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又上熱搜

#沙灘按摩#

#會按摩的沙灘#

#油市按摩沙灘#

#行舟島白色沙灘#

……

行舟島,又雙叒上熱搜了!

這次的熱度已經不只是油市和嶺南省範圍內,它被頂到了熱搜第三,全國網友都看到了這些熱搜。

有大V還沒看內容就先開噴:“行舟島營銷什麽時候停啊?國家都不整治一下的嗎?”

底下的網友回複他:“電視臺都播了,這可不是營銷。”

大V回:“電視臺播的就是真的啊?央媽播的都不一定可信呢!”

網上的聲音也确實分成了幾撥,其中最主要的是兩種聲音,一種覺得行舟島又是“海滋”“發光的海底”又是“按摩沙灘”的,三個月內上了好幾次熱搜,電視臺、報紙、當地官媒,以及雜志都在提它,要說它沒有營銷,怎麽可能?!

另一撥人覺得,既然之前那些大V都沒法證實行舟島在“海滋”和“發光的海底”一事上造假,那麽就說明這些事是有些可信度的,加上網上流出的照片,他們都找不到一張污染嚴重的圖,這麽大的治污力度,也不怪乎官媒天天誇它。

還有一撥看熱鬧不嫌事大的:

“我不信,除非讓我去體驗一下。”

“我也不信,除非讓我搶到幾張門票。”

“不建議官媒宣傳,因為我買不到票。”

Advertisement

“我,學生,給我寄幾張票,懂?狗頭.Jpg”

“你們的算盤,響得我在國外都聽得到!”

在一圈評論中,冒出了一條比較格格不入的評論。

發評的是一位剛在行舟島體驗過水肺潛水的游客,他發了一張動态圖片,然後說:“大家的重點都在沙灘,我想說,潛水才是YYDS!”

網友點進他的V博,發現了他在海底潛水時,教練幫他錄的視頻。

只見他置身于一片幽藍的大海裏,海水清澈得就跟在泳池裏一樣,可以清晰得看見絢爛多彩的發光珊瑚,還有在他身邊經過時,吐出了彩色泡泡的小魚。

網友們:“?”

吐彩色泡泡的魚為什麽那麽像吹泡泡水的他們?

等一下,他們真的不是在看什麽特效電影,或者3D真人動畫嗎?

潛水的游客激動地說:“看視頻看不出什麽,只有親身體驗才知道當時的場面,那叫一個夢幻、浪漫,我一個還沒女朋友的光棍,連在海底辦婚禮都已經想好了!”

科普博主評論他說:“魚吐泡泡确定不是缺氧?之前說過海水發光是因為會發光的浮游生物太多了,它們會影響到在海裏生活的魚類……”

潛水的游客反駁:“魚只有在水面吐泡泡才是缺氧的表現,這裏可是距離海面八米的深海。而且這裏有很多海洋學家來取樣調查,他們都沒查出這是浮游生物作祟。如果這些光對海洋生态真有危害,政府也不會允許保護區的成立!”

還有游客說:“別吵啦,行舟島不是有條抽獎V博嘛,明天才截止。你去轉發評論,萬一抽到你,你可以去體驗,到時候就知道真僞啦!”

科普博主:“……”

免費幫它宣傳,當我傻?!

他一邊吐槽,一邊轉發了行舟島的V博。

——

林绮桐沒想到自己剛接手推廣工作,還沒發力呢,行舟島就沖上了熱搜。

她跟同事一直在留意網上的輿論風向,一邊嗑瓜子,一邊唠嗑:“我覺得我們這個崗位有點多餘了。”

同事咔咔吃了兩個瓜籽,說:“話不能這麽說,我們還得拍宣傳視頻呢!到時候忙起來,腳不沾地。”

林绮桐心說,老同學這手筆真是出乎她的意料。

原本李瑤林在她的心目中是拼命三娘,現在卻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她很了解李瑤林,又好像不太了解……

