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這裏是山秀村

第49章 這裏是山秀村

過了幾日便到了小雪, 冷的人要換上薄夾襖子了。

林将山從地裏鋤了草回來,将草扔到了後院兒裏堆着,鍘來喂雞鴨。

進門時, 他打了個寒噤, “這天兒奇怪,小雪沒有雪, 倒是下起了雨。”

雨雖不大,但冰人的很, 落在臉上手上跟刀子一樣割人,林将山戴着鬥笠和蓑衣,腳都凍冰了。

葉溪在屋裏縫衣裳呢,聽到自家相公回來了,連忙迎了出來, 幫着他取了鬥笠和蓑衣,挂在檐下滴水。

“是呢, 往年這小雪便開始下雪了, 俗話說小雪雪滿天, 來年必豐年, 今年這天氣怪的很,竟下成了雨。”

林将山坐在門口脫下了打濕的布鞋,“這雨一下, 怕是今冬都要冷些, 說是要凍死人都可能, 家裏的柴火雖夠了,但趁着還大雪沒封林子, 去多砍些回來囤着也是好的。”

葉溪趕緊去了竈房打了盆冒氣兒的熱水給林将山泡腳,雙腳泡進盆裏, 林将山這才感覺到舒緩了些。

葉溪坐在屋裏陪着他泡腳,繼續拿起了針線開始縫衣裳,這是給林将山做的棉衣,前陣子他是抽不出手的,緊趕着用了一個月給王大嬸嬸繡了兩床被面兒,現下一轉眼便入了冬,自家相公的棉衣都還沒縫制好呢。

“家裏的莊稼是不用操心了,你若是空下來了去砍一些回來也是行的,今兒小雪要腌菜呢,你稍會兒先陪我去地裏把紅皮兒蘿蔔拔些出來,腌出來好過陣子吃。”

林将山泡着腳點了點頭,外面的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山裏起了霧,林梢上的霧氣似雲海一般随着風的走向往下飄,山秀村被缥缈的雲霧包圍其中。

等林将山緩了會兒,手腳恢複了體溫,葉溪便提了籮筐和他一塊兒出了院子,旁邊的菜園子經過葉溪的精心打理,如今已是生機勃勃。

靠牆的蔥蒜,韭菜郁郁蔥蔥,挂在藤架上的倭瓜吊滿了果,白菜顆顆青蔥,種的最多的是蘿蔔,葉溪念着冬日裏要吃蘿蔔,諺語說冬吃蘿蔔夏吃姜,冬日裏的蘿蔔就跟人參一樣進補呢。

于是便種了好幾個種類的蘿蔔,紅皮兒蘿蔔是專門泡在壇子裏做下飯泡菜的,春不老蘿蔔水大化渣又清甜,拿來煮鍋子最好吃了,還有一種可愛的小櫻桃蘿蔔,圓滾滾的跟果子一樣,不過口感卻是辣的,葉溪是準備拿來切成絲兒做辣腌菜的。

荠菜長的也好,顆顆碩大,砍上十來顆回去曬幹了腌來吃也是冬天下飯菜。

Advertisement

葉溪蹲下身拔了兩根紅皮蘿蔔出來,紅彤彤的,水脆的很,“相公,你瞧我的菜種的好不好?”

林将山笑道:“夫郎做什麽都做的好,連菜都種的好,這個冬天是不愁菜吃了。”

葉溪回道:“我估摸着咱們還有剩,多的便拖到鎮子上去賣吧,今年興許有個好價錢。”

“行,地窖裏還有些秋收的土豆南瓜,咱們一并拖去賣了。”

沾着雨水的菜葉浸人手心的緊,葉溪拔了一筐子蘿蔔,手便冷的紅腫,林将山見了,便不讓他摘了,自己三五下就拔了一筐子出來。

将菜運回了院兒裏,葉溪趕緊去鍋裏盛了熱水出來,兩個人将手泡了進去,若是凍久了怕是後面容易長凍瘡的。

葉溪的手小,被林将山的大掌壓在盆裏,他細細的揉搓着葉溪每一根指頭,給他疏通血脈經絡,葉溪反捏住自家相公的手,使壞的想去捏疼他的指關節,發現自己用了全力,也沒見他喊疼,反倒是這粗大的指關節硌的他手疼。

兩個人泡了會兒手,也打鬧完了,這才開始收拾院子裏那一堆菜。

蘿蔔削去了纓子,扔到池子裏去洗,洗幹淨後就能削成片兒泡進酸菜壇子裏去,芥菜的葉子洗幹淨後得切成碎段,方便腌曬。

林将山手快,不一會兒就削了半筐子的蘿蔔片出來,葉溪蹲在池子前用溫熱的山泉水洗菜都跟不上他呢。

小鹿親昵的來蹭他,葉溪低頭看了看它,知道它是饞了,便洗了一根蘿蔔,塞到它嘴邊。

“相公,壇子裏不如再泡點生姜吧,我剛剛冬姜已經長的脆嫩。”冬天泡的生姜口感爽脆,拌上紅油,又辣又可口,拿來下稀飯最合适不過了。

林将山切着蘿蔔片兒,回道:“冬天吃了姜身上暖和,辣的也有力氣。”

葉溪便又去扯了幾株姜回來,洗幹淨後一起泡進壇子裏。

泡酸菜的水是要燒開放涼的白開水,此外壇子裏面還要加入桂皮,八角,茴香等香料,最重要的是鹽。

葉溪估摸着分量往裏面一勺一勺的加鹽,生怕鹽多了鹹,又怕少了味淡。

林将山皺着眉頭看,“我瞧着這罐子鹽放進去都不多。”

葉溪瞪他,“那就齁死了,相公,你可真是鹽當水使!”

