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新廚娘 若說中意
第61章 新廚娘 若說中意。
雲佑用膳時一向是個少言的, 曾氏似乎也談興不高,問過他書院的幾樣事後便不說話了。
默默無言地用完膳,珠雲捧了清水香茶來給主子漱口。
雲佑搖搖頭, 捧過食盒中那盞槐花飲子, 慢條斯理地用起來。
平日不在父母身旁孝順, 好不容易返家一趟, 他也願意陪曾氏多坐一坐。
冰涼的甜水一路潤到心底,雲佑舒展了眉, 嘴角輕揚,這麽多聞所未聞的新鮮吃食,也不知她是怎麽瞎琢磨出來的。
他雖然嘴上不說,知子莫若母,曾氏看他吃這飲子吃得高興, 心頭一寬,讓珠雲再去大廚房多拿兩盞甜水來。
她旋即想起什麽, 皺眉道:“對了, 佑哥兒, 有一事還未與你說……那大廚房的溫媽媽前幾日來找我,說攢夠了銀子, 想給自家和女兒贖身出去,府裏怕是要找新廚娘才成了。”
曾氏沉浸在自個兒思緒裏, 沒注意到雲佑瞬間僵硬的身子,半晌, 才低着頭, 幽幽地重複了一遍,道:“……廚娘,她們要出府?”
“……”
曾氏覺着他語氣似是吃味, 擡頭,仔細地觑了觑雲佑臉上的神色,小心道:“……佑哥兒,你可是不願那小廚娘出府麽?
也怪娘,因着你在書院,也沒提前跟你說。娘琢磨着你長大之後,挑食的毛病也不見了,想着溫媽媽既是自請出府,倒不必強留,再找個手藝好的廚娘便是了……若是佑哥兒你不高興,我就讓她們留下又何妨?”
雲佑攥緊手中的瓷勺,盞中明黃剔透的槐花粉條靜靜漂浮,散發着如縷的清香,他卻仿佛突然失了胃口。
恍惚中,耳畔還能聽到那日小花園裏,史如意語氣堅決,“二少爺……不敢肖想……如意從前便沒有,日後也更不會起這般念頭。”
少女婷婷,衣袂随風揚起,背影從來都是這般倔強,明明主動靠近是她,最後主動抽身也是她。
史如意總說他是“明知故問”,到她自個兒,才真真是“明知故犯”。
Advertisement
雲佑自嘲輕笑,心道,出府也好,這雲府之于史如意,或許更似牢籠,才讓她拼了命地想掙開。
他曾一廂情願地以為能将她置于保護之下,可如今朝堂動蕩,雲府也未必是安穩之地,若阿兄落罪,傾巢之下,焉有完卵?還不如遠遠地送她走,遠遠相護一把……
山高水長,她不必知曉,他也不必總在心頭惦念。
曾氏看雲佑沉默着不說話,擰緊了手帕,忽地想起兩年前那樁舊事來,侄女采苓哭着來與她說,大廚房那丫頭不守本分,不知規矩,和二少爺并坐一處,很是親密。
她那時給侄女做臉面,叫了溫媽媽來,本打算小作懲戒打上幾板,讓她曉得管教好自家女兒,卻被佑哥兒止住了。
雲佑讓長風攔下打板的婆子,無波無瀾地擡起頭,對曾氏道:“娘從前跟我說過,主子的話才是規矩……我讓那丫頭坐,她便坐了,何錯之有?若是娘你覺着有錯,便先罰我罷。”
佑哥兒素日和母親本就不親,連“娘”都少叫,今日特地來服了軟,曾氏哪舍得罰他?
最後不過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又從箱裏另拿了一套點翠頭面出來給侄女曾采苓,哄她開心,叫她莫要與佑哥兒再計較。
雲老爺只得一妻一妾,府中人丁稀薄,長姊和長兄都和佑哥兒差了歲數,大了之後,一個出嫁一個念書,佑哥兒自小便少玩伴,總是孤身一人。
曾氏不是沒從李嬷嬷那聽過史如意的事,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想着這小廚娘既有一手好廚藝,又能哄得佑哥兒用膳,逾矩便逾矩些罷,大了自然便曉事了。
如今看佑哥兒這情态,莫不是小時的情分,竟還持續至今?
曾氏也不知該說什麽了,官人總說佑哥兒看着冷清,實際和他一樣,心底是個細膩長情的,她那時還老不信。
曾氏捧着茶盞慢慢呷一口,笑了一下,若有所思道:“佑哥兒,你與娘說句實話,若是中意那小廚娘,倒也不是不行……”
只她原先都安排好了,奶娘李嬷嬷的孫女蘭芝,在佑哥兒院中伺候也有幾年了,等着到了歲數,便給佑哥兒收到屋裏。不過哥兒喜好最重要,想自個兒挑人,便由着他罷。
在曾氏心底,壓根就沒考慮過史如意會不會同意這個問題,麻雀變鳳凰,多少丫頭争着搶着都盼不來的福氣。主子發話,她還敢拒絕不成?
