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雙更合一

第52章  雙更合一

雖然李有德是村支書, 家裏條件也比村裏其他人家都要好一些。可是家裏這一攤子事兒也不少。

李書記家裏也是種了一點兒地的。家裏得吃糧食啊。除此之外,還種了菜園子。養了豬和雞的。

另外家裏人吃飯,收拾家裏, 這都靠着李家女主人來幹這事兒的。

李有德也只是閑着的時候下地幫着幹點農活,可是其他活, 他可幫不上忙。

更別提, 家裏如今還添了大孫子呢。

老伴兒孫容除了平日裏要負責給孩子做輔食吃,比如用砂鍋熬豬油粥, 紅薯粉……還要負責孩子洗洗擦擦。

因此這會兒李有德想起來, 老伴兒上班去了,這家裏這些事兒誰幹?心就慌了。

他李有德肯定不行!

兒媳婦……嫁過來之後就沒見她幹過這活。而且李有德心裏對讀書人是另眼相待的。當初給自己兒子說這麽個媳婦, 就是看中人家有文化。在農村,有文化的女娃子可不多。兒媳婦雖然看起來在勞動方面不行, 但是人家念書多啊。一個高中生幹這麽多活,是有點糟蹋人了。

孫容道, “我都想過了, 我去上班,一個月咋樣也能拿十幾塊錢工資,這不比養雞養豬強?這可是旱澇保收的工資。這豬也不用養了, 雞養幾只也不難, 你平時在門口撒點兒糧食就成, 它們自己會回家。”

“那洗衣做飯呢?”

孫容這一路可都想好了。“衣服我下班回來洗了。做飯……你自己随便對付對付就成了。總不能為你吃飯,咱這工作就不要吧, 這可是拿工資的工作啊。”

“那大孫子咋辦啊, 咱能對付, 大孫子能對付?”李有德着急了。大孫子就是家裏的寶的。可不能委屈了。挨餓的孩子長不高的。要不咋說現在孩子比過去高呢?都是吃糧食吃的。

孫容看了看兒媳婦的房間,“我打算讓兒媳婦自己帶。我到時候賺工資了, 和她分。”

李有德有些懷疑,“她能行嗎?”兒媳婦抱孩子還成,還在給孩子做啥早教,說以後孩子會更聰明。可給孩子做吃的就沒咋動手的。

Advertisement

孫容道,“不行也得行啊。咱家也就這個條件,又不是能讓她閑一輩子的。多一個人賺錢,這不多一個收入嗎?你說這工作多難得啊。咱要是不幹,別人都得說咱傻。”

“幹脆讓兒媳婦去上班?”李有德覺得這才是最好的安排。兒媳婦可是高中生,啥活不能幹啊?

“你以為那是你家辦的廠呢,兒媳婦都沒去參加培訓,能招工?我這是食堂,才不用參加啥培訓。兒媳婦能去揮大鏟子?”

“……”李有德覺得不能。然後不甘心的問,“這都一家人,非得參加培訓?”

孫容聽到他這話,頓時知道他要放什麽屁了。

“你是不是看着親家給咱一個工作,就以為人家是好說話的?要是你想給兒媳婦一個工作,你自己去找人說去。咱可不敢。得罪人了,到時候咱這工作都要沒了。”

李有德自然想到了自己在蘇家受到的待遇了。頓時清醒過來。他老李家和老蘇家還真不是一家人。最起碼人家是沒認可他李有德的。

咬咬牙,終究是不舍得這份工作。“那行,就按着你說的辦。”

于是孫容就去屋裏找兒媳婦商量這個事兒。

徐秀麗聞言瞪眼。似乎有點兒不敢相信。

然後上下打量她婆婆。這老太太平時在家裏咋咋乎乎,沒事兒和她這個兒媳婦鬧別扭。現在還要去上班了?這樣的老太太還能去上班?廠裏門檻這麽低了?

不對,老太太要去上班,這一攤子事兒都交給她了?