葉溪趕緊讓他離泡菜壇子遠些,自己泡好了酸菜,往壇沿加了些水,用來密封,挪到了牆角去,只等着幾日後便能掀壇蓋撈來吃了。

腌完菜,外面的雨下的更大了,瓦檐滴的水都連成了線,葉溪站在檐下搓了搓手,呼出一口熱氣,說道:“今兒是小雪,要不咱們做些糍粑吃,出門的時候放在爐子上烤來做幹糧也好。”

林将山在院兒裏劈柴,點了點頭,“待會兒你要砸糍耙的時候叫我,我來砸就是。”

葉溪笑道:“家裏還有些紅糖芝麻,待會兒我炒香了,拿來裹在裏面做餡兒!”

糯米泡在盆裏,又撒了些酵子粉,只需浸泡一個時辰,葉溪坐在屋子裏縫制好了棉衣的袖子,起身去搓了搓盆裏的糯米,已經泡軟了,一掐就斷。

将糯米平鋪在鍋裏的蒸籠上,燒火蒸煮了起來,糯米獨有的酒香味便漸漸散了出來。

葉溪等蒸糯米的時候去院兒裏給林将山送水喝,瞧他砍了一地的柴火了,笑道:“就算是整日燒竈也是燒不完的。”

林将山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水,心裏有了主意:“想着把這些柴燒制成木炭,耐燒不說,挑到鎮上去賣也是比柴火好賣些的,一兩炭二十文,賣下來也是筆不小的進項。”

葉溪将喝剩的水碗接了過來,“別人冬天都貓冬呢,咱兩倒是掉進了錢眼兒裏,想着好好掙上一筆銀錢呢。”

林将山笑了笑:“比別人多想着些,日子就能快出頭,我還念着給你買頭牛呢,出門好坐牛車去,省得你走路辛苦。”

鍋裏的糯米已經蒸熟了,葉溪便回了竈房,用筷子挑了一撮嘗了下,已經耙了,便将糯米舀起來,放進了石臼裏。

林将山洗了手,便來幫着杵糯米了,一個人舉着石杵鑿打,葉溪蹲在石臼邊上替他翻着糯米。

糯米漸漸攪成了一塊兒糍團,變得黏糊,一拉便拉出絲兒來。

攪好的糍粑便用竹匾平鋪起來,上面抹了些菜油,冷卻下來就能成塊兒了。

葉溪拌了麥麸去喂雞,想着要去柴房裏抱些谷草出來去雞舍墊着,免得風大凍傷了雞鴨。

從雞舍出來的時候,手裏撿了四個暖乎乎的雞蛋,笑道:“相公,咱家的雞下蛋了呢!”

他像個小孩兒一樣高興的舉着雞蛋湊到林将山面前去給他看,林将山攬着他的腰,看着他手裏的雞蛋。

“夫郎喂養辛苦,咱家以後有雞蛋吃了。”

葉溪高興道:“今晚咱做雞蛋羹吃,嘗嘗咱自家的雞蛋!”

到了傍晚,山秀村陷入黑霧裏,寒風呼呼冬雨還未停,敲打着屋檐瓦片,葉溪家的小院兒裏燈火溫暖。

竈房裏一盞油燈,竈膛的火生的旺盛,火光跳動,與外面寒冷的氣候是兩個景象。

葉溪在鍋裏将紅糖與芝麻一塊兒翻炒,炒制成餡兒,包進圓塊兒的糍粑裏,林将山來幫忙幫了兩個,包的圓不圓方不方的,葉溪便不要他包了,讓他安心去做個燒火的夥夫。

他的手指靈巧,包的糍粑皮薄餡兒大,“小時候我就愛吃糍粑呢,但家裏的糯米不夠吃,得緊着過年吃,我就巴巴的盼着過年,到了過年的時候,我阿娘又舍不得家裏的紅糖,只給在裏面包些花生芝麻,害得我咬了口沒嘗出甜味兒,撅着嘴哭了,我大哥疼我,看不得我哭,便去偷了家裏的糖罐子,一口氣給我包了一把的紅糖進去,齁甜的我牙疼,我吃上了紅糖糍粑,我大哥被我阿娘按在院兒裏揍呢。”

林将山嘴角帶笑認真的聽着葉溪講他小時候的醜事。

“等我嫂嫂和大哥有了孩子,我定是要做好些甜食給我侄兒的,不枉我大哥小時候疼我一場。”

“好。”

鍋裏的油熱了,葉溪将糍粑放進鍋裏慢煎,糍粑的表面炸成了焦黃色,裏面兒的餡兒透了出來,葉溪翻了幾下糍粑餅。

顧不得燙了,夾了一塊兒喂到林将山的嘴邊,“快嘗嘗,現在吃正酥脆呢。”

林将山輕輕咬了一口,外層的糍粑一咬便是脆的,裏面的糍粑軟糯還拉着白絲兒呢,紅糖芝麻餡兒一下就破了出來,甜香的湧在嘴裏,和糍粑嚼在一起,香得很。

葉溪又煎了幾個,轉頭去掀開鍋裏的蓋子,那裏蒸着雞蛋羹呢,家裏第一次撿到雞蛋,今晚他一口氣打了四個雞蛋,蒸出來的雞蛋嫩滑細膩,一點蜂窩都沒有。

往裏面擱了一點醬油,滴了一些香油,最後撒上一把蔥花,香的人打跟頭。

林将山和葉溪就坐在竈房的小桌上開飯了,飯香透過小窗戶飄出窗外。

這是他們山村裏樸素又豐盛的一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