是,也保不齊每隔一段時間,馬匹便會因為不明所以的原因生病,導致一部分損失。

那麽,後人所總結的經驗教訓,肯定是需要好生記錄,以備不時之需的。

而且,還有些馬養得好好的,突然莫名其妙就瘸了……然後死亡。

-

江小小點了關閉麥克風後,癱在椅子上放松。

昨天晚上的情緒大喜大悲後,自己一晚上都在做夢,夢裏光怪陸離,具體是什麽也記不清,醒來卻是渾身大汗。

一覺醒來已經臨近中午,江小小洗了個澡後,飯也沒吃就飛速的查閱資料,然後點開了直播。

“後悔藥”的卡片和秦始皇的竹簡擺放在一起。

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天是十二號,還有三四天,需要耐心的等待。

《史記》的資料不算少,可說多也不多。

時間并沒有過去太久,江小小感覺自己只是一個愣神,飼養馬匹的科普視頻也都已經播放完畢。

再說六畜中的雞。

公雞會在黎明時啼叫,因此又有一詞名為:雄雞司晨。

在古代,雞的叫聲便是通報衆人天色即将大亮,應該起床出勞作了。甚至在周代時,雞還被專門用來祭祀。

母雞的作用當然是用來繁衍,或者産下雞蛋,為人食用。

秦朝時,許多黔首都有養雞,與養豬一樣是散養。但是因為雞的利益較少,所以都是順便養一養,沒有專門以養雞為主。

其實雞可以圈養,是能夠育肥提高産量的。漢朝時,他們就已經這樣做了。

待會兒我可以給你們看看關于如何養雞的相關資料。

而羊,在秦朝養殖業中是特別發達的。

特別是在原地區,都是成群成群的進行放養和管理。

和養牛一樣,官家也有專門養羊的人,被稱為啬夫和佐都。

秦律對養羊也有規定,十頭母羊中産仔若少于六頭,他們就要受罰。

比較,羊是在大秦,除了牛和豬之外被用于祭祀的三牲。

秦朝時,其實很多牲畜都是被散養的,包括豬。

因為在黃河下游有許多豐盛的水,這就是豬的天然飼料。

後來在漢朝時,養豬的流行趨勢變為了圈養。

豬圈與人的廁所合二為一,被稱為溷。@無限好文,盡在文學城

這樣的建造有利于積肥。人與豬的排便到一起,過一段時間後,便可以當作肥料撒在農作物上,令它們的産量與質量提升。

當然溷的這個構造,其實還有一個原因。

便是可以使人的排洩物,直接落到豬圈中,以便喂食給豬。

這也是當時豬的食物來源之一。

說到這裏,江小小感覺有點反胃,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說實話,她不太能接受豬食大便這個事。

雖然蔬菜也是這等自然肥料澆灌出來的……可是放在豬身上,就怎麽都覺得不得勁兒……

江小小輕咳一聲,沒停頓太久,繼續說道

六畜中,有一種是在我這個時代,被當類好友的存在……

狗。

它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動物。

狗在先秦時被分為了三大類:守家犬、田獵犬和食犬。

和名字含義相同,這就是它們的三種命運。

因為狗可以自己捕獵喂飽自己,不需要主人進行專門的飼養,所以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狗。

狗肉在普通黔首中的普及,導致屠夫這個行業其實大部分就是屠狗業。

比如之前……

把我們始皇陛下追得繞柱子轉圈圈的刺客荊軻,就是幹屠狗事業的。

秦始皇:……

所以,為什麽又要提起這個事?

“她是怎麽做到的?短短一句話,把不該說的都說了……”蒙毅身着常服,在府中正在進食,聞言差點嗆到,不免驚嘆。

“追”、“繞柱子”、“轉圈圈”、“刺客荊軻”,這幾個精準概括的詞,直接令人回憶起了之前她直播中關于荊軻刺秦王的話。

@無限好文,盡在文學城

甚至還有那“秦王”與“荊軻”張開嘴,面對面瘋狂大吼的表情……

蒙毅甩甩頭,想要将那完全跟陛下形象不合的東西丢棄。

……可惜失敗了。

他忍不住擡手捏自己的眉頭,心底有些無奈。

哎呀,說遠了說遠了。

我把剩下的幾種牲畜的養殖視頻發你們看看,都是平時的一些常養護和需要注意的一些常識。

直播時間已經差不多了,在你們觀看視頻的時候,我幹脆順便抽一個吧!

看看今可以留言的幸運觀衆,會是誰呢?

上黨郡。

郡守正面對此時自己郡轄中的事,而焦頭爛額。

一開始發現病豬的時候,其實縣裏也沒有放在心上,以為只是偶然的事,因此沒有上報給他。

誰料沒過幾,病死的豬開始成片發作。

最初爆發的那個縣裏的縣令縣尉們慌了,急忙發了信簡給他,請求指令。

與此同時,上黨郡郡守還收到了其他縣的竹簡,也開始提及此事。

病豬蔓延開來,他派去調查的人回來還說,黔首竟然也開始不對勁。

上黨郡郡守立馬下令,禁止人食用病死豬肉。且連夜發往鹹陽送去竹簡,闡述此事,希望得到秦始皇的指示。

此時,秦始皇的诏令還沒來。

但是……

出乎他意料之外的。

一道光暈柔和、方方正正的小光屏,突然現身在了他面前。

上黨郡郡守眼前一亮,想也沒想便提筆而寫……

-

江小小剛松開抽獎按鈕沒多久,以為還會像以前那麽等一段時間。

沒想到對面很快就書寫完畢,系統的翻譯也同步轉述到了她的眼前。

我是江小小家的超級可愛小翻譯:

豬高熱抽搐且無心進食,渾身長紫紅斑點,不知要如何處理?

人食用此肉會有害處嗎?是否會引起疫氣的發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