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宴席

第33章  宴席

本來淩一是打算在家自己做一桌子好菜招待客人, 主要就請了三姐兩口子,王嬸一家,葉小曼的爸媽在外打工, 家裏就王嬸、葉阿公、葉小曼弟弟。葉家四口人, 淩家四口人, 外加一個夏風,總共才九個人,在排排樓的客廳一張圓桌子剛好坐得下。

但是令人沒想到的是, 早上淩一剛要去買菜的時候, 就在樓梯間碰到了将要下樓的劉大姐。

劉大姐聽說淩一要給女兒慶生, 熱情得很, 說也來幫忙做飯做菜, 這下好了,劉大姐一家也來的話,那客廳怕是坐不下這麽多人。劉大姐一家人不少, 周洋周海兩兄弟,她老公,她公公婆婆, 這再怎麽也要坐兩桌,就淩一她們租的房子,一桌夠嗆, 兩桌想都別想。

俗話說, 遠親不如近鄰,劉大姐雖然偶爾熱情過頭,但不得不說, 她确實幫了淩一和夏風許多。

年後淩一的涼菜店和裁縫鋪稍微有點起色,屋子的房東知道了有些不高興, 拿她的居民住房來開店,那可就不是一個價錢了。

所以當時的房東來收下個月房租的時候,就委婉地提了漲房租的事。

說實話,淩一掙的錢也都是辛苦錢,每天起早貪黑地鹵肉拌菜,熬更守夜地縫補做衣裳。她掙的錢,一要供趙小小讀書,二要維持兩母女的生計,三呢還要存點錢添置家具。這房東不算實在,淩一三人搬進來的時候,家具少得可憐,連冰箱都沒有,空調還是淩一夏風湊錢安裝的。

當時劉大姐就在淩一屋外,正打算稱點肉菜回去,結果剛好她就和房東認識,兩人聊了好半天,劉大姐硬是給人勸住了漲房租的事,只不過,淩一這邊得三個月交一次房租,不能像之前那樣一月一交。

不止這點忙,平日裏劉大姐還常讓她家周海送點吃的下來。有時是她們家自己熬的豬油,又或者是炖煮的海帶豬蹄湯,總之,淩一光是從周海送下來的食物,都學到不少菜的做法。

沒有提前請劉大姐,屬實是因為淩一忘了,或者說,她好像壓根沒想起來這一茬。

沒辦法,人家平時幫襯許多,不可能你一點回禮都沒有,于是今天本打算在家慶生,也只能換到外面去。

三姐來的時候,聽夏風和淩一在商量去哪家訂兩桌子菜,她也來勁兒了。

三姐和三姐夫是吃慣了好東西的,在家吃淩一廚藝好,她們沒啥可挑剔的,但要去外面吃,那可得選好的。

最後選中了鎮上一家專門做宴席的飯館,訂了兩桌子菜,肉菜占大多數。

每桌的菜都一樣,十幾個人分兩桌坐,本來劉大姐想讓她老公和三姐夫幾個男的抽煙喝酒的坐靠空調一桌,結果她兒子周海想和夏風坐一桌,夏風又只和淩一、趙小小熟,三人要坐一桌,三姐又要和淩一、趙小小坐,所以這一桌靠空調近的一桌,是男女老少都有。

劉大姐和王嬸還有她公婆、兩家的孫子,外加一個劉大姐的老公,這分桌還是她們第一次碰見。

三姐夫本來戒煙很久了,年初那會兒回淩家,又被淩家男親戚們帶着開始抽煙,現在三姐快生了,他也不敢當着三姐的面抽煙。

周海更是怕在夏風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壓根沒帶煙出門。

趙小小要和葉小曼坐一起,她左邊是葉小曼,右邊是淩一,淩一的右邊就是夏風,夏風右邊又是獻殷勤的周海,總之主打的就是混亂。

周海這人是真看上了夏風,一個勁兒地找她搭話,只可惜,到底因為兩人家境相差太大,聊的話是南轅北轍,常常夏風說她大學的事,周海就說他哪個初中同學辍學不讀書反而當上了大學生的老板。

夏風說新的扶貧政策,周海說鎮上開了家新的ktv;夏風說今年有好多沿海企業來Y省建廠,周海說他想出去打工。

兩人是你說你的,我聊我的,能對上一句話,就算不錯了。

倒是三姐兩口子,聽到夏風說的沿海企業來Y省建廠,兩人正挑着菜呢,不由得對視一眼。

Y省就是她們土生土長的省份,茶水鎮隸屬于柳川縣,柳川縣屬于盤龍市,而盤龍市屬于Y省。Y省在全國是經濟排名靠後的貧困省,柳川縣更是貧困省中的貧困縣。

三姐夫的老家G省則是經濟發達的沿海省份,G省不僅經濟發達,而且人力資源也相當豐富,好多Y省的人打工,除了去省會城市夢城,那就是去G省。

夏風雖然是城裏人,但她也沒敢選離家太遠的省份去支教,不然怕去了鄉下連方言都聽不懂,更難受。所以她才來了自己所屬省份下的貧困縣中的貧困鎮裏,至少能聽得懂一點方言,飲食各方面也能更快适應。

