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21章
隔周的周一,陳迦南給餘姚弄了份GT投資春季論壇的邀請函,時間是周六和周日,地點在太湖邊的度假山莊。
她得知自己要一個人去的時候,本想問陳迦南,“我一個人?”
不過她忍住了。就像初學自行車的人,她需要一個契機來脫離身後扶車子的人,不然永遠也學不會獨立上路。
想明白後,她開心地訂下往返機票和酒店。
餘姚乘坐周五中午的航班到達附近城市,打車到達會議的度假酒店已經是下午。她辦理入住後,帶着ipad去大堂吧喝茶。
她選擇一個靠牆的位置坐下,開始在平板電腦上翻看國內外幾家金融機構的行業研究報告。報告看累了,她便擡頭瞧瞧外面的太湖。湖景看久了,她又收回視線在大堂吧環視了一圈。
隔壁座位上來了一位女士,看着比自己略年長,戴着黑框眼鏡,雙手在電腦鍵盤上飛快敲字。電腦旁邊還放了一疊打印的英文材料,英文文獻的标題是大號的加粗字體,“未來十年暢銷的抗腫瘤藥預測”。
餘姚被文獻标題吸引,不自覺地盯着資料看,直到那位女士察覺到她的視線。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做出抱歉的手勢。
那位女士拿起紙質報告,遞給她,“感興趣?”
餘姚略帶歉意地說,“被加粗的标題吸引了。我在心裏開始猜測哪些抗腫瘤藥物會在未來暢銷。不好意思,打擾到您工作。”
那位女士又在鍵盤上敲了幾下,合上電腦。“不打擾,我這邊也收工了。我姓黃,黃莺。你怎麽稱呼。”
就這樣倆人交談起來。
黃莺比她大十歲,是明天研讨會的發言嘉賓之一。她原來在羅氏做單抗藥物研究,七年前回國加入GT投資,現在是GT投資醫藥部門的負責人。
黃莺人有一種熱情的單純。
她聽說餘姚想要轉型做投資後,一五一十地把國內醫藥投資行業的現狀、一級市場上還可以的企業和二級市場上市公司都告訴她。黃莺幾乎是掰碎揉爛了跟餘姚說,如果來醫藥投資行業的話,如何看待投資标的是否适合投資,不同的藥企分別在什麽階段進入最合适。
Advertisement
她們相互添加了微信。
黃莺略帶懷念的表情說,當年她在美國也遇到和餘姚幾乎一樣的抉擇,甚至她自己比現在的餘姚面對的轉型壓力更大。幸運的是,她在咖啡館遇到了一位GT投資的合夥人。那位合夥人并沒有表明身份,而是以有經驗的過來人,告訴她醫藥投資的崗位要求,并指導她如何修改簡歷,面試時要采用怎樣的策略來體現她的優勢。同時,告訴她,來做醫藥投資的話,相比較醫藥研發,她會得到什麽,會失去什麽。
餘姚說,我也很幸運能夠遇到您。
臨別時,黃莺給餘姚留了一張名片。“你如果想來醫藥投資組的話,給我打電話,我們辦公室聊。”
餘姚意識到,她拿到了一個面試機會,還很有可能是個終面的機會。
她激動地給陳迦南打電話,告訴他這個下午發生的一切,以及她和黃莺的每一句對話。
陳迦南聽完,說“恭喜,恭喜。我雖然和黃莺打交道不多,也知道她可不是随意給機會的人。黃莺在業內以嚴肅出名,帶團隊也很嚴格。不過她對團隊成員很好,這幾年她手下幾個投資經理都能獨當一面。你回來以後,我們好好準備一下面試。”
陳迦南挂了電話後,他覺得自己之前擔心的問題,在餘姚遇到黃莺後迎刃而解。黃莺自己就是個聰明、正直且有原則的人。黃莺她能在GT投資能獨擋一面,除了因為遇上了職場貴人張總外,與她的個人能力超群有很大關系。
黃莺其實比吳珺更合适做餘姚的投資老師。
帶着這份幸運,餘姚第二天興致盎然地聽完會議全程。下午的會議五點結束,她依然亢奮。
這份興奮促使她在酒店前臺租了輛自行車,沿着環湖公路向西騎行。直到口渴,在不知不覺之中,她已經騎了一個小時,中途有相當長一段爬坡路也沒讓她打退堂鼓。
這會兒,她不得不停下來尋找路邊的小賣部。
本來開會的度假山莊就遠離城市,她騎行的這段路附近更是沒有村莊。不過好在地圖顯示,前方不到五百米的地方有個五星級酒店。
她沿着導航到達酒店門口,在大堂吧買到一杯蘇打水。當她坐在沙發上準備大口喝水時,眼睛的餘光瞄到隔壁角落的沙發,有人在接吻。
非禮勿視,她低頭捧着杯子喝水。眼神透過透明的玻璃杯,她發現打啵的男的,自己以前見過。她睜大雙眼,再次确認是自己見過的人,GT投資的吳珺。
她喝完杯中水,悄悄離開沙發。她走出酒店大堂後,還是忍不住好奇回頭望了一眼,隔着透明的落地窗,她和吳珺的視線相遇。
她被發現了。
餘姚飛快地騎上自行車,騎行回到沿湖公路才停下。
她拿出手機又要給陳迦南打電話。電話接通後,她先劈裏啪啦一通輸出,“陳迦南,我今兒在另一個酒店的大堂吧遇到一件事。現在不确定是好事還是壞事。哎……我仔細和你講講……”
陳迦南抓的重點和餘姚關心的重點完全不一樣。“所以,你獨自一個人沿着偏僻的湖邊公路騎行一個多小時。現在還沒開始返程?餘姚,這會兒已經六點半,再過二十分太陽會落山。在天黑之前還不能返回住宿酒店。餘姚,現在停止你的擔心,吳珺和他的小女友不重要。現在住宿酒店方向騎。”
末了,他又追問,“你手機還有多少電量?”
