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82章
七日後, 天還未亮, 程岩已整裝待發。
他是故意選在了卯時出發, 臨走前也并未張揚,因為他不想讓百姓來送,也不喜歡那些依依惜別的場面。
車隊蜿蜒向縣城東門而去,兩年半以前,程岩便是從這道門進入了雲岚縣,而那時候,雲岚縣中全是坑窪的土路,如今則換成了平滑的磚石。
沒多久,車隊來到了東門前。
由于程岩坐的只是尋常的馬車,城門兵并未認出來, 他們見一大隊人馬黑燈瞎火地就要趕着出城, 立時警惕道:“來者何人?”
程岩微微撩起車窗簾子, “是本縣,開城門。”
幾名城門兵一愣, 随即反應過來——縣尊大人, 要走了。
這些個城門兵都歸縣衙管, 早些年,他們的頭兒是趙大河,那時候每個人都過得很滋潤,不但尋常百姓們懼怕他們, 就連雲岚縣不多的士紳商人,見了他們一樣恭恭敬敬, 就怕得罪了他們。
後來,趙大河倒臺,縣尊大人提拔了新典史,他們的好日子也結束了——不但沒了以往的種種優待,而且被管束得特別嚴。
一開始,他們對縣尊大人是心存怨恨的,可時間久了,縣中的變化他們也一點點看在眼中。那些變化,是他們出生十幾二十幾年來從未有過,也從未想象過的。他們看着這座城越來越熱鬧,越來越繁華;看着街上行人們的笑容越來越多,步子越來越輕盈;看着父母的精神越來越好,兒女們的面色越來越紅潤;又看着每當天寒時,原本畏懼他們的百姓也會為他們盛上一碗熱湯……
不知從何時起,他們的怨恨早已消散,而後才發覺,原來自己喜歡這種變化。
因為雲岚縣,是他們的家。
而這一切變化之初,都是馬車上這位青年所帶來的,對方,是他們的縣尊大人,也是他們的青天老爺。
可現在,程大人卻要離開了。
領頭的城門兵走到馬車前,解下腰間大刀輕放在地,又整了整衣衫,恭敬地跪下。
他一連磕了三個響頭,便直起身,幹脆有力道:“恭送程大人!”
其他城門兵見了,也紛紛效仿,跪地齊喊:“恭送程大人!”
随後,幾人陸續站起來,為雲岚縣有史以來最好的一位縣令大人,推開了厚重的城門。
馬車再次啓動,車隊緩緩駛離了這座邊陲小城。
車內,程岩緊抿住唇,面上雖沒什麽表情,但莊思宜能感覺到他并不平靜。
莊思宜伸出手,覆住了程岩微涼的手背,陪着對方一起沉默。
城樓的火光漸漸沒入夜色,城外黑漆漆一片,唯一的光源來自車隊的火把。
馬車搖搖晃晃,約莫一刻鐘後,便到了雲岚縣的界石處。界石旁有一座六角木亭,名為海角亭,此亭為前朝一任縣令所建,寓意“天涯海角無相忘”,縣中但凡有人要遠行,親朋好友都會在亭中相送。
因為一旦人過界石,便徹底走出了雲岚縣的地境。
“籲——”
車夫一個急停,程岩沒坐穩撲倒在莊思宜身上,莊思宜趕緊抱着他,正要斥罵,就聽車夫道:“老、老爺,您看……”
說罷,車夫為程岩挑起了車門簾。
只見前方的海角亭旁站了許多百姓,無論男女老幼,每個人都提着一盞燈,将漆黑的夜照得通明。
程岩心中一震,急着就要下車,莊思宜匆匆來扶。
兩人一落地,才發現前來的百姓遠不止他們剛剛所見,從海角亭往前延伸,道路兩側擠滿了人,燈火照亮的路一直鋪了老遠,前方一片光明。
程岩胸中激蕩,只覺得鼻腔一酸,眼底泛上潮濕。
他忍了忍,定定看向人群最前方的一人——程岩認得,對方正是小鹽村那位制糖人的老人,而老人身旁站着的,則是他原本不學無術,後來被莊棋狠狠調/教過的兒子。
但見老人提燈朝他走來,到了身前,老人竟顫悠悠地遞上了一支糖人。
那糖人身穿青袍,頭戴烏紗,五官輪廓與程岩一模一樣。
程岩鄭重接過,幾番想要說話都發不出聲,半晌才道:“老人家,您……”
他剛一開口,老人卻跪在地上,顫巍巍道:“程大人今日就将離開雲岚縣,日後,也不再會是雲岚縣的縣令。但大人為雲岚縣、為草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都将時刻銘記。在我們心中,您永遠是我們的縣尊大人,是我們雲岚縣的一片青天。”
他以頭叩地,“且讓草民們再送大人一程吧。”
不等程岩有反應,前方百姓們紛紛跪地,聲音震耳欲聾:“恭送——程大人!”
