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章
第 8 章
他倆從老房子出來的時候,已經快六點。
陳迦南在門口的超市買了兩瓶冷凍的礦泉水。上車後,他在瓶身纏上好幾層紙巾,一瓶貼在餘姚的眼皮上,然後握住她的手将瓶子過渡給她。
他随後撥了餘杭電話,把手機聽筒放在餘姚耳旁。他自己的雙眼也閉上,一瓶冰涼貼在眼睛上。冰涼有利于眼睛周圍血管收縮,從而幫助眼周肌肉消腫。
餘姚詢問餘杭,要不要他們去接他?
餘杭電話裏說,不用,還事兒沒忙完,待會兒自己回。
電話被挂斷,車廂恢複了安靜。
餘姚放下礦泉水,睜開眼睛。“南哥,照片帶回燕城,掃描之後收起來吧。我怕咱們倆見一次,哭一次。其他都好說,就是眼睛受不住。”
陳迦南有不同意見,“做成電子相冊,挂牆上或者擺桌上。每天讓爸媽也能看到我們,不挺好的嗎?”
餘姚把冰水貼在他臉上,“我爸媽以前見過你的照片,他們還誇你是個子高長得好的精神小夥兒。誰知道,精神小夥兒骨子裏卻是個哭包。”
“以前只是在機場哭過,幾次而已。今兒是因為遺憾才哭的。”陳迦南也睜開了眼睛,“你看看我眼睛還紅嗎?”
餘姚點頭,說還有點。
倆人又在車裏停留了十幾分鐘,左右手交替着拿冰塊敷眼睛,直到眼睛舒服了才開車離開。
陳迦南在叔叔家附近的花店門口停車,跟餘姚說,“姚姚,去花店買些家裏擺放的鮮花。這裏不讓停車,我就不下去。”
餘姚下車沒多久從花店抱回了一盆金桔和一束劍蘭。她回車上重新系好安全帶,看了眼陳迦南,誇他說,“南哥,你越來越周到,我都沒想到。”
陳迦南避讓一旁的電動車車流,看着她還微紅的眼圈。“你沒想到是因為他們是你親近的人。我得讨好奶奶和叔叔嬸嬸,這樣他們才能放心。”
Advertisement
回到叔叔家的院子,嬸嬸看到餘姚的眼睛,貼心地避開掃墓的話題。她接過他們手裏的鮮花,對餘姚說,快進屋洗手,你二叔在炒火鍋料。
餘姚和餘杭小的時候總喜歡圍觀大人們炒火鍋料。從熱油中迸發的香味,哪怕會浸入皮膚,沾染到發絲,她也不嫌棄。
晚飯是在院子裏吃火鍋,火鍋底料和蘸料都是二叔親手調制。雖說二叔的菜譜是家裏公開的秘密,不過沒有一人能複刻出來味道。
餘姚好久沒吃家裏的火鍋,還真有些饞。她站在廚房門口接過叔叔遞來的蘸料碗,用筷子頭蘸了蘸,先嘗了一口說“真香”。然後跑到院子,把蘸了料的筷頭遞到陳迦南嘴邊。
陳迦南在搬桌椅,嘗了一口,點頭說“真香”。
奶奶在一樓客廳往花瓶裏放劍蘭,隔着窗戶看到院子裏的小兩口你侬我侬,小聲的喊了聲二嬸,然後倆人低頭開始嘀咕。
餐具和食材在小院桌子上剛擺放好,餘杭就回來。他拿起碟子裏的酥肉就往嘴裏放。
餘姚拍打他的手,“先洗手,再吃飯。”
餘杭邊嚼酥肉邊敬禮,“遵命,我的姐姐。”
二叔家的這個房子住了快二十年。當時這一片還是俞城的東郊,後來市政府整體搬遷過來,這附近很快熱鬧起來。幸虧這個小區夠大,當時市政規劃的時候,才得以保留未被拆遷。這個獨院,前庭後院都很齊全,小院裏種滿了果樹和花。
