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花糕涼粽 突然回府
第60章 花糕涼粽 突然回府。
既是已經做出了決定, 溫媽媽便擇個時日,去和太太曾氏提了。
她把話說的懇切,又有曾氏奶娘李嬷嬷在旁邊幫着說情, 太太曾氏沉默良久, 雖并不十分高興, 但想着佑哥兒也長大, 不像小時那般挑嘴,終究還是允了。
只淡淡諷刺道:“溫媽媽生了個好女兒, 有這般手藝,留在府裏是屈才,委屈你們母女倆了。”
溫媽媽深深低下頭,捏住衣角,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心頭很是慚愧。
曾氏似是倦極,撐了額頭, 又道:“罷了, 你們母女倆心都飛了, 我也不愛幹這等強留人的事……我讓林随去外頭找廚娘,趕明府裏新廚娘到了, 你們就收拾收拾走罷。”
溫媽媽聞言,臉上卻不見喜色, 慢慢跪下來,在地上恭恭敬敬給曾氏磕滿三個響頭, 口中道:“謝過太太的恩典……太太對我們娘倆的恩情, 我們娘倆永遠記在心中,不敢忘。”
在這節骨眼上,溫媽媽說這番話, 曾氏聽進耳裏只覺諷刺,也不答話,揮一揮手,便是讓溫媽媽走的意思了。
等溫媽媽退出屋子,曾氏出神片刻,才強打起精神,看看外頭天色,問奶娘道:“嬷嬷,送過去的晚膳,官人可用了?別還是自個兒關在書房裏罷。”
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曾氏即便是深宅婦人,亦有所耳聞。
朝上文臣和近侍兩方相争,彼此傾軋,已不是什麽新鮮事。九千歲王德忠權勢滔天,嵩陽書院一派不斷被打壓,他們大郎璋哥兒入朝沒幾年,根基未穩,卻已好幾次被牽連至渾水之中。
雲老爺和曾氏心憂,這才讓二郎佑哥兒到應天書院念書。
應天書院主持蕭明陽,當年官至太子太師,太子即位後功成身退,至今仍得聖上和太後的敬重。
雲佑自個兒也争氣,入書院不久,便被蕭老慧眼識珠,認為弟子。雲老爺收到消息,喜不自勝,若是日後真出什麽事,佑哥兒有這般師友扶持,能為雲府留一條後路。
李嬷嬷出去問過小厮,進來回話:“林随說是已經用過了,不過老爺還在書房與人商量事情……娘子,您不能只關心老爺,也得保重自個兒身子啊,珠雲說您昨夜裏翻來覆去,到天明都沒睡着。”
晨起珠月給曾氏梳頭,竟然梳掉了一大把頭發,這可是從前都未有過的。曾氏是李嬷嬷奶大的,李嬷嬷自然看着她心疼。
Advertisement
曾氏搖頭嘆了一聲,雙眼無神道:“我沒事,倒是嬷嬷你看官人,這兩月來頭發尖尖都白了不少。唉,我怕他是心裏擱着事,怕我擔心,不肯跟我說啊……”
府中有事不斷,今個兒又有下人自請出府,曾氏隐約覺着,無論如何,這都不算是個好兆頭。
雖不知新的廚娘幾時能到,史如意和溫媽媽回到屋裏,這就開始打包行囊了。
香菱也替自個兒出了贖身銀子,準備跟如意她們一塊走。
收拾一番,該搬的大件,都用板車陸續運到新屋裏,只剩些零碎的物件,是每日都用到的。
她們雖未開口相求,紫煙一家都主動到院裏來幫忙,許嬸子還怪道:“你們娘倆這一出府,日後要見面,可是就沒這般容易了……如意是我看着長大了,她喚我一聲‘嬸娘’,怎麽,還不讓我們來送送不成?”
寶源悶不吭聲,專顧着忙前忙後、跑上跑下。許叔年紀也大了,這幾年腿腳一到下雨天就疼,那些沉重的箱櫃,多是由寶源出力在搬。
寶源把最後一個瓦罐抱上板車,用袖子随意擦了把臉上的汗滴,回頭道:“如意妹妹……”
“哎!”史如意下意識擡頭,應了一聲,等反應過來是寶源叫她,身子便有些僵硬。
她自那日把團扇還給寶源之後,心頭又是歉疚又是不安,如今搬家之事又要麻煩他,簡直不曉得要怎樣跟他相處才好。
寶源卻仿若未覺,撓了撓頭,半晌才憨厚笑道:“如意妹妹,我娘和紫煙都說你是個有能力的,以後想在外面自個兒開酒樓……
開店的事,我也不大懂,但如意妹妹你若是有啥子需要了,随時跟我們說一聲就成。”
史如意聽得心中感動,猛點頭道:“若是酒樓真的開起來了……寶源哥你們什麽時候來,我跟娘親親自下廚,随時都歡迎!”
