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 章

33   第 33 章

于承吃了手撕雞腿道:“嗯, 讓小鐘有空到家裏來坐坐。我還沒見過這個妹婿呢。”

雖然不是什麽正式工作,但和他最初的預想也算是不謀而合了:一個能掙錢男人把于淩娶走!

于淩道:“他都讓我不要再去了,說會越來越忙。可能過年後能有些空閑吧。”

于朵好奇地道:“他們包飯還吃雞腿, 夥食開得相當不錯嘛。不過二姐你拿回來的是個完整雞腿。那姐夫豈不是沒肉吃?”

別說兩個小孩了, 她都有點被這一口吃的收賣了。

這年頭能給人吃肉,多大的功德啊!

尤其她今天本來有些郁悶的, 都被滑嫩、可口的雞腿肉治愈了不少。

早知道晚上能有個雞腿,今天她就不買肉了。

那這個月就可以多一個吃肉日。

于承道:“估計晚上還有肉菜吧。小鐘就騰給于淩吃了。”

那還算不錯, 于淩也不是純粹倒貼。

不說一定要吃他什麽,但得有個态度。

于鵬笑眯眯道:“然後大姑就拿回家給我們大家吃了。”

平常日子吃到一個雞腿,那真的是跟過年一樣幸福啊。

這肉一吃, 大家的心情都好了。

邱新梅看就連于朵的情緒都還可以便道:“那你們兩個有沒有謝謝大姑啊?”

兩個小的趕緊道:“謝謝大姑。”

一家子嘛, 沒有隔夜仇。

而且最關鍵的那個工作, 于承和邱新梅也承諾會做出賠償了。

還是要在一個屋檐下生活的,低頭不見擡頭見,有臺階下就都下來了。

父母的遺像還在堂屋裏挂着呢, 當着他們一直鬧騰, 還是有些心虛的。

所以雖然之前鬧過, 這會兒飯桌上的氣氛還可以。

“不用謝。他們中午是兩葷一素。除了這個雞腿, 還有個豆芽炒肉絲。”

于朵道:“大冬天哪買的豆芽啊?”

這個季節可不好發豆芽。

物依稀為貴!就算有發出來賣的,肯定也賊貴。

于承道:“人家就是做這個的, 物資肯定豐富。”

做哪一行的,肯定多少能占到哪一行的便宜。

他一個朋友在電廠上班。廠子內部用電是不要錢也不讀表的。

這樣的天氣,說是宿舍裏一人一顆100瓦的大燈泡,一整晚亮着暖被窩。

比灌的鹽水瓶恒溫。

邱新梅道:“那麥乳精就明晚再兌給你們仨......你們四個喝了。不能一天窮、一天富的。”

十幾塊一瓶呢。

是于淩回來之前她托的人, 排了一陣的隊才排到。

那會兒不知道接下來整整支出了700塊。

唉, 真是想想都心疼啊!

她是不好臨時去取消, 其實有點舍不得花這個錢的。

要是去取消了,下次還怎麽托人給帶東西啊?

去年家裏給倆小的做的新衣服,還是人家小範拿回來的瑕疵布呢。

那種瑕疵布,其實有瑕疵的就一小部分,裁掉就和好的一樣了。

甚至有人幹脆不裁,花紋不一就花紋不一好了。

這種布一般外頭的人都拿不到的,好便宜的。

是小範和賣布那個櫃臺的人關系好,平時經常互通有無。

她拿回來給自家孩子做了,餘下的勻給了這兩兄妹。

于朵道:“那他們一個月給開多少錢啊?”

她還蠻好奇這個的。

尤其昨天聽那些知青說了自己打算去做什麽糊口之後。

當時她感覺路子一下子寬了好多,思路都被打開了。

要不是高老師給的工作和圍爐煮茶的見聞,這次工作落空她沒這麽快接受的。

于淩高興地道:“說是過年這個月得從早到晚,兩塊錢一天。”

于承一驚,那幹滿一個月比他這個三級工的工資還高了。

不過,也就是這個月工資高,而且無風險。

長期當然還是當工人好啊。

能有鐵飯碗,誰去冒那個風險?成天跟打游擊的似的。

講出去也不是多光彩的工作。

而且那被抓到了,是真的要蹲號子的啊。

想到這裏于承又覺得自己剛一高興,就邀請鐘言到家裏來有些沖動了。

他道:“你們在外頭,千萬不要講鐘言是在黑市做工的。”

于朵和邱新梅對視一樣,“那咱家托姐夫買了東西,大宅院裏的人能看到啊。回頭問我們是不是有門路,這不好不幫人捎帶的呀。”

她們平時也找人捎帶東西的。

“那,捎帶歸捎帶,不要講于淩男人在黑市幹。”

說完問于淩,“那你們打算幾時複婚?”

于淩道:“總要等忙過了再說,應該年後吧。我也打算問問看有沒有出租的房子。”

于朵道:“不好找的,如今家家戶戶基本都不夠地方住。人均居住面積只有5平方。”

其實比起來她們家還算是好的了。

還有沒結婚的兄弟姊妹,中間拉一道簾子就共享一個房間的。

然後高低床,還有像姐夫那樣用長凳子和門板拼接在床邊睡的都不少。

于淩道:“嗯,反正平時幫我留意着吧。我不挑,一個單間就好。”

一個單間應該8塊錢左右一個月。她和鐘言現在負擔得起了。

說來她們回城不到一個月,鐘言就能有收入已經算很不錯的了。

唉,真想孩子!

