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28章
雖然王映霜是有那麽點敷衍的意味,可她哪能承認?在被高素之一語點破後,她只是揉了揉眉心,很惆悵地嘆氣說:“大王怎麽可以懷疑我的真心?”她凝眸注視高素之,一雙眼清淩淩的,像是澄澈的湖。
高素之頓時沒話了,與她對視間,心仿佛也墜向那無邊的湖泊中,如小舟般随風等輕輕蕩動。她目不轉睛地凝望着,脈脈含情。王映霜見她又出神,心中的的羞赧再度上浮。在府中就算了,現在可是在長興園中,人來人往的,她也忒放肆輕狂。況且,高神嘉還在呢!
想至此,王映霜壓低聲音,又喊了聲:“大王。”這今日出門不會在高素之神游、自己喚醒她中循環吧?
“阿兄,那邊有什麽,好香啊!”高神嘉的嗅覺靈敏,她眨了眨眼,抑制不住好奇。
高素之沒看高神嘉,她被王映霜用眼神一刮,心間仿佛羽毛拂過,難以言喻地酥麻。她唇角蕩上的笑容根本就壓不住。呆了一會兒,才說:“是吃的。”
長興園的游樂場既然開門了,那她的小吃街也要先試試。小小的食鋪子支棱起,肉片往油鍋中一涮,滋啦滋啦的。可惜的是,沒有足夠的調料。她那些辣椒種至少得要三個月才能熟。目前只能用其它的材料替一替。
高神嘉心中猶為好奇,盯着高素之看了片刻,忽地轉頭朝着王映霜笑,她眨巴着眼睛,可憐兮兮道:“阿嫂,我想吃。”
高神嘉與高素之同母所出,兩人的面容還是有幾分相似的,尤其是那雙清淩淩的眼睛。高素之小的時候是這般模樣嗎?王映霜壓不住胡思亂想,可她沒有忽略高神嘉的懇求,柔聲應了一句:“好。”就甩下呆鵝似的高素之,帶着高神嘉先邁步了。
京中名園大多假山堆石、嘉木扶疏,是吟風賞月的好去處。但高滿的長興園是徹徹底底地打破那些人的認知。除了堆放着玩具供小兒玩樂的游樂場外呢,還有一個接一個鋪子,仿佛要将東西市搬到裏頭來。
高素之、王映霜她們抵達的時候,已經有人在那邊嘗鮮了。高素之沒讓高神嘉胡亂吃東西,只喊人替她買了個溫熱的雞蛋餅,只刷了薄薄一層鹹甜的醬。淡黃色的餅皮從油紙袋中淺淺露出一角,灑着零星的青翠蔥花,高神嘉一小口一小口吃得很是斯文,眸光在攤上亂轉着,嘆氣道:“宮中也沒有啊。”
高素之心想可不是嗎?許多吃法都是後世的,可惜是簡陋版。她沒什麽興趣,但對于沒嘗過鮮的古人就不一樣了。
“你要吃些什麽?”高素之湊近王映霜,殷勤地笑問。
鍋是高素之命人打的,吃法也是高素之讓庖廚去研究的,在王府之中,王映霜早已經先行嘗過。此刻她尚能保持着矜持優雅,沒半點動念。她搖了搖頭,還沒說話呢,便見一道紅色的身影大步過來了,定睛一瞧,恰是慕容觀。
慕容觀跟高素之、王映霜她們行了禮後,就開門見山地問了:“大王手中有什麽辣椒嗎?”一切都是高滿同她說的,她嘗了嘗味道,只覺一股熱辣沖喉,某種程度上跟烈酒有異曲同工之妙。
高素之點點頭,揚眉一笑說:“有。”
Advertisement
慕容觀猶豫片刻:“大王可否賣我一些?”以齊王的身家最是不缺錢,只是珍玩器物,宮裏賞賜的怎麽都比她家多。慕容觀不知道什麽才能打動這與謠言中截然不同的親王,頓了頓,又說,“我先前在邊關得了一把飲血的斬馬刀,若大王有意——”
高素之:“……”不,她沒有。從慕容觀的臉色上能看出她對刀的難舍,先不說高素之不喜歡,就算是真有點動心,也不能奪人心頭所好啊,她的目的可是拉攏慕容家。她溫和道,“辣椒還未長成,再過兩個月。”
慕容觀一聽高素之的話就放心了,她挑眉一抱拳,清朗一笑道:“那就謝過大王了。”達成目的後,慕容觀看也不看高素之一眼,扭身就走了。早些年的時候邊關未定,慕容觀跟着家人在邊關生活,後來回到長安學了點規矩,但她本人是極其不在意的,多少有點目中無人的自負。
對她的舉措呢,高素之也沒放在心上,她只是笑了笑,朝着王映霜道:“将門虎女,日後要定邊疆還得靠她。”
王映霜眉頭微微蹙起,她瞥着高素之,斟酌片刻,才說:“大王是說要慕容娘子定邊關?”
高素之颔首,她眨着眼,似是在問:有什麽不妥嗎?
