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章
第肆拾伍章 第章
不僅僅是秦始皇不明白, 應該說整個大秦的人都茫然不解。
“天花”這等可怕的疫病,竟然是因為牛而滅絕的?
“這也太過神奇……莫非是以牛來祭祀,祈禱先人或者神明保佑我們?”
“如果是這樣, 為何對其他疫病沒有作用,只能作用到‘天花’呢?”
被反駁的人不再說話,他也想象不出來還有什麽法子。
而在遙遠的其他地方, 有黔首小心翼翼的說道:“莫非是需要食用牛肉?這牛肉與‘天花’疫氣相克?”
他身旁的婦人連忙拍打一下他,低聲吼道:“不想活了嗎?竟然說出食用……這句話!”
“我只是進行一個猜測罷了,不是這天幕神女說的嘛……因為牛, 所以‘天花’沒了。而且這裏就咱們一家人,沒別人在, 就算說了也傳不到官吏耳中。”
“禍從口出,一定要注意!”婦人緊皺着眉頭,嚴厲的說道, “下次心裏想着就行了, 別張嘴就來。你若是一張嘴習慣了不遮不掩,這次是在家中, 下次就在外面。一旦傳出任何不對的話頭,那可了不得!”
被責怪的黔首低拉着腦袋, 小聲的回道:“阿娘說得對, 我下次再也不了。”
與他有同等想法的黔首很多, 或說出來被旁人警告, 便連忙閉嘴。或閉口不言,暗自思量。
諸人心中想着……
如果真是如此,那麽大秦會開放食用牛肉這條律令嗎?
有官家子弟問出了口。
在朝當官的長輩想也沒想便立即回道:“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頓了頓他繼續說道:“如今大秦十分重視農人, 田地的開發與耕種離不開耕牛。甚至秦律中與耕牛相關的律法令,你粗略一數是數不清的。如此大肆保護牛, 陛下怎麽可能開放食牛一事!”
耕牛只有在快要老死病死時賣給官家,官家拿牛也主要是為了祭祀。
若是開了一個端口,後再收合可就難了。
“更何況那天幕女子說過,‘天花’此疫氣不會出現在大秦。且滅絕天花,不一定是因為食用牛肉,很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所以,考慮食牛一事,根本毫無必要。”
此官員的話音剛落,就聽天幕之上,女聲說道:
@無限好文,盡在文學城
不過,在‘天花’滅絕之前,其實我們古代的大夫們已經有了可以控制‘天花’發展的方法。
以棉花沾上膿液,塞入健康孩子的鼻孔中,這樣就會引起健康孩子的渾身長痘。
這種劑量比較小的天花病毒進入人體內,就比較容易控制,死亡率也随之減少一部分。
但是此等種痘的方法危險性還是很大,有好些人因為接受這種種痘方式而死亡。
再之後,就是拿患者身上結的痘痂。把它磨成細粉,化開在水中,再以棉花蘸取塞入鼻孔內。
這種方式比直接提取膿液更為安全,是全世界首次種豆成功的方法,被譽為人痘接種法。
人痘接種法可以預防‘天花’,後通過了俄國傳教士,傳入了其他國家全國各地,拯救了無數人的性命。
再後來,英國人琴納發現,牛竟然也會渾身發痘,得所謂的‘天花’。@無限好文,盡在文學城
可是,傳染到人身上後,只會不适卻并不致命。
更絕妙的是,感染過牛天花的人,再也不會感染人類的‘天花’!
牛痘的出現,直接讓困擾我們幾千年的‘天花’病毒,徹底滅絕!
“竟是如此。”李斯否則自己花白的胡須連連嘆息,“我們土地耕種需要牛,祭祀神明與先人也以牛為首。如今,治療此等可怕疫病,也是牛得此病來治愈我們……”
同樣的稱嘆發生在各郡地。
“怪不得,都說祭祀若無牛,便無法溝通神靈。”
“看來,牛是讓我們可以溝通先人魂靈與神明之思的聖物啊!”
“怪不得陛下,下了如此複雜的律令要保護牛。莫非……陛下早已知曉牛之神聖?!”
“那這……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難道陛下還乃聖人下凡不可?”
“這有何不可?你瞧之前可有哪位國君做到把七國歸一了?只有一人,咱們的始皇帝!而且,這突兀出現的天幕,以前也從未有過,也是因為陛下才出現的。還不夠神跡嗎?”
“……我覺得,陛下保護耕牛是為了田地和糧食。”
有人冒出來一句話。
可他的話語,很快被淹沒在那群激動萬分唾沫飛濺的高聲話語中。
“陛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
“神女肯定也是聽陛下诏令來的!”
