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29章

從七月到九月,見習的三個月裏,餘姚跟着張總、黃莺、以及多個項目的創業團隊學習,猶如上了多對一的大師課程,收獲頗豐。

大師課程臨近尾聲,黃莺告訴餘姚,從今天開始她可以着手尋找一個項目。餘姚需要在過程中提出很多問題,帶着目的性去思考,然後深入探索并尋找解決方案,或許方案會有很多,還需要理性地權衡。在項目未甄選之前,不要有功利性的先入為主,否則容易錯失好項目或者妥協投資爛項目。

帶着這樣的諄諄教誨,餘姚遇到了她投資生涯的第一個潛在投資項目。

九月中旬的一次公司內部項目交流會上,張總先丢給吳珺一個人工智能為宣傳點的社交網站,讓吳珺跟進這家創業公司近期運營情況,初步評估一下是否可以參與B輪融資。

吳珺明顯不想接那個項目,他有些為難,攤了攤手。“領導您難為我了,不是?我這個人不擅長社交。”

張總難得在公開場合怼人。“騙鬼呢,你不擅長社交,GT沒人擅長社交。你可是公司人盡皆知的花花公子,拿出你拈花惹草的本事來。”

說完吳珺團隊項目後,張總又聽了黃莺團隊彙報十月份醫療行業投資者交流會的組織進展,叮囑道邀請嘉賓可以增加兩位高校教授。

其中一位拟邀嘉賓曹教授是燕大的,聯系并說服曹教授的任務,落到了餘姚這裏。她先給曹教授郵箱發了一封郵件,介紹了來意以及交流會的主要議題。

曹教授很快回複了郵件,但他并未直接答應,而是提議餘姚去他辦公室面談。

周五下午,餘姚提前到達校園。她先去旁聽了曹教授一堂本科生課程,在校園閑逛了半個小時,才按着約定時間敲響了曹教授辦公室的門。

教授辦公室空間局促,書架上和辦公桌上堆滿了書。就連待客的沙發上也有一半被書籍和文獻占據,沙發的另一半已經被另一位客人占據。

餘姚得到許可進屋後,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說是來赴約的。曹教授的客人聽罷就要起身離開。

曹教授說,不用。小謝也是醫療行業內的人,一起聽聽。

餘姚坐在旁邊的凳子上,向教授介紹了交流會議題,已經确定的嘉賓以及與會的聽衆。她沒有誇誇其談地讨論這個交流會對行業的影響,而是着重介紹了GT最近投資的醫療行業項目。曹教授聽完,果然比較感興趣。他思考了一下,詢問餘姚,他能不能講他團隊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是産業鏈上的産品,而是基礎研究的一點點突破。

餘姚說可以,不過交流會畢竟不是學術報告會,希望講述的內容可以壓縮在半個小時以內。

Advertisement

曹教授表示沒問題。

顯然,曹教授和小謝還有事情要談,餘姚見任務完成,她給曹教授留了名片後就離開了。

餘姚走後,曹教授把名片遞給了小謝,說,“你們公司應該比我更需要GT投資,可以試試能不能拿到下輪投資。”

小謝全名是謝晖,是曹教授的第一屆本科學生,後來去美國念博士,再之後留在大藥廠做研發。說起來,他的學習和工作經歷與黃莺類似,不同于黃莺離開藥廠來投資圈,謝晖離開藥廠後開始創業。

前年,他和他的創業團隊拿了500萬美元的矽谷天使投資資金回國開啓了創新藥研發。

他的公司主打的KRAS抑制劑的創新藥。KRAS基因突變引發的非小細胞肺癌,大約占到所有肺癌的80%,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候已經是中晚期,生存率低。如果創新藥研制成功了,必定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不過,現階段他們的藥品研發還處于早期,別說商業化了,就是距離注冊性臨床試驗還有段距離。公司所剩的現金儲備只夠堅持到明年春天,所以曹教授才說他更需要GT投資。

