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感謝小可愛支持正版~……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感謝小可愛支持正版~……

陽春三月, 正是草長莺飛花紅柳綠時。

謝瑄和與秦濟參加完詩會,沒在京郊多留,一同往回趕。

兩人幾乎同路, 秦濟就把坐騎交給仆從,自己上了謝瑄和的馬車。

“要論馬車收拾得舒服, 還得看你, ”秦濟捧着茶盞, 吃着點心,看小爐子裏的水逐漸沸騰, 只覺一陣歲月靜好。

“這樣長的路, 不收拾得妥帖些, 那不是讓自己受罪嗎, ”謝瑄和說着,從暗格裏取出一副棋來,“可要手談一局?”

安逸的環境,配上馬車的輕微颠簸, 讓秦濟有些犯困, 此刻有事情能轉移注意力,他自然不會拒絕。

“今年你便八歲了, 還是不打算下場?身上有秀才功名, 才好往各家書院去繼續求學。”

“教你的先生雖好,同窗的助益卻也不能忽視, 到時候你可得仔細挑一挑求學之地。”

“多謝秦兄提醒,”對何時返鄉, 參加科舉這事,謝瑄和也算心中有數,想到徐伯父近來給他加的那些題目, 謝瑄和道:“大抵就這一兩年。”

“倒也合适,”秦濟笑道,“可惜你卻不能與我一樣,做八歲的秀才了。”

“八歲九歲又有什麽關系,”謝瑄和沖他擠了擠眼睛,“想考進士,不也得再等幾年?”

到今年才打算下場,參加秋闱的秦濟沒把這話往心裏去:“你說的是,總得再等等。”

因年紀原因,即便今歲中了舉人,明年的春闱,他也還是不會參加。

翰林院待上三年就夠,要是待上六年,就算他有在宮裏做貴妃的姐姐,自信不會被皇帝遺忘,也難免平白蹉跎。

秦濟是這樣,謝瑄和同他自然也差不多。

Advertisement

比起他們,蘇琛與程亦的年歲顯然就合适許多。

謝瑄和五歲那年,蘇琛與程亦雙雙中了舉人,又在來年春闱金榜題名,成了最年輕那撥進士,雖不在一甲之中,卻也是皇帝眼中挂了號的少年英才。

中舉後,兩人雙雙考入翰林院,但去歲時,因南方大河決堤,造成了極大的損失,皇帝盛怒之下,殺了不少中飽私囊的官員,便提前散館,叫這批進士去南方補缺。

蘇琛有壽平侯在中間運作,分去了謝家祖籍所在的雲州,如今也是一地父母官。

他兩人走後,詩會上謝瑄和最熟悉的,就是秦濟,故這一年來,兩人相處較從前更多,也算親密。

馬車搖搖晃晃就要進城,卻突然停了下來,且許久都沒什麽動靜朝。

謝瑄和兩人覺得不太對,便問:“怎麽停這麽久。”

吳應成正好去前頭打聽了消息回來:“說是前頭有淩國護送秀女來的車隊,他們人多,守城的大人查得仔細,便慢下來。”

“淩國的秀女?”謝瑄和有些疑惑。

對此,秦濟倒是知道得多些,同他解釋:“今年又是大選之年,前頭淩國為表臣服,特請送來秀女參選。”

謝瑄和微微蹙眉:“淩國當年戰敗時尚不曾送人來,怎麽偏生過得這幾年後,想起要送人了。”

秦濟本是覺得無所謂,聽了他的話,也深思起來:“你的意思是,淩國別有所圖?”

“只是覺得奇怪,”謝瑄和不大想得通,索性棋也不下了,坐到車窗邊,略開了一些,看向城門的方向。

城門口,一大批百姓正圍着看熱鬧,但馬車本就高些,故謝瑄和還是能大致看到淩國車隊的情況。

“咦?”

“怎麽了,”秦濟本不感興趣,此刻也坐到他身邊,跟着他往外看。

“排在中間的第三輛你瞧見沒,”謝瑄和指了方位給他,“那輛馬車從外頭看着,雖不比別的奢華,但車輪上卻做了更好的減震設計。”

秦濟對這方面了解不如謝瑄和,但他相信謝瑄和的判斷,畢竟謝瑄和的馬車,一向比別家的更舒服穩當。

“那馬車排在中間,若出了什麽事,其他馬車能立刻對其形成拱衛之态。”

秦濟說完,想了想道:“我叫人去查。”

謝瑄和點點頭,卻也給跟在車邊的吳應成使了個眼色。

秦濟去查是秦濟的事,他卻不能只等着人家來告訴他結果。

吳應成退到一旁,吩咐了一個小厮去跟着瞧瞧。

有了淩國的事做插曲,兩人也沒了繼續手談的心思,秦濟見前頭已經不剩下多少人,索性同他告辭,回了自己馬車上。

跟去看熱鬧的小厮回來得很遲,但謝瑄和還是在他回府後,立刻叫他來。

“淩國那五輛相似的馬車,都是秀女所乘。下馬車時,那幾人都戴着帏帽,看不真切。不過幾位秀女與随行的人等,都對第三輛馬車的女子非常恭敬。”