“你們……”
程岩望着黑壓壓的人群,心頭沉甸甸的,但卻是一種秋日碩果豐收的感動。
這個世間,做事不求回報的人何其少,程岩自認不是那等高風亮節的聖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目的,只是他不求捷徑,踏實地去實現他的目标。
但種種目标中,從來沒有一種是想得到百姓的感激。
他認為自己既然身為父母官,就應該為他們遮風擋雨,這是他的本職,不需要感謝。
可眼前這一幕,還是讓程岩感受到極大的觸動。
不止是他,車隊中的每一個人,包括莊思宜,都被那撼天覆地的聲音震得說不出話。
這時,只見前方有數人高舉着一把巨大的紅蓋傘,傘上綴着數不清的小綢條,程岩知道,那些小綢條一定寫滿了百姓的名字的。
這是他前生便得到過,今生又一次擁有的殊榮。
這是每一位官員都夢寐以求的萬民傘!
一行人越來越近,程岩終于看清領頭的正是吳一天和胡成喜,等他們走到跟前,百姓們将萬民傘擡到程岩近處。
傘蓋遮擋着程岩的頭頂,甚至擋住了他一部分視野,透過綢條,他隐隐看見吳一天那張貫來谄媚的笑臉:“程大人,請您上車。”
程岩深吸一口氣,又看了眼前方的百姓,便在莊思宜的陪同下回了馬車。
“駕!”
車夫一聲吆喝,車輪滾滾向前。
馬車所過處,百姓們紛紛叩首,齊聲高呼:“謝——程大人!”
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讓程岩再也控制不住,他放下車簾,微微垂頭,任眼淚奪眶而出。
他感覺到莊思宜正輕拍着他的背,卻不知莊思宜并未看他,而是怔怔盯着搖晃的車簾,眼底黑沉,仿若深海旋渦。
這,就是民心麽?
莊思宜默默問自己,從來只為了功利做官的他,第一次有了些微的迷茫。
他第一次覺得,原來“海晏河清,時和歲豐”這八個字,對他同樣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車隊徐徐遠走,漸漸消失不見。
留在原地的胡成喜,望着極目之處那一線微弱的晨光,輕聲道:“太陽,就快出來了……
三月初十這天,程岩在闊別京城近三年後,再次見到了那座巍峨的城牆。
此時正值殿試前期,但會試早已放榜,滿京都是意氣風發的新科貢士,和喪氣失意的落榜舉子。
程岩透過車窗往外瞧,看着熱鬧的街景,唇角浮上一抹懷念的笑。
突然,他餘光瞄見個熟悉的人影,忙讓車夫停車,“劉兄!”
前方一名書生有氣無力地回頭,見了他頓時一愣,随即瞪大眼睛,提着衣擺小跑而來,“程大人!”
程岩掀開車簾,從馬車上跳下來,莊思宜也随之跟上。
劉書生又是一驚,忙一一行禮,但卻被程岩攔住:“劉兄不必多禮。”
三人簡單寒暄後,程岩道:“怎麽不見陳兄?”
原來這位書生,便是當年狀告蘇省秋闱舞弊的劉某。
劉書生一聽程岩提到他的死對頭,表情立刻變了,道:“其實我跟他不熟。”
程岩笑道:“可我見你倆總是形影不離。”
劉書生急道:“誰要跟他形影不離!”接着又幽怨道:“何況,人家現在每天大宴小宴不停,又哪裏有空來搭理我這個失意人?”
程岩聽明白了,估計是陳書生今科高中,而劉書生卻落榜了。
他順口安慰道:“劉兄勿急,至少你已考中舉人,大不了下一科再試。”
劉書生垂頭喪氣道:“也只能等下一科了……”
這時,他忽聽程岩問道:“對了,今科會元是誰?”
