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特級景點
安置好鄭軒和林绮桐後,李瑤林總算是有空去琢磨她那五百萬元要怎麽花了。
她頭一次因不知道怎麽花錢而感到苦惱。
聽起來很“凡爾賽”,可實際上五百萬元說少不少,說多也不多。
五百萬元夠修建三四百間度假木屋,卻連一座三星級酒店都建不起來,——別說三星級酒店了,哪怕是一間經濟型酒店,造價也在千萬元以上,她這五百萬扔進去,只怕連水花都沒有。
所以她首先排除了修建星級酒店或賓館。
當然,她也可以什麽都不建,一分錢都不花,放在賬戶裏看着也開心。但比起把錢省下來,她更想用錢生錢。
接下來的國慶将會迎來一次旅游高峰,十間木屋仍然少了些,要不再增建一些度假木屋?
李瑤林想起自己還有一個團隊,沒必要再像以前那樣一個人瞎琢磨,于是她把各部門經理和各級主管召集起來開會,主題就是“是否增建度假木屋”。
部門經理&各級主管:“……”
該說島主是真的壕嗎?
前腳一聲不吭就建了家自助餐廳,後腳就又規劃增建木屋,她就沒有資金緊缺的時候嗎?
有時候人多意見就很難統一,比如有人提出修建酒店比修建度假木屋更劃得來,至于修建酒店的錢不夠怎麽辦?找銀行貸款啊,行舟島的價值都好幾億了,貸款幾千萬那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嘛!
李瑤林敲了敲小人魚:“在?能去銀行貸款嗎?”
小人魚:“建議島主靠自己的努力開發經營、發展島嶼,不要試圖走捷徑,靠外部力量哦!”
李瑤林:“……”
她就知道!
Advertisement
也有人認為與其把錢全都花在住宿上面,還不如撥出一部分用來開發一些水上項目。
眼瞧着議題逐漸變歪,李瑤林不得不重申會議的主題:“今天的會議主要是想讓你們從專業的角度分析,現階段是否有增建度假木屋的必要,增建多少間比較合适,經費預算又需要多少,而不讨論別的。”
她這麽一說,大家的重心才又回到會議主題上面來。
經過讨論分析,衆人認為等木屋修建完畢,旅游旺季也就過去了。考慮到旅游淡季的游客人數,度假木屋不用增建太多,二十間就差不多了。
這部分預算是五十萬元,包含了木屋的造價及添置消防安全相關設備。
另外,行舟島可以考慮開放露營權限,在島上地勢平緩的地方劃出一片專供露營的區域。
這樣一來,既能緩解國慶長假的旅游高峰所帶來的木屋房間不夠的問題,又能節省在旅游淡季時,度假木屋入住率低而産生的多餘的耗能。
聽到這個主意時,李瑤林的眼睛都亮了:“這是個好主意!”
以前不允許露營是因為島上的基礎設施沒完善,且游客的安全問題難以保證,現在這些問題已經迎刃而解,那麽也該适當地放寬條件了。
不過,露營會破壞島上的生态環境,還會帶來污染問題。
園藝師的建議是搭建一個露營平臺,在營地裏用人造草坪,這樣既不會破壞生态,也能減少害蟲的侵擾,還不必擔心漲潮和下雨天積水問題。
“不能毫無限制地開放露營人數,根據島上的環境,建議露營地在1200平方左右,視營地的大小來規劃出租露營位。大的露營位40平方,800左右一天;中等露營位30平方,600左右一天;小的露營位12平方,200左右一天。
“時間段從早上九點到傍晚六點,過夜的話交400~2000塊過夜管理費。另外,這是不含帳篷的價格,如果要包含帳篷,那又不止這個價格,應該在這個價格的基礎上再增加幾百……”
李瑤林:“……”
好家夥,園藝師當奸商,不是,經商的天賦比她還高啊!