謝瑄和聽完,看了看時辰,吩咐道:“我去尋父親,你往知行院一趟,請徐伯父往前院書房。”

小厮匆匆而去,謝瑄和則在半道上攔住了往正院走的壽平侯。

不久,軍師領着徐耀過來,四人同在前院書房坐下,謝瑄和便提了今日之事。

壽平侯道:“淩國國書送來時,人便已在路上了,我打量着先看看情況,便沒先說。”

“這無妨,如今重要的是,淩國一向尊卑分明,那女子的身份一定不同尋常,”軍師看向壽平侯,“得加緊查一查。”

壽平侯也認同他的話:“軍師,只怕你與耀兒怕是要提前回邊境了。”

兩人原本打算是讓謝瑄和先回祖籍考試,待得明年有了功名,擇定書院後,又春暖花開時節,再叫軍師父子回邊關去。

到那時,徐耀差不多十七歲上下,正是少年鮮衣怒馬,又不會被人視作孩童的年紀。

但這世上,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軍師知道這個道理,應道:“淩國來得這麽快,想必是還沒收到皇帝旨意,車隊就已進關,恐怕邊境上,有些人已不值得信任。”

“我與耀兒早些回去,仔細清理一番,總好過他們氣候大成,做事束手束腳的好。”

“人心易變,你與耀兒都得小心才是。”

壽平侯想了想,從架子上取下一本書,挑開裝幀,拿了一頁寫滿名單的紙給他。

“你們到邊境後,若暫時不想同人打交道,可以先聯系他們。人雖不算多,卻都是同淩國有血海深仇的。”

仇怨夠深,即使真有叛國之心,也絕不可能與淩國為伍。

軍師看了一眼,默下名字,伸手将紙放在燭火上點燃,燒了個幹淨。

壽平侯與他共事多年,早習慣他的謹慎,看向徐耀:“前路崎岖,耀兒你定要好好注意安全才是。”

徐耀立刻起身:“師傅放心,我一定事事謹慎,多聽我爹的。”

謝瑄和沒料想自己一個消息,竟引得要與耀哥、徐伯父提前分別,不自覺抿起唇。

軍師燒完東西,拔下蠟燭,用燭臺尖端随手攪了攪,大片的灰便碎成細末。

他這才将燭火放回原處,也正巧在擡頭時看見了謝瑄和的表情。

原本繃緊的神色微微放松幾分,軍師道:“我們提前離開,瑄和的先生便要重新再找了。”

只是離着謝瑄和回鄉,也就剩下半年,這會兒換個先生,謝瑄和既要學習,又要适應新先生的教學方式,怕是容易出問題。

但謝家并非詩書大儒之家,要找一個适合謝瑄和的先生,并非易事。

一時間,饒是壽平侯與軍師,也犯起難來。

徐耀想了想道:“不若我們遲幾個月再走。”

“還是正事要緊,”謝瑄和沒同意,“何況邊境入冬早,等遲幾個月,我往雲州去時,你們往邊境的路就不好走了,還是春日裏出發的好。”

“反正小舅舅在雲州下頭縣裏做官,等徐伯父和耀哥走後,我也早些往雲州去,住在小舅舅府上,請他多教教我不就成了?”

蘇琛才中進士沒幾年,又是剛離開翰林院,正是對科考試題最有把握的時候。

且他與謝瑄和關系好,從前對他也多有指點,謝瑄和不必重新适應他的教導方式。

而早些去雲州,适應當地水土,結交當地士子,對謝瑄和并沒壞處,壽平侯自然同意了他的提議。

“就這麽辦,等遲些同你娘商議後,與你小舅舅去一封家書就是。”

幾人議定計劃,便一同出了書房。

謝瑄和與徐耀并排墜在後頭:“耀哥,要回邊境了,你緊張嗎?”

“是有一些,”徐耀如實道,“但想着有爹同我一道,就不覺得有什麽了。”

這話謝瑄和是認可的。

雖然軍師常常犯懶,可他的腦子是真好使,況且他是徐耀的親爹。與家人同路,怎麽都讓人安心。

軍師父子回知行院,壽平侯與謝瑄和自然一道進了正院。

金芝瞧見兩人,趕緊打起簾子請他們進去:“方才夫人還念叨呢,說是怎麽還不見人。”

蘇夫人聽見響動,也起身往門口走了兩步:“怎麽一回來就去了書房,莫不是遇着什麽事?”

