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66章
方喬慈一雙烏湛湛的眼睛看過來, 用最童真的話問道:“為什麽要看藥方?這病方是可随意示人的嗎?”
病患服用的湯藥方子算是一種隐私,許黟提出這話時,便存在着被拒絕的可能性。
他卻坦然道:“先天禀賦不足, 致使心之氣、血、陰、陽皆是不足,乃素體虛損,陽微陰弦所致的胸痹之症。”[注1]
許黟能診斷出來方喬慈的病因,算是博得了方楚良的一大信任。
上一回, 還有一個大夫問診後, 說他兒子是“熱結血瘀”之症,直接就被他趕出莊子, 但凡說的是“心痹者, 脈不通”, 都不至于讓他氣到失态。
說起來方楚良也是翻閱過不少古醫書的。
作為博覽群書的教谕,他手裏頭就有不少尋常百姓接觸不到的醫書。甚至與,因為讀得太多, 他越明白胸痹之症為何少有大夫能醫治, 實在是難以治愈,就更加的害怕失去慈哥兒。
這種煎熬太少人能理解了,他夜夜入夢,常因為夢到慈哥兒離他遠去的畫面而驚醒。
方楚良問道:“許大夫想看以往的藥方也可以,不過這是為何呀?”
許黟說:“令郎的辯證初判,更像是心陽不足, 為先天之兆,可綜合種種卻不止這一病因。我想知道, 以前脈診的大夫都用的何種藥湯。”
雖《金匮要略》裏有素體虛損的辯證之說, 但在宋時,可沒有先天心髒病的說法。
據說心髒病這個病名的起源是來自于明朝中後期, 名醫龔廷賢醫治好魯藩王妃的胸痹之症,從而才有了“心髒病”這個名詞。
不過,在心髒病學家還沒有出現之前,古中醫裏對胸痹的各種辯證與治療,已經有非常多的臨床病例。随手翻一翻古醫書,就能看到各種關于“胸痹”的辯證之法。
也有不少治療方案,比如是“活血化瘀法”、“芳香溫通法”、“化痰逐飲法”、“益氣養陰法”等。[注2]
到現代,以許黟接觸到的中醫學中,對于胸痹的治療已經有了新的辯證與分類。
所以許黟很想知道,這時候的大夫,在臨床醫學中,是如何用藥的。
好在,許黟上面那段話,還是打動了方楚良。
他往外喊了一聲,很快方管家就進來了,方楚良吩咐他:“你去将慈哥兒以往喝的藥湯方子都拿來。”
方管家退下後,許黟把視線落到小孩的身上。
小孩瞧着如同瓷娃娃,面色白皙,細看又過于蒼白,沒有血色的嘴唇帶着一絲淡淡的紫氣。
不過他的指甲光滑圓潤,雖不夠粉紅,但不至于色變帶紫。
方喬慈見許黟一直在看他,就問:“許大夫,你怎麽一直看着我?”
“我想問,你走動時可會氣喘?”許黟順着他的話問。
“不會呀,除了不能跑,我其他都很正常的。”方喬慈為了讓許黟相信自己說的話,就拉着他小聲說,“我只有偷偷哭的時候會難受,但我很少哭的。都怪那些大夫,說我不能亂跑,我已經好久沒有下山了。”
說着他眼睛帶着期許地望着許黟,“你會讓我出門的嗎?”
許黟笑說:“你這病,出門不會影響病情。”
方喬慈聽後眼睛亮了亮,連忙道:“你快跟阿爹說,這樣阿爹就允許我出門玩了。”
“嗯。”許黟點頭。
兩人沒聊沒多久,外面響起一陣腳步聲。
回來的人不止方管家,還有一位容貌美豔,穿着一身淡紫色綢緞褙子裙的年輕婦人,她梳着圓髻,頭上裝飾不多,只銀梳并着兩根銀簪,未施粉黛,眉宇間有着一絲化不開的愁緒。
在她身後立着一個婆子,許黟還記得她,是過來時見到的秦婆子。
那秦婆子面色不善地對着他瞪了兩眼,臉上好似寫着“有娘子在,你休想騙郎君”的神情。
許黟摸不着頭腦:“……”
他不記得,自己認得什麽秦婆子。
莫非這人把他當成行騙的光棍了吧。
方楚良起身,看向年輕婦人問道:“娘子怎麽過來了?”