會議後,李瑤林悄悄地在APP上嘗試規劃露營區。
不出所料,需要投入生态修複、治污成本越高的項目,開發成本和運營成本就越高,開發1200平方的露營平臺需要二十五萬(使用折扣卡後只要二十萬),她根據這個開發成本來測算,一天的運營成本大概也需要兩三千元。
衡量了一下成本與收益,李瑤林最終還是決定開發露營區。
它的選址位于行舟島的西面,按照營地大小,建成階梯式露營地。
它的背後是山,面向的是浮潛區域的海,北面能眺望保護區,南面可看到矗立在樹木花圃間的木屋。
這個位置離公共廁所不遠,露營的游客想要去廁所也十分方便。如果要去洗澡淋浴,走一兩百米就到了招待大廳那邊的淋浴間。
到時候再在露營區四周拉些管道,游客要取用自來水就方便多了。
【露營區(1級)】
人氣值:0/100
污染指數:45(5級污染)
運營成本:2000元/天
規劃增建度假木屋和開發露營區後,李瑤林決定把保護區的護欄給撤了,改為修建一條環島的路,然後在保護區那一側修建聲屏障。
這樣既能減少游客路過時發出的噪音,又能讓游客透過聲屏障的玻璃看到海龜、海鳥們在沙灘、礁石上活動的景象。
當然,也不能完全隔絕開來,可以每隔五百米路就修建個露臺,方便游客攝影和與海鳥互動。
環島公路一旦竣工,游客去海島的東邊看日出将不再是奢望,而且還能購置一些自行車回來讓游客環島騎行。
公路的內側就移植一些樹木和花圃,再在樹下放置一些椅子,游客在這邊散步、騎行,累了還能躲樹蔭休息。
行舟島的海岸線全長也就6.61公裏,環島的路并非貼着海岸線修的,因此總長只需5公裏左右。
之前已經陸續修了2公裏,現如今可以将之加長3公裏,再加寬1.5米,使這整條路能有3米寬、5公裏長。加上路燈、樹木花圃和椅子等配套設施,造價一百二十萬元左右,折後九十六萬元。
除了對外服務的建築、基礎設施工程之外,內部辦公的環境也得來一次升級大改造。
李瑤林的辦公室一直都在售票處後面的小房子裏,這裏只能擺三張辦公桌,再多就擠了。
後來成立了各個部門,員工都沒處落腳,她就在旁邊搭了幾間移動板房來作為各部門的臨時辦公室。
雖然沒人會嫌棄這樣的辦公環境,但移動板房到底還是不夠美觀大方,而且就算有空調,也十分悶熱嘈雜,所以她規劃建造一座辦公大樓。
辦公樓三層就夠了,每層面積至少三百平方,其中二三層是各部門的辦公室,一樓做員工食堂和活動室。活動室裏放些書,讓員工們閑暇的時候也能看看書。
按以往的建築工程造價,這棟大樓建下來要花一百萬(折後),購置辦公室用品等又得花幾十萬,這樣一來,剛到手的五百萬就只剩下兩百多萬。
這兩百多萬她不打算再動,留着以備不時之需。
至于正常的運營成本支出,從日常的營收裏扣就行了。
李瑤林查看日常營收,本來做好了收益減少的心理準備,卻沒想到步入九月後,學生游客銳減,門票的收益反而上漲了!
她通過財務分析發現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學生們回校後,賣出去的半價票少了,原價票多了。——以往三百位學生游客只能帶來三千元的門票收益,現在一百五十位普通游客,就能有同樣的營收。
更有趣的是,學生游客減少後,普通游客卻增加了,而且有相當多一部分是中年人。
李瑤林忽然想到網絡上的梗,大意是孩子開學後,家長們歡天喜地送走了孩子,然後約會安排起來,旅游活動開展起來,悠閑生活享受起來……
現在看到這份數據,她覺得這個梗大概是真的。
還有一部分是已經退休的中老年人,他們來島上除了休閑旅游之外,也是聽說了關于在行舟島上許願很靈驗的傳聞,特意過來搞迷信的。
要不是他們進島過安檢的時候被檢查出了攜帶打火機、香、紙錢等可疑物品,只怕要在島上燒香、燒紙錢了。
還有人特意在游客建議箱裏留言,讓行舟島去搞一棵許願樹,或者放個鼎,讓他們有一個能燒紙、上香的地方。
李瑤林:“……”
建議你們不要建議了。
總之,九月的上半個月裏,行舟島每個工作日的門票收益在一萬元左右;周末除了下午的倒數第二班船和末班船,仍然有三四十張餘票之外,其餘班次幾乎都坐滿了,一天下來游客人數八百餘人,門票收益也有一萬五千多元。
這半個月,游客人數便達到了九千人次,門票收益十七萬五千元左右,——按照行舟島與保護區的協議,其中有九千元屬保護區。
更別說在海神的buff的加持下,她還有游客人數帶來的九十萬元項目補貼。——她每個月都能有近兩百萬補貼款進賬。
她決定将這些補貼攢起來,等攢夠了兩千萬,再建酒店!