徐秀麗不幹了。她那長長的夢中,就是因為柴米油鹽的日子太苦了,所以夢醒之後,她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就是為了不重蹈覆轍。就是為了不再勞累。

現在她是能不動手就不動手的。以後丈夫李明啓當了平安鎮首富,這日子更舒服。她就沒想過管家裏這一攤子事兒的。

“不行,這我忙不過來。”徐秀麗拒絕了。

孫容頓時不高興了,“讓你去參加招工,你不去。現在我去,你也不樂意。你這是要上天啊。”

徐秀麗道,“一個月就十幾塊錢,累死累活的有啥意思。”

孫容驚呆了,“啥,十幾塊錢你都不放眼裏?”

之前兒媳婦看不起村支部那幾塊錢的補貼也就算了。現在十幾塊錢都不看在眼裏。這是眼睛朝天看啊。

瘋了瘋了,到底是誰瘋了。孫容在反省,自家這老李家到底是哪一點給了兒媳婦錯覺,讓兒媳婦覺得能不把一個月十幾塊當回事。不值當去賺的。

她兒子從部隊轉業回來,因為會開車,在鎮上開車。現在一個月也就拿三十一塊錢啊。就這都讓人羨慕呢。咱一個啥都不懂的老婆子去賺一個月十幾塊,還有啥不滿足的?

“反正這事兒就這麽定了。實在不行,我一個月就留兩塊錢,其他錢都給你也行。這錢好歹賺回來是自家的。咱不去賺,那就是別家的。咱給大寶多攢錢不成?”

“秀麗啊,咱不能光靠大寶他爸啊。”

這話讓徐秀麗聽着心裏難受極了。确實不能靠李明啓了。李明啓這命運都和夢裏不一樣了。這還靠得住嗎?

“兒媳婦,你就只管你和大寶就行了。別的咱也不指望你了。大寶那輔食,我頭天晚上放竈裏熱着,你直接給他拿出來喂就成了。不費事兒。就這麽決定了。”孫容說完立馬就走了。要不然又要和兒媳婦吵起來了。

晚上李明啓回來了,他媽和他這麽一說,他也高興。

家裏又多了一份收入了。這可比種地強啊。“家裏那莊稼都不用種了。田地就退了吧,省得還要交公糧。”

李有德道,“這也不知道穩當不穩當。”

“咋不穩當啊,那麽有錢的人辦廠,難道還能辦垮了?今天我在鎮上還和給進山叔開車那司機聊了。人家知道我二姐是蘇家兒媳婦,就和我說了好多。說人家那蘇老板多風光,多有錢。還說馬上要在東州市投資建大廠。”

李有德震驚,“這麽快就要建廠?”

“是啊,說是蘇老板認識的有錢人一起建的。人家都是國外回來的大老板,有錢。”

李有德現在已經酸不起來了。當覺得對方和自己差不多一個層次的時候,會有酸的感覺。但是發現對方已經是自己仰望的程度的時候,就感覺理所當然了。

他親家蘇進山,真的飛黃騰達了!

基于對親家實力的信任,所以李家決定開年不養豬了,養雞數量也減少,留兩只老母雞下蛋給孫子吃就夠了。田裏的活兒到時候就讓別人幫着幹,只種點兒稻子吃飯,其餘的田地就給別人種了。

孫容一聽這事兒定下來了,頓時覺得神清氣爽,渾身舒坦。感覺這幾十年,都沒這一刻讓人開心。哪怕當初生了兩個閨女,在全家人期盼下生下兒子,都沒讓她這樣發自內心的開心的。

這感覺難以形容,反正想着就感覺腳底軟軟的,人有點兒飄乎乎的感覺。感覺自己不一樣了。她以後能當工人!

