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古來情字多薄涼,不負家國不負卿 “大……
第23章 古來情字多薄涼,不負家國不負卿 “大……
01.
唐三藏沉默地望着這位華服老人。
似想将他看透,又或者,想将那道不盡的佛理看透。
良久,眉頭輕蹙,說:“國主,你既然想要尋求幫助,又何必有所隐瞞?為何你的妻兒,都不想認你?”
老人被三藏悲憫憂郁的眼神盯的坐立不安,臉色越發蒼白。
下巴顫抖着,終于“撲通”跪在了地上,說:“聖僧,我有錯。”
老淚縱橫。
唐三藏沒料到他有此舉,一怔,慌忙攙他起來,道:“你貴為一國之君,如何能朝我下拜?快快請起。”
烏雞國主卻掙脫他,長跪不起,說:“我不是一個好夫君,好父親!”
02.
烏雞國地屬偏遠,自古以來,荒蕪滿目,貧瘠不堪。
百姓生計,舉步維艱。
一年中,是洪水還是幹旱,全仰仗于天,若天公刁難,便是連年歉收,無數百姓餓死路邊。
烏雞國主自幼時便将百姓們的苦難銘記心中。
即位以來,勵精圖治。
Advertisement
親率百官,興水利,引高山之泉灌溉荒田,修堤壩,屯夏雨以冬用,又廣納賢才以興邦,施仁政,減賦稅,不辭辛勞,與民同苦。
耗時十八載,終才換來烏雞國國富民強,百姓們安居樂業。
萬民皆頌帝王之恩澤。
奉為神明。
可他,是人,不是神啊。
他不會呼風喚雨,他的精力不是無限,他會煩,會累,有時,也會身心俱疲,分身乏術。
他顧得了國之大家,卻再也顧不了自己的小家。
他冷落皇後十餘載。
數百次過宮門而不入。
很多次,其實他都看到了皇後,看到她寂寞地趴在小窗邊,滿園枯萎的花,映着她蒼白憔悴的容顏。
心,很疼。
但他沒有時間,他就只能那麽遠遠的,隔着滿地落紅,偷偷瞧上皇後一眼。
他甚至都不敢讓皇後瞧見他。
怕她一瞧,落下淚來,然後,自己就再舍不得離開她。
皇後誕下太子時,難産,險些一屍兩命。
他沒聽小太監說完,就匆匆的往皇宮趕。
但恰逢河岸決堤,黃龍肆虐,無數百姓,萬畝良田,即将毀于一旦。他能怎麽辦?他只能又折返回去,穩定大局。
那日的暴雨,澆不盡他心中的血淚。
而自那日之後,皇後心中,或許就對他生了恨。
倒是太子,他特意擠出時間,親自教誨,教他熟讀百書,傳授治國之道,但小孩兒總是頑皮,聽不進他只言片語。
如此頑劣,将來怎堪一國重任?
他難忍焦慮,沒了耐心,把太子吊在梁上,打個半死。
打完又心疼後悔。
那也只是個三歲的孩子呀。
想抱起小孩兒哄時,小孩兒卻怕了他,又害上個看到書就惡心想吐的毛病。他再教,就再也學不進了,學不進,他就又忍不住打罰責罵。
一直到他墜井而亡的前一天。
記憶中,還因為讓太子背誦韓非子的《孤憤》,太子背不出,而狠狠扇了太子一巴掌。
或許,妖道竊國,慘死井中,就是上蒼對他的懲罰。
03.
衆人聽完,不勝唏噓。
就連剛剛掘土回來脾氣暴躁最煩人吵的沙悟淨,都安靜了,他安安靜靜說:“你知道嗎?太子的一邊耳朵,都被你打聾了。”
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麽知道的。
但他就是知道,沾滿泥沙的黑臉上,勾勒出一絲嘲諷,說:“你是一個好國君,但除了是一個好國君,你踏馬什麽都不是。”
白子岑聽的有些難過。
烏雞國主跪在地上痛哭,顫抖着,一個字都說不出。
唐三藏卻笑了,放聲大笑:“哈哈,哈哈哈。”
笑聲震于胸腔,宛若悲鳴。
白子岑不覺得這是一件引人發笑的事。
沒有人覺得。
疑惑的看向三藏。
只見三藏笑着喃喃:“原來,真的沒有無緣無故的因果。我以為有,只是因為我一時還未能看破。”
“聖僧?”