他們現在吃火鍋的桌子就擺放在一株成年的枇杷樹下。
奶奶年前冬天做了個小腫瘤手術,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奶奶的晚餐是阿姨專門做的病號餐。餘姚坐在奶奶旁邊,看着她不讓她多吃火鍋。不過奶奶饞火鍋味,餘姚偶爾夾一些素菜,讓老人家解解饞。
二嬸則一直張羅着給陳迦南夾菜,餘姚看着他面前碟裏和碗裏堆得滿滿的,沖他龇牙笑了笑,并不打算替他解圍。
陳迦南心想,幸虧還有餘杭。他一邊不動神色地把食材夾給餘杭,一邊和二叔聊着天。餘杭只顧着吃,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被姐夫照顧了。
他突然覺得這頓家宴缺點什麽,啤酒。只見他放下筷子,風風火火地進屋抱了一箱啤酒出來。
一頓飯下來,每個人都吃撐了,包括奶奶。
因為明天才是清明節,全家還要去餘家老墳,這次要給祖墳裏所有親人掃墓。奶奶和二嬸拉着餘姚回廚房準備明日的貢品。祖墳裏除了餘姚父母和爺爺外,還有太爺爺太奶奶堂爺爺這些素未謀面的親人,每個親人墓碑前都要擺放一套祭品。
理完貢品,奶奶又不放心花,跑到車庫,數了數二叔車後備箱放的十盆菊花,方才安心。
二叔在院子裏擺上茶盤,一家人又都圍坐在一起喝茶。
奶奶喝了口茶,對着二叔二嬸說,“你倆別嫌我啰嗦。清明節掃墓有規矩,貢品一樣也不能少。你們平時粗心慣了,敬先祖,敬逝去的親人,這事兒不能粗心。”
她說完又看向餘姚和餘杭,繼續說,“姚姚,杭杭,明天的祭品怎麽擺,你們在你二叔和你爸旁邊學着點。明天的所有祭品,都是杭杭念叨的綠色環保無公害的。我們文明祭掃。”
餘杭沒圍在茶桌邊,而是在一樓門口的躺椅上半躺着。他聽到後,辯解道,“奶奶,不就是小時候我攔着你不讓燒紙紮嘛。這麽多年過去,您還記得這事兒呀。”
餘姚聽到後也笑了,跟陳迦南說,“這是有故事的。以前俞城這邊有人祭掃引起過小範圍山火。從那時起,政府每年清明節都會在各大祭掃點挂起橫幅,提倡文明祭掃。不知怎地,餘杭記成了,一人放火,全家坐牢。他小學三年級的那個清明節,奶奶準備了一堆紙紮。餘杭抱着奶奶的大腿不讓她點火。說一人點火,全家要去坐牢。他不要坐牢。”
二叔含了口茶,說道,“杭小子從小就呆蠢呆蠢的”。
奶奶聞言又不依了,教訓起二叔,“你是他老子,教訓兒子前先從自身找問題”。
二叔也委屈道,“媽,你又護着他。他一聲不吭在西山搞那麽大陣仗,要不是錢不夠,還要瞞着家裏”。
奶奶繼續說,“杭杭瞞着家裏也是想幹出一番事業,想在他老子面前揚眉吐氣一回。誰讓他老子天天打擊他。”
啧,二叔無話可說。餘杭從躺椅上跑過來,抱起奶奶,在院子裏轉圈圈。
一直旁觀的二嬸,趕忙走上前攔住,別把奶奶轉暈了。
二叔沒再理會人來瘋的兒子,轉頭問餘姚,你弟弟在西山搞了個民宿,你什麽時候知道的。
餘姚說,去年冬天。
二叔問,他向你和阿南借錢了?
