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4章
說回餘姚這邊,假期後回到辦公室,整個團隊只有她沒有在投項目或者拟投項目需要跟進。黃莺安排她和部門助理一起跟進周末交流會的籌備工作。
這天餘姚和助理倆人分工後挨個給需要發言的嘉賓發郵件或者打電話确認周六能否準時出席。
打完最後一通電話的餘姚,收到謝晖發來的郵件。他在郵件中寫道:會準時參加,周六見。她才想起來,節前最後一個工作日給謝晖發過邀請函,邀請他來參加周六的交流會。
餘姚盯着郵件的頁面,心裏盤算着周末要不要當面再推謝晖一把。
“姚姐,馬博士剛回郵件說他周六要去香港參加學術交流會,不能來參加我們的會議了。怎麽辦,他還是演講嘉賓呢?”小許助理的話打斷了餘姚的思緒。
她聞言湊到小許的電腦旁,馬博士在信中再三表示抱歉,自己也是今天才被研究所安排的出差,時間不巧沖突了。
按照活動日程,馬博士演講在曹教授之後,是上午最後一個嘉賓。如果取消這個演講,上午會議議程只有兩個半小時,內容不夠,所以必須要尋找一個新的演講嘉賓。
餘姚和小許助理一起來到黃莺辦公室。知道情況後,黃莺打開自己的通訊錄,說可以找投行研究部的首席分析師來替換馬博士。
黃莺撥打了兩三個外資投行的首席研究員電話,不過他們都表示時間不湊巧,要麽安排了別的活動,要麽是還在外地出差調研。
餘姚想到了唐宋,拿起手機給陳迦南打電話。沒成想,陳迦南聽完她描述後直接拒絕了。“唐宋他搞科研的,只有三天時間讓他準備一場半個小時且不那麽學術的演講,不合适。我們公司的賀博士,黃莺聯系過了麽?”
餘姚沒挂電話,直接問黃莺,黃莺說還沒呢。
陳迦南在電話另一端說道,“黃莺這會兒可以聯系賀博士。他這周在燕城,沒安排出差也沒外部活動。賀博士人很好說話,應該會答應的。”
餘姚電話挂斷後,黃莺找到名片,按照名片上的號碼給賀博士撥了過去。果然賀博士一聽是江湖救急,二話沒說就同意了。電話裏,賀博士還說,他九月末在公司內部交流會演講的文稿應該可以用,待會兒發給黃莺看看,不能用的部分,他安排助理做修改。
一場小意外就這樣化解啦。
晚上陳迦南來接餘姚,在車上對餘姚說,“我發現黃莺對國內機構的維護差了些。她雖然人民幣基金投的不多,畢竟要在國內做項目,該花的時間和精力,還是需要。”
Advertisement
餘姚點點頭,“的确,她和公司同級別的部門負責人相比,資源多在外資機構或海外歸國創業團隊。”
陳迦南點到為止,沒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讨論晚餐吃什麽。
最後,他們把車停在家附近的商場,吃了份海鮮面然後去樓上看電影。
十一假期上映的新片裏,他們沒有特別感興趣的,挑來挑去挑了部馬上開始播放的劇情片。
兩個小時的片子看完後,倆人對片子評價上發生分歧。陳迦南讨論動作戲份,餘姚讨論劇情細節。倆人各說各的,最後求同存異。
陳迦南承認電影裏面女友那條線純粹是為了推動劇情存在的工具,沒有留白沒有邏輯;也承認三個主角只有标簽化的形象沒有性格。餘姚承認這是部動作戲優秀的爆米花電影。
商場地下車庫,餘姚在副駕駛上系好安全帶後,撲哧笑出來。
陳迦南問,“怎麽啦?”
餘姚回答說,“我突然想到一句話,電影是公衆的,觀影體驗卻是私人的。”
陳迦南拽了句名言,“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餘姚想起了小時候一篇周記題目。“我上中學的時候,語文老師布置過一篇周記,主題是生活是什麽顏色的。班上三十幾個同學的答案五花八門,甚至有個同學記錯了題目,記成生活是什麽味道的。那篇跑題十萬八千裏的文章,最後還是被當作範文在全班傳閱。我記得老師的話,生活本來就不能只用顏色來概括,你們現在還小,等上大學步入社會後,更不能把自己的思維局限在既定的框架內。有點跑題,我想表達的是觀影體驗也不應該有範式,怎樣的感受都成。”
陳迦南說,“我已經不記得中學語文老師布置的任何作文題目。”
餘姚安慰他說,“沒關系,你的中學語文老師應該也已經不記得你。”
陳迦南辯解道,“這倒是不可能的,我們中學是初中部和高中部在一起,我媽又是老師,我的老師們應該不大會忘記我的。”
餘姚笑他的一本正經,“南哥,幽默點。”
這天過完,缺乏幽默細胞的陳總徹底結束假期,回歸到往日忙碌的上班生活。
餘姚則在剩餘的三個工作日裏,拿着周末參會的創業公司清單,研究是否有合作機會。另一方面她也在思考周六要不要再游說謝晖一次,如果要的話,她該采用什麽樣的策略。餘姚在心裏默默地排練了幾種情形,決定周六看情況随機應變。
周六一大早餘姚提前趕到會場,與助理和行政同事一起檢查過設備和嘉賓接待流程。
她上午的主要任務是負責曹教授的接待工作。教授是上午倒數第二個演講嘉賓,他在上午十點半趕到會場。
曹教授見面後詢問她,那天在他辦公室的小謝有沒有聯系她?
餘姚說,“聯系過了。謝師兄我們聊過幾次他的項目和最新研發進展,現在還在接洽中呢。”
曹教授聽過之後松了一口氣,“希望你們能合作成。小謝這人比較固執,雖然讷于言,但敏于行,人也是個善良和負責任的人。”
餘姚笑了笑說,“是呀,師兄在專業能力上是絕對一流的,我也争取能和師兄合作上。他這會兒也在會場呢,午宴時您二位可以再好好聊聊。”
曹教授說,“今兒不行啦。我結束了得回學校,改天再與他詳聊吧。”
曹教授的演講主題是他們實驗室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是下半年在《自然》上刊登的一篇學術論文。他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在實驗室環境下從實驗對象體內分離出免疫細胞并對其進行體外基因改造,改造後的新免疫細胞在經過複制後重新回到人體,并對腫瘤細胞起到有效抑制。生物學基礎研究上的突破,往往也是未來醫學創新療法和新藥物的研發方向。雖然還很前期,餘姚聽過後卻很激動。
演講完,餘姚和從會場趕出來的謝晖一起把曹教授送上車。看着遠去的商務車,餘姚說,“師兄,中午一起吃飯吧。”
午餐是酒店的自助,他們取完食物後挑了個角落坐下。餘姚問謝晖,“師兄,您上午聽完同行的新藥研究,曹老師的實驗室成果和賀博士的國內行業報告,感受如何?”
謝晖苦笑着說,“前景很美好,市場很巨大,前進的每一步都很艱難。”
餘姚非常認可謝晖的總結,“創業的确和您博士時在實驗室的工作和工作時背靠大藥廠研發部不一樣,太苦太累。”
她接着不經意詢問,“您在國內這麽忙這麽辛苦,目前的職業回報也應該不及大藥廠研發部。嫂子獨自一人在美國帶孩子應該也很辛苦吧,她埋怨過您的選擇嗎?”
這是餘姚第一次問起謝晖的婚姻情況。盡管對創業團隊核心成員的家庭情況進行盡調是投資的必要前提之一。她之前一直沒提起也是想等到正式盡調的時候再聊。