熱血上頭的黔首們瘋狂的吹捧着秦始皇,而有些尚存理智的黔首,并沒有這麽快速的轉變。
他們還是對于嚴格的秦律令不滿。
但是不得不承認,天幕是因為秦始皇而出現。
而天幕的出現,确實開闊了他們的眼界,還帶來了許多有用的東西。
鹹陽宮中。
秦始皇與其他人所關注的重點不同。
他敏銳的捕捉到了一個陌生的東西……
棉花。
-
‘天花’這種疫病也已經說完,還有其他許多疫病也不可能挨個單獨提出來說。
我所舉例的這幾種疫病,便是流傳最廣、死人最多、危害性最大、時間戰線拉得最長,所以最為出名的幾種。
總之,還是那句話。
無論是何種疫病的發生,都是離不開天災與人禍的。
即便有了疫病的應對方法,最好的還是……大疫不要到來。
身邊的侍從送來溫水,秦始皇端起一飲而盡。
頭上冕冠随之而動,冕旒微微碰撞,發出細碎的響聲。
秦始皇抿了抿潤的薄唇,眼睑輕阖。
天災他沒有辦法,可是人禍……
待兵器坊建造完成,加緊火藥與鳥铳的仿制。
他定要将那些掀起大秦內亂的六國貴族餘孽們,鎮壓得毫無還手之力。
好啦,之前通過‘天花’,我談到了牛痘,說到了牛這種動物身上。
既然說到了牛,那咱們再來談一談關于牛的養殖和飼養技巧吧!
養牛一定要注意養殖環境,地勢需要平緩的地方,且必須通風,還要靠近水源。
水太少了,牛就容易生病。
我之前找了關于牛的飼養解說視頻,你們可以看看。
之前因為疫病,許數人心裏都有些沉重。他們大部分人既對秦始皇充滿尊崇,認為始皇帝可以解決此事。又生怕真遇到大疫來臨,自己是那少部分的犧牲者。
而這時,天幕通過牛轉移了疫病的話題,許多人都莫名的心中松懈了一些。
聞言天幕要細談飼養牛的方法,特別是那些被安排養殖耕牛的官吏們,皆聚精會神觀看起來。
每每看到一個節點,他們都不由自主的發出驚呼之聲,手中忙碌不停,記載其中養牛需要注意的事項。
秦始皇命身邊侍從,将書房中剩餘的竹簡習悉數搬出。
養牛一事,自然會有專人記載。
還有許多政事未能處理,秦始皇打算邊聽天幕言語,邊來批閱竹簡。
對他而言,一心二用并不困難。
各地官吏,事無巨細,皆需悉數如實禀告。
裏面有大部分竹簡,都是講述郡守們所在郡縣,這一段時間中,所發生的大大小小事宜。比如:有無反叛軍隊,農田情況,以及對犯罪之人的處置等等。
直到秦始皇再度拉開一卷竹簡。
是上黨郡郡守所寫。
當地郡縣,出現了大量養的豬死亡現象。
豬身為祭祀所需要用到的三牲之一,是除了耕牛與羊之外,占量比重極大的牲畜。
從周朝開始,無論是官還是民,皆會飼養豬。
家有餘糧者,圈養。家無餘糧者,便放養。
養豬所耗費的心力人力,是難以載量的。
可是,上黨郡郡守卻在竹簡中寫道,各縣都開始發生家養豬莫名抽搐死亡之事。
那些豬首先是流淚,流得眼睛都睜不開。然後,嘔吐和腹瀉,吐出的東西都是的水。
它們走路也彎彎扭扭,時不時的渾身顫抖不休,給豬食也吃不下。
那些豬,沒過幾天,身上就長滿了紅紫色的血斑。
最多不過十餘,便死亡。
起先出現此症狀,上報的只有幾兩三戶人家。
但是随着短短時間的發展,郡守發現他所在的郡縣,幾乎各地都出現了同樣症狀的病豬。
無論是黔首、官吏、貴族養的豬,散養還是家養的豬,都是如此。
同樣的症狀,成片的擴散。
他甚至以一個詞來形容……
疫氣。
豬的疫氣。
天幕上才剛剛講完人的疫氣,自己便在成堆的竹簡中,看到了上黨郡郡守的竹簡。
巧合得甚至有些荒謬。
此竹簡後面還有一段話,秦始皇順勢往後看去……
那執着竹簡的手指,不免霎時用力!
泛白的骨節下,是秦始皇沸騰難抑的心緒!@無限好文,盡在文學城
貴族們還好,病死的豬,他們嫌晦氣,都命人拖去掩埋。
可肉對于黔首而言,是特別難得的食物。
許多黔首們,幾年都不一定能夠嘗到肉味兒。
他們所食用的大部分肉,都是狗肉。
屠戶也是以殺狗為生。
豬肉,他們幾乎沒有機會可以食用。
養豬的那部分黔首們,花費心力飼養肉豬,當然不是為了給自己吃,而是賣給達官貴族。
可是,權貴人家是不會要死豬的。
既不能販賣,這麽大一只豬豈不可惜?
死去的肉豬,是那般肥美。
所以,他們怎麽可能随随便便就扔掉豬?
于是,收點同村人帶來的一些布帛或者雜糧,這豬便在村落中人人分而食之。
有些不願意分出去的,也留着全家打了牙祭。
甚至有些黔首,還偷偷将貴族們所掩埋的死豬挖出,拖回家食用。
于是……
大量的黔首,開始有了發熱與上吐下瀉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