雲佑眸光一緊,意識到他娘想做什麽,下意識蹙眉,冷聲開口道:“不用。”
話音比他素日說話聲都大了些,這話一出,不僅曾氏詫異擡頭看他,連一旁站着伺候的珠雲都望了過來。
雲佑抿緊了唇,丢下手中羹勺,羹勺和碗壁發出了清脆的聲響。他向來行止得宜,從前小小年紀便已是一副世家作派,這般動作,已是難得的失态了。
他了解自個兒娘親,從小到大,但凡他多看了兩眼什麽東西,就算是天上的月亮,曾氏都恨不得立刻把月亮取下來塞他懷裏。
就算雲佑不喜歡,只要是曾氏自認為好的,也會不由分說讓他收下。
雲佑揉了揉眉心,在心中嘆一口氣,再次無奈強調道:“不用……我并未中意于她,母親,你別亂點鴛鴦譜。”
他怕曾氏真的動了念頭,反倒阻了史如意母女倆的去路,便認認真真,嚴肅重複了幾遍:“孩兒真的沒有這份心思,母親休要再提,傳出去落人口舌,平白又給……惹上許多麻煩。”
佑哥兒小時便是個自己拿慣主意的,認定的事,旁人如何說都不管。
曾氏明顯一愣,回過神來,便有些讪讪:“也是,佑哥兒還不到年紀,像你阿兄那般認真讀書才是正經。娘不過是随口一問罷了,你莫放在心上。”
母子倆一個轉移話題,一個垂首傾聽,心照不宣地便把這事帶過了。
小廚房裏,丫環珠雲看二少爺吃着受用,也想來要一碗槐花飲子吃。
史如意回身一笑,眉眼彎起,道:“早不巧,晚不巧,珠雲姐姐來得正是時候呢。”
說完,她掀開蒸籠,清香頓時四溢開來,裏頭精巧的粽葉紮着絲線,乍一看,還以為是一件玲珑的翡翠飾品。
史如意探頭看一眼,從裏頭揀了個肥五花綠豆蓉的粽子,巧手飛翻,幾下剝開深綠的粽葉,切成易夾的厚片,給珠雲放到碟裏,送槐花飲子吃。
珠雲吃着喜歡,見四下無人,便壓低聲音,把太太和二少爺的對話原原本本、一字不改地與史如意說了一遍,惋惜道:“我聽太太那口氣,倒像是在認真考慮了……不過二少爺果斷拒了,太太便也不再多說什麽。”
她是真心替史如意覺着遺憾,二少爺也是要正經考取功名的,日後前途無量。
珠雲聽太太和雲老爺私底下說話,如今才十六的年紀,水平已是能去院試了。只他師傅蕭老對他寄予了厚望,有意讓雲佑多磨幾年,壓一壓性子,盼着他将來能連中三元,一飛沖天。
——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史如意聽了珠雲的話,只垂下頭,怔怔出神,心頭思緒複雜難言,不知該說是慶幸還是失落。
珠雲見狀,以為是自個兒說多了,史如意難過,忙安慰地拍了拍她的手,道:“是姐姐多嘴了,如意你們娘倆有這手藝,去到哪都能成事。自個兒開酒樓,也不用看人眼色過活,豈不是很美?”
她另有一句話沒提,放線放長遠,李嬷嬷盯着二少爺通房丫環的位子許久了,唯一一個孫女蘭芝,早早便安排進了二少爺的院子。
李嬷嬷是曾氏奶娘,地位不一般,史如意突然橫插一腳進來,李嬷嬷未必樂意,還不知有什麽招在後頭等着呢。
之前如意她們娘倆想出府,李嬷嬷一反常态,幫着在太太那兒說了不少好話,表現得太過熱心,珠雲心頭還納悶。
如今回頭一想,李嬷嬷多半是為着自個兒孫女蘭芝打算,順水推舟,把史如意掃出去,府裏可不就無人與蘭芝相争了麽。
沒過兩日,新的廚娘便到府裏來了。
曾氏在安陽尋不到人,特地寫信回娘家,讓娘家幫忙在京城找合适的廚娘。沒想到曾家估計是考慮日後小姐也要嫁到安陽,二話不說,直接從府裏指派了人來。
是曾采苓平日裏愛用的廚房娘子,一大家子人,千裏迢迢從京城來到安陽,身契也一并轉給了雲府。
曾家在京世代為官,門檻比雲府還高,家底豐厚,送一個廚娘過來,不算什麽大事,還在信中怪曾氏為何不早些開口。
曾氏讓李嬷嬷親自出門,接到了人,在下人院中安置下來。又讓溫媽媽給她們細細講一遍大廚房的規矩,每日用膳時辰,主子偏好的口味,下人飯如何做,都要費好一番唇舌。
史如意她們一早便接到消息,在小廚房中坐下靜待,屋子是早拾掇好了的,身契文書也發還了自個兒手上。
溫媽媽和史如意,給自個兒贖身,每人要五十兩銀子。她們是曾氏陪房,按理說是不能出府的,這已是太太曾氏格外開恩了。
只等溫媽媽和新廚娘交接完,高高興興出了府,她們和雲府便再無幹系了。
香菱背了随身的包袱,高興得坐也坐不安穩,在小廚房裏走來走去,嘴角都快咧到耳後根。
她叫了史如意幾次,卻都不見應答,疑惑道:“如意,如意!你在想什麽呢?”伸手在史如意面前晃了幾下,道:“回神啦!”
史如意吃了一驚,身子後仰,瞧見香菱放大的臉,一把伸手推開。她似是下定了決心,豁然站起來,道:“……香菱!我要出去一會,若是娘親來問,就說我馬上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