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028章 第28章

第28章

宏治元年, 天家大選。對于宮廷內苑的格局有變動。

瑤仙宮。

高貴妃聽着心腹宮人采珠的禀話,她輕輕颔首。

“暫時便這般吧。”高貴妃回道。

關心一回秀女們的情況後,高貴妃伸手, 她撫着小腹。高貴妃心酸, 忙碌這般久,她還是沒有懷上皇嗣。

越期盼子嗣,越不得子嗣。高貴妃的失落不足為外人道也。

“采珠, 你多催一催劉太醫。本宮喝過他奉上的生子秘方,總不見着效果。劉太醫失職了。”高貴妃藥吃多了。沒效果,對此嘛, 高貴妃很不滿意。

“奴婢明白。”采珠應下話。

這一樁事情在高貴妃交給采珠後,她就轉移心思。高貴妃琢磨起二弟高暻的近況。她想着待母親進宮後, 總要問一問二弟的病情可有好轉?

二弟人沒事,卻又失憶了。

在高貴妃心頭, 她還盼着二弟平安之外, 早些恢複記憶, 爾後, 還俗歸家, 早日成婚,了卻一樁人生大事。

金粟宮。

楊惠妃一樣關心大選一事。不過她關心的角度跟高貴妃不一樣。

“陛下聖明, 薄于女色。這一回選秀,也不知道什麽樣的佳麗會屏中雀選。”楊惠妃跟身邊的楊嬷嬷說道。

Advertisement

“娘娘,再是中選又如何,哪比得過您。您可是大皇子的生母。”楊嬷嬷明誇了楊惠妃的優勢。

“嬷嬷,驕兵易敗啊。本宮可不敢拿大。”楊惠妃還是清醒得很。

“何況, 嬷嬷忘記了,昭陽宮的皇後娘娘膝下有嫡出的皇子。本宮膝下的皇兒, 唉,沾着一個庶長子的名頭。”楊惠妃有一點不甘心。

同樣是出身大族,她入選時,被點為齊王側妃。賈氏被點為齊王正妃。

這裏頭的差距太大了。楊惠妃當年就不甘心。待齊王登基成為新君後,這一份不甘心瘋長,就像是一根紮心口裏拔不出來的刺。

都是陛下的兒子,二皇子是嫡出,朝堂上起風聲,有禦史上奏請冊立二皇子為太子。禮法有雲,嫡長為尊,有嫡當然就要立嫡。

于是大皇子這一個庶長子,在嫡出的二皇子跟前,這自然貶值了。

“娘娘,大皇子占一個長字。長子,總歸不一樣。”在楊嬷嬷眼中,大皇子頂尊貴。

大皇子不止是楊惠妃的指望,何嘗又不是她們這些附于尾羽之人的靠山。

“不提這些,皇兒還小。将來的事,哪有一個準頭。昭陽宮的皇後娘娘風華正茂,本宮自然要尊敬着。”楊惠妃捂嘴輕笑。只這笑意,不達眼底。

“對了,還有一事。嬷嬷不要忘記給蘇氏和江氏透一下口風。”楊惠妃從來是做好事,當然就得告知一聲對方。不然,這好事不是白做了。

蘇氏、江氏,齊王府的舊人。可惜一直不得齊王重視。

齊王登基成為新君,二人的位份也是不尴不尬的從五品良人。落在楊惠妃眼中,太低太跌份。

“陛下仁慈,念着舊情。有意給王府舊人提升一下位份。本宮瞧着,蘇妹妹、江妹妹二人還得努力一番。總要讓陛下記着她們。”楊惠妃樂意幫襯二人。

純粹是楊惠妃太懂,宏治帝對二人不怎麽歡喜。越是這般的落魄人,楊惠妃越樂意伸出援助之手。

“諾。”楊嬷嬷應下話。

宮廷內苑,選秀大事。最終決斷的還是天子、太後,當然皇後的建議權還是挺重的。

關于宮廷內苑的事情,遠在長青山修行的萬蓁蓁不知道,不關注。

長青山,春日,美景美。

花開,晨曦,彩霞漫天。

萬蓁蓁有人陪,浮雲子在她的身旁,二人一起看日出。

白雲一朵一朵,晨曦躍然天邊。浮雲子瞧着被霞光映着臉龐的萬蓁蓁,他一時看癡了。

“萬姐姐……”浮雲子喊了一聲。

萬蓁蓁聽着這一句喊話,她的目光落在高暻高二郎的身上。萬蓁蓁的臉上有欣喜。

“萬姐姐。”高暻又喚一聲。

“對不起。”高暻突然開口,沒頭沒尾的說一句對不起。

萬蓁蓁卻是聽懂了高暻話中的歉意。她伸手,一下子覆在高暻的唇上。

“你沒有對不起誰。”萬蓁蓁誠懇的說道。

高暻的目光同樣落在萬蓁蓁的身上,微風拂過,他瞧着萬蓁蓁灑落的幾縷青絲飛揚。

高暻伸手,他執起萬蓁蓁的手。他握在掌中,說道:“我食言了。”

承諾迎娶心上人,高暻卻沒有辦到。此時此刻,高暻回想起一切,他心中有一種割裂的痛楚。

現實虛幻,又或許在家族與心上人之間,那一等的左右為難,讓高暻沒法子灑脫。

狗屁的修道修行,高暻全然不在乎。

可他在乎了的心上人又如何是好?親人們又如何是好?

