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027章 第27章

第27章

長青山上, 風雪飄搖。

李子徹望着跪地上的萬蓁蓁,他冷聲說道:“朕賜的恩典,你确定, 你的請求若斯, 不更改?”

“陛下明鑒,奴婢愚鈍,奴婢想做道姑。”萬蓁蓁回道。

“好, 好,好。”李子徹連道三聲好,這不是真說好, 而是氣極,怒而嘲諷。

李子徹心想, 果然,上不得臺面。朕的恩典就用這等小事上。還是跟朕心意忤逆的事情上。

李子徹不再多言, 拂袖将離。

“朕答應了, 你就留下, 不必回宮。”李子徹說完, 轉身從山間小道離開。

馬寶瞧一眼離開的天子, 再瞧一眼跪着的萬蓁蓁。

萬蓁蓁磕頭謝恩。馬寶冷哼一聲,說道:“不識擡舉。”聽着馬寶的冷言冷語, 萬蓁蓁沉默不言。

飄飄雪花,揚揚灑灑。在天子一行皆離開後,萬蓁蓁一人慢慢起身。

一陣馨香傳來,帶着冷香味道。一把傘遮在萬蓁蓁的頭頂。

她仰頭,瞧一眼傘面。萬蓁蓁轉身, 瞧見替她撐傘的浮雲子。

浮雲子是他,高暻高二郎還是他。失憶或者沒有失憶, 其時于萬蓁蓁而言,如今不重要。

“善信,貧道送你一程。”高暻做一個道禮。萬蓁蓁回一禮。

Advertisement

從長青山上,一路至山腳。浮雲子不言,萬蓁蓁不言。二人沉默,至晦明道觀時,萬蓁蓁主動走上前,她敲響了道觀的大門。

“叩叩”敲門聲響。

晦明道觀的院門打開,一位老道姑走出來。

老道姑與萬蓁蓁二人行一個道禮。浮雲子回一禮,說明來意。

老道姑瞧一眼浮雲子,對于這一位大人物,老道姑有所耳聞。事情真相,沒人在意。或許流言更關注着浮雲子出身外戚,乃是當今皇太後的親侄子。其嫡姐還是宮廷裏的貴妃娘娘。

萬蓁蓁沒眼瞎,對于老道姑待浮雲子的客套,她一一瞧在眼中。

有浮雲子引薦,萬蓁蓁在晦明道觀安定下來。

又兩日,一場小雪後。

燕京城,皇宮,泰和宮,崇政殿。

李子徹跟馬寶問道:“萬氏,情況如何?”

馬寶傻眼。話說當初天子離開長青山時,那決絕的态度。馬寶以為天子舍了萬宮女。

哪料想天子還待吃了回頭草。馬寶能說,他當初懶得料理,就任由着萬氏去自生自滅。

“陛下恕罪,奴才這去查探。”馬寶躬身,差一點壓斷了腰杆。

“去查。”李子徹瞧着馬寶的态度,他全懂。

倒底是身邊親信,侍候多年,李子徹還是會給馬寶糾錯的機會。

“諾。”馬寶應下話,躬身告退。

一出泰和宮的崇政殿。馬寶趕緊安排人手,讓下面人一定要查清楚萬宮女的近況。不止如此,暗中的一點照顧,也得安排。

對于前面可能開罪萬宮女?馬寶決定借着機會,也洗一洗。

總要讓萬宮女知道,他馬寶前頭辦事不講究,那是下面人會錯意。跟他馬公公絕對沒關系。

馬公公還是和善的,還是樂意跟萬宮女交好的。

長青山,在這一個冬季裏銀裝素裹,份外美。

萬蓁蓁提着食盒,她在上山。

山腰處,小亭邊。浮雲子在等着。等着萬蓁蓁的到來。

冬日小雪,美景入眼。萬蓁蓁還未至,浮雲子先走上前迎一迎。

碰面後,二人又一道離開小亭子的這一段山道,二人慢行,直到小舍。

小舍外,梅花開。

小舍內,有炭,有爐。萬蓁蓁忙碌起來,這一回她準備着吃鍋子。

冬日不止賞景,亦可圍爐打邊吃鍋子。暖洋洋的,熱騰騰的。吃上鍋子,涮些肉菜,在冬日是最好的消遣。

踏入修行門,入晦明觀道的門牆之後,萬蓁蓁才知,不止晦明道觀乃是“修真”入道,長青觀道亦然。

這一門講究着法道自然,不禁葷腥,不禁姻緣。

待一番小酌,待美食享罷。

“心燈道友,往昔舊事……”話至此,浮雲子沉默下來。良久後,他又道:“可否告知貧道一二?”

圍爐打邊,鍋子美味。

可美味後,浮雲子瞧着眼熟,瞧着讓他心生微恙的“心燈”道友。他問出心底疑惑。

萬蓁蓁近日已經鬧明白高二郎真的失憶了,他只是浮雲子。可浮雲子待她,總會特別心軟。

“聚散無形,浮雲一朵。”萬蓁蓁伸手,她指着浮雲子,莞爾一笑。

萬蓁蓁再指着自己,又道:“浮雲一朵,心燈一盞。明明滅滅,仙道自然。”