王映霜啞然失笑,嘴唇翕動着,最後什麽都沒有說。
長興園的游樂場才開門,就已經在長安貴人家打出名號了,不過一開始局限于小孩以及夫人們之間。那些最先來玩的,都是六七八歲的調皮年齡,玩一回哪裏能得到滿足啊?成日裏央着長姐、母親、祖母帶他們過去玩。可貴人家的孩子,三歲便要識文斷字,哪有那麽多時間給他們玩?尤其是高官家被送到崇文館、弘文館亦或是國子學念書的,就越發沒有空閑了。
一兩次逃課還沒人知道,可等鬧了半個月後,那些往日裏根本不教養小孩的“父親們”陡然間發現異狀,一探聽才知道小孩的魂被游樂場勾走了,氣得火冒三丈,抄起棍子就要揍人。家中争執上了,等隔日到了朝堂,又有禦史出來彈劾高素之。至于罪名——害人家中少年玩物喪志。
禦史彈劾的話語一出,附和的人就多了,而且還是那些自诩家風清正、雅好詩書的士族。其實勳貴們家裏也鬧騰,但沒有那種大壞規矩的氣急敗壞。對上政敵嘛,唱反調就更重要了。于是話音一落,就有人笑道:“這事兒也能怪到齊王身上?你家兒郎堕落,就怪旁人引誘?那分明是定性不好,怎麽別人家的少年沒被迷惑呢?有事啊,我看得多反省反省自己!”
“就是啊,家中藏書千萬軸,怎麽不怨這書沒勾起你家人的興致呢?”
士族們被政敵一嘲笑,越發跳腳。至于負責彈劾的禦史,是有備而來的。厚着臉皮從家中女兒手中搶來宣傳長興園的小冊子,拿它作為證物上呈。
泰始帝聽着朝臣們吵嚷,本來就不耐煩了,等看到小冊子的時候,眼神倏然一凝。他擺了擺手,示意侍從将冊子送到幾位宰相的手中。殿中瞬間便安靜了下來,宰臣們對視一眼,一個個神情很是凝重,心思哪還在彈劾齊王上?
“右相如何看?”泰始帝問道。
王珩的臉色不太好,他的情緒比旁人要複雜些,因為冊子上的筆跡他一眼就認出來了!分明是王映霜所制!他家中沒有年齡小的孩童,也便沒對長興園的事情放在心上,哪知道她們折騰了這些?
他翻了翻小冊子,将游走的神思拼命地拽了回來,他已經見過翻頁的抄本書籍了,眼下關注的是另一層:“這冊子似乎不是手抄的。”禦史的證物不止一本,兩兩對比,一模一樣,抄本是不可能做到這一地步的。
冊子只有十來頁,可并不是說只能這樣了。王珩很快便想到在崇文、弘文館中推行的抄本。大部的經文抄起來很是費時,如果能夠将冊子使用的辦法推廣,那書籍的成本恐怕會下降很多。到時候藏書不再是世家大族或者巨富之家的專利了。
“這冊子是出自齊王府?”吏部尚書章幼明眼神發亮,王珩想到的,他也想到了。他是個很有抱負的人,知道形勢不可遏後不會因私家害公。他當即禀明泰始帝,“臣懇請陛下招齊王入宮!”
泰始帝一颔首,一邊令內侍去齊王府請高素之,一邊結束常朝,只讓宰臣留下商議機要。
齊王府中。
高素之一聽泰始帝請她入宮,臉色頓時不大好了。使了點金錢從內侍口中探聽消息,得知又有人彈劾她,她越發不高興了,在換親王袍服的時候一直在詛咒那些個長舌男。
思緒轉了又轉,她大概猜到泰始帝的目的。劇情中的這位在前階段還是雄心大志,作為第二代君主,還沒擺脫逼前朝末帝禪讓、以臣篡位的陰影,總想着做出點功績來。這意味着她想要出頭,靠的不是跟那兩歪瓜裂棗争寵,而是拿出足夠多的好處打動天子。不過等到泰始帝心态轉變後,這路就不能走了。她得在那一階段前,奠定自己的地位。
太極宮甘露殿中。
泰始帝聽着宰臣們的議論,沒對齊王抱太大的期待。
禦史有句話說得沒錯,說齊王不務正業、玩物喪志,這冊子看起來就像是玩鬧的産物。可不管高素之的出發點怎麽樣,只要能利用起來,那都是好的。
泰始帝勤于朝政,極少與子女們相見,尤其是深居于齊王府中的高素之。
至于朝臣們呢,除了王珩這樣的,上回見到高素之還是在她大婚的時候,病歪歪的風一吹就像要從馬上栽到在地。
等到高素之在得到應允後入殿,朝臣們悄悄地觑了眼身着親王朝服的高素之,心中頓時一驚。身影翩翩,如驚鴻掠水而來,十足得豐神俊逸!晉、魏二王已經算是有風姿了,可跟她一比還是相形見绌。
這誰?還是那瘋症纏身的齊王嗎?!
高素之淡定地迎接群臣們的目光洗禮,有模有樣地朝着也在打量她的泰始帝行了一禮。這還是她頭回與泰始帝見面,往昔模糊的記憶呢,漸漸與那張威壓端肅的臉重合。
泰始帝也很驚訝,與人碰面不免要看精氣神。雖然先前內侍已經描述過了,可高素之的氣色仍舊比他想象得要好。難不成這親一成後,真的好了?他喜怒不形于色,壓下心緒,讓人賜座,接着便讓宰臣們與高素之讨論冊子的事。
此刻的晉王、魏王府,都從眼線處得知高素之入宮的消息。
齊王入宮沒什麽大不了的,但問題是她沒去後宮拜見皇後,而是被泰始帝召入正殿中啊?
到底發生什麽,讓他們的“長兄”時隔多年後重新進入聖人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