高暻受過家族恩,他有祖母,他有父親母親,他有兄長姐姐妹妹,每一位親人的笑顏一一浮現在高暻的眼前。

融入了骨血的感情,哪一邊的份量都重。重得高暻寧可自己去死,也舍不得傷了哪一人一分一毫。

“造化弄人,怨不得你。”萬蓁蓁笑了。

萬蓁蓁瞧着被握緊的一只手,她伸了另一只手,指一指自己的衣袍與發髻。

“我入道了,這般挺好。沒人能勉強我。修道也可以修得大自在。”萬蓁蓁灑然一笑。

聽着萬蓁蓁的話,高暻松手,他瞧一眼萬蓁蓁,再瞧一眼自己穿着的道袍。

高暻說道:“好,好,晨曦初升,萬物自在。修道求真,一切如萬姐姐所言,都挺好的。”

“既是修道,不念俗名。”萬蓁蓁做一個道禮,她說道:“浮雲子道友,有禮了。”

高暻瞧着這一幕,回一禮,忙說道:“心燈道友,有禮了。”

養花修心,品花惬意。十八般武藝,吹一曲音律,賞山間風光,聽水聲潺潺。

萬蓁蓁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她與高暻二人,互為彼此知音。

長青山,這幾十裏的方圓內,有美景,有風光,皆留了二人的足跡。

不止賞景,二人是一起去采藥,一起種了菜,養了花,只要開心,何處都能自在。

燕京城,皇宮。

李子徹對于皇家大選,他一直沒怎麽關注。一直到大選尾聲時。

高太後跟兒子問了意見,彼時,賈皇後也在。對此,李子徹笑道:“母後,您操心了。”

“至于點何人選,殿選之時,再過目了。”李子徹渾不在意的态度。

“天子還得上心。瞧瞧,如今天家就兩個皇子。哀家覺得孫兒太少。哀家可盼着天子的子嗣昌盛。”高太後對于兩個孫兒很喜歡。

可再喜歡,在高太後的心裏,皇帝膝下就兩個皇子太單薄。

皇家不缺養皇嗣的祿米,高太後當然盼着皇子越多越好。畢竟皇帝是她的兒子,皇家真有皇位等着皇子繼承。

高太後念叨了,李子徹當然要安撫一番母後。

從壽康宮歸來,回到泰和宮。李子徹聽着貼身太監馬寶禀明新消息。

“啓禀陛下,高二公子恢複記憶了。”馬寶躬身,禀了話道。

“表弟恢複記憶了,此乃大喜。”李子徹挺高興。

喜罷,李子徹瞧一眼馬寶,說道:“安排一下,朕明日出宮去探望表弟。”

“諾。”馬寶恭敬應話。

這會兒的天子沒在崇政殿,他回了寝殿養心齋。

李子徹對于大選一事真不太上心。反正選來選去多半還是前世的那些熟悉面孔,沒甚新意。

甭管是世家秀女,還是寒門秀女,這些人都有背景。她們的根腳不需要天子揣摩,大概是落在其家族上。

李子徹太清楚,在世族的心裏可藏着一個讓天家不爽的觀念。那是一句名言:百年皇朝,流水皇家;千年世家,亘古不變。

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家。在這一片大地上已經重複過千年。

皇家會随着皇朝覆滅。世家呢,在新的皇朝一樣安享富貴。

奈何迫于大勢之下,皇家兵強馬壯之時,世家被逼,矮了身段,卻又暗戳戳的做些小動作,最惡心皇族的天子。

像是李子徹知道的,世族內部通婚嚴重。他們串連一起,興風做浪。偏生治理天下,又離不得有學問的世族。

或者說民心民意,順之,天下安泰。逆之,沸反盈天。

這裏的民不是指了黎庶百姓,從古至今,有話語權,能開口講大道理的不是黎庶百姓,而是世族。

民,即指世族,這些世族認為他們代表了民心民意。

他們有莊園,他們有部曲,他們與皇族共治天下。

前世,李子徹做過一些清洗。萬氏,可謂是帝王的掌中刀。

今生,萬氏跳出大局,李子徹的心頭很不開心。用民間的粗俗之語來講,沒了張屠夫,朕還吃了帶毛豬不成?

當然,李子徹覺得自己很大度。他決定探望表弟後,順道去瞧一回萬氏。

如果萬氏知錯能改,勉強可以挽救一下。李子徹是樂意給萬氏一個改正的機會。

想一想如今的宮廷,宏治帝李子徹覺得尚缺一個前世那般可人可心的萬氏。

至于其它的嫔妃,出身世族,出身寒門,在帝王心頭全都一樣。

寒門,落魄世族。

只要不樂意做天子忠臣的,沒忠君之心的,在帝王眼中跟世族是一丘之貉。畢竟寒門能攀附進官場的,還不是一樣有家名有田地有部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