便利店的營收相對穩定,有可能是因為零食、飲料的消費主力中的學生游客減少了,新增的中年游客不是這些商品的消費主力。
但面包的銷量大幅度增長,彌補了零食飲料的營收差額。
關于面包的銷量,一開始游客們買面包是為了喂海鳥,因為行舟島的海鳥任性,不吃外面買的面包屑。
後來他們覺得,海鳥都這麽賣力地替島上的便利店宣傳了,他們不買點回去自己吃,好像有點對不起海鳥打的廣告。
反正行舟島便利店賣的東西都不貴,那就買來嘗嘗呗!有海鳥的廣告,至少不用擔心食品安全問題。
李瑤林:“……”
這委實是她沒想明白的地方,畢竟她店裏的面包是從外面批發進貨的,不屬于海神市場出品的商品。
不過在食品安全問題上,她跟游客的想法是一致的。她也不希望行舟島被爆出食品安全問題,因此找的廠家都是經小人魚篩選出來的,口碑、信譽都很靠譜。
除了門票和便利店之外,行舟島最賺錢的項目就是電商平臺上銷售的漁具、魚餌,每天的銷售額也有一兩萬元。
行舟島的日常運營成本就是從以上收益裏支出的,目前勉強能維持收支平衡。
至于潛水中心和船票部分營收,雖然也被系統統計在營業額裏,但那部分利潤還要與別人分賬,所以李瑤林沒有去動那部分錢。
大搞基礎設施後,APP的島嶼信息就更新了:
【島嶼】行舟島
【島主】李瑤林+
【面積】4.3平方千米(430公頃:島陸面積220公頃/海域面積210公頃)
【開發進度】基礎設施+45%(水庫1個、公共廁所3間、簡易碼頭、大門、電力系統、5KM公路及配套設施、遮陽亭、便利店、員工宿舍、招待大廳建築群、孵化房、度假屋30間、海鮮自助餐廳、辦公大樓)
游樂設施+10%(3級海釣場、3級白色沙灘、1級潛水基地、1級露營區)
環保設施+12%(禁漁區、市級海洋生态特別保護區)
【經營等級】3級+
【評級】無
【海神滿意度】34
……
李瑤林有些想不明白:“修建了這麽多基礎建築,進度才百分之四十五?該不會是地盤變大了,所以相應的計算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吧?”
系統和小人魚都不會給她答案,她也就不再瞎琢磨。
她注意到除了白色沙灘之外,潛水基地後面也提示可以升級了,——實際上潛水基地可升級已經是好幾天前的的消息了,她當時心裏都是籌劃自助餐廳開業的事,也就忘了這茬。
現在潛水基地的反響很不錯,體驗過的游客都說好,而且人數還在穩定增長,潛水教練和潛水長都不夠了,店長不得不又多招了兩個回來。
李瑤林不必擔心升級後的白色沙灘會搶走潛水店的顧客,所以她幹脆把這兩個景點都升了級。
“白色沙灘成功升級至4級,成為特級景點!”
【白色沙灘(特級)】
人氣值:20579
污染指數:1(微污染)
運營成本:10000元/天
“1級潛水基地升級成功!”
【潛水基地(2級)】
人氣值:324/1000
污染指數:26(3級污染)
運營成本:6000元/天
“白色沙灘升級至4級後成了特級景點,海釣場升級的極限卻在3級,且無法成為特級景點……我是否可以理解為,這跟生态環境有關?”李瑤林琢磨。
海釣場等級越高,魚情越好,就會有更多人湧入釣魚,如果每個人都用行舟島的餌料,那行舟島的魚豈不是要被釣光?
白色沙灘就不一樣了,它的等級越高,污染指數越低,生态環境就會更好。
至于特級的白色沙灘跟以往有什麽不一樣,她暫時還不清楚。
此時,白色沙灘,張玫正躺在遮陽傘下,遙遙地看着在沙灘上玩耍的女兒和丈夫,臉上露出了愉悅的笑容。
她已經是行舟島的常客了,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一兩次,有時候帶着丈夫女兒來,有時候跟父母和朋友來。
每一次來,行舟島都能給她不同的體驗。行舟島的變化太大,她怕長時間不來,會認不出這座島來。
還有,來行舟島的票越來越難搶,有時候她不得不提前三天就開始搶票。
這次好不容易搶到票,丈夫沒空她說什麽都要對方推掉沒必要的應酬,陪她過來,——其實她不是非要人陪,主要是想讓丈夫幫忙看女兒,她則好好地享受休閑的時光。
油市的氣溫已經到35℃,可在行舟島,她卻覺得氣溫一直在29℃以下,加上舒适的海風拂來,舒服得她都有些犯困了。
就在她即将睡着之際,她忽然感覺身下似乎有東西在動。她驚悚地爬起來,掀開墊子一看,卻什麽都沒發現。
她又疑惑地躺回去,下一秒便感覺自己躺在了按摩椅上,無形中有東西在推按自己的肩背,讓她因長期伏案工作而變得僵硬的筋骨都慢慢地得到了舒緩。
“不對,我怎麽睡過去了?!”張玫一驚,再次爬起來掀開墊子檢查,可無論她是掏沙還是挖坑,潔白的沙灘上都沒有出現什麽生物,它靜靜地躺在這座島上,任由張玫折騰。
張玫:“我幻覺了?”
很快她就發現,這不是她的幻覺,因為有別的游客也發現了白色沙灘的“異常”。
他們在沙灘上奔跑、玩耍和坐着時并不會感覺到異樣,只有躺下來時,會隐約感覺到白色沙灘在動,而且動起來不規律,就像一臺正在以低頻率速度運轉的按摩椅。
大家一致認為,白色沙灘可能——會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