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這裏是山秀村68
第68章 這裏是山秀村68
咬春便是要吃春餅, 擺春盤。
葉溪回家後,将五色米泡了起來,待會兒拿來熬成粥喝, 便提上籃子出門去尋春了, 今天是要尋些野菜回來做春餅的。
冬季的雪下的大,哪怕是快要立春了, 還是冷的凍手,葉溪拿着小鋤頭在化凍的雪地上來回翻找着。
這時節是有野菜已經破土長芽的, 便藏在雪地下面兒。
果然雪地下的泥土裏已經有了一絲嫩綠,荠菜悄悄發了芽,長出了指頭大小的葉片兒,葉溪拿鋤頭挨着挖了一些出來,葉片兒還沾着雪水嫩着呢。
又去了田埂邊上尋, 今兒村裏都是要咬春做春餅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是來尋菜的嬸嬸。
依次打過照面兒, 又互相給看了看自己籃子裏尋到的野菜後。
葉溪在靠近水渠的田埂邊上又發現了一叢細嫩的野蔥, 這可是好東西, 拿來涼拌有濃郁蔥香不說, 還能拿來炒臘肉,那才是好吃呢。
得了野蔥眼見地頭的人愈來愈多了,葉溪便想着家裏僅兩個人便不與這些村裏的嬸嬸哥嬷争了, 回山上去瞧瞧林子裏有沒有鹿耳韭, 或是鴨腳板, 挖回去炒雞蛋吃。
林子裏人少,葉溪尋尋找找還是得了半籃子的鹿耳韭, 又摘了些剛抽出芽的兔兒菜,僅夠着他們兩個人吃了。
回到院兒裏, 林将山還沒有回來,想來是游春神還有其他活計。
小鹿和羊兒憋了一整個冬天,院子裏的青草地已經抽了嫩草出頭,便讓它們在院兒裏啃着野草。
回到竈房裏,舀了兩瓢面粉出來,和好面團後,便開始調油酥,準備擀春餅吃。
中途又去菜園子裏拔了幾根冬日裏沒吃完的長皮紅蘿蔔,切成細絲兒後用鹽水殺了殺水,待會兒和野菜一塊兒拌着拿來卷春餅。
從前天開始,就已經每日出太陽了,春日的太陽比冬季的要暖和些,曬得人身上暖洋洋的,葉溪将家裏的被子抱了出來,曬在院兒裏,又将棉衣等衣物也洗了洗,門窗都打開通風。
收拾了這些,竈房裏的面團便發好了,葉溪回去将面團扯成小劑子,壓扁後六張疊在一起,每層刷上油酥後,用擀面杖來回擀動,直到擀成透薄的面皮兒,再放到鍋裏去蒸。
蒸熟後便能扯下一張張透光的春餅了。
将尋到的荠菜,長耳菜還有蘿蔔絲兒一塊兒放進碗裏,加了鹽,醬油,香醋,胡辣子調味兒後,又加了些野蔥段,涼拌了一碗野菜胡蘿蔔絲兒做為裹春餅的菜。
切了肥瘦相間的臘肉,炒了一盤野蔥後,剩下的野蔥便用了一點肉餡兒攪成餡兒做了幾張蔥油餅,酥脆的蔥油餅上撒了花椒粉,是山上野生的花椒磨制成的,椒香味特別重,和野蔥混在一起,香的讓人咽口水。
鍋裏的粥已經熬稠了,葉溪掀開鍋蓋攪拌了下,又将火退成了小火,慢慢煨着,等着林将山回來就能開飯了。
鹿耳韭比自家重的韭菜,味道要重些,拿來包餃子或是炒雞蛋都香,家裏下蛋的母雞最近一天還是能撿兩三個的,冬季裏緊着豬肉臘腸吃,雞蛋倒是攢下來了。
葉溪便用了四個雞蛋炒了一把鹿耳韭,黃綠相間,油嫩嫩的一大碗,正好拿來下粥吃。
竈膛的火燒完,林将山便回來了,推開院門兒就聞到了竈房裏傳來的飯香味,是野菜特有的香氣,跟吃了一冬天的蘿蔔白菜味道完全不同。
葉溪擦了擦手,笑道:“回來啦,今兒咱吃野菜飯,咬春呢。”
林将山去洗了手,瞧着一桌子的菜,咽了咽口水道:“可算是有口新鮮的吃了,吃了好長時候的蘿蔔白菜還有土豆南瓜,就想着地裏的這一口。”
葉溪給他遞了筷子後坐下:“都盼着開春呢,地裏頭紮滿了人,都想尋些野菜回去打牙祭,我運氣好,還挖到了一窩野蔥子,炒今年的臘肉,油汪汪的香。”
林将山埋頭咬了幾口蔥油餅,又夾了一筷子的鹿耳韭炒雞蛋,吃的很香,葉溪裹了一個春餅給他。
“游春神結束,過幾日便是立春了,家裏的菜園子就該翻了,荒地也得開起來,好買了雞鴨回來養呢。”
林将山點了點頭,“今兒游春神,村上給了十文錢做勞力費,我順帶問了問村長,村西山壁邊上的那畝地。”
葉溪嚼着春餅:“村長怎麽說?”