白子岑擔憂的望着他。
唐三藏卻好像終于釋然,悠悠起身,雪白僧袍輕拂,萦繞眉間整一日夜的愁緒,終于在此刻被清風掃去。
俯身将烏雞國主攙起,他笑的清澈,說:“你的忏悔,不該是對着和尚我。”
聲落,院中呼啦啦一陣騷亂。
太子派出的親兵,破門而入。
04.
唐三藏又一次被五花大綁。
一起被綁的,還有八戒悟空白子岑,沙和尚溜得快,挖地道遁走了,走時薅了烏雞國主一把,把國主也帶了去。
師徒四人被押送至金銮殿。
滿朝文武,莊嚴端肅,一個個的,無不對那龍椅上的人充滿敬意。
看四人樹的筆直,有人呵斥:“大膽!見了國主,竟敢不跪?”
說着,便去踢白子岑的膝蓋。
孫悟空目光一淩,一指氣浪将那人彈開,嘲諷道:“一個妖精,也妄想讓本大聖下跪,簡直可笑。”
那人抱着腳,疼的單腿直跳,“哎呦哎呦”叫着說:“我我看你們才是妖精,你剛剛使了什麽妖法?”
孫悟空冷笑。
明明被五花大綁的是他,但被他一雙銳利的金眸盯着,對方總感覺被綁的是自己。
吓得縮縮脖子,不敢再說。
假國主一直在觀察,直到此時才終于發話:“底下就是造謠朕的和尚?”
或許錯覺。
白子岑感覺對方的目光,好像在他身上停留的稍久一些。
太子道:“回父王,正是。”
本想将唐三藏在寶林寺就地處決,奈何沒找到他口中說的“屍體”,不敢妄動,這才押他上殿。
沒想到唐三藏被綁,死到臨頭,竟也不卑不亢。
長身玉立,笑岑岑道:“阿彌我個陀佛,和尚我可沒有造謠,我只是對太子殿下講述了我的一個夢境。”
衆大臣不知其中緣故。
紛紛好奇:“什麽夢境,竟然驚動了太子親兵?”
唐三藏便又一次娓娓道來,将國主與妖道相識相知結八拜之交,又被推入水,慘死井中的事複說一遍。
衆臣聽着離奇,卻也不敢全信。
“這三年,國主為朝政嘔心瀝血一如往昔,如果是妖,吃人還來不及,又怎麽可能愛民如子呢?”
太子也一臉的篤信,只是藏在袖中的手,微微握緊了些。
假國主好像料定了群臣的反應,絲毫不慌,說:“一個夢而已,不足為信。”一頓,笑,“聽聞爾等是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不如稍後在宮中用些齋飯,換了通關文牒,朕就放你們西行?”
豬八戒“嘿嘿”兩聲,說:“莫不是齋飯有毒吧。”
太子呵斥:“休得胡言!空口無憑,你等這般誣蔑我父王,可有證據?!”
“證據在此!”
忽聽一聲如霹靂驚雷,金銮殿震。
沙和尚掀翻了地磚,拽着一人,突然蹿出,滿是絡腮胡子的黑臉剛硬如鐵,對峙群臣道:“你們要的證據,在這裏!”
衆臣一看,我的天吶。
這這這,怎麽和龍椅上的陛下一張面孔?難道,和尚所言是真?
太子一見,也是瞳孔劇震。
烏雞國主見了太子,悔恨疼惜沖上心頭,好不容易止住的淚水,又一次奪眶而出。
他蹒跚着,顫抖着,走近太子:“兒啊,我的兒。”
太子卻本能的,驚恐的後退,喊:“不要,你不要過來,你不是我父王!我沒有你這樣的父王,父王教我騎射,對我耐心,從來都不曾打罵我!”
“我錯了,父王知錯了,我對不起你,但我也是想為你好呀。”
國主痛哭流涕。
太子退到角落,再無可退,紅着眼看到侍衛的佩劍,一把抽出,指着國主道:“那我母後呢,她又做錯了什麽,你憑什麽那麽對她!憑什麽?!”
