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定親
第81章 定親
因為帶着不少禮,因此隊伍走得并不算快。
顧閑庭心急如焚,只跟着大隊伍走了一日,後面便獨自去了雲城。
武昌侯看着兒子離去的身影,跟夫人道:“你瞧瞧他那沒出息的樣子,幾日都忍不了了。”
姜夫人:“侯爺別說兒子了。喬姑娘那樣的好姑娘,咱們不也怕錯過麽,您還催着我趕緊将這門親事定下來。”
武昌侯:“有嗎?我怎麽不記得?”
姜夫人見丈夫不承認,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顧閑庭一個人輕裝上陣,馬兒跑得快,三日後就到了雲城。
當喬棣棠從正院回來看到院子裏熟悉的人時,當場便愣住了。
“你怎麽來了?”
看着一個月不見的姑娘,顧閑庭一顆漂浮不定的心落到了實處。
顧閑庭:“想你了,便來了。”
青兒和張嬷嬷等人聽到這話,互看了一眼,連忙讓人都從院子裏退出去了。
喬棣棠抿唇笑了笑,問:“侯爺和侯夫人也來了嗎?”
顧閑庭:“沒有,他們在後面,我一個人先來了。”
喬棣棠:“哦。”
Advertisement
顧閑庭頓了頓,問了一個很蠢的問題:“阿棠,你真的答應嫁給我了嗎?”
喬棣棠臉色微紅,低聲應了一聲:“嗯。”
顧閑庭常年習武,耳力極好。聽到喬棣棠肯定的話,那一顆忐忑不安的心終于落到了實處。
喬棣棠:“侯爺和侯夫人都來提親了,你不覺得此時問太晚了嗎?”
顧閑庭:“我真怕你是因為你母親的緣故被迫答應我的。”
喬棣棠:“怎麽會呢?母親從不會在這種事上強迫我。”
想到尉遲夫人的經歷,顧閑庭道:“也對,是我多慮了。”
喬棣棠抿唇笑着,看向顧閑庭。
顧閑庭:“你既已經答應下來了,以後不可再反悔。”
喬棣棠:“絕不反悔。”
顧閑庭心情雀躍不已。
喬棣棠:“若母親那日沒有收到侯夫人的來信,我也打算給你寫一封信告訴你我的決定。”
顧閑庭:“這麽巧,那日我恰好回府想告訴爹娘我要來雲城找你。”
喬棣棠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巧合。
她想到一事,問道:“其實有個問題我之前一直沒想明白。我記得你之前很讨厭我的,怎會突然喜歡上我?”
顧閑庭:“現在呢,你想明白了?”
喬棣棠心思轉了轉,道:“現在也不清楚,不如大人跟我說一說?”
顧閑庭:“我從未讨厭過你。”
喬棣棠覺得顧閑庭是故意這樣說的,明明他之前挺讨厭她的。只是後來不知從何時起顧閑庭似乎對她的态度改觀了。
顧閑庭:“你可還記得雲城郊外樹林,受傷的男子。”
喬棣棠蹙眉,細細思索,一時沒想起來顧閑庭說的是何人。
顧閑庭又提醒道:“玉軒。”
喬棣棠頓時反應過來。
“大人怎會知道此事?”
問完,她突然想到上次回雲城時玉軒的宋夫人說有人去查過她,正好那時顧閑庭也在雲城。
“那人難道是你?”
顧閑庭:“對。阿棠,你在很久之前就救過我,是我的救命恩人。”
喬棣棠沒想到他們二人還有這樣的緣分。
“你何時知道的此事?”
顧閑庭:“初見之時就覺得你眼熟,很快就猜到了那人是你。上次來雲城時确認了此事。所以,阿棠,我從未讨厭過你。只是我第一次喜歡上一個姑娘,不知該如何表達。見你和別的男子接觸心裏很不舒服,嘴上就說了一些讓你不開心的話。可能我之前說了許多讓你傷心的話,做了許多讓你誤會的事。但請你相信我,絕非出自我的真心。”
聽到顧閑庭如此說,喬棣棠開心極了。
“嗯,我信你。”
天上不知何時落了雪,落在了喬棣棠的發上。
顧閑庭擡手為她拂去頭上的雪。
“你是如何想通的?”