對于一個一輩子依靠于別人過日子的人來說,這種美妙的感覺實在是有些妙不可言。

李明啓也很高興,結果回到房間就被媳婦徐秀麗甩臉色了。徐秀麗不滿的看着他,“媽去上班了,家裏啥都指望我了?我嫁給你不是為了吃苦受罪的。”

徐秀麗現在心情有點兒敏感。本來就覺得夢境出問題了,自己選擇錯了。現在婆婆又來這麽一遭,她就覺得這大概就是這輩子辛苦生活的開始。從此以後自己又要過上辛辛苦苦的日子了。她心裏特別害怕。

她夢中,自己在窮苦的日子裏掙紮,又沒有能力去改變這一切。這讓她覺得不管多努力工作,賺辛苦錢是沒用的,只有有家底有運氣的人才能發財。她夢醒後把過幸福生活的期望全都放在了丈夫李明啓的身上,因為夢中他就是那個個會發達的幸運兒,有家底,有運氣。成了全鎮首富,在縣城也買了大房子。

可現在,李明啓沒能讓她過上好日子,倒是先讓她過上柴米油鹽的苦日子了。她沒法接受。

李明啓道,“媽去上班是好事啊,以後咱家多一份收入。別人家羨慕不來的。”

“靠你媽賺那十幾塊錢工資……你還是個男人嗎?”徐秀麗惱怒道。只覺得李明啓全鎮首富的濾鏡這會兒都碎光了。

李明啓:……

他也有點兒不高興了,這幾天他就感覺到媳婦的心情很微妙。只是她一向喜怒無常,結婚那陣子也使性子,後來突然就和他好好過日子了。如今又使性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只是面對這個質問,他心情也是不美妙的。明顯感覺自己被瞧不起了。

可是李明啓想不通啊,這十裏八村的,也沒說有幾個年輕人比得上他吧。

李明啓大概也永遠不會知道,他之所以被媳婦瞧不起,是因為他和夢中那個全鎮首富的他相比,實在不夠看。

……

招工的信息通過村幹部們連夜統計。很快就把名單給統計齊全了。

村裏符合要求的人基本都報名了。

大家都存在一個僥幸的心理,沒準自己就被招上了呢?于是雖然對培訓很不喜歡,但是依然很多人參加培訓,然後參加報名。

等名單統計到了鎮上的時候,鎮上的幹部發現這參加招工的人真是挺多的。

可見本地人對于在鎮上擁有一個工作的期望是多大。

也說明這招工工作真是輕松不了。

司機小田一早就來接蘇家人。老蘇家人甭管老小,一窩蜂的擠上車去了。可憐這小小的汽車,愣是承擔起了不屬于它的重量。也得虧這鄉鎮地方還沒有抓超載的。

雖然擠成一窩,可是老蘇家人心裏卻很享受。這可是小汽車啊!

是專門給他們坐的小汽車。擠一擠咋了?讓咱趴在車頂吹風都沒事兒。蘇盼盼道,“這是咱爺爺的車啦?”

“那可不,以後你爺爺坐這車上下班。”李春蘭高興道。

蘇盼盼崇拜的看着爺爺。

坐在副駕駛上面的蘇進山通過後視鏡看到孫女的崇拜的眼神,頓時坐直了。

車子行駛出村子的時候,沿路的人都看着。

昨天那司機開車走的時候,有人問司機,咋送蘇進山他們回來。

這司機說了,以後是給蘇進山當司機的。這車也是廠裏給蘇進山配的。

這消息,讓小霍村許多人一晚上沒睡好。

因為他們發現,在他們已經努力接受蘇家人富裕的時候,現實總是在不斷的拔高他們的認知。人家這不是普通富裕,人家這是坐上小汽車了!

完全成了他們腦子裏都想象不出的模樣了。

再一回憶過去那些日子,倒更像是做夢一樣的。否則這變化咋這麽大呢?

蘇家一家子到了鎮上,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好歹是在南方培訓過的,蘇進山對于管理這個廠,是心裏有數的。從招工開始,他就有全盤的計劃。

比如先出啥題目考。這叫筆試。筆試結束之後,再根據大家自己報名的崗位進行面試。

最後錄取要看綜合成績。

如果不适合這個崗位的,再優秀那都不能要。

林鎮長看到蘇進山這嘴裏說得頭頭是道,條理清晰的,心中又忍不住感慨。

人家蘇進山這改變可不止是物質上的改變,這內部變化也挺大的。這又學了不少東西啊。不過蘇進山向來是這樣一個人。

善于抓住機會,也會為了這個機會去努力。

要不然當初也不可能被選為大隊幹部了。再聯想到那位在國外也創出那麽大家業的蘇福生,仿佛這也不稀奇了。他們老蘇家這骨子裏是不是都有點兒不簡單?