他話音還沒落下,坐在旁邊椅子上的方喬慈溜下來,走到他娘旁邊,蹭着他娘的裙邊,軟聲地喊道:“阿娘。”
齊秀娘眼中多出疼愛之色,撫着他的臉,柔聲問道:“慈哥兒,今個兒累不累,可要去屋裏歇息?”
方喬慈眼珠子轉了轉,眼睛餘光瞥向旁邊的秦婆子,可人兒地說:“阿娘,我不累哦。”
然後,就當着衆人的面,天真無邪般地問:“阿娘,你是知道許大夫要來給我看病,才來的嗎?”
齊秀娘:“……”
秦婆子這會上來,笑容滿面地對他道:“慈哥兒,娘子和郎君有話要說,咱們先回屋可好?”
“有什麽話,是不能當着我的面說的嗎?”方喬慈有些不開心地嘟起嘴角。
秦婆子噎住,實在是拿捏不準慈哥兒是知曉了,還是不知曉。
都道慈哥兒聰慧,方府上下都不敢随意地哄瞞他,只要是謊話,就很難瞞住他。
哪怕是郎君,也不會事事都瞞着他。
方喬慈這麽一說,齊秀娘就讓秦婆子退下,轉過頭看向方楚良。
“夫君不說兩句嗎?”
方楚良道:“慈哥兒已和許大夫聊過,就讓他留下來一塊聽罷。”
他很了解這個兒子,适才兩人的談話他都已聽到,知曉慈哥兒還挺喜歡這個年輕的大夫。
齊秀娘面色不顯,拉着慈哥兒坐到桌幾旁的椅子上,視線落到許黟身上,緩緩開口。
“許大夫,我話直,還望你莫怪。我家慈哥兒這頑疾,這些年裏尋醫問藥不少,藥湯沒少喝,病卻一直無法治愈,作為慈哥兒的親娘,我也不忍他總是這般遭罪,你實乃太年輕了,不似以往問診的老大夫,讓我将慈哥兒的命交給你,我心慌得很,實屬做不到。”
許黟垂眸:“太太言重了。适才問診,在下還未開藥方,要是太太信不過我,在下這會便告辭。”
他說完,對着方楚良行了一禮,接着就開始收拾藥箱。
方楚良微微皺眉,立馬将許黟攔下來:“許大夫留步。”
他說罷,就回頭看向齊秀娘,解釋地說道:“娘子不能只看表面,這許大夫看着年輕,可上回你服用的陳氏消食丸就出自他之手。”
齊秀娘聽後也是驚訝,這陳氏消食丸,不是姓陳的大夫所制嗎?
她一直以為是妙手館裏的陳大夫所炮制,以至于對陳大夫都是十分尊敬,可陳大夫來給慈哥兒出診後,就表示治不了,連藥方都沒有開。
莫非這年輕後生,能比得過陳大夫?
在其他人沒注意到的地方,方喬慈小步地挪過來,拉住許黟的袖子,疑惑地問道:“你真要走?”