喬棣棠:“從京城回來後我心情煩亂,去山上住了幾日,心漸漸平靜下來。我突然發現自己有些杞人憂天了,我既然是喜歡你的,與其擔心你以後會變心,不如好好享受當下。”
顧閑庭愣了一下,問:“阿棠,你方才說什麽?”
喬棣棠:“享受當下。”
顧閑庭:“不是這句。”
喬棣棠想了想,明白了顧閑庭的意思,她抿唇微微一笑,道:“我喜歡你啊。”
這大概是顧閑庭這輩子聽過的最美妙的一句話了。
“嗯,阿棠,我也心悅于你。”
喬棣棠:“我知道。”
此刻,她的眼睛亮亮的,裏面像是盛滿了滿天的星辰。
顧閑庭忍不住擡手揉了揉喬棣棠的發。
兩個人含笑看着對方。
顧閑庭見雪越下越急,不忍喬棣棠在外面受凍,他想到另一件事,長話短說,道:“因為泰平伯之前依附于太子,所以他的爵位怕是保不住了。”
對于這個結果喬棣棠毫不意外,她甚至有些擔心太子會因為她的緣故保住她爹的爵位。幸好太子沒這樣做。
“這是他應得的,這個爵位從前靠着外祖父保了下來,如今也該收回去了。”
顧閑庭又道:“不過,因為你大哥和二哥做過的事,太子讓你大哥襲爵,此事很快便會有定論。”
喬棣棠思忖片刻,道:“多謝太子。”
顧閑庭再次擡手将喬棣棠頭上的雪花拂掉,道:“天冷,去屋裏暖和吧。”
喬棣棠朝着屋中走去,走了幾步後,見顧閑庭沒跟過來,她轉身看向他。
顧閑庭:“我就不進去了。過幾日咱們就要定親了,到時候我再來看你。”
如今尉遲夫人也在府中,他闖入阿棠的院中已是冒昧,他怕自己再過分些會惹得尉遲夫人不悅。
喬棣棠:“那……過幾日見。”
顧閑庭:“好,過幾日見。”
另一邊,禮部的官員找到泰平伯,跟他明說了此事,讓他趕緊将爵位傳給兒子。
泰平伯見誠王贏了,而自己的準女婿顧閑庭成了新任太子身邊最得力的寵臣,這一個月都在做着加官進爵的美夢。如今被禮部當頭棒喝,一時沒反應過來。
“您說什麽,太子讓我将爵位傳給兒子?大人會不會弄錯了?”
“怎麽可能會弄錯,太子的确是這個意思。”
泰平伯:“不可能的。我可是武昌侯世子的準岳父,今年不到五旬,正是為太子效力的時候。”
見泰平伯昏聩,禮部官員道:“伯爺,你也該醒醒了,別再做夢了。你當初可是跟着你那親家一起依附于了先太子,為先太子效力。太子沒計較你做的那些事,你就趕緊回家燒高香去吧!如今太子願意給你喬家體面,保住你家的爵位,你還不趕緊收拾收拾東西離開,給下面的小輩騰出來位置。”
泰平伯臉色頓時變得煞白。
禮部官員:“伯爺,你盡快吧,晚了我怕太子改了主意,你可就不是退位讓賢這麽簡單了。”
泰平伯回到府中後依舊魂不守舍。
唐氏見狀,連忙上前:“老爺,您這是怎麽了?”
泰平伯回過神來,看着眼前的唐氏,一巴掌扇了過去。
“賤人,我被你害慘了!”
唐氏捂住臉,眼底蓄滿了淚水。
“老爺,您這是何意,妾身哪裏惹着您了?”
泰平伯咬牙切齒:“若不是你爹撺掇我依附于太子,我何至于被太子逼得要将爵位傳給知禮。”
唐氏的父親為先太子做事,此事板上釘釘,如今父親被迫辭官,兄長也再次被調去了邊關。
雖說此事是她娘家人從中牽線,但也是伯爺主動找上她的。如今太子出了事,伯爺就将事情全賴在她的頭上了。
不過,眼下最重要的還是爵位。
若爵位傳給喬知禮,那麽這個家就沒有她們娘仨的活路了。
唐氏整理了一下心情,道:“知禮一向與老爺不親,若是他知道是太子逼着您讓出爵位的,定不會允許老爺留在京城的,說不定要将您趕回老家去。”
泰平伯氣得拍了一下桌子:“他敢!”
