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029章 第29章

第29章

順天府下轄的随縣郊。

萬蓁蓁跟高暻一道送走一位位的友人。或者說這是高暻的友人, 萬蓁蓁只是被動添加一位位的好友。

“浮雲子道友,交友甚廣啊。”萬蓁蓁笑道。

“心燈道友,謬贊了。”高暻的心情不錯, 他回一個道禮。二人相互打趣一回。

此時的高暻仔細說一說, 關于這幾日他領萬蓁蓁送別幾位好友一事。

“子誠、羽先、文貞,他們三人全是至誠君子。萬姐姐,我只想, 把我結交的好友一一告知與你。同時也盼着将來若有一日我不在了,亦可有舊友幫襯到萬姐姐。哪怕幫襯不周,亦是添一些好人緣。”高暻說出自己的想法。

對于自己短壽一事, 高暻不避諱。他面對現實,認清現實。越是如此, 高暻越想給心上人留一些底牌。

不給高氏一族的助力?高暻也怕,人走茶涼。他不在了, 心上人怎麽辦?

至交好友, 結于微末。或者說這些人是高暻多方識別, 千挑萬選, 方才選出來的至誠君子。不為才華, 只為品德。

高暻的良苦用心,萬蓁蓁一聽就懂。或者說不聽, 只瞧着這些日子高暻的忙碌,前前後後搭進去的功夫。

萬蓁蓁非是石頭人,便是石頭人一顆心也給捂暖了。

“你做的夠多了,不必再為我擔憂。”萬蓁蓁指着自己,她說道:“我似野草, 有了春風春雨,一旦落籽大地, 一定會活得好好的。”

“我在意,故生憂。萬姐姐,你就權且讓我操心幾回。往後我不在了,我想操心,也沒法子。”高暻說道。

瞧着高暻說的可憐巴巴,萬蓁蓁能怎麽辦?

Advertisement

高暻高二郎太好,好的讓萬蓁蓁覺得這一輩子守着這樣一位郎君過日子,真的值了。

對于高暻高二郎口中的三位好友,萬蓁蓁有印象。

或者說在前世,這三人都是在官場上混出頭。至于是不是高暻高二郎口中的至誠君子嘛,仁者見仕,智者見智。

只能說高暻高二郎看人,有準,亦有不準。三人裏有一位是真的至誠君子。至于另外二人,只能說僞裝的太好。一直到多年以後,在大事大非面前,還是給破功了。

不過嘛,如今三人都是初入仕途,還是被高暻高二郎尋着機會給舉薦到自己兄長跟前。

可謂是三人走仕途,全靠着高氏一族起家。三人待高暻高二郎客客氣氣,往來交際,真誠有嘉,也就人之常情。

來一趟随縣,高暻不止為着送別好友,還是為着領萬蓁蓁來嘗了随縣的美食。

對于游玩一番,萬蓁蓁挺歡喜。特別是身邊有歡喜之人時,游玩也別有一番趣味。

等着回了長青山的道觀。萬蓁蓁才慢慢的收心。她的一顆心也不在游玩一事上,萬蓁蓁的心事落在晦明觀道的春齋法會上。

長青山,長青道觀。

李子徹來做客時,他親眼見到修道知己為何?

表弟高暻與萬氏,這二人相視一笑便是默契。

許不用多講一言,有時候無聲勝有勝。那一等一的默契,讓李子徹瞧着礙眼。

帝王出巡,哪怕簡裝微服私訪,一樣有排場。

爾後,待帝王露了行蹤。高暻就仔細待客,他做為方外之人,哪怕面對帝王時,也拿出超然一些的态度來。

至于萬蓁蓁,她瞧着宏治帝的淡漠神情,識趣告辭了。

長青山腰,小舍之內。

李子徹與表弟二人對坐,閑吃一盞茶。侍候着天子的随從全部守在小舍外。

小舍內,李子徹茶吃了。爾後,他擱下了茶盞,目光落在表弟身上。

“聽聞表弟痊愈,恢複記憶,朕甚歡喜。”李子徹笑道。

“勞陛下關心。”高暻回一個道禮。

瞧着表弟的道禮,李子徹的眼神平靜,他笑道:“表弟既然恢複記憶,這道士不當也罷。外祖母、舅舅和舅母可盼着表弟歸家。”

“長輩期盼,殷殷相待。表弟,你總要替長輩們考慮一二。他們擔憂你啊。”李子徹說的情真意切。

高暻同樣神色平靜,他回道:“謝陛下關心,貧道親眷,俱是善信。奈何貧道福薄,非是長壽之相。還俗了也不過緣淺。倒還不如在神仙座下求一個逍遙。不止貧道得消遙,血緣親人亦一樣得自在。”

還俗?

高暻沒有這等想法。恢複記憶後,高暻便去信高府。對于祖母、父親和母親的擔憂,高暻能想像。

可回府後呢?

真還俗了,娶妻生子,這一樣一樣的壓于頭頂。高暻感慨,紅塵緣多似債,還?還不完了。

倒不如不還俗,說高暻自私也罷。他認了。

高暻真不想自己一介廢人再累一樁姻緣。說到底,在高暻心中,他覺得自己已經拖累了萬姐姐。

萬姐姐為何入道修行?