“所以沙灘到底為什麽會按摩?”林绮桐問。

“都不清楚,有專家分析過,那些沙子都是很普通的沙子,至于為什麽會按摩,其實大概率是游客的錯覺。因為我們這兒的沙子很細膩、圓滑,當人躺在上面的時候,會對沙子造成擠壓,加上海水、潮汐的作用,沙子之間是存在細微縫隙的,當它們變幹後會有所松動,在流動時造成了按摩的錯覺……”

林绮桐:“……”

她沒聽懂。

“專家說的話哪能這麽容易懂?反正沒有危險就對了!”同事說,“哎,你看網上說的,在白色沙灘上按摩後,頸椎都舒服了!我們可以用這個當噱頭宣傳……”

林绮桐看了眼工作群,說:“別,島主說了,現在暫停宣傳白色沙灘的工作,注意反黑就行。”

“為什麽啊?趁機提高人氣不好嗎?”同事不理解。

是啊,這是提高知名度的好機會,李瑤林為什麽不蹭一波熱度?

李瑤林向同樣問了這個問題的齊經理說出了她的想法:

“現在行舟島的基礎設施能同時接納的游客容量也就千人左右,一天的游客總容量兩千多吧?多了就會對生态環境造成更大的破壞,也會增加管理上的難度。為了更長遠的發展,必須分階段地、逐步開放人數限制。”

誰樂意放着錢不賺?可關鍵是,現在很多基礎設施都在修建當中,自助餐廳也還沒開張。而潛水店和海釣場的接納游客量都是有限的,更多的游客可能會蜂擁到白色沙灘,要麽去體驗按摩,要麽是去浮潛。

人一多,就難管理,哪怕跟他們反複強調做出一些破壞環境的事情會被拉黑,也總有些自以為是的人不聽勸告。

等他們真的被拉黑了,又會回過頭來怪行舟島,到時候只會平添許多工作。

還有,她想象得到上千人同時躺在沙灘上享受按摩的畫面,遠遠地看去,所有人密密麻麻、整整齊齊地躺着,不知情的還以為白色沙灘是什麽停屍場。

再看浮潛區,全都是浮在水面的人,那不比在恒河下游看到浮屍的畫面更可怕?

從海洋生物的角度來看,它們一擡眼,頂上是一張張興奮地盯着它們看的面孔,那不得吓死魚?

李瑤林說:“而且我們限制進島的游客量,那些今天來不了的游客會不會明天來?或者後天來?我們引導他們錯峰出行、錯峰進島旅游,既能免了他們排隊搶票的痛苦,又能減少旅游淡季游客太少的難題,是不是很合理?!”

齊經理:“……”

島主的想法還挺新鮮的,就是年輕,任性了點。

但是不得不說,李瑤林考慮的也不無道理。

以前行舟島剛開發的時候,游客少,都是現場買票的,因為不用擔心船會坐滿人。可是慢慢地,游客越來越多,所以乾萊旅業那邊進行了幾次調整改革,開始按時段售票。

但這樣就有一些問題,有些游客習慣地在網上買門票,等他們買了門票卻發現買不到船票時,就會無奈地退票,然後埋怨、投訴行舟島。

所以現在有兩種比較推薦的購票方式,一種是在網上買,直接買船票和門票的套票;還有一種則是先現場買了船票,到島上時再買門票。

前者需會操作現在的小程序、公衆號等,後者則比較費事,畢竟能一次性購買的票,他們為什麽要分兩次買?

為了減少游客的購票程序,也為了統一聯票的售賣方式,那行舟島的售票崗位就得挪到碼頭去……

還有,游客量取決于航班和客船的載客量,想要增加游客量,就得加開航班、增加客船以及調整航線。

現在是開漁時期,寶仁港碼頭作為一個漁港,漁船進出頻繁,且多不按規定的航線,經常侵入行舟島的客船航線來。如果航班頻繁,那麽很容易跟漁船發生沖撞,出現交通事故。

齊經理忽然懂李瑤林的布局了,他說:“我明白了,李總你是想拿下碼頭?!李總,你真是下得一盤好棋啊!”

李瑤林:“???”

