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回禮 親上加親

第46章 回禮 親上加親。

夜幕低垂如絨布, 上頭群星璀璨。

回雲府的路上,史如意提着輕飄飄的食盒,呼出的白色熱氣在空中慢慢消散, 她伸手抓了一把, 由衷地笑起來, 道:“二少爺……我替翠丫她們兄妹謝謝你。不過, 你真的決定了,要讓石英來做送給大少爺的禮麽?”

雲佑輕輕“嗯”了一聲, 嘴角微勾,道:“阿兄年少時讀奇聞雜記,與我聊起傳說中的‘奇巧人’,說以徑寸之木,雕梁畫棟, 手藝了得。阿兄心頭向往,還特意使人去外頭鋪子找過, 一無所得。今日恰好碰見, 想來, 這份禮是最合适不過……明個兒我便叫長風把玉料送來。”

給雲府大少爺準備的,自然不能是普通木料果核的雕件。

雲佑預備訂一套玉質的文房四寶, 花生米大小,上頭有書有畫, 料想他阿兄定然歡喜。

“哦,”史如意應了一聲, 眨眨眼睛, 望着雲佑只是笑,半晌才道:“我還以為……我還以為二少爺是因着看他們兄妹倆可憐,有心想幫一把。”

雲佑失笑, 搖搖頭,道:“自然也是有這層緣由在的,不然這麽多鋪子可逛,何必專找他家?但說到底,還是因為那石兄手藝了得,雖然身有殘疾,不能再做木工,另辟蹊徑,倒也闖出了一條路。假以時日,名聲傳出去了,定然有人願意上門求奇的。”

史如意興奮道:“真的麽?那我回頭就跟翠丫她們說,看能不能替她們想想辦法,宣傳一下。”

雲佑未置可否,只道:“你對別人家的事情總是熱心。”

終于,兩人走到了雲府偏門前,沉默中,不約而同地停下腳步。

史如意碾着腳尖,偷看雲佑一眼,忽然有些不舍,這一日好像偷來的一般,和雲佑似這般并肩在西市閑逛,夢幻得不像真實。

她知曉,等走進那扇黑漆漆的大門,一切還是會和從前一般,他是金嬌玉貴的二少爺,她是蹲在廚房燒火的小丫頭。

這一刻,史如意突然理解了灰姑娘從舞會上跑回家的感受。

但就算沒有以後,有過今日也是好的,她向來不喜歡為難自個兒。

史如意努力笑得更甜,嘴角的小梨渦望着很是動人,她瞥一眼雲佑拿在手中走了一日的倒糖人,道:“二少爺,這倒糖人你真不打算吃啦?放不了多久,最後總是會融化的。”

Advertisement

雲佑也回看她一眼,語氣淡淡道:“我知道……”可他不想這糖人融化,正如他不願史如意離開。

雲佑望着史如意蹦蹦跳跳遠去的背影,目光深遠。這話含在舌尖,滾了幾圈,到底沒能說出口。

……

次日,通判府的臘八回禮早早地送到了太太曾氏的屋裏。

曾氏一聽人來了,連忙讓珠雲請進來說話。

原以為來的只是沈府普通一個小丫環,沒想到卻是那江心月江表小姐身邊的嬷嬷親自來了。

按理說江老爺乃兩淮鹽運使,官階比雲老爺還高,那嬷嬷卻并不拿喬,語氣親熱又自然,話中提起當年“雲老太君與沈府太君交情”雲雲,憶起先人,和曾氏各掬過一把淚。

又道自家太太早逝,小姐借住沈府的外祖家,聽舅母沈夫人提起曾氏風采,很是仰慕,小姐盼望着日後有機會,兩家能多多走動才是。

曾氏自是求之不得,滿面笑容地應了。

那日臘八江心月在粥鋪施粥的善舉,曾氏亦有所耳聞,忙稱贊江小姐蘭心蕙質,可惜她們雲府大姑娘已然出嫁,不然定要讓她們小娘子好好交往才是。

謝過禮,又讓珠雲備下賞銀,送走了江小姐身邊的嬷嬷。

曾氏回屋,看到桌上江小姐送來的禮,一個裝了臘八粥的藍地白色梅花瓷罐,幾碟果脯小食,倒在其次。

另有兩匹細絹,兩盒揚州香粉,最名貴的是一幅前朝書法大家的墨寶,雖不能稱得上價值連城,但也是書香人家的壓箱之寶了。

自雲老太君走後,雲府和沈府走動不勤,和江家更是從未打過交道。

這份重禮唬得曾氏吓了一跳,看見珠雲回屋,連忙讓她去喚伺候雲老爺的林随來,細細問過那日給江小姐的禮究竟裝了何物,又問江心月與衆人相處情态,慢慢聽着,心中便有了兩分計較。

待雲老爺下午回屋用膳,曾氏屏退下人,跟他提起通判府江小姐無故送來的大禮。

曾氏用手指了雲老爺,嗔怪道:“我今個兒才知,佑哥兒面上正經,內裏跟官人一般,必是個油嘴滑舌的。官人你說,佑哥兒何時跟那江小姐有過來往?難不成,真是小時候的交情,那時這兩人才多大……”

二人成親多年,也算是老夫老妻了。

雲老爺難得見曾氏這般如女兒家的嬌羞情态,心下微動,用寬大掌心裹住曾氏的手,啞聲道:“娘子這話可是冤枉我了,我何曾對你油嘴滑舌過?當年我面皮薄,訂親相看時,連偷看你一眼都是不敢的……”

說笑幾句,曾氏臉一熱,擡手推了雲老爺一下,不依道:“官人別鬧,說正事呢!”