不像三姐夫,G省方言和Y省方言那是天差地別,不說普通話,那就完全沒法交流。

過年那會兒,三姐夫自己說着一口還算标準的普通話,和淩家那群男人的着方言塑料味的普通話溝通,交流困難得很。

所以三姐夫和淩家、周家的男人們都聊不來,他們的文化水平不高,普通話更是塑料且尴尬,還不如和老婆小孩坐一桌,至少小孩子的普通話還稍微标準些。

夏風是當老師的,人又是城裏來的,普通話标準得很。三姐夫聽夏風提起建廠的事,和三姐對視一眼,還有夏風開頭提的扶貧一事,三姐夫看向夏風,夏風朝他微笑點頭。

淩一既能說普通話,也能說方言,她聽夏風說這些,以為只是随意閑聊,卻沒想到,三姐兩口子表情有些微妙。

沿海企業,好像三姐夫所在的G省就是沿海省份,怎麽,三姐夫的企業也要來Y省建廠嗎?

可是在原劇情裏,好像沒有這回事?

淩一找了找原劇情,由于原身并未帶着孩子離婚,所以也沒有過年回淩家的事,原身是等過了十五元宵才回的娘家,結果那時候三姐兩口子早就走了,壓根沒碰上。所以在原劇情裏,根本沒提這兩口子的事。

而且本來要被迫退學的趙小小,早該在淩一剛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死去,由穿越者代替的趙小小,則會通過自己的智慧,找上了夏風求助。夏風見不得這麽聰明的孩子就因為家庭原因放棄讀書,于是自己出資資助了趙小小,并且給趙小小申請了住學校宿舍。

後面趙家人在夏風的勸說下,又聽說可以不用付趙小小住宿的錢,心想着免費住不就等于占便宜嗎?有便宜不占,王八蛋,這才讓趙小小繼續讀下去。

如今雖然劇情偏離了太多,但D國原本的政策應該不會發生太大變化。

淩一放下筷子,認真地看着夏風,詢問:“夏老師你說的扶貧政策,到底是怎麽回事?”

夏風一愣,沒想到淩一會關心這些事,她跟好多人說這些,她們都不愛聽。你看那周海,夏風提這些,他就只會轉移話題。

但既然有人關心自己提的事,夏風還是高興的,扭頭和淩一說起了這個政策。

三姐兩口子雖然沒插嘴,但也都豎起耳朵在聽。

原來是今年四月份新出臺的政策,除了國家出錢扶貧外,還會給予一些資助扶貧的企業減免稅收的優惠。而扶貧除了政府一對一給鄉鎮貧困戶扶貧外,還有定向的教育資源扶貧,和一些名人富人做慈善捐修學校差不多。不同的是,企業捐助的這部分錢或者是幫忙修學校、圖書館、宿舍等是免稅的,除此之外,還能給予企業自身額外的稅收減免。

周海聽得頭大不已,說不出話只能來回幾個“好”字應付,夏風是越說越起勁,她還和淩一說,她們茶水鎮小學和初中都有企業一對一幫扶資助,說是要給建學生宿舍,以後那些大山裏的孩子,就不用每天天不亮從山裏走到鎮上來上學,能直接住學校宿舍。不止如此,學校裏還有一對多的資助名額,專給學生的,那些城裏的、有錢的,資助學生讀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學,前提是你能考得上,一年資助一定的學費和生活費。

如果趙小小上初中後,成績好了,或許也能申請這個名額,到時候,淩一一個人供孩子讀書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趙小小初中時的大部分開銷是夏風資助的,但是上了高中壓力就大了。普高還好,一學年兩千多學費,不算什麽班費、校服以及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普高尚且如此,職高就更貴了。

所以趙小小的高中,也是有人資助的,只不過這個人,原劇情裏沒有提,只說了是一個有錢的企業家。而且也不是一對一的資助,而是那個企業家資助了茶水鎮初中好多個學生,但是只有趙小小考上了好高中。

有錢的沿海企業家?淩一的目光轉向低頭幹飯的三姐和三姐夫,兩人心虛地低下頭去,恨不得把臉埋進飯碗裏。

這個企業家,不會是三姐兩口子吧?

淩一沒有傻到在飯桌上問三姐,如果在原劇情裏是三姐兩口子資助了趙小小,那麽現在以她們之間的關系,大概率不會有改變。這種事打不打聽都沒有太大影響,淩一就沒那麽好奇。

因為只有兩桌菜,而且葉家和周家兩家人來吃飯,淩一都沒有收她們的禮錢,這也算不上大宴,所以中午沒吃完的飯菜,幹脆就打包帶回去自己一家人晚上吃,不需要留在飯館裏再給客人們吃晚上那一頓。

三姐說要跟去排排樓坐一坐,反正她下午沒啥事,還不如跟兩個小的一起玩。

周海自然也要回排排樓,她們一家都住三樓呢。為了能和心上人相處多一點,周海幹脆和三姐提議,下午打麻将,就在客廳打,小孩玩小孩的,大人玩大人的,至于淩一,她玩不來麻将,也不愛玩,想幹嘛幹嘛去。

三姐也好久沒找人打麻将了,這G省的麻将規則和Y省略有不同,她還是習慣老家的規則,經周海這麽一提,瞬間就來勁兒了。

一行人慢悠悠往家走,另一行人則氣沖沖往這邊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