他知道,他果然知道龍椅上的國主是假的。
但忠愛不能兩全。
“如何才能不負江山不負卿,沒有人告訴我,沒有人告訴我……”
國主說,跌跪在地上,死去三年,卻好像已經蒼老了半生,絕望道:“我知道,事已至此,再說什麽都無法彌補對你母子的傷害。我想,上天讓我還陽,一定也是為了讓我親自對你母子忏悔。如果殺了我你們就能開心快樂……那麽,動手吧。”
說着,閉上了眼。
“啊啊——!”太子嘶吼着,高高舉起了劍。
白子岑眉心一跳,不想看悲劇發生,正要揮鞭阻止,忽聽身後傳來一道女聲:“華庭!不要!”
05.
人人都說,她是貪慕榮華,才想要母儀天下。
但其實,她也曾是天真的少女啊。
家鄉遇洪,父母罹難,她浮沉于漩渦之中性命垂危時,是他,跳入水中救起了她。
從那時起。
她便愛上了他。
她愛他少年英氣,勇敢無畏。
她念他救命之恩,暗自決定,以身相許。忽有一天,偶然發現自己一直傾慕的救命恩人,竟然是登基不久的年輕帝王。
從這時起。
她更加的深愛上他。
她愛他宏韬偉略,心懷萬民。
終于,她得償所願,嫁給了他,兩心相悅,也曾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
那麽,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變的呢?
是從他癡心朝政開始的嗎?是從他沉迷治水開始的嗎?是從他百過宮門而不入開始的嗎?
她不知道。
可是,可是……
可是她從一開始愛上的,就是他愛民如子,就是他勵精圖治啊,她早就知道自己愛上的,就是這麽樣一個人啊。
怎麽就變了呢?
怎麽就受不住寂寞了呢?
怎麽就從前認為的優點,全都變成了缺點呢?
怎麽就,愛,變成了不甘和恨了呢?
她想。
或許變的不是他,而是她。
便日日在茫然自責中憔悴,滿園芬芳枯萎,也無心打理,只趴在窗前傷神,任濃如墨雲的鬓邊,過早的生出白發。
好幾次,其實她都看到了他。
她很想跑下樓,抱住他。
但她不敢。
她怕自己落淚,怕自己的眼淚會拖住他治國救民的步伐,看到他日日為國事煩憂,她也很心疼呀。
直到三年前。
她發現他突然變了。
他可以一邊治國救民,一邊分出精力來陪伴她,他為她畫眉,為她簪發,為她親手種上喜歡的花。
她多開心呀。
就好像,十幾年前的那名少女,又活了回來。
可太子卻跑來告訴她——
她深愛的那個人,早在三年前就死了。
這,讓她怎麽敢信呀。
但,扪心自問,三年,真的一無所覺嗎?
她曾那麽愛他,又怎麽可能沒有發現身旁之人早已不再是他?她只是想騙騙自己,騙自己他還在呀。
現在。
她想清楚了,她愛的是他,是本來的他。而不是一個——
這樣,或者那樣的他。
06.
“本宮以天地神明,皇族血脈起誓。”
皇後一身鳳冠霞披,堅定步入大殿,絕代的風華,一如二十年前她嫁給國主的那一日。
高舉鳳印,字字铿锵道:“龍椅上的陛下,是假的!”
07.
假國主見勢不妙。
摘了王冠,脫了龍袍,爬起就跑。
捆仙索尚困不住大聖,一根麻繩又豈能困住?瞬間化作飛灰,招出金箍棒,飛身而起:“妖精,哪裏跑!”