“那塊兒地有兩畝三分多,地肥,村長說若我們想買,便按着兩畝賣,比旁的價要高些,得八兩銀子。”
是貴了些,葉溪眼皮都跳了跳,旁的地六兩銀子就能買到,可自家相公一早就看上了那塊兒,他總是有自己的決斷的。
“咱家銀錢是夠的,相公若覺得合适,便買下就是,有了這塊兒地,咱家的口糧便足夠吃了,怕是都有剩餘去賣的。”
林将山道:“買塊薄地不如狠狠心買塊兒好的,橫豎都是要花銀錢的,等立春後,便将地墾出來,土壤肥都不用上肥便能下種了,地裏的冬小麥一收,那邊就已經下種,等這邊的地下種時,那塊兒地怕是已經在抽芽了。”
相公心裏有規計,這日子可不就有奔頭了麽,葉溪高興的點了點頭。
“改明兒得去鎮上問問牛的行市,得買頭牛回來,出門能拉車不說,翻地犁地都是要用的,還能讓丈人家也使上。”
葉溪知道家裏是攢夠了買牛買地錢的,雖然心疼錢匣子裏的銀錢要空了,但買牛買地才是他們山村農戶的頭等大事,這是在置辦家底兒呢,花銷出去日後定是能掙回來的。
“行,聽相公的,只是沒有想到咱家居然就能買牛買地了。”
這地一買怕是比山秀村好些戶人家的日子都好過了,也不枉他二人成家後處處攢錢。
林将山喝了半碗粥,笑道:“夫郎是個賢惠又能持家的,多虧了你,在家飼養家禽不說,一張張帕子也是攢了些錢的,給我幫了不少力。”
葉溪握着林将山的手,輕聲道:“相公莫誇我,你為了咱這個家,上山砍柴打獵,下地澆糞挖土,三九大寒天都要出去賣炭的,咱兩人便一塊兒攢勁,将這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
隔日,林将山便去了鎮上去問牛價。
葉溪提了些雞蛋回娘家看看劉秀鳳,倒春寒的時節,葉阿爹就着涼中了傷寒。
進門就瞧見劉秀鳳在檐下用瓦爐罐熬藥呢,刺鼻的中藥味飄進葉溪的鼻子裏,瞧見自家小哥兒回來了,劉秀鳳搖着扇子笑道:“溪哥兒,怎回來了,這時節正是家裏忙的時候呢,家裏的菜地可開好了?”
做娘的難免要過問幾句孩子的營生家務的。
葉溪将雞蛋籃子放下,“種還沒撒呢,聽我阿爹中了傷寒,我回來瞧瞧。”
“嗐,這時候天氣就是拿不準,晌午的時候太陽曬的烈,過了晌午又忽地吹起了春寒,冷的讓人衣裳裏鑽冷風,你阿爹做活貪涼,這可不就遭了麽,也不大礙事的,就咳嗽幾聲,倒是沒有發高熱。”
葉溪心裏還是不放心,進了屋去瞧了瞧自己阿爹,見他躺在床上說話中氣足,面色也是紅潤的,這才放下心來。
“哥婿怎麽沒來?”葉阿爹和葉溪聊了幾句,見他一個人回了娘家,不由問了起來。
葉溪替他攏了攏被子,笑道:“阿爹是怕我和他吵了架麽?他只是今日去鎮上看牛去了,抽不得空,我自己個兒就回來了,橫豎一盞茶的路程,我回來方便的很。”
葉阿爹聽了葉溪他們要買牛了,臉上也是高興的很,“好,哥婿是個有能耐的,咱村裏攏共也沒幾頭牛的,他倒是買上了,這日子瞧着你們過的紅火。”
劉秀鳳熬了藥端進屋來,笑道:“到時候還能沾沾你們的牛車坐咧,溪哥兒眼光好,找的漢子能幹又有出息咧。”
葉溪便将他們看中的那塊兒地的事兒一塊兒說了。
葉阿爹是個在地裏幹了幾十載的人,聽了那塊兒地便誇林将山的眼光好,那塊兒地種糧食定是比其他地畝産高的。
葉溪陪着阿爹阿娘聊了一會兒子,沒見到自己嫂嫂和大哥,便問道:“大哥嫂嫂呢?怎不在家?”
劉秀鳳眉眼笑了起來,“他帶着你嫂嫂回秀水村娘家去了,你嫂嫂身子現在懷了四個多月,已經坐穩了,過年時節雪太大了,沒辦法回娘家探親,瞧着她是心裏念的緊了,如今雪化凍了,天兒也暖和了,便叫山小子帶她回去走一趟,怕是親家也是念她的緊呢,我還讓山小子買了些好酒點心一塊兒帶去,讓你嫂子的阿爹阿娘瞧見了,知道她在這兒過的好,心裏也不是那麽惦念了。”
婆家都是不喜歡兒媳往娘家跑的,遇見苛責一些的公婆,更是覺得兒媳嫁到自家便是自己家的人了,沒事便不要回娘家,更怕兒媳将自家東西帶回娘家去,劉秀鳳倒不是,她是位極其和善的。
葉溪笑道:“阿娘是位好婆婆呢,比村裏那些嬸嬸們都好。”
劉秀鳳嘆了口氣兒:“我嫁過來時,還是受了你們葉家公婆的一些磋磨的,五更起床叫你洗衣做飯還要去打水,更不許我回娘家去看看,等着生了你大哥,都已五歲了我才讓你姥娘瞧見你大哥,如今我做了人婆婆,便不要讓你嫂嫂再吃這些苦才是,你嫂嫂為人好,沒心眼,家裏就是要這般才能和和氣氣的。”
瞧着已經待了大半天,葉溪走之前囑咐阿娘定要将自己帶來的雞蛋做來給阿爹吃,讓他多補補,才能将養的快,莫要心疼舍不得。
劉秀鳳将他送出村口後,葉溪才返回了半山腰的小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