唐氏:“太子的意思是爵位一定要傳給知禮嗎?”
泰平伯:“禮部的張大人說了,咱們府本應該被奪爵的,因為知禮和知仁幫了太子,所以爵位才能保住,不給他還能給誰?”
唐氏:“不能給知書嗎?”
泰平伯深深地看了一眼唐氏。
事到如今,唐氏竟然還想着為她自己撈好處。
唐氏:“妾身沒別的意思,妾身想着知書跟老爺更加親昵一些,他如今還小,若是傳給他,爵位不還是在老爺手中嗎?”
泰平伯仔細琢磨了一下,越想越覺得此事可行。
禮部官員雖然提到了知禮和知仁,但并未明确說讓他傳給哪個兒子,只說讓他傳給兒子。知禮和知書都是他的兒子,他傳給知書也沒什麽問題。
泰平伯實在是舍不得自己的爵位,他猶豫了幾日,又找人從中探聽,發現此事沒了轉圜的餘地,只好将折子遞了上去。
結果折子立即就被太子打了回來。
泰平伯氣得不行。
這時另一個消息在京城中傳開了。
喬知禮腿受過傷,是個殘疾,按照北慕的律例,爵位承襲者若身體有疾,當讓賢。
一時之間整個京城議論紛紛。
三日後,武昌侯和姜夫人來了齊家。
他們來的時候動靜極大,很快,整個雲城的人都知道喬棣棠要嫁到京城的武昌侯府去了。
武昌侯和姜夫人無事,二人打算在雲城多住些日子。
顧閑庭事情多,第二日就要回去了。
前一日晚上,顧閑庭收到了京城的消息。
離開前,他去找了喬棣棠,跟她說了此事。
喬棣棠不解:“我大哥何時患上的腿疾?”
顧閑庭:“聽京城那邊傳來的消息,應該有幾年了。”
喬棣棠想到了一些事情,她記得自己初到京城時曾懷疑過羅幕的男人是喬家人,查過大哥的行蹤,大哥是在幾年前離京時腿受的傷,按照後來調查的消息,應該是在雲城受的傷。
她以為大哥的傷勢不重,早就好了,如今看來,并沒有完全好。
大哥平日裏看不出來異常,那日陪她坐久了腿就有些問題了。
想來應該傷得極重,落下了毛病。
她突然想到了那日誠王和大哥的對話。誠王見大哥時問了大哥腿上的傷勢,大哥說無事,誠王卻說他以為他的傷好不了了,這說明大哥的腿傷應該很重,如今的傳言怕是真的。
大哥為何會在雲城受那麽重的傷?
為何他從來不說此事。
有件事顧閑庭本不想多言,但他想了想,還是說了。
“喬公子的傷可能和你有關。”
喬棣棠驚訝地看向顧閑庭。
“和我有關?”
她怎麽從來不知道這件事?而且,大哥受傷的時候她應該還在雲城,沒去京城。
顧閑庭:“我曾聽太子提起過,那日他來雲城辦事,在青山遇到了受傷昏迷的喬公子。結合後來調查甄管事的事,我猜喬公子可能是被他傷的。”
喬棣棠震驚不已。
她剛想反駁,随後想到了之前調查來的事情。
之前經過顧閑庭的提醒,她曾去調查過甄管事,得知他買兇殺她。根據調查來的消息,殺手的确行動了,可不知為何她從未見過那一批殺手。
難道是喬知禮為她擋了?
要真是如此的話……
喬棣棠此刻的心情着實複雜。
曾經不認母親也不認她這個妹妹的兄長為何會做這樣的事?
不行,此事她定要問清楚了。
顧閑庭:“喬公子并不像表面上那樣不在乎你和尉遲夫人。”
喬棣棠:“你這是何意?”
顧閑庭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跟喬棣棠說了。
喬棣棠想到回京之後喬知禮種種怪異的表現,心中頗不平靜。
她本想着在雲城住上一些時日,多陪陪母親,再去查看京城的鋪子,得知這些事後,她決定同顧閑庭一同回京城。
二人已經定親,而且女兒還是去看自己的長子,尉遲蘊沒有反對。
武昌侯和姜夫人更不會反對。
離開那日姜夫人反覆交代兒子在路上照顧喬棣棠。
她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可心的兒媳,可不能受一點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