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章
第 4 章
人上年紀果然只能嘴上逞強,三十歲的陳迦南,夜裏沾到床便睡過去。沒有受時差影響,沒有受茶葉影響,一覺睡到次日早上七點半。
他醒來摸了摸身邊的床鋪,還略帶溫度,光着腳走出房間,二樓客房也空了。這時一樓傳來聲音,他回房間汲着拖鞋,往樓下走去。
楊豆豆叼着吸管在喝牛奶,看到站在樓梯的南爸爸,舉起右手,又是那句“Hi~ o(* ̄▽ ̄*)ブ”。餘姚從廚房伸出頭,看到他睡成鳥巢的發型,哈哈大笑。
陳迦南走下樓梯,路過楊豆豆,拍了拍小豆丁的腦袋。
他在廚房門前站住,彎腰又是一吻,這次親到右臉頰。他沒等餘姚伸手打她,轉身往二樓方向跑,把懸空的木樓梯踩得咣咣響。
陳迦南花了十分鐘沖澡刷牙,再下樓,早餐已經準備好,三明治、牛奶和咖啡。
楊豆豆這時候抗議道,“幹媽,我不吃三明治。我想吃面條。”
得,她準備早餐的時候,忘記征求小帥哥的意見。
萬幸家裏食材都有。她打開冰箱,看到前天做的紅油牛肉醬,看有小黃瓜、小蔥、香菜。開始征求意見,“荞麥牛肉醬拌面,可以不,豆豆小帥哥?”
得到肯定答案後,她又問陳迦南,“南哥,給你也煮一份?”
餘姚說話自帶兒化音,加上聲音綿軟,不自覺中有些俏皮。一句南哥,喊得陳迦南心裏癢癢的。
陳迦南瞧了眼桌上的三明治,說,“好,你煮面,我來洗菜。“
他其實進廚房的次數非常有限。之前在美國的三年因為學業緊張,從未在家做過一餐飯。連方便面都沒自己煮過,因為煮完後還要洗鍋碗瓢盆。回國後,工作時間吃飯要麽被助理安排,要麽被客戶安排。在家的時候,餘姚一個人做飯,做飯的時候廚房也随手收拾得幹淨。他如果在廚房,大部分廚具都會被占用,人和廚房都會處于失控狀态。慢慢地,餘姚也不讓他進廚房。
餘姚見他今兒興致很好,從冰箱裏取出兩根黃瓜交給他,安排在洗菜池這邊把黃瓜洗幹淨削皮。她開火燒水,順便洗了兩棵小蔥和香菜。
餘姚切好香菜和小蔥,陳迦南立刻裝進準備好地碗碟中。兩人合作大概花了十分鐘,煮好兩份荞麥面,加入紅油牛肉醬、香菜、小蔥、花生碎後拌勻。
Advertisement
陳迦南把兩碗面從廚房放到餐桌,然後拉開餐桌旁的椅子,示意餘姚坐上。
楊豆豆已經開動吃面了,嚼完第一口後說,“好吃”。
陳迦南也開動,嘗了一口誇獎道,“姚姚,這個紅油牛肉醬做得不錯,好吃。”
“這是小區微信群裏一個大姐分享的食譜。前天下班回家早,我第一次做居然成功。”他們現在居住的小區有個業主群。陳迦南工作忙,小區裏面的日常溝通事宜都是餘姚負責。
早餐吃完,已經八點半。餘姚拿着楊豆豆的書包,跟陳迦南說,我待會兒送豆豆去體能館,他早上九點半到十一點半的課程。下午還有兩個小時的鋼琴課。
陳迦南詢問了上課地址,說,“等我一會兒。上課的地方離公司很近。我開車送你們,中午一起吃飯。”
餘姚想了想,說“一起吃飯可以。不過我倆不去你們公司。你們今兒加班,項目組全員到齊,去了恐怕要被圍觀。”
陳迦南很快收拾完畢,提着電腦包與餘姚和豆豆一起下樓。
他看着楊豆豆,對餘姚說,“我總算體驗到楊躍說的,每周末還要打卡的生活。”
餘姚對他嗤之以鼻,“如今是我體驗,不是你體驗,好嗎。”
陳迦南笑着說,“你體驗不就是我體驗嘛。一家人何必分彼此。”
餘姚沖着他豎起大拇指,為他的邏輯點贊。
這個大拇指又被楊豆豆學到了。陳迦南把他們送到體能館樓下,楊豆豆沖着他南爸爸豎了個大拇指。
小朋友的模仿和學習能力逆天了。餘姚決定晚上回家要和陳迦南好好談談,他們兩個在小朋友面前說話還是要注意些。
楊豆豆挺喜歡上體能課的,玩輪滑和騎單車,玩一會兒,休息一會兒,時間過得很快。午飯是餘姚和楊豆豆兩人吃的。可憐的陳迦南中午還要開會,啃了個三明治做午餐。
下午鋼琴課開始前,景璐打來視頻電話。航班恢複了,她買到下午四點半的飛機回燕城。晚上下飛機後,她來餘姚家裏接豆豆。
豆豆聽到媽媽要回來的消息,一時興奮過頭,下午的鋼琴課不停亂彈,被鋼琴老師糾正了多次。導致他下課時,垂頭喪氣的。
餘姚趕緊問怎麽了?