許黟看着他,笑了笑沒搭話。
這孩子果然聰慧。
很快,齊秀娘就被方楚良說服,讓許黟先開個藥方再看看。
許黟知道自己的劣勢在哪裏,一些病人是不願意讓年輕的醫師看病的,覺得這個年紀的醫師沒有多少臨床經驗,肯定不如老醫者穩妥。
當然了,有這個想法不一定有錯,确實在中醫裏面,老中醫的醫術更加有說服力。
不過也有例外,古代裏就有不少年紀輕輕就名聲遠揚的名醫。
許黟想,以後會不會多他一個?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現在最要緊的是要給方喬慈開哪個藥方。
方楚良道:“這是以往慈哥兒喝的藥湯方子,許大夫先過目。”
許黟道了一聲謝,接過他手中的一沓紙張。
足足有二三十張。
這方喬慈還真是泡在藥罐子裏長大的,不過八歲的年紀,就已經喝過這麽多中藥湯。
許黟一張張地翻閱,其中就有先前聽到的“四君子湯”,裏面除了白術、茯苓、甘草,還有一味人參。不過用在慈哥兒身上,卻不合适。
還有“當歸四逆湯”,“桂枝湯”,“瓜蒌薤白半夏湯”等等,這一沓藥方看下來,有幾個大夫開的藥方還是很有水準的。
譬如,“當歸四逆湯”加減法用,用桂枝、細辛等,可以減體內寒氣,對于四肢寒冷者有療效,也能減輕胸痹心痛症。
但這大夫後面新開的藥方裏,引經藥不對,主攻氣血虛,卻沒有補陽。
此外,其他大夫開的藥方裏,皆是多多少少有些對症不對藥。
許黟沉默地看完,沒有多說什麽,取出藥箱裏自帶的筆墨紙硯,開始研墨。
他給方喬慈開的是保元湯,這藥湯出自明朝魏直所著的《博愛心鑒》。
此藥湯主治元氣不足,少氣畏寒,陽虛頂陷等,對于心氣不足導致的胸痹之症的療效不錯。
因為它藥性甘溫,許黟覺得先用它來調理一下慈哥兒的身體,再合适不過了。
“這藥方,人參一錢,黃芪一錢五分,甘草五分,肉桂三分,加當歸一錢,丹參五分。水煎服,煎藥時要多加一片生姜。”[注3]
保元湯加減,多用兩味當歸和丹參,一味補氣和血,一味益肺寧心,都對心髒有好處。
許黟寫完,将藥方遞給方楚良,對他說,“我今日帶來的藥物裏,正好有這四味藥,方教谕若是同意在下的方子,可先煎服一碗,讓令郎服下。”
“好,好。”
方楚良拿過藥方一看,這藥方裏所用的藥物,皆是熟悉,可與以往大夫開的方子,又不同。
他沒再猶豫,讓管家把藥拿去竈房處,親自監督着把藥湯煎服出來。
齊秀娘出自大家閨秀,在閨中時,是有女夫子教授過《詩》《孝經》等書籍,她識得字,在看到藥方後,心裏卻是想,這麽簡單的方子,真的能治好慈哥兒的病?
她捏着方子,詢問許黟。
“此藥湯,真能醫得好慈哥兒的頑疾?”
許黟搖頭:“令郎的病是先天的,在胎兒時就已有,先喝這保元湯,是為了補養心氣,振運心陽。待令郎氣血虧虛補回,還需要改其他藥方調理。”
中醫脈診中,也是有一診、二診、三診或者四診等,每次診脈不同,服用的藥湯也要有所保留、加減。
每個大夫會對于接待的病患,所用什麽藥物都有自己的見解。許黟想先從心氣不足、胸陽不振中入手,那開的藥方,就要與別人不同了。
“麻煩許大夫了。”齊秀娘的态度緩和不少。
煎藥的時間不短,等待的期間,齊秀娘閑來無事,就問許黟:“那陳氏消食丸是你炮制的,那為何不是叫‘許氏消食丸’呢?”
許黟道:“雖是我炮制,但這消食丸的藥方并非出自我手,我只是借用藥方,不敢改換名頭。”
齊秀娘沒想到會聽到這樣的回答,不免多瞧了他兩眼。
“許大夫師出何處?”