“不是什麽大事,”壽平侯小聲同她說了謝瑄和的發現,才道,“軍師與耀兒得提前走,瑄和的學業上,還得你修書一封,與琛弟說一說。”

“這個不難,”蘇夫人一口應下,“琛弟與弟妹都喜歡瑄和,去年離京時,還想領他一道走呢。如今知道他要提前去雲州,只有高興的份兒。”

“倒是軍師那頭,得趕緊收拾起來,明兒我就叫人準備東西。”

謝瑄和插嘴道:“娘,得多備些藥材。”

“這幾年徐伯父适應了京城的天氣,怕是回去邊境,又要病幾回才能好。”

“不如多派幾個人送送他們,”聽他這麽說,蘇夫人也擔心起來,“再找個會醫理的跟去,咱們也能放心些。”

壽平侯覺得事情可行:“那得先問問府醫,有沒有什麽可推薦的人選。”

謝瑄和立刻想到:“爹、娘,你們早先不是叫吳應成的小兒子去跟着學了些,預備叫他在我考試時跟在身邊?”

“如今徐伯父和耀哥身邊缺人,不如叫他先跟去。我這頭有小舅舅、小舅母在,出不了什麽事。”

“吳應成這個兒子還算機靈,做事也妥帖,叫他跟去,歷練歷練也好,”壽平侯知道軍師很難對外人交付信任,吳應成的兒子就算跟去,日後也還會回到謝瑄和身邊,自然爽快應下。

“既是叫他跟去邊境,你往雲州時,就只能叫吳應成繼續跟着了。”

“哪用得着吳應成,”謝瑄和道,“他年紀大了,不合跟着我去遠處,讓他再挑個人出來就是。”

“離我出發還有半年呢,憑吳應成的手段,怎麽也能教出個得用的來。”

謝瑄和幼時還擔心吳應成聰明太過,如今長大些,不消軍師等人教導,便已明白過來,手底下的人聰明,做主子的其實只會更輕松。

只要主仆地位不會颠倒,做主子的腦子清楚,能鎮得住,那麽他曾擔心過的很多東西,其實都屬于庸人自擾。

對他的話,蘇夫人也很認可,索性先叫了吳應成來,同他說了這兩樁。

吳應成知道壽平侯對軍師的看重,也知道謝瑄和與徐耀要好,加之蘇夫人也許諾,等他兒子回來,謝瑄和身邊一定有他一席之地。

對小兒子遠行之事,吳應成自然沒有不答應的份兒。

對于接替小兒子的人選,吳應成也很快想到了幾人:“奴才的長孫、黃管事的次子、趙嬷嬷的侄兒都算機靈。”

“但奴才的長孫與黃管事的次子都略小了些,與公子做個書童、玩伴還行,出遠門上,想來還是趙嬷嬷的侄兒趙武更合适。”

“那小子十六七歲,身材高大,又有力氣,腦子也機靈,唯獨一點是最笨,不善言辭。”

“明日叫他進府瞧瞧,”蘇夫人知道吳應成的小心思,但只要趙武确實不錯,她也不介意給他點甜頭。

“再把你長孫并黃管事次子也領來,瑄和要人跟着去雲州不假,平日裏同人交際往來,也不能沒人伺候。”

吳應成歡喜的應下,趕緊出去找人。

這事有了着落,蘇夫人幾個也不再心急。

但她算了算日子,便同謝瑄和道:“衛家夏日裏除服,壽榮堂那頭,必要緊着請媒人上門請期,你得了日子再往雲州去吧。”

衛家是老夫人為謝昱相看的妻族,衛家老大人從前官至刑部尚書,以二品大學士銜致仕,如今的當家人也在刑部為官。

老夫人看中的,就是這位大人的嫡長女。

原本衛家老大人還在,老夫人盼着他家能對謝昱有助益,待衛姑娘極為喜歡。但婚事定下沒兩年,老大人去了,衛姑娘守孝三年,婚期便耽擱下來。

老夫人有心悔婚,壽平侯與蘇夫人卻不肯,謝昱在律法科丙班受過衛老大人的教導,有師徒情誼,也來相勸,老夫人才勉強認下,但待衛姑娘卻不如從前。

蘇夫人看得心煩,便瞞着壽榮堂對衛姑娘多照顧得幾分,一來二去,雙方也算是有了往來。

謝瑄和把事情看在眼裏,對這位未來嫂嫂沒什麽惡感,點頭應了,卻也說:“我明年春裏考完童試,還要在雲州待到八月,考完院試才會回轉。”

“大哥今年十九,祖母早急着想要大嫂進門,恐怕我是趕不上大哥成婚了。”

這挑日子的事,蘇夫人是不發話的。

壽平侯想了想卻道:“你大哥成婚要緊,你考試也是大事。待請期之後,看過日子,我同你祖母說一說去。”

這幾年下來,原本不能進門的壽平侯,勉強也能到屋裏請安了。

“等大哥休沐,我再同他也說說,”謝瑄和道,“若當真趕不回來,我還得先給他賠不是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