劉書生:“是個年齡頗大的舉子,姓王名博。”
“王博?”程岩的笑意擴大幾分,得意地瞟了身旁的莊思宜一眼,“你看,我說他會回來的。”
莊思宜想了想才反應過來,某年初一,那個差點兒一命嗚呼後來卻大徹大悟的老書生,居然中了狀元。
他不禁失笑,又見程岩笑得可愛,心頭有些癢。
“對了!程大人,您怎麽回京了?”劉書生忽然覺得沒對,極為關注程岩的他記得對方任期還沒滿。
程岩也沒有隐瞞,直言道:“皇上宣我回京了。”
劉書生雙眼“唰”地一亮,又十分敬畏道:“皇、皇上?”
見程岩點頭,劉書生只覺得對方的形象愈發高大,激動道:“可是因為大人守住了雲岚縣之事?”
程岩笑道:“雲岚縣可不是靠我一人能守住的。”
劉書生可不信,道:“大人太過謙了,您的事跡,咱們學生中都傳遍了!”
“哦?”程岩微一挑眉,心中有些好奇。他這幾年做的事,或許皇上知道、朝臣們知道,但學生們為何會知道?
劉書生神情激動,“您知道,今科春闱剛放榜不久,這幾日天天都有各種宴,那些貢士們也少不得會邀請些翰林來。其中有一位翰林很是賞臉,幾乎場場不落,不論是比詩比詞比文章,他都會以您的事跡來創作——或是玉石街、或是扶貧策、或是赈濟災民、或是固守城池……久而久之,大家便都知道了。”
程岩嘴角一抽,硬着頭皮問道:“那位翰林是……”
“是阮大——”
“阿岩!”只見斜裏殺出一人,直接朝程岩撞上來,并牢牢抱住了他,“阿岩阿岩!可想死我了,我每天放衙都來城門口晃悠,就等着你呢!”
程岩對于正摟着他又蹦又跳的人,實在是好笑又無奈,“小南,好久不見。”
莊思宜見程岩一副縱容的樣子,頓覺忍不了,一把扯開阮小南,沉聲道:“阮編修,你身為朝廷命官,當街拉拉扯扯,成何體統?”
劉書生被莊思宜突然變臉的樣子吓了跳,然阮小南卻只給了莊思宜一個白眼,還告狀道:“阿岩,要不是莊思宜從中作梗,我早就來找你了。前年過年之前,我本來想來雲岚縣,他卻将我薦去戶部值堂,不但害我不能離京,連修書都沒時間了,你快幫我罵他!”
程岩:“……”你這樣,戶部的大人們能忍嗎?
他見阮小南雖長了些年歲,但性子卻無多大變化,連個子也……咳。
程岩怕繼續杵在大街上,阮小南會說出更多奇怪的話,便跟劉書生道了別,将阮小南拉到了馬車上。
車廂裏,阮小南接着絮叨,等叽裏呱啦說完他早就在信中反複提過的這兩年的經歷,又得意洋洋道:“我趁着這幾日大宴小宴的,狠狠宣揚了一番阿岩的功績,省得他們老是張懷野張懷野的。哼!一甲不入的學渣,整天寫些假大空的文章來博取名聲,阿岩可都是在做實事。”
程岩:“……我謝謝你了。”
“別客氣,誰讓我們是好兄弟呢?”阮小南喜滋滋,又道:“對了,阿岩這次回來會留京嗎?”
程岩:“我也不知,要聽朝廷的安排。”
阮小南眼巴巴道:“若阿岩留京就好了,算算日子,林兄也快任職結束,我們四人又能在一處了。”
程岩笑了笑,“若林兄知道你如此挂念他,必然很高興。”
阮小南撇了撇嘴,思維十分跳躍地又說起了另一件事,“阿岩,我爹給我起了字,叫雅南。”
“以雅為南?”程岩頓時想到《詩經》裏的一句話,“南”字在千年前,是指鐘镈類的樂器。
阮小南點點頭,斜眼瞟了下莊思宜,道:“不過我還是喜歡阿岩叫我小南,才能顯出你我關系不同尋常,其他人可不行。”
莊思宜心中冷笑,再給小矮子找個什麽活計好呢?
作者有話要說:
小南:我終于正文被放出來了!
蕭美人:我也快了……吧?
張噴壺:我也……?
魅兒:我也……!
——
這篇文可能是設定問題,前幾章有很多質疑,說岩岩為什麽要對41心服口服,重生的意義難道是否定了自己的一生,以及還認為岩岩會搶走41的功勞,或者覺得岩岩就是大錯特錯不該委屈等等。其實重生的意義對我來說,是希望他們能互相影響對方,變成更好的自己。
昨天評論區有說看不懂最後一段,還說想要看前生的故事,接下來陸陸續續都會有,不要來,慢慢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