雲老爺把玩着曾氏的手指,頭也不擡,笑道:“佑哥兒還未到能相看的年紀,能有什麽正事……雖說高娶低嫁,乃是常事,只江家根基在揚州,夫人若有意,還要讓人去揚州細細打聽過親族品性才是。人家既有與我們交好的心思,你便先當成一門親戚,熱絡走動着,只別太殷勤,讓人看輕咱們就是了。”

曾氏一聽雲老爺這般說,心頭半喜半憂,忍不住哼道:“官人現下不急,須知若是到了年紀再相看,那品貌拔萃的小娘子早早地全被人定下了……剩那些歪瓜裂棗,如何與我們佑哥兒相配?”

雲佑出生時體弱,自小在雲老太君身邊長大,與她這個娘親并不十分親近,曾氏連他和江小姐是舊識都不曉得。

自小不在身邊的,越是會在心頭挂念,曾氏心中,總是要偏疼這個二子多些的。

長子雲璋日後要挑起雲府大梁,正妻必須出身名門,還得賢惠體貼善持家,這才鎮得住場面。雲璋十六歲那年,她就和雲老爺商議,為他訂下了京都翰林院侍讀學士柳家的嫡女,已算是她們雲府高攀了。

這江家乃是世家大族,門第卻比柳家還要高些。曾氏心頭擔憂,怕佑哥兒日後真娶了江小姐進門,日後妯娌之間難分高低,容易生嫌隙。

況且,曾氏亦有自個兒的一份私心在:她一母同胞的親哥哥,膝下唯有一寶貝女兒,年紀只比佑哥兒小兩歲。

曾家也是官宦世家,若佑哥兒歡喜這個表妹,能與自個娘家親上加親,曾氏自然是更願意的。

她腦子轉過幾個念頭,話鋒一轉,又笑着應和道:“不過官人說得對,還有三、四年工夫呢……咱們慢慢相看,不急于一時。”

心中卻暗下決心,借着送年禮的時候,便給哥哥寄封信去,讓侄女來安陽,陪自個兒這個姑姑小住一兩個月,也好觀察品性,借機和佑哥兒培養感情。

聽哥哥往日來信中說,她那侄女得婆婆寵着,是個刁蠻活潑的,好歹嫂嫂竭力管束,這兩年才見消停了些。

曾氏卻覺着這不算什麽大事,佑哥兒是個清淡性子,夫妻倆一動一靜,這才叫互補呢。不然兩個悶嘴葫蘆對坐着過日子,還不得生生憋死。

夫妻倆對坐閑話,一夜便這樣過去了。

過了臘八就是年。

史如意琢磨着她們祥和齋也要迎合年味,喜慶喜慶。

想了幾天,讓羅娘子去打一套諧音呈祥的點心模子來,前面印花果圖案,後面刻吉祥之語:什麽柿柿如意、榴榴大順、蕉財進寶、不梨不棄……

省去了捏花樣的繁瑣功夫不說,配着花點的雅名,以栗子、豆沙、南瓜、蓮蓉作餡,熟糯米粉作皮。

面團揉出來,模子簡單往上一印,入蒸籠一蒸,五顏六色的拼盤,樣式清透好看,還能接受大批量的預訂。

虧她想得出來。

羅娘子忍俊不禁,梁翁負手咳了幾聲,還是沒忍住,悄悄彎起一邊唇角。

梁婆婆更是笑彎了腰,伸手,用力點了點史如意的腦袋,道:“你這丫頭,鬼點子恁地這般多。”

史如意調皮地吐吐舌頭,回頭,把翠丫兄妹倆的事與祥和齋幾人說了,皆是唏噓不已。

她想找石英來做這套模具,也算是力所能及地幫襯一下,羅娘子自是應了。

羅娘子回來之後,連嘆可惜,道:“那石英石公子,雖是匠籍出身,也是個正經讀書人,家中傾力資助,原是準備讀書科舉的。誰知臨考前夕,鋪中一場大火,爹娘雙亡,自個兒腿也廢了。”

匠籍之流,尚能科舉中選,雙腿殘疾,卻是終身與做官無緣了。

史如意那日看石英做的雕件,上刻詩賦詞句,風雅與一般工匠不同,心中還啧啧稱奇,原是還有這層隐情在。

想那石英一朝從天堂跌入地獄,也并未自暴自棄,自個兒生計艱難,卻還收養了翠丫作小妹,心中更是多了幾分佩服。

梁婆婆卻指着羅娘子,搖頭,笑罵道:“這幾日羅兒每日收了攤,就往人家裏跑,又給人小妹梳頭,又是給做了幾身新衣裳的……我知羅兒你心軟,看不得這些,但不要做得太過分,叫人家賴上你倒不好了。況且你一個姑娘家,每日出入別人屋子,也容易叫人閑話。”

羅娘子面皮微紅着應下,第二日,卻還是忍不住跑過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