謝晖給餘姚打電話的時候,已是周日中午。餘姚和剛出差回來的陳迦南在家吃午飯。

電話裏的謝晖有些木讷,帶着理工科創業者的嚴謹,每說一句話都會思索是否合适,餘姚很快抓取到了關鍵信息點。

謝晖來燕城除了拜訪老師外,主要目的是尋求新一輪融資,不過他沒有太多渠道認識投資圈的人,周五從曹教授那兒拿到餘姚的聯系方式,想問問餘姚是否願意花時間了解一下他們公司。

陳迦南也聽到了,覺得這個項目值得花時間跟進。他拿出自己手機,在屏幕上敲下了,“你問問他在哪兒,如果他時間方便的話,我們這會兒去找他聊聊。”

謝晖晚上六點的飛機離開燕城,他們約了下午兩點半在謝晖酒店旁邊的咖啡館見面。

他們有兩個小時的時間。見面打過招呼後,餘姚向謝晖介紹了陳迦南,并表示如果他介意的話,陳迦南可以不參加他們接下來的聊天。

謝晖不介意,本來就是推介項目,多一個師弟旁聽多一份可能性。

他的商業計劃書沒幾頁,屬于關鍵信息全部直給,簡單又直白,猶如他的人一樣。謝晖本人也和他電話中沒有差別,說話很慢,他不善于推介自己和包裝公司,寥寥幾句話介紹完自己的經歷和公司這兩年的研發進展。

餘姚邊聽邊問詢,她需要了解他的創業團隊每個人的技術或者能力禀賦,需要了解他的天使投資人在公司的權利,需要知道他們研發的時間表……

過程中,謝晖沒有透露一個具體數字信息,餘姚也沒有追問任何數字信息。她坦誠地告訴謝晖,這個項目是她做為投資經理跟進的第一個項目。目前階段,她對他的公司很感興趣,有進一步了解的打算。不過,她需要在公司內部先提起項目立項,如果立項通過的話,她會和謝晖公司簽署保密協議,後續會再進一步接觸。

工作聊完,他們唠了會兒家常。謝晖比他倆高十屆,不過他上大學時還不滿16歲,當年的天才少年。最後,陳迦南提議開車送謝晖去機場。他們在去機場路上得知謝晖一個人回國創業,兩個孩子在美國念書,太太留美國照顧孩子。

目送謝晖走進機場後,餘姚拍了拍陳迦南的肩膀,表示感謝。關于項目,他只能提供大的思維框架,并沒有過多幹預餘姚的決策。

回去的路上,他們沒再聊項目,而是聊起了最近過生日的親人們。

餘杭生日那天,收到餘姚寫給他的文章,當着全家人的面大聲誦讀出來。二叔錄下他慷慨激昂誦讀的視頻,傳到家庭群裏,讓遠在燕城的他倆欣賞餘杭的蠢樣。

奶奶自從去年年底手術後,身體恢複得很好。生日那天她還在西山走了一圈。身體好了,麻将瘾也起來了。有時候二叔二嬸忙,沒空做她的牌友,她就去小區公園找老夥伴們一起玩牌。老人家最近常自誇,說自己心靈手又巧。

晚飯倆人不想做飯,陳迦南點了外賣。在等外賣的時候,餘姚拿着ipad做十一出游玩攻略。

其實他們倆大部分時候出游是不做計劃的,不過這次假期特殊,假期的第三天是陳迦南的生日。在八月份敲定了十一假期去關西後,餘姚除了買好機票,提前兩個月預定餐廳外,其他攻略都沒有做。還有不到兩周就要出發,她拿着ipad邊浏覽旅游網站,邊問陳迦南對于關西行有沒有特殊要求。得到他沒有要求的回答後,餘姚迅速地訂好酒店。

陳迦南看她不到五分鐘搞定,問道,“住哪兒?”

餘姚回答,“六晚都住京都。”

陳迦南不走心地誇了一句,“你倒是省事。”

餘姚說,“大阪沒啥好玩兒。京都去附近城市交通也方便。假期本來就是休息的,如果還要拉着行李各個城市跑,還不如在家睡大覺吶。”

陳迦南為她點了贊,“好,你埋單你說了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