豆豆嘆了口氣說,我媽媽平時不出現,中午出現一會兒攪得我心神不寧。
餘姚心想,豆豆這會兒裝大人說的話,可不是從我們家學的,指不定是楊躍和景璐的悄悄話被小朋友聽到了。
下午課程結束,陳迦南還在電話會上,自然也沒法送他們。
晚飯餘姚炖了西紅柿牛腩,臘肉炒香芹,拍了黃瓜和一個蒸茄子。正式開飯前,她給楊豆豆煮了碗西紅柿牛腩面。他可是面食大省的娃,一日三餐不能缺面條。
景璐風風火火趕來的時候,已經晚上八點半。她牽起楊豆豆,背着豆豆書包拉着行李箱,跟餘姚說不一起吃飯了。她還要回家收拾東西,明天一早去醫院給楊躍送。
餘姚都沒來及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
她接過剛下班的陳迦南的手提包,讓他送景璐和小朋友回家。不到十分鐘,陳迦南就回來,說景璐打出租車走了。
餘姚把菜又熱了一下,用上晚飯已經快九點。晚飯兩人都吃多,便下樓在小區廣場溜達消食。
還是春天來了,周六比周五氣溫升了一大截。晚上九點多,廣場上還有不少小朋友在玩耍。其中一個爸爸在教小朋友玩兒童滑板,爸爸扶着小朋友上板,小朋友腳上用力讓滑板前行,爸爸慢跑跟随着,并時不時伸出手臂護住小朋友。
餘姚想起他們第一次牽手遛彎兒的情形,原來已經十二年。
*
陳迦南告白完,把餘姚帶回自習室,又埋頭繼續刷題。
餘姚心裏還在想,“我想、我不想”的問題,她被陳迦南繞暈了。
再或者,陳迦南是個好人,這個無需再驗證,冬令營已經證實過他是好人。他看自己被人追求這麽苦惱,就想着幫自己解決麻煩呢。
她尋思着,陳迦南大一也遇到追求者,并且那個追求者給他帶來一定的煩惱。現在陳迦南在沒有損失的情況下,幫自己解決潛在的麻煩,這是助人為樂的行為,這是好人活雷鋒。
餘姚覺得自己捋順了思路,發現了真相。
明天周末,班上組織去百望山秋游,她要去超市買些零食飲料。于是,餘姚湊到陳迦南耳邊說,我要去超市買東西,先撤了。
陳迦南耳朵被吹得癢癢的,根本沒聽清她說話,不過眼睛看到她開始收拾書包。
他也趕緊擰好水杯,收拾書包,和餘姚一起離開自習區。
餘姚看到他背着書包追上,問,“我要去超市,你也要去超市?”