高暻能想通原由,指定是為他。非如此的話,萬姐姐何苦在晦明道觀裏苦守。

想着這些之時,高暻垂低視線。

李子徹的目光落在表弟身上,他有千言萬語,最後都不忍心。

做為帝王,不喜忤逆。

若是旁人,李子徹不介意打入塵埃。可面前的人是嫡親表弟。想着表弟的良善禀性,李子徹心頭感慨,他還是為親情所困,手段軟了。

對于入道的表弟,李子徹覺得自己手段軟了。

從長青山的道觀離開。李子徹沒進晦明道觀。

由着馬寶敲了晦明道觀的大門,請了萬蓁蓁說話。

當然請人的是馬寶,見萬蓁蓁的是宏治帝李子徹。

長青山腳下,一處林蔭地。

萬蓁蓁對着帝王行了一個道禮。宏治帝的目光落在萬蓁蓁身上。

哪怕簡裝,哪怕素淨。落在李子徹眼中,萬氏容貌之美不減半分。

“心燈道姑。”李子徹笑道。

“朕有一樁富貴予你,可願還俗?”李子徹說道。帝王降恩福,在帝王心中,這當然是給了大恩大德。

“入道之人,求真修真。陛下,您賜富貴,當賜紅塵之人。道姑受之不起,道姑不願還俗。”萬蓁蓁拒絕了。

李子徹的神色僵了一下。李子徹對于被拒絕,今個連着兩遭。一在表弟,二在萬氏。

李子徹說道:“帝王恩典,拒之不祥。心燈道姑,不再考慮一下?”

“陛下,無功不受祿。”萬蓁蓁坦然回道。

“何況,道姑心中,陛下心胸開闊,裝有天家社稷。道姑唯願替天家祈福,願李氏江山萬萬年。”萬蓁蓁的借口依舊。

她一個小道姑,老實本份的替天家祈福就好。莫想多了,想得太多,容易招來禍事。

還俗?還俗做甚。帝王身邊也不缺着美人兒。

宮廷內苑裏少一個萬蓁蓁,一旦大選,還有無數佳麗等着入宮呢。

這不嘛,今年春,宮廷就大選。秀女多,美人多。帝王擁有江山社稷,只要龍椅坐穩了,哪一樣的美人兒又會挑不到。

“心燈道姑,品性高潔。”李子徹這話,不是誇,那是諷。真嘲諷的語氣講話。

萬蓁蓁就當聽不出來嘲諷之意,她當誇獎受領了,回道:“陛下謬贊了。”

來之前,李子徹是真的樂意給萬氏一個機會。算一算日子,李子徹琢磨着前世的老五,這一個逆子被他生母萬氏懷上的日子已經不遠。

再耽擱,逆子老五就要沒了。

別看剛重生那會兒的李子徹對于老五李濟世這一個逆子,還是在心裏喊打喊殺。

真心話,對于有一個能幹的親兒子,李子徹還是樂意的,畢竟嘛,能保底。

天家皇權,江山社稷得有繼承人,百年之後,李子徹見着祖宗們也是無愧于心,堂堂正正。

主要是皇家真有皇位要傳承下去。有能幹的繼承人,皇家香火才會延綿不絕。

如今嘛,瞧着萬氏油鹽不盡的樣子。李子徹的心頭有一股無名火氣。或者說,李子徹被萬氏的态度給氣着了。

明明這一個萬氏,在前世時,可心可人。如今呢?一顆真心捧給別人。

這一切落李子徹的眼中,要多礙眼,就多礙眼。若不是鑒于萬氏的心上人是表弟高暻,換一個人,早被宏治帝李子徹一句吩咐給料理掉。

對于表弟,李子徹有感情,也有愧疚。因為如此,李子徹才會左右為難。

李子徹琢磨着,他不是為萬氏為難,他是為表弟為難。畢竟是嫡親表弟,李子徹念着親情。

李子徹絕對不會承認,他會為萬氏左右為難。

宏治帝只會想,萬氏,一介普通女子,姿色平平無奇,還不懂得惜福,帝王着實惱了。

宏治帝心想着,真要尋着可心的人兒,不是萬氏,還有旁人。真是好笑,真當天下就一個萬氏不成?

李子徹是帝王,他最要臉。

拿定主意,李子徹說道:“不,朕喚你俗名,萬氏。”

李子徹的目光落在萬蓁蓁身上,他說道:“萬氏,朕的賜福,你若不領。往後,莫後悔了。”

這一回,宏治帝打定主意。萬氏再不識擡舉,他就真的撩開手。

天下美人千千萬,一旦帝王想要擡舉誰,那就能擡舉誰。不是非萬氏不可。

關于子嗣?

李子徹的宮廷內苑,哪會缺着想替天子生子嗣的嫔妃。

“陛下,您金口禦言,賞道姑入道。如今道姑守清規,修道行,祈福願。您若想賜福,請賜福于晦明道觀吧。道觀上下,感恩不盡,道姑同門亦願生生世世替天家祈福祈願,願盛世太平,願陛下康泰,願大周一統中原,青史著名傳萬芳。”

萬蓁蓁話語十分恭敬,真實态度,依然不改。她就想做道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