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這裏是山秀村
第44章 這裏是山秀村
轉眼已到立冬, 薄被子就收起來了,櫃子裏有兩床葉溪陪嫁時帶來的厚被子,這會兒拿出來曬曬, 過兩天便要蓋了。
葉溪拿着雞毛撣子在院兒裏撣着被子, 趁這幾天天氣好,曬上兩天, 到時候蓋上也溫暖蓬松些。
撣完被子,發現嫂嫂李然不知道什麽時候來了, 站在院兒門口笑着等葉溪擡頭發現她呢。
“嫂嫂來了,快進來,站門口作甚。”葉溪拿着雞毛撣子笑道。
李然道:“本想使壞吓你一跳的,又瞧你幹活認真,不想攪你。”
葉溪笑了笑, 提着茶壺去竈房加了半壺茶水出來,“嫂嫂心性怎跟小孩子一樣。”
李然偏頭看了眼晾曬在院子裏的被子, 誇道:“這被面兒是你繡的?瞧着繡工好的很, 這錦鯉戲水活靈活現的。”
葉溪又拿了盤糖炒板栗出來, 往她手裏塞了幾個, “是我成親前給自己繡的壓箱子的嫁妝。”
李然剝開栗子殼,吃着裏面甜糯的板栗,同葉溪說着話兒。
兩個人坐在院兒裏剛聊了一會兒, 院門口又來人了, 是村裏的王大嬸嬸, 她為人和善,在村裏口碑不錯。
“溪哥兒可在家?”還沒見到人, 就聽到她的聲音從院牆外傳了進來。
葉溪站起身去接應:“在呢。”
王大嬸嬸體态發了福,身材臃腫了些, 上半山腰這一路沒少累着她,坐到了院兒裏還喘着氣呢。
葉溪招呼道:“王大嬸嬸喝些茶水緩緩氣。”
王大嬸嬸一口氣幹了半碗這才緩了些,偏頭看見李然也在,又招呼她:“葉山媳婦兒也在。”
Advertisement
李然點了點頭:“來找溪哥兒竄門子打發時間。”
王大嬸嬸哎了一聲,打量起葉溪家的院子,忍不住誇道:“溪哥兒是個能幹的,和将山小子兩個人過的有滋有味,瞧瞧這院兒,地掃的幹淨亮堂不說,還有個池子,咱家都是井,還第一次瞧見池子咧。”
葉溪坐一邊兒笑道:“山上打井耗時費錢不說,還不容易鑿出井水來,幸好旁邊有條山溪,用山泉水更便利些。”
王大嬸嬸道:“可不就是你們會過日子麽,這打井得三五兩銀錢,省下這錢做什麽不好,山泉水喝的比井水甘甜,喲,溪哥兒你們還種花咧!”
葉溪愛花,林将山進山裏的時候遇見了好看的野花或是野生的蘭花便給撬了回來,種在院牆根下,積積攢攢也是種了一片兒了。
葉溪回道:“不過是順手種的,全當打發時間了。”
王大嬸嬸眯着小眼睛笑道:“将山小子是會讨夫郎歡心的,村裏那些兒個漢子,從七十到二十的,沒幾個願意給夫郎媳婦兒種花的,院兒裏就開些絲瓜花南瓜花。”
她的話逗的葉溪和李然忍不住的笑。
就這麽胡謅聊了一會兒子,葉溪才好問道:“王大嬸嬸今兒來找我,是有什麽事兒麽?”
王大嬸嬸這才嘆了口氣,“我家姑娘前些個兒不是訂了親麽,就隔壁山岩村的人家,眼瞅着下個月就要嫁過去了,被面兒都還沒繡,那身嫁衣也是繡的歪歪扭扭,我是不指望她能繡成被面兒了。”
她話一說,葉溪心裏已經大致有了譜,“王大嬸嬸是想找我幫你家姑娘繡被面?”
王大嬸嬸敞亮的哎了一聲,一臉為難道:“我家那損女子,從小就針線活不行,也定不下心來練,如今嫁人了,要擡嫁妝去撐場面,若不給她繡兩床好的被面,到時候往夫家的新床上一鋪,那還不得笑死人啊,我也是沒法子了,來尋溪哥兒你幫着繡兩床,我是見識過你繡活兒的,那是村裏數一數二的。”
葉溪思肘着,眼下他還要給林将山做棉衣不說,棉鞋也未做,若是接下了這單大活兒也不知時間趕不趕得及。
王大嬸嬸瞧他有些為難,連忙拉住他的手道:“溪哥兒,嬸嬸可是從小疼你的,院子裏的杏子果子嬸嬸是從沒有苛待你,每回你來都給你摘,現下嬸嬸這件事你可一定要應下。”
葉溪抿了抿唇,也是不好回絕,“那這工錢?”
既然要出力,那定是要講清楚價錢的。
王大嬸嬸聽他這句話便是應下了,連忙笑道:“工錢絕不少你的,一床被面給你出五百文,兩床共是一兩銀子。”
價錢是行價,若是趕制的快,一個月也是能繡出來的,到時候家裏也能進一兩銀子,葉溪滿意的點點頭,“行的,嬸嬸,我這就應了,花樣子可選好了?”