可是答應了那家老鄉他們不能再去打擾的。

人家說一歲多的孩子還不記事,還能養得家。要是大了是不肯要的。

還說回頭要搬家,這樣鄰居也不會知曉。

那孩子送出去,就算是和她們斷絕聯系了。

邱新梅聽到于淩要找出租的房子,聽得舒心暢意的。這可是太好了!

于朵點頭,“行,我幫你留意着。”

“對,你天天往教師宿舍那邊跑,看看那邊有沒有出租的。”

那邊的房子都還不錯,而且鄰居也都是知書識禮的人。

于承不看好那裏,“路璐兩口子在學校工作這麽多年了,一家三口還在娘家擠着呢。那還是兩個老師的家庭呢。”

這幾年學校都沒有修新的宿舍樓。

小範就是路璐的弟媳婦,最近和邱新梅很有共同語言。

邱新梅看一眼正吃着雞腿肉的于朵。

還是朵朵命好啊!

一個臨時工被截胡算什麽?回頭和辛家兒子定下來,正式工都不在話下。

關鍵就是公公是後勤部主任。

回頭年年得先進、長工資,分房子也會比旁人快許多。

那就什麽都不用愁了。

這年頭自己幹得好,也要上頭有人幫襯的。

不然就算她之前忙活這麽幾年,白忙活了!

人人都知道她樣樣都出衆,可領導有親戚要進,還不是就把她擠掉了。

可惜自己和于承雖然是雙職工,卻是分不到房了。

因為,他們有一套繼承自公婆的房子。

要是公婆還在,如今一大家子擠着不夠住。他們兩個分到房的概率就很大了。

而且公婆如果還在,還能多兩份退休工資呢。

雖然他們都是內退的,退休工資在原工資基礎上打了個八折。

但二位老人都是節約的人,用不完的啊。

再和辛家結了親,以他們倆的工齡鐵板釘釘能再分一套。

這都是不怕人說嘴的。

她才不會軸得有好處都不要呢。他們又不是不夠條件。

邱新梅吃過晚飯,急急忙忙的出門去了。

她要去一個小學同學家裏。那同學的哥哥就是肉聯廠的。

那家人人品還可以,答應了不外傳的事不會往外講的。

于朵一邊收拾碗一邊道:“嫂子大晚上做什麽去啊?”

冬天天黑得好早的,吃過晚飯很少人回出去。

嫂子回娘家才過了兩天啊。

而且他們前兩天是回去讨債的,估計邱大媽當時臉都快掉地上了。

嫂子也不會這麽快又想去。

于承道:“哦,她一個同學帶話,找她有點事。晚一點我騎車去接她。”

要是辛家小子有些什麽原則性的毛病,那這件事最好就這麽船過水無痕的過了。

所以這時候不用告訴于朵。

不過,最好是沒有啊。

如果真結成親家,他們家也算是朝中有人的了。對以後升職加薪大有好處。

他說着看看于朵,“你這情緒還比較穩定啊!”

有點出乎他的意料,前幾天不是還跟那什麽似的麽。

于朵心道:那天跟你鬧一場,就是情緒最不穩定的時刻了。

至于今天,她下午聽高老師特地給她講了年輕時候和師丈隔着大半個地球,如今也隔山隔海的經歷。

但他們終究是要迎來團聚了。

嗯,師丈肯定也在盼着團聚。他們父子每年都有幾封信來的。

要不是通信不方便,還能跟多些。

想想高老師這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于朵覺得她自己這點波折也算不上什麽了。

而且,她不是很快就找到一份新工作了麽。

現在也不求什麽鐵飯碗、穩定收入了。

只要能有收入、自給自足就是好事!

有個努力的方向就好!

“事情都已經這樣,塵埃落定了。我還能怎麽樣?咱家又沒有一個副廠長親戚。”

于淩笑道:“你想得開就好!”

嗯,今天見到鐘言的狀态很好。她也覺得自己應該把心放寬一點。

鐘言這裏有了一份進賬,她暫時也衣食無憂。

昨天真不該想着和小妹争‘遺産’份額的。

誰能知道她今天就‘失業’了呢。

于朵和于淩一起收拾了,就回房間拿出今天學的英語複習起來。

她大聲讀着,不但于淩和于承,就連路家、周家等人家都聽到了。

周大媽從窗戶探頭出來問于承,“于朵這叽裏咕嚕的在幹嘛?”

看她之前的樣子,不像是受了大刺激想不通啊。

其實楊家也聽到了,不過楊大媽很淡定的告訴了家裏人是怎麽回事。

于承仔細聽了聽道:“聽着有點想外語。”

于淩道:“就是外語,她今天開始跟着高老師學外語了。說是咱們和漂亮國建交了,以後和英語國家的往來一定會更多。學了外語以後吃香!”

路大媽道:“這于朵可真是個百折不撓的性子啊!”

于承道:“不能把注都下在一個地方啊。技多不壓身,她樂意學、也有人教就讓她學好了。”

最近《新聞聯播》也常說外國的事,看着風向是變了。

反正也不要學費的。

楊大媽走出來道:“你中午說之不盡還能去讀高中?”

于承點頭,“是啊,商量好了的。如果這個工作落空,讓她去讀高中。”

想到他們家三兄妹是怎麽商量的,幾個大媽都不由得露出笑意來。

笑得于承有些讪讪的。

楊大媽道:“嗯,于承和小邱供着三個讀書的也是辛苦了。”

別笑了,只要送去了就算是好的。

辛苦供了還要被嘲笑,這就讓人下不來臺了。

周大媽立即接口,“是的、是的。你爸爸、媽媽知道了一定會高興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