她怎麽就想拿下碼頭了,拿下哪裏的碼頭?

齊經理卻想了很多,他越想越激動:“李總是想控制進島的人數,這樣很多游客無法進島,就會投訴,有關部門看到後必然會跟我們談話,到時候我們就以碼頭容量太小、航線密集,容易發生事故為由跟有關部門談判,要求他們給我們租用新的碼頭、增加航線、提高旅客容量,這樣島上的游客容量也就增加了……”

李瑤林:“……”

不,我沒想,是你想太多了!

你怎麽開始迪化了?

齊經理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合理,他繼而提出自己的意見:“李總,我早就想說了,咱們那個碼頭啊,它又長又窄,出島的游客常常和進島的游客擠在一起,容易造成碰撞。我的建議是拓寬碼頭。如果我們要加開航線的話,那可以多建一個碼頭……”

“你提醒得很及時!”李瑤林說,碼頭确實該擴建了。

她打開行舟島的地圖,決定把原來的碼頭拓寬,再在旁邊加建一個離島的碼頭,這樣一來,以後哪怕同時有船進島和離島,也不怕兩船相撞這種事發生了。

至于售票和檢票窗口,移到對面的碼頭去确實比較方便,只是這樣一來,又少不得要租碼頭,還得報審批。

說實話,她還是有些舍不得這個夏日風情大門的呢!

不管怎麽樣,碼頭還是該先擴建了。

李瑤林在APP上規劃建設碼頭,升級改造原碼頭得五十萬造價,另建一條碼頭則視泊位來定價。

李瑤林:“……”

修建碼頭原來這麽貴的嗎?

她問齊經理,後者也不太懂,但他打電話問了一下朋友,說:“我們現在的碼頭能停兩艘客船、兩艘游艇。新建碼頭的話,一個客船泊位大概要二十萬、游艇泊位造價可以低一些。升級改造的難度也不小,造價也不會比這個價格低。”

李瑤林扶額,貴就貴吧,這些都是必須花的錢啊!

她把在對岸租新碼頭的事交給齊經理去辦,自己則在APP上進行新建碼頭的操作。

碼頭要先新建再升級改造原碼頭,這樣一來,避免原碼頭在升級期間無法使用,導致游客沒法登島、離島。

新碼頭長四十米,寬四米,有兩個泊位,造價四十萬,折後三十六萬。

李瑤林捂住了錢包,再次感慨:“錢不禁花啊!”

……

網上的輿論仍在發酵,到了《出發·我們的旅行》九月刊發行的日子,雜志社依舊以行舟島為封面,而且緊跟時事,用會發光的海底珊瑚吸引讀者的眼球。

不出所料,蹭了這波熱度後,雜志再次賣脫銷了。

看到《出發·我們的旅行》的成功案例,很多旅游雜志紛紛向行舟島抛出免費幫忙宣傳的橄榄枝,要求就是行舟島島主接受他們的采訪。

不僅是雜志,省電視臺、報社的采訪組也來了,各大視頻網站的旅游博主也都把下一期視頻的主題選為行舟島。

行舟島的服務熱線都被打爆,兩個客服接電話都接不過來,說得口幹舌燥,齊經理為此自掏腰包給她們準備了潤喉糖。

有了運營部經理後,接受采訪這種事就不必李瑤林親自出面了。涉及運營的事可以采訪齊經理,需要形象代言人,就推出林绮桐這位網紅。

林绮桐:“……”

沒想到她有朝一日還能代表旅游島上電視,接受電視臺的采訪。

就在她接受完電視臺采訪的第二天,她爸媽給她打了電話:“桐桐啊,你上電視啦?!哎,你怎麽不早點通知我們,我好提前通知你姑、舅、姨一家子準時收看新聞啊!還好你爸有錄新聞的習慣,到時候給發到家族群裏……”

林绮桐哭笑不得。

等同學和朋友,還有以前合作過的同事都給她發信息,詢問她近況的時候,她才知道,自己在朋友圈也火了。

作者有話說:

游客:我們都是見過大場面的,沙灘會按摩而已,小意思啦!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