屋子騰出來,萬事俱備,只等新廚娘一到,她們立刻就能拿上身契走人。
史如意想着出府要做的事,心頭慢慢雀躍起來,一連幾日在大廚房做吃食,都是哼着小曲,好不快活。
再過幾日便是端午,溫媽媽估摸着新廚娘怕是得端午後才來,便領着人手腳麻利地包起了粽子。
粽子做鹹甜兩種口味,取箬葉裹糯米煮之。
鹹口的夾肥五花、綠豆、栗和花生,糯米被浸得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膩,食之鮮香。
甜口的加棗兒、豆沙、松子幾樣,黏韌而清香,很是甜蜜。
祥和齋裏也應時推出了花糕涼粽,史如意親自帶廚子做的,一個個捏的形似菱角,白瑩如玉。
吃時用絲線或竹刀切成小片,盛在素雅瓷碟裏,淋上玫瑰蜜、桂花糖水,吃起來筋軟涼甜,很是芳香可口。
香菱說,她們鄉下有端午“立雞子”的習俗。端午那日,正午十二點時陽剛正氣彙集,平日不易豎立的雞子,在此時便可直豎在地上。
史如意不信邪,和香菱打賭,說不用等到端午,這雞子便能豎起來。
雞子殼上染了不同的色,将香菜葉蓋在雞子上,和回回蔥皮的水一起煮,能形成天然的花紋。這是紫煙教她們的,說從前端午趕集時,看婆子賣過這樣的小玩意。
“什麽?!二少爺回府了……”
史如意正蹲在桌子邊,小心翼翼地和香菱比豎雞子,大氣都不敢出。
眼看着雞子顫顫巍巍地晃了兩下,立定了,史如意正要松開手指,就聽到大廚房外傳來讓人驚悚的一句。
她手一抖,雞子頓時歪倒在桌上,連帶着碰倒了香菱的傑作。
香菱立刻捏起自個兒的雞子,睜大眼跳起來,怒道:“如意!你故意的!”
史如意顧不上聽香菱的抱怨,轉頭望去,來人卻是太太曾氏身邊的大丫環珠雲。
從前,曾氏屋裏統共兩個近身伺候的大丫環,珠月雖和林随林管事成親了,搬出了下人院,仍每日伺候曾氏梳頭。
珠雲自個兒不願意嫁人,說要一直陪着曾氏,這在官宦人家也不罕見,丫環熬成婆,操勞了一輩子,府裏會負責給她們養老。
如今李嬷嬷年紀大了,曾氏又提了幾個小丫環上來,讓珠雲教規矩。太太曾氏身邊一應大小事宜,都是交由珠雲在管。
溫媽媽微一愣神,立刻反應過來,有些擔憂地掃了史如意一眼,這才轉頭對珠雲道:“曉得了,那晚膳我還是讓如意做了送去……二少爺也在屋裏和太太一起用麽?”
珠雲搖搖頭,又點點頭,道:“還不知呢,二少爺一回府,就到書房找老爺去了……無論如何,溫媽媽你們先預備下吧。”
她還要趕去二少爺院裏安排事情,雲佑突然回府,被褥床罩都要重新整理。
史如意側耳聽完,也沒心思和香菱繼續比這豎雞子了,舉白旗認輸,立刻起身忙活起來。
原想着二少爺不在府裏,她和娘親出府,也能免去離別前的尴尬。如今雲佑這一回來……說不清心頭是什麽滋味,似是慶幸,又有點別扭的想逃避。
香菱贏了比賽,很是得意,半蹲下身子,給史如意燒火。
今個兒早晨,紫煙提了兩條新鮮黃魚來,比巴掌略大些。大黃魚魚肥肉厚,但略嫌粗老,小黃魚肉嫩味鮮,但刺稍多。
這等不大不小的,吃起來最是受用。
黃魚剖開肚子洗淨,在魚身兩側上波浪花刀,入鍋加酒,煎至兩面金黃。
再倒清水,加入雪菜、鹽和嫩綠的蔥段,用旺火燒沸,滴幾滴牛乳進瓦罐,能使魚肉鮮嫩,香味更濃。
史如意反應過來的時候,桌上已經擺了一碟子芥蘭炒墨魚,一碟子白灼蝦,一碟子釀冬菇炖,配幾樣開胃的小菜。
等到那道雪菜黃魚羹最後端上來,史如意自個兒也沉默了:一桌子的海味,都是雲佑的最愛……
雖然雲佑到書院念書,幾年不做了,她也是記得牢。
珠雲來大廚房拿飯的時候,史如意磨蹭一會,還是往食盒中又加了兩盞自個兒做的槐花飲子,小聲道:“天熱,這槐花飲子是涼物。若二少……主子們要用,珠雲姐姐還是提醒一句,等吃了飯再用不遲。”
珠雲把食盒提回去擺桌,太太曾氏正遣小丫頭去喚二少爺來用膳。
片刻之後,雲佑一個人來了,曾氏凝眉,問他道:“佑哥兒,你爹呢?”
雲佑眼下還有些淡淡的青色,想是在路上奔波半月,很是勞累,這兩年筍竹似的往上拔高,人又顯得清俊了些,坐下時脊背依然筆直。
開口時聲音微啞,似乎是先前說了太多話,淡淡道:“父親有事,出門與人商議去了。”
具體什麽事,雲佑得了雲老爺的囑咐,沒跟他娘說,以免曾氏幫不上忙,還日夜憂心。
曾氏沉默半晌,想也知道雲佑突然回來,指不定是得了璋哥兒什麽消息,為避人耳目,不便傳書,只好親自返家。
但她也不想拂了父子二人的好意,勉強笑道:“既是如此,坐下來用膳罷……聽得你回來,特地叫大廚房做了幾道你愛吃的菜,嘗嘗看味道如何。”
雲佑微一點頭,拿起擺好的筷箸,目光落到桌上那幾碟子,少頃,似是想起了什麽,眼神忽然變得有幾分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