王大嬸嬸道:“自然是要喜慶,夫妻和美的,鴛鴦戲水定是要的,還有一床......”
另一床她還真沒想好。
李然指了指院兒裏曬着的被面,“嬸嬸,這錦鯉戲水,或是并蒂花開也是極好的,富貴又好看。”
王大嬸嬸喲了一聲,站起身走到被子前摸着上面的繡花,十分滿意道:“我就說溪哥兒繡活兒好,瞧瞧,這跟活的一樣,行,另一床就要這富貴花開。”
葉溪笑道:“那嬸嬸盡快把被面送過來,我好開工,盡快給你姑娘繡出來。”
王大嬸嬸得了話高興的走了,這心頭的大事落下了,人也走的輕快不少。
李然羨慕道:“會手藝就是好,繡兩床被面就能得一兩銀子。”
葉溪輕輕一笑:“嫂嫂是沒見這繡被面有多麻煩,脖子酸眼睛澀不說,還極費時間,若不是家裏要攢銀子,我也是不大想接的。”
“家裏缺銀錢使?”
葉溪搖頭,将他和林将山的想法說了出來:“想開春置畝沙地,若是置了地,牛也是不能缺的,這兩樣兒哪樣不是要大把的銀錢,我也是想替相公分擔些。”
自家相公不是去修官道,就是去山裏捕獵砍柴,打漁去了兩三次,都沒什麽收獲,地裏的莊稼還要一并看顧着,屬實勞累,若是明年置了地買了牛,那他也不用再這般忙的團團轉了,家裏的莊稼便僅夠着進項了。
李然道:“你們兩個雖是家裏小的,但日子的規計比我們這些做哥哥嫂嫂的還好,我若是同你一樣能幫襯着家裏就好了。”
此時倒有些後悔,怎沒有學點其他手藝,從小就看爹娘殺豬宰肉去了。
葉溪出主意安慰她道:“聽說嫂嫂的阿娘養豬熏臘腸有一手,嫂嫂從小耳濡目染想來是學了一手半手的,眼看着年關不遠了,嫂嫂不如回家去跟我大哥商量商量,橫豎家裏養了幾頭豬的,到了年前兒宰來熏成臘腸拉到鎮子上去賣,也是能賺些個辛苦錢的。”
村裏的人過年能宰豬熏臘腸,鎮子上的住戶都是要到集上去買的,若是做出來的臘腸味道好價格不貴,定是好賣的。
李然豁然開朗,一拍掌:“是了,這我倒是拿手的!”
兩個人商定好,明日就去鎮上走一趟,葉溪要去布莊賣這些天攢下的帕子,為林将山裁幾尺新布回來,李然則是要去香料鋪子問問腌制臘腸所需香料調味的價錢。
又坐了一會兒,李然便走了。
葉溪起身去拌了雞食喂了家裏的雞鴨,又去鍘了豬草熬煮了豬食,倒在了食槽裏,看着兩頭豬伸出拱嘴急不可耐的進食。
料理好了家裏的家禽,葉溪便又去了菜園子裏打理種下的蔬菜,蔥蒜長的好,已到他的膝蓋處。
絲瓜藤已經枯萎,今年最後的一茬絲瓜下架了,葉溪摘了藤子上最大的幾根絲瓜,裏面已經老的起瓤子了,回去剝出來,便是用來洗碗時最得手的絲瓜瓤子。
在藤子最裏面還有兩根彎扭扭的嫩絲瓜,回去還能做個白灼絲瓜。
葉溪又摘了一些只有蝦米大小的辣椒,這是魚鳅辣椒,是辣椒下樹前最後長的一波辣椒,長不大的,但辣味卻是最重的,能把人辣的直吸氣。
将枯掉的辣椒樹和絲瓜藤鋤掉,翻了翻菜地,回到竈房,從竈膛裏掏了一籮筐的草木灰出來,均勻的撒在地裏,能肥土地,菜秧子長的會更好。
清空出來的地,葉溪又種了些花菜秧子和芥菜下去,花菜冬天不畏寒,凍不壞,好活。
芥菜能做麻辣芥菜吃,下飯下粥都麻辣可口,冬天吃點辣子渾身暖和,多的芥菜還能炒了做炝炒芥菜絲兒吃。
種完了菜,葉溪挑了一桶水澆了菜園子,便準備回去做晚飯了。
剛走到門口,林将山就回來了,手裏提着一個竹編壺子。
“今天回來的倒是早,我還沒生火做飯呢。”葉溪笑道。
林将山:“那我幫你燒竈。”
“嗯。”葉溪又問道:“提的什麽?”
林将山将竹編壺子遞了過去,“路過了河灘,見河底的河蚬長的多,這會兒河水還不冰人,能撈些回來,再過十天半月就見不到蹤影了。”
葉溪笑着抖了抖竹編壺子,裏面省着滿滿的半圓黃殼河蚬,“可不是巧了麽,剛剛清菜園子,得了兩根絲瓜,今晚兒能和這河蚬一起打湯了,可鮮了,我正好也好久沒吃過這東西了,好吃就是麻煩了些。”
林将山撸起袖子笑道:“夫郎出廚藝,我來出力,幫你把泥沙淘洗幹淨。”
葉溪:“行,那就要相公幹活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