餘姚看了手機屏幕,“還有百分之四十八。”
陳迦南說,“好,帶着耳機,別挂斷電話。我不出聲,不影響你聽沿途的聲音。路上注意看行駛的車輛。騎車吧。”
餘姚想告訴他,返程會有一大段的下坡路,時間肯定比來時大大縮短。她不敢再說話,蹬上自行車吭哧吭哧地往回走。
餘姚返程花了三十八分鐘,在落日餘晖消失之前,進了酒店。
陳迦南隔着手機能聽到她粗重的喘息聲,直到聽到她說進酒店大堂了,他才放心。
陳迦南在電話中說,“我們現在說回吳珺。我和他合作過兩個項目,過程很順暢,甚至可以說合作愉快。他投資眼光好,談判能力強但不咄咄逼人,這些都是優點,也是想讓你進入他團隊的原因之一。你知道的,這些都是你需要補的短板。至于他的私人生活,我沒關注過。你碰巧遇到了,也不用恐慌。他既然做了,應該也不懼怕別人議論的。更何況,他知道我從來不議論工作夥伴的私生活。現在沒什麽可以擔心的了吧,回房間洗個澡,然後去吃飯。”
陳迦南在和餘姚通話過程中,吳珺就打來了電話。他沒接,吳珺沒再繼續打。
等他挂斷餘姚電話,給吳珺回撥過去。果然和他想的一樣,“陳迦南,你媳婦今天好像被我吓到了。”
倆人在電話裏你來我往,聊了幾句便結束通話。這事兒在他們之間,翻篇了。
餘姚這邊呢,在和陳迦南的通話結束後便把剛剛的事情抛擲腦後。她回到房間,把白天幾場會議的內容以及她的想法整理成正式的文檔,方便以後查詢。
第二天上午是GT投資人的交流大會。她不是投資人,索性提前退了房間改簽機票回燕城。
這次換陳迦南來機場接她。在車上,餘姚用其超凡的記憶力把昨天每個會議內容以及嘉賓的核心觀點重述了一遍。
*
這樣的場景,大學校園裏也發生了好多次,有時候是在他們去食堂的路上,有時候是在往返圖書館的路上,更多時候是在他們睡前的電話裏。
那時候,餘姚的室友開玩笑說,陳迦南是金融系的第三十一人,他聽的課程比班上經常翹課的同學都多。
那時候,都是餘姚在講,他在聽。
不過這次,餘姚在講,偶爾穿插些她的困惑,現在陳迦南可以幫着解惑了。
回到家,餘姚顧不上休息,拉着陳迦南進了書房。醫療行業的行研會,在書房開展,與會成員是餘姚和陳迦南。
她在A3紙上列出國內醫藥行業的幾大主要細分領域:創新藥為主的企業、仿制藥為主的企業、疫苗研發企業、中成藥為主企業、醫藥流通和貿易類企業。排除掉最後兩類,他們重點研究前三類行業裏的企業,也是黃莺主要投資的行業企業。
這裏陳迦南還講述了一個通俗易懂的邏輯。
創業者創業更多是養兒子的心态,養大兒來防老。
機構投資者則是養豬仔的心态,在适當的時候以高價将豬仔賣出變現。
創業者需要解決新藥(含疫苗)的高投入、高風險、高不确定、長周期帶來的生存危機問題。
機構投資者則挑出這些解決生存危機中跑得最快的,或者跑得最持久的,然後投資,在它們領先後變現。
盡管如此,投資者需要做的功課不僅僅是鍛煉投資眼光,還要了解背後的邏輯和行業監管政策。
陳迦南把自己趁着周末時間,搜集到的國內藥監局新藥(含疫苗)的審批流程,最新的醫保政策、醫保定價、招标等政策性文件講解給餘姚聽。
餘姚每天接收新的行業知識,了解行業動态,消化着陳迦南從自己公司得來的內部行業報告。
時間就這樣來到了五月下旬,她決定接收黃莺的面試機會。
餘姚撥通了黃莺的辦公電話,沒人接通。她撥通了黃莺的手機號碼才知道黃莺在美國出差。她們約了一周後的下午進行正式面試。
電話挂斷後,餘姚決定,不管黃莺之後是否會給她offer,現在的工作她都不會再繼續做了。如果一周後沒有拿到offer,她也會百分專注來準備其他面試機會。所以,她去了現在的領導辦公室,感謝最近三年來他對自己的照顧。她表達了自己最新的職業規劃,也請領導着手物色合适的候選人來接替她現在的工作。
五月三十一日,餘姚和陳迦南的結婚紀念日。
餘姚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接下來的面試上,對儀式不感興趣,也不讓陳迦南準備花裏胡哨的約會。那天中午,他們在家附近的火鍋店吃了頓火鍋簡單慶祝。飯後,回家進行模拟面試。
這是他們第一次做模拟面試。陳迦南很不适應扮作面試官的模樣,他太了解餘姚的優勢和劣勢。如果從劣勢處入手,又不忍心。他問了幾個中規中矩的問題,反而被面試者鄙視。
模拟到後半段,餘姚索性把他撇開。自己一邊整理可能的問題,一邊回答。
她對投資的邏輯熟悉,商業運行的模式也了解,唯一不擅長的是對醫藥的認知。不過,這不應該是她自己給自己設置的門檻。她從對投資的興趣出發,現在想要更進一步,了解醫藥的知識應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如此,她便不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