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開一個中藥鋪
第1章 開一個中藥鋪
七月的寧省已經被夏日的燥熱所籠罩。
但寧省第三中醫院裏面還是十分涼快的。
畢竟作為省級醫院,寧省第三中醫院設施齊全,空調電壓都是三百八十伏的。要知道居民電壓都是二百二十伏的。
博土畢業的江修薏正在收拾他的工位。
江修薏畢業于國內重點中醫藥大學,本碩七年,博土三年,今年畢業正好二十八周歲。
博土畢業後,他就要離開這家醫院了。
江修薏這幾年一直跟着導師李立在醫院實習,包括規培都是在寧省第三醫院完成的。
相對于他那些學習西醫,全年無休,隔幾天就得上一次夜班的老同學,他已經夠幸福了。
老師一直很認真地在教他,畢業論文圓滿地完成了。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和相關資格證書也都考下來了。。
這一路雖然不容易,但也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所以,離開的時候,江修薏雖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期待。
“小江啊,真的不打算留在寧省嗎?”
說話的是同科室的一位老大爺,雖然其貌不揚,但他可是寧省第三醫院的主任醫師。
“任老師,我這資歷離咱們醫院還差點,等過幾年,我争取過來給您老打下手。”江修薏邊收拾東西邊開玩笑地說。
“你這小子,就撿好聽的說。”任老師一手抱着保溫杯,一手拿着手機刷視頻,看見博主說的不對的地方,還給人家在底下留言,喃喃道:“這些人啊,水平就半罐子,還到處宣揚,這不是庸醫誤人嘛。”
江修薏看着認真的任老爺子,想到,中醫還是需要像任老爺子這樣的。
任老爺子不教書,只在醫院任職,朝九晚五,還不值班,看起來有些任性。但熟知的都知道,寧省的第三中醫院的任大夫是真的精通中醫,博覽全書,辨識草藥,可以說是真正的大家。
這位大家還有一個愛好,就是愛學習,自從多媒體興起後,任老爺子最喜歡刷視頻看中醫知識,有些人确實有些水平,但也有很多濫竽充數的,為此,任老爺子不厭其煩地在人家視頻底下留言。
其中有虛心接受的,還有直接私信開罵的。
氣的任老直接舉報。
江修薏和其他大夫聽說了這件事後,也是哈哈大笑,有人開玩笑說:“在人家視頻底下找人家的錯,這不就是擋人財路嗎?難怪對方氣急敗壞。”
當然,這也是大家私底下開開玩笑,內心裏還是非常敬佩任老爺子的。
不貪名利,不貪外物,在中醫的這條道路上一直堅守本心,保持着學習的态度,希望用最少的時間,最少的藥物,最少的費用,治病救人。
這是江修薏中醫學習生涯中遇見的第二位大家。
第一位自然是他的老師李立。
與任老爺子不同的是,李立秉持着将中醫傳承并發揚光大的信念,他在學校教書帶學生的同時,也在中醫院任職。
李老師認為,自身學習的同時,也要培養中醫學的傳承人,老祖宗留下來的經典是需要一代代傳承的,他作為中醫中的一人,有責任有義務将中醫傳承下去。
所以,他選擇在學校任教。
江修薏覺得,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但他們同樣可敬。
這或許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吧。
江修薏離開寧省第三中醫院還真不是資歷不夠,剛才的話只是忽悠任老爺子。
他只是想回到鄉下,去陪陪操勞一生的奶奶。
江修薏幼年時,父母車禍身亡,奶奶就靠着這些賠償金把他養大的。
對方醉酒駕駛,也當場去世了,所以,賠償金也沒有多少,因為對方是醉酒駕駛,盡管上了車險,但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但好在有補助,江修薏在奶奶的養育下磕磕絆絆地長大了。
後來順利考上了大學,讀研讀博。
繁忙的學習壓力,江修薏只能抽時間回去看看奶奶,去年,他發現奶奶的白發又多了。
高中學習《陳情表》時,他還不能對“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産生額外的感情。
那天,那句話一下子湧現到了他的腦海裏,與他現有的情緒産生了共鳴
祖母沒有他,無法終餘年。
那一瞬間,江修薏就決定放棄留在大城市的機會,他要回去,回到那個生他養他的地方。
後面一年,江修薏憑借獎學金,課題,以及在醫院的工作攢了一筆錢,打算回去修修老房子。
結果意外在老家翻到了老玩意和翻出了幾本書,看着像中醫,又看着像假書,就一塊裝起來了。
江修薏對老玩意沒什麽興趣,江奶奶倒說之前這玩意有的是,那個年代沒人要,也不敢要,怕出事,她當時還想都扔掉,還是江爺爺舍不得,硬是留了些下來。
後來,江爺爺走的早,留下來的東西,大家也都忘了。
江奶奶笑着說,要不是江修薏打算翻修老房子,這些廂房裏的東西怕是都會當做破爛扔掉吧。
江修薏把書留下來了,也留了幾件古玩,他把剩下的幾件東西拿到古玩店裏鑒定,他怕被騙,特地長了個心眼,去了好幾家古玩店,每次只拿出一件東西。
經過鑒定,其中有兩件清朝的,一件玉煙鬥和一個明清的銅錢是真的,總共賣了八十來萬。
被鑒定說是假的那幾個,江修薏也沒扔,既然不值錢,那就留着。
初暴富,江修薏還挺高興,裝修完老房子,剩下來的錢他也計劃好了。
開一家中藥鋪。
當然這些計劃,他還沒有跟任何人說。
這個暑假,他計劃先陪奶奶出去逛逛,再靜下心來研究開中藥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