一時間,林鎮長都開始回憶了,自家還有哪個小輩沒找對象的。蘇進山家可還有一兒一女沒結婚呢。以前是老大難,以後大概是香饽饽了。

有了蘇進山的安排,平安鎮的領導們也趕緊行動起來了。準備趕緊先把考試給辦了。

出題人還是那些進行培訓的老師,題目按照初中文化水平出的,還夾着兩個培訓中出現的基礎問題。

也不需要單獨出試卷,只需要準備白紙和鉛筆。考試地點就在平安鎮中學。到時候大家坐在教室裏面,題目寫黑板上。考試的人自己看題目,然後在白紙上面寫答案。這樣安排效率高還省錢。

考試通知一下來,報名的人都沸騰了。

鎮上這動作和可真快啊,才報名,就通知去考試了。

然後有部分人發現,他們家曾經和蘇家有矛盾,這事兒村幹部不知道,但是蘇家人肯定知道。之前只是試探的報了名,這次竟然沒被踢出來。還真能參加招工考試!

難道是人家沒發現?

趕緊把自己藏好,也不到處聲張,就躲在家裏偷樂。

蘇進山帶着家裏人開完會,就進老廠房視察,然後在已經完工的廠房辦公室裏,搬了個小木桌子,一家人圍着桌子站着。就這麽開了個會。

全家人處于興奮中。

這裏以後就是他們工作的地方了。

蘇進山道,“這次招工,除了小霍村的人,其他村我适當的留了幾個和咱家有點矛盾的人。”

蘇向東性子急,脾氣可不好。他不滿道,“爸,幹啥留下來啊。大妹說了,得罪咱的就不要。”

蘇進山道,“你大妹是為了給咱出頭。可咱也不能真的一個不要。你想想,咱小霍村人肯定還在到處說閑話呢。想讓整個平安鎮的人都敵視這個廠,敵視你大妹。你大妹在鎮上辦廠,咱們咋能讓她被人這麽誤解呢?咱也不能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奸計得逞。有些是家裏的老人說閑話,可小輩還是好的。咱要還是不要?要是不要,咱是不是做得太絕了。”

“咱做人留一線,我就是要讓別人知道,不是咱蘇家人小氣,是那些人做得太過分,讓人沒法忍受。只要做得不過分的,咱也沒計較。照樣讓人來參加招工。這樣慢慢的讓大家改變對你大妹的誤解。”

聽到蘇進山的話,蘇向東才明白過來。

葛紅花道,“別的我不管,說過寶玲閑話的,咱不要。”

蘇寶玲道,“媽,我現在都不在乎那些了。”

“你媽我在乎。說女娃子閑話,這心得黑到啥樣兒了。這樣的人,人品能好?配當工人嗎?而且你浔姐還特意和鎮上要求了。喜歡說這類閑話的都不要。不想廠裏風氣被帶壞。”葛紅花現在說話也有領導派頭了。

蘇向東兩口子和蘇向南都點頭支持。說別的可以,不能說小妹的壞話。當初大妹被人說得都不敢出門了。

蘇寶玲雖然已經不在乎別人閑言碎語,甚至覺得那些人自己目光短淺沒見識。但是對于家裏人的維護,還是十分感動。

招工标準定好了,蘇進山又告誡蘇家其他人,招人這個事兒一定要嚴格。

心裏要有譜兒,不能人家奉承幾句,就飄得找不着北了。該是啥标準,就是啥标準。不能招一個沒用的閑人進來浪費蘇浔的工資。

“我還是那句話,大侄女信任咱,咱就得把這事兒幹好。當初我以權謀私的結果,你們也都知道了。咱老蘇家直接就倒下了。現在被大侄女扶起來了,咱可不要不長教訓。”

這話讓蘇家人都想起過去那些事兒。其實也不遠,也就一兩個月之前的事情了。

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确實讓他們已經漸漸開始遺忘過去的苦難日子。

如今蘇進山點了一句,大家就想起了過去的生活。然後忍不住打了個冷顫。

全家人心裏對于自己要做什麽,心裏都有了數。

工廠開工儀式、招工、崗前正式培訓、上崗!一切有條不紊的進行起來了。

一部分機器被大貨車運輸到了平安鎮。嶄新的機器,在冬日裏亮得就和太陽發光一樣的,照進了許多人心裏。

這機器可真漂亮!