餘姚趕緊搖頭。
二叔說,你嬸嬸偷偷給過他錢,等我知道的時候,民宿已經弄好,準備開業了。
陳迦南來過俞城幾次,他心裏琢磨了一下俞城居民消費水平和西山那邊的自然環境和商業環境,西山那邊的民宿絕對是個好主意。
他開口勸道,在西山那片兒能審批到一塊地建民宿,說明杭杭下了功夫的。他前期應該做了不少功課,跑了很多部門。他那個民宿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距離城區的位置,都是絕無僅有的。二叔您實在不放心,可以幫他把把管理關。
二叔又賭氣說,我已經退休了,才不幫他把關。他自己的事業自己折騰。
陳迦南心想,您還說嬸嬸給餘杭錢,估計餘杭前期投資的錢都是您平時給的。
一家人在院子裏閑聊到九點半,才各自回去洗漱睡覺。
餘姚和陳迦南回房間沒一會兒。餘杭過來敲門,擡手遞給餘姚一個袋子,“姐你之前在朋友圈點贊的手袋,提前送你的生日禮物。”
餘姚有點發懵,“我什麽時候點贊的。”
餘杭拿着手機,點開朋友圈,“諾,你分享的博文,博主在文中主推的手袋”。
陳迦南拍了拍餘杭的肩膀,說,餘杭啊,你這樣搞得姐夫壓力很大。你姐十月份生日,現在才四月初。弟弟提前半年送姐姐生日禮物,老公是不是需要提前一年送呢。
餘杭大膽地瞅了他一眼,“也不是不可以。反正進的都是餘家人口袋”。
餘姚則感動地抱住餘杭,“杭杭真是姐姐最好的弟弟。姐姐愛你。”
陳迦南把餘姚拽了回來,對餘杭說,“禮物送得很好,就是明年別提前半年送了。姐夫許你一個禮物,你看看想要啥。”
餘杭聽完,看着他,“什麽要求都可以嘛?”
陳迦南問他,“你想幹嘛?”
餘杭嘿嘿笑了一聲,“不用太麻煩,也不複雜,就動動姐夫的金手指,在朋友圈幫忙宣傳宣傳我的西山居呗。”
餘姚也恍悟,“對啊,陳迦南,你朋友圈的那些工作夥伴休閑度假或者高端會議啥的,都可以去西山居。你的某客戶不是做社交平臺嘛,讓他們在首頁多推薦推薦。還有,你之前接觸的某KOL公司,找他們的網絡大V來實地打卡。哇,我怎麽沒想到呢。”
陳迦南看了看餘姚,笑了笑,對着餘杭說,“你可真是個省錢能手。一個包換來百萬資源。”
餘杭開心地跑走了,“姐夫,等我發財了,我姐這輩子的包我都包了。”
回床上陳迦南抱着餘姚問,“餘杭,有女朋友麽?”
“沒,他都二十七還沒開竅。你說我們十九歲就戀愛,我弟弟怎麽想缺跟勁兒似的。叔叔嬸嬸安排了不少相親,他都沒感覺。”
陳迦南開玩笑道,“也行。他現在沒女朋友,買的包都是你的。”
餘姚在他胳膊上擰了一下,“不要逃避你的責任。”
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飯就出發。二叔開車載二嬸、奶奶。餘杭開車載陳迦南,說是有千萬大單要和姐夫談。
一晚上時間,百萬生意已經通貨膨脹到千萬大單了,啧啧。
餘姚拍了拍陳迦南肩膀,說“陳總,好好幹。我們家餘杭能否脫貧致富,就全靠你了。”說完就上了二叔的車。
二叔先發動車出發。路上餘姚認真地把昨天晚上的想法說了一下,并勸二叔道,“叔叔,現在的商業環境和以前大不相同了,經營模式、管理理念和宣傳方式都不一樣。餘杭是年輕人,年輕人玩得潮流東西,餘杭都懂。他也會利用這些潮流賺錢,您就放心吧。”
到了墓地,餘姚攙扶着奶奶下車。
老人家無聲地撫摸着兒子兒媳墓碑上的照片,又看了眼前一排丈夫墓碑,平靜地指揮着二兒子和孫女擺放菊花和祭品,最後還指揮着孫女婿,拿後備箱的噴水壺給鮮花上都灑灑水。
這次,餘姚沒再流淚。她在心裏默默地告訴爸爸媽媽,她很好,讓他們放心。
從墓地出來,嬸嬸把祭品上貼得白菊花取下,統一放到一個新的盒子裏。十幾份幹淨的青團,金黃的枇杷,新鮮的糕點和幹果,每年祭掃後都會送到山下的村子裏。
回程的座位還和去時一樣。剛上高速,餘杭就打電話過來,“姐,我要帶姐夫去西山居,你和我們一起嗎?”
“我要陪奶奶,今兒不去。”
“那好吧。反正明兒一整天都給你們安排好了,西山居明晚留好房間。”
奶奶在旁邊說,杭杭叫你去玩兒,去吧去吧。每次回來都匆匆忙忙的,年輕人就要多玩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