陳迦南問過後才知道自己漏掉的信息是什麽。
既然已經出來,就一起吧,陪女朋友逛超市的時間還是可以浪費的。他心想。
十月底的夜晚,已經有些冷。餘姚敞着外套,走出圖書館大門後,她被凍得打了個哆嗦,趕緊把外套拉鏈拉至脖子處。
陳迦南看她這兒模樣,笑着說,“之前寒冬臘月,你不是單褲勇闖天涯麽?怎麽現在還沒入冬,就不耐凍了。”
“嗨,蠢事不要再提。東北的半個月,把我凍怕了。以後的每一個冬天,無論在哪兒,我都要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冬天穿保暖褲是對寒冷最起碼的尊重。”餘姚說完,繼續縮着脖子。
陳迦南停下來用雙腿夾住書包,把自己的夾克脫掉,遞給餘姚。
餘姚看着他,說,“我還能忍,你趕緊穿上吧,別凍感冒。“
“看你都縮成鹌鹑。趕緊穿上。再耽擱下去,儀态就不美了。“陳迦南重新背起自己書包,另外右手提着餘姚書包,左手幫着餘姚穿夾克。
陳迦南的夾克罩在餘姚身上,沒有大得離譜,誇了句,挺好看的。
餘姚伸手想要拿回自己書包,“感覺你在誇自己的衣服,不是誇我。”
“不用,我拿着吧。多拿一份東西,多增加一份能量,可以禦寒。”陳迦南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餘姚一副你在忽悠我吧的表情,說,我不信。
“真沒騙你。拿文學作品的碼頭工人為例。他們負重勞動的時候,穿的不多,就是因為負重大,即便在冬天也會冷。”
餘姚繼續盯着他,“你真當我是傻子麽?”
陳迦南哈哈大笑,“真愧疚的話,握着我的手,給我傳遞些熱量。”
餘姚握起他的左手,其實他左手溫度挺熱的,餘姚牽起後沒有再松開。
去校內超市的路上,有一條銀杏小道。金黃色銀杏葉落得滿地,每隔幾步的路燈透過高大的銀杏樹枝和尚未落下的銀杏樹葉,照在地上閃閃發光。路上很幽靜,兩個人踩着落葉的吱吱聲格外醒目。
在咯吱咯吱腳步聲裏,餘姚聽到了自己的心跳,撲通撲通地。她的小手握不滿陳迦南的大手,時不時滑到陳迦南的手腕處。
陳迦南順勢從小手中抽出自己的左手,并迅速回握住,大手包裹着小手,結構瞬間穩固。
校園超市在陳迦南宿舍樓的地下一層,出超市右轉第一個單元門上樓就是他的宿舍。買好零食,他執意送餘姚到她的宿舍樓下。在單元門口,他把書包遞給她說,“回去吧。明天去郊游的話,多穿點。戶外風大溫度低。”
*
餘姚回想起十二年前的情形,把自己手從陳迦南大手中抽出,然後用自己的小手去握他的大手,果然還是不牢固。
陳迦南重新牽起她的手,問道怎麽玩心起了?
餘姚問,“南哥,你還記不記得,我們大二在銀杏小道上的那次牽手呢?”
陳迦南也想起來。不過有意逗她,“我們大二在銀杏小道上牽了許多次手,你幫我回憶回憶哪次呢?”
“嗨,你心動表白那次。”餘姚現在也練就了一副厚臉皮。
陳迦南牽起她的手,說,“回家,不溜達。留着體力待會兒用。”
那天晚上,陳迦南極盡溫柔。他做足準備,進入的時候餘姚感覺像是沉溺在一片綿軟的草地中,微風吹拂,癢癢的,暖暖的。最後,陳迦南用實踐證明,自己的體力沒有問題,反而餘姚這個體力戰五渣,一開始就開口求饒。兩人心滿意足睡覺的時候,已經十二點多。
半夜,陳迦南的工作手機震動起來,他原本不打算接。結果,一次,又一次,電話持之以恒地震動着。
他拿起電話走到樓下客廳接聽。
本周剛轉給他的準IPO項目出事了。項目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管理層起了內讧,半夜兩人在社交平臺上先後指責對方侵占公司資産。爆料一個接一個,十幾年前的爛賬都被翻了出來,事情鬧得有點大。
這會兒快兩點了,參與此次IPO的中介機構負責人都已經獲悉此事。
電話是公司CEO傅總打來的。這個項目是某二代譚總介紹給公司的,譚總的投資公司是該項目公司的第二大機構投資人,傅總專門交代陳迦南跟進。傅總對陳迦南有知遇之恩,譚總之前給陳迦南介紹過項目。于情于理,他都應該趕去處理一下。
陳迦南上樓進卧室,餘姚坐在床上,問怎麽啦。他隐去項目名稱,簡單描述說是一個項目管理層和大股東打架,現在他要去勸架。
他親吻餘姚的額頭,說,“乖,睡吧。我趕去處理一下,盡快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