“緣起,緣滅,皆是因果。浮雲子道友,你着相了。”萬蓁蓁在宏治帝跟前求的恩典,她成為了道號“心燈”的道姑。

既然在天子跟前挂號,再講往昔,沒有意義。她就一個道姑,一個一輩子注定的道姑了。

“……”浮雲子沉默。

“菩薩畏因,衆生畏果。貧道俗人,讓心燈道友見笑了。”浮雲子回道。

萬蓁蓁聽着浮雲子說,他是俗人,他畏果,因果的果。

萬蓁蓁回道:“天邊流霞,于長青山巅賞了最美。我聽人講,說這裏的春景秋景,秀色可餐。道長,或許我只是喜歡這裏的景,這裏的人。因果于我,因果于你,何必在意。我們是世外的修行人,不沾紅塵。”

來一趟長青山上的小舍。

待歸途後,萬蓁蓁得着師傅雲悔老道姑的熱忱談話。

在雲悔老道姑的話裏,萬蓁蓁知道宮廷來人。

不止宮廷來人,還得着了賞賜。宮廷的賞賜嘛,對于晦明道觀,這般的小小小道觀,不止過于隆重,更是讓雲悔老道姑這等世外之人都感慨着天家隆恩,蓬荜生輝。

誰說世外的修行人,那就不羨富貴?雲悔老道姑用事實告訴萬蓁蓁,她很想要享榮華,她很想阿附權貴。

燕京城,皇宮,泰和宮,養心齋。

李子徹聽過馬寶的彙報後,他神色冷漠。他說道:“往後不必禀報萬氏的事情。”李子徹在生氣,雖然當事人不在跟前。

馬寶躬身,他哈着腰。馬寶心頭也想罵罵咧咧。這叫什麽事情?

下面人的彙報,萬宮女過得挺不錯。還跟浮雲子,不,還跟高二公子有來有往。

擱馬寶想來,這不踩了陛下痛腳,讓陛下心頭窩了火氣,真跟火上澆油沒兩樣。

馬寶也無奈,萬宮女和高二公子不避諱,事情發生,有耳能聞。

馬寶借天十二膽子,也不敢彙報假情況。

泰和宮,李子徹不開心。

宮廷內苑,嫔妃裏,高貴妃在思量着來年的大選。不止高貴妃重視,賈皇後和楊惠妃一樣重視。新人新挑戰,未來如何?猶未可知。

至于已經出家,還不識天子恩典擡舉的萬宮女。在高高在上的上位者眼中,在被尊為“娘娘”的貴人們眼中,不值一提。

順天府下轄,皇家寺廟。先帝嫔妃在此剃度出家。

萬蓁蓁,不,如今是“心燈”道姑。她拿着道碟,前往皇家寺廟。

不止人來,還贈了禮。同時,亦是奉上她在晦明道觀裏修行時,日日寫下的道經。

道經供寺廟,非是矯情。而是萬蓁蓁把自己做過的活計,一一曬在了明面上。

當初求恩典說是替天家祈福。既然是祈福,就不能天知地知自知,還得留下了證據。證明“心燈”道姑做為修行之人,在對待替天家祈福一事上,可沒打半點折扣。

順道嘛,萬蓁蓁也來探望了舊友蘭草。

皇家的寺廟,一樣重香火。萬蓁蓁舍了財,對方客客氣氣。由着小尼引路,讓萬蓁蓁見到了蘭草。

“……”蘭草見到萬蓁蓁時,她眼中驚訝。

“蓁蓁,你怎麽做了道姑?”蘭草不敢相信。

萬蓁蓁瞧着瘦了,瘦得美貌減半的蘭草,瞧着不止瘦了,對方還黑了。

“因緣際會,法道自然。師太,你着相了。”萬蓁蓁施一個道禮,笑道。

“阿彌陀佛。”蘭草回一個禮。

這會兒的萬蓁蓁謝過引路小尼,待對方離開後。萬蓁蓁就不講究什麽俗禮。她笑道:“我們走走,說說話,談談心。”

“好。”蘭草應了。

淺談一番。蘭草知道萬蓁蓁的道號“心燈”,知道她在長青山腳下的晦明道觀裏修行。萬蓁蓁知道蘭草的法號“愚靜”。

萬蓁蓁拉過蘭草的手,她摸着上面的繭子。忍不住說道:“你吃苦了。”

“我習慣了。”蘭草回道。來皇家寺廟才多少日子,蘭草已經認命了。在蘭草心中,命數不敵天數。她的眼中已經沒了光。

“我以為……蓁蓁,你會不一樣的。哪料想,唉。”蘭草瞧着萬蓁蓁的道姑打扮,她不想談下去,怕踩着好友的傷心處。

“我自個樂意的。”萬蓁蓁回道。

重生選的路,在選中的那一刻,她就沒得回頭路。

甭看天子似乎對她上心了?可這一份上心,又有幾兩重。

李子徹或許不自知。他這一位帝王豈會在乎宮廷內苑裏的宮人們與嫔妃們的喜怒哀樂。

奈何萬蓁蓁上一輩子侍候了這一位天子十幾載。

莫說李子徹一皺眉,不開心。就是天子開心時的心思。萬蓁蓁也能揣摩着一些。

萬蓁蓁不能低頭,不想低頭。

選了道,走到底。她若半途而悔,李子徹這一位宏治帝不會真喜。帝王反而會覺得在富貴面前彎腰的,盡數是泛泛之輩,雲雲衆生。

既然是雲雲衆生,也便是不值一提。

帝王喜時,便是真喜。帝王惡時,或許在這一位天子跟前多呼吸一下,那也是錯。

偏生宮廷裏,昨日黃花多。

一代新人換舊人。嫔妃太多,美人太多。想獨占春色,難矣。

被帝王忘記了,被帝王舍棄了,這便是“惡”了。惡也,厭與棄也。

這一輩子的萬蓁蓁寧可自己先棄了宮廷,哪怕做了道姑,好像也蠻好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