這是許多人的第一感嘆。

以前鎮上哪裏會有這樣的好機器啊。別說進口機器了,就是新的機器都沒有。都是一級一級淘汰,最後大家都不要了,才輪着他們這樣的鄉鎮地區。

因為是第一批貨,進場的機器不多。但是已經夠鎮場子了。

圍觀的人挺多,很多下面村子裏的人也來鎮上看熱鬧了。

大家裏三層外三層都不止。把新建的廠門口圍得嚴嚴實實的。一點兒風都漏不過去。

蘇進山發表了演講。稿子都是他自己寫的。

以前好歹是當過大隊長的人,沒少發言。

下面圍觀的人中,有許多人自然是見過蘇進山的,這會兒看熱鬧,看着臺上發表演講的蘇進山。愣是有點兒不敢認。

“這蘇進山?”

“咋看着變化挺大的?”

“這說是蘇進山的兄弟,咱都信。”

“……”

之前其他村子的人只在傳言中聽說蘇家人發達了。就是腦子裏沒概念。此刻看到蘇家人站在自己眼前之後。通過他們的變化。腦子裏頓時直觀起來了。

一時間覺得這些人和自己之前聽到的閑話中的形象,咋這麽不像呢?

以前那些閑話……是假的吧……

蘇進山演講已經進行到最後,“我宣布,憶家塑料制品廠從今天起正式開工。招工考試從明天開始!”

這句話頓時得到了雷鳴般的反饋。

東州市,蘇浔在聽李玉立的工作彙報。

知道蘇進山那邊已經開始進行正式招工考試了,就點點頭,“盡快安排一下,我帶這些人去參觀我那小廠子。”可不能讓這些年輕人在這裏多待了,再待一陣子,老底都要漏光了。

李玉立有些擔心,“蘇總,咱們廠規模不大,會不會讓人誤會您啊?”比如誤會蘇總的實力之類的。

蘇浔道,“我就是要讓考察團的人都知道,一個小廠也是可以賺錢的。總要給她們一點信心。至于誤會……我在乎嗎?如果真的有人誤會我的實力,那趁早離開。也不是誰都能當我蘇浔的朋友。”自己辦的那個廠遲早是要讓人知道的,藏着掖着反而顯得氣弱。再說了,她已經表明了自己穩妥的作風了。開局辦小廠,不正是證明了自己這一點嗎?”

李玉立覺得自己覺悟低了。真正有實力的人無所畏懼啊。

這幾天二代考察團玩得有點兒迷糊了。自從和東州正式開始商議合作的事宜開始,她們得到了東州無微不至的照顧。

一個市的力量,想好招呼好這些二代們,還是很容易的。

被人重視,被人當做真正的投資商一樣看待。帶大家考察,帶大家到處參觀。還順帶舉行各種酒會,将他們介紹給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然後得到這些人的恭維。這體驗可真不錯。着實體驗了一把父輩們的榮光。

甚至讓這些人一度有點兒不好意思。總覺得自己只拿出幾萬美元的投資資金來,卻讓人這樣重視,花費這麽多來對待。這有點兒占便宜的感覺。可是二代們實際上也是囊中羞澀,實在拿不出更多。而且畢竟是第一次辦廠,心中多少是有點兒沒底的。也不可能盲目投資。于是大家只能忍着尴尬的感覺接受東州人熱情的款待。至于增加投資,嘴裏是半點不松口的。

好在蘇浔終于将大家從這尴尬的局面中解救出來,提出帶大家去考察塑料制品廠。考察完之後,要是大家覺得沒問題了,就回來簽訂協議。然後各回各家拿錢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