白子岑只覺身邊紅影一晃,又金光一閃。
再擡眼,孫悟空已在雲中與妖怪纏鬥了數十回合,刀光棍影,擾雲亂日,直看得他眼花缭亂。
不免心微微提起。
好在,盡管缭亂。
但還是能看清,是大聖爺占了上風。
而那妖怪招架不住,忽生一計,又一個俯沖,躍下雲層,站到唐三藏身邊,突然就變成了三藏的模樣。
白子岑暗道不妙——
剛剛只顧着擡頭看悟空,忘了留意唐僧的位置,再看其他人,也只顧着看大聖降妖了,已然難以分清。
悟空追下雲頭,站在兩個唐三藏面前。
一雙金眸橫掃,竟然沒有看穿。
豬八戒“啧”一聲,說:“涼了,這次猴子的火眼金睛也不頂用了。”
孫悟空唇角微揚,邪惡地說:“簡單,一棒子把兩個都敲死就好。”
舉棒。
殺氣徒生。
強大的威壓讓白子岑這末等小妖,腿一軟,差點兒雙膝跪地,還好被八戒一把拉住,但五髒六腑,皆隐隐作痛。
毫不懷疑,悟空真的動了殺心。
唐三藏無奈:“你這孽徒。”
妖怪卻不敢冒險,蹭棱一下跳開原地,但仍在大聖的威壓籠罩之下,不能逃脫。
便又故技重施。
再次回到人群。
而這一次,他竟然變成了白子岑的模樣!
08.
金箍棒迎頭痛擊,忽又戛然而止。
孫悟空,定住了。
09.
白子岑一直都站在豬八戒身邊。
所有人都瞧得清楚,此時立在大聖棍下的白子岑,是妖精所變。可那根所向披靡,足以摧毀天地的鐵棒,就是定住了。
白子岑也定住了。
他定定望着悟空,不知道悟空在想什麽,明明連唐三藏的性命都能拿來冒險,卻對着一張明知是假的他的臉,而停了手。
但也只是一瞬。
悟空很快回神。
可就是那麽一瞬,給了妖精間隙,嗖然逃向雲中。
孫悟空回頭,深深看了白子岑一眼,才再次追去。而這一眼,竟似冰川下的熾焰,令白子岑心神激蕩,久久不能平複。
豬八戒說:“你看到了嗎?”
白子岑說:“我看到了。”
豬八戒說:“你看懂了嗎?”
白子岑垂眸,沒有回答,緊攥的手指,卻幾乎在掌心掐出血花。
10.
惹怒大聖的下場,只有一個。
“作死!”
孫悟空咬牙切齒,俊美極致的臉龐因為憤怒而扭曲。
他對妖精窮追不舍,披頭就砍,好像手裏掄的不是棍子,而是一把四十米的刀。
“大聖留情——”
偏偏這時,彩雲飄來,雲中冒出一道佛光,定身一看,竟然是文殊。
“不勞大聖動手,我來替你降妖。”
悟空收了棍子,冷冷一笑:“菩薩倒是好心。”
文殊笑眯眯的,被嘲諷了也不惱,掏出照妖鏡對妖怪一照,那妖怪便跌落雲頭,趴在地上,慢慢現了原形——
竟然是一頭青毛獅。
文殊道:“他是我的坐騎,已得佛祖點化,不再是妖,所以你的火眼金睛也看不出來。昔日我佛見烏雞國主勵精圖治,功德已滿,便差我來渡他歸西,封金身羅漢,結果被我發現他于妻兒有愧,這才降下此劫。”
唐三藏合了合雙手,說:“拜托搞搞清楚,這究竟是國主的劫,還是和尚我的劫?”
文殊笑了,說:“都是,都是。”
于是唐三藏就開始罵了,說:“你這也忒不地道,你這坐騎,把人家老婆都睡了。”
文殊一愣,笑得更開,說: “金蟬,你多慮了,我這坐騎,不能人道。”
“不能人……呃……”
唐三藏差點兒咬舌自盡。
這麽冷冷清清一個人兒,白子岑還是頭一次見他臉紅,還怪可愛的。
文殊招招手:“走了。”
青獅甩甩尾巴,跟上,經過白子岑身邊,忽又一頓。
白子岑怕他撲咬,吓得往後一退。
可這青毛獅王只靜盯了他半晌,眼中突然多了憐憫,說:“我想起在哪裏見過你了,在大秦的死牢,那個人,是你。”
白子岑一震,瞳孔瞬間張大。
只覺寒意從指尖蔓延至全身,便開始不受控制的顫栗起來,嘴唇被自己咬出了血也猶未察覺,一張臉,慘白如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