“在下并未拜師,只是以前偶遇一雲游四方的老大夫……”
要說學醫無師自通,那說出去就太大口氣了,還不如編一個不存在的“老大夫”,這樣可以給許黟帶來很多方便。
果然,他講了自己是得了老大夫指點,又被贈予幾本醫書後,齊秀娘對他的感官有了良好的改善,不至于像最開始那樣,滿臉不信任。
在他們聊到消食丸如今只有他才賣之後,方管家端着一碗熱騰騰的藥湯進來了。
齊秀娘心急地起來,讓方管家把藥湯給她,她親自喂慈哥兒服下。
那藥湯聞着味道又酸又苦,方喬慈皺着眉頭,待齊秀娘吹得溫了,一口接着一口地喝進肚子裏。
喝完了,方喬慈撒嬌地道:“阿娘,我嘴巴好苦。”
“來張嘴,阿娘帶糖豆了,你含一塊。”齊秀娘早有準備,從袖袋裏拿出來一個包着的手帕,裏面裝了幾塊糖豆。
方喬慈含着糖豆,嘴角上揚地說:“阿娘做的糖豆最好吃了。”
“貧嘴。”這話對齊秀娘來說很受用。
方喬慈每次喝完藥湯嫌棄苦,不好喝,吃的糖豆都是她親手所做。
……
這藥湯喝完不久,方喬慈就喊着說熱。
“我手心都出汗了。”
他掏出手,對着他娘他爹說。
齊秀娘一摸他的手心,熱乎乎的,不像以前摸着冰涼。
她驚喜:“慈哥兒熱出好了。”
“我瞧到了!”方楚良亦是高興不已,他解下兒子戴着的圍脖,毛絨絨的雪白兔毛做的圍脖,暖和得很,可以往,慈哥兒戴着卻沒有多大區別。
這會,圍脖下面的脖子,也熱出汗。
許黟松開一口氣,這是藥效發揮了,看來他開的藥方沒有問題,能對症下藥。
“許大夫,你這藥湯真有效,你看慈哥兒這出熱汗,可是好事?”方楚良一面激動,一面又擔心這出汗不對,還是問一遍才安心。
許黟點頭:“此出汗非彼出汗,确實是對症下藥。”
方楚良和齊秀娘臉上的愁緒瞬間散開了不少,要是真的能把慈哥兒的病給治好,他們一定重金酬謝許黟。
許黟表示以後再說。
這會看他們一家三口親親熱熱的模樣,場面着實溫馨,許黟便覺得,他該回去了。
方楚良聽到許黟要離開了,立馬喊方管家去拿錢。
他道:“這是在下一片心意,許大夫且收下。”
許黟看着面前成色不錯的銀餅,他沒有任何負擔的收下:“那在下先告辭,一旬之後,方教谕可讓管家再去南街尋我。”
“明白。”方楚良颔首,讓管家送許黟回去。
方管家領命後,小聲提醒說:“郎君,許大夫不喜坐轎。”
方楚良哪裏聽不懂其中意思,立馬道:“備車。”
這回許黟離開莊子,就不是步行回去,而是坐驢車了。
方家的驢車不輸邢家的,雖車廂裏的裝潢沒有邢家的華麗,卻更加文雅。梨花木凳上,放着一個鎏金銅制手爐,裏面燃着的熏香味道清雅,許黟沒忍住,捧在手心裏,眯着眼聞了很久。
待他下車,他身上穿的衣服都被車廂裏熏的熏香腌入味。
阿錦看到他,第一句話就喊:“郎君,你好香呀。”
許黟:“……”
阿旭扯了扯阿錦,糾正道:“不是郎君香,是郎君身上的衣裳香。”
許黟:“……”這個解釋,還不如別解釋。
他咳咳兩聲,問他們自己不在的這段時間裏,都做了什麽。
阿旭和阿錦先交代他們做了什麽,而後小跑着進到堂屋,拿着一張帖子出來。
“郎君,這是邢郎君家的小厮送來的帖子,說想邀請郎君明日出門。”
許黟挑眉,接過帖子打開一看,才想起來是原來就說好的聚會。
因天氣轉寒,邢岳森就把聚會的地點改了,不去茶館,改去東郊莊子。
這個東郊莊子并非鑫家的馬場,而是邢家的一處度假莊園,裏面種滿花草果樹。這個時候莊子裏的桃子成熟了,便想着邀許黟他們一同去摘桃子。
一群四肢不勤的富家子弟,素日裏都沒幹過什麽活,這回見着桃子熟了,也想學一學農夫們是如何摘桃的。
許黟看完帖子,就把帖子放到一處,對阿旭道:“明日你和阿錦兩人留在家裏,要是有急事,就去牙行裏雇車去東郊莊子找我。”
……
待次日清晨,許黟練完拳,他擦洗身上的汗水,換上清爽的長袍,外面就停了一輛驢車。
邢岳森比他想的更加周到,連去莊子的車輛都給許黟備好了。
許黟本是打算坐劉伯的牛車,看來是不用了。
“你們在家守着,要是陌生人來尋我,就讓他第二天再來。”
阿旭和阿錦連連點頭,等許黟坐着驢車離開,就将院子的門鎖上。
這邊許黟剛出發,另一邊的鑫家。
西廂園裏。
鑫盛沅趴在暖和的床榻不願起來,外頭伺候的貼身丫鬟雪蓮悄聲進來,撩起床榻的帳子,見着他睡姿,捂着嘴笑道:“鑫哥兒,再不醒來,去莊園玩可就要遲了。”
“嗯……嗯……”鑫盛沅聞聲,無意識地應聲,繼續睡。
雪蓮無奈,只好把帳子都挂上,喊兩個丫頭進來,一個把鑫盛沅要出門穿的衣服用熏香熏好,一個備着洗漱盆,裏面的水加了花露,聞着一陣花香味兒。
“鑫哥兒,快醒來快醒來。”
別人不敢催他,作為貼身丫鬟的雪蓮卻是敢的,要是不出意外,她以後還會擡做鑫盛沅的通房。
只是鑫盛沅如今還是小孩心性,還沒碰過她。
雪蓮一而再再而三的催,鑫盛沅沒法繼續再睡了,不樂意地鼓着臉起來。
“吵吵吵,你也太吵了,我好不容易得的旬假,怎麽還不能多睡一會。”
雪蓮貼心地給他換貼身的衣服,細聲細語地解釋:“鑫哥兒,你昨日回來,還叮囑我一定要早些時候叫你,說今日要去邢家的莊子摘桃。”
說着就拉着他起來,扭了帕子給他擦臉,繼續道,“你還說今日出門不帶小厮,只帶上我,讓我也瞧瞧那個許大夫,莫非鑫哥兒都忘了不成。”
鑫盛沅幹巴巴道:“我沒忘。”
“既沒忘,鑫哥兒可要食過早食再出門?”雪蓮問他。
鑫盛沅看了一會計時沙漏,喊道:“來不及了,快快快,我得出門去了。”
“欸!鑫哥兒別急,先把衣裳穿好。”雪蓮見他急忙忙的,無法,只交代丫頭把提前準備好的糕點提過來,沒有吃早食怎麽能行,路上還是要吃些糕點墊墊肚子。
不僅如此,雪蓮還把披風給準備好,兩人一前一後地出來院子。偏門外面,候着一輛驢車,已有小厮和車把式在旁邊等着。
鑫盛沅跳上車,就喊雪蓮快一點。
雪蓮是個姑娘家,哪裏敢像他這般大大咧咧,只好是踩着凳子上來。
把車廂的帷幔放下之後,雪蓮手裏拿着的披風系到鑫盛沅的身上,輕聲道:“鑫哥兒,先吃兩塊糕點吧。”
“你應該早些喊我的,這樣我再貪床,多叫幾遍也能醒來。”鑫盛沅嘆氣,他恐怕要最後一個到莊子了。
昨日他還和陶清皓打賭,說他肯定不是最後一個到。
雪蓮:“……”
“要是鑫哥兒這麽說,那雪蓮不去了,現在就回院子,也不在這裏礙你的眼。”
鑫盛沅扯扯嘴角,知曉自己沒得理由怨她,就洋裝不在意地問:“你都給我帶了什麽糕點?”
雪蓮聞言,捂嘴一笑,說:“都是你愛吃的,棗子餡的芝麻餡的方糕,油酥螺子,綠豆糕和羊肉小酥。”
鑫盛沅聽得咽了咽口水,還是雪蓮好,曉得他愛吃什麽,不像他娘,都不讓他吃這些。
“喏,你也吃一塊綠豆糕。”
他拿了一塊塞到雪蓮的手裏,示意她快吃。
雪蓮看着那一塊綠豆糕,猶豫着嘆口氣,見鑫盛沅還在催她,只好小口小口地吃着。
吃到後面,她喉嚨就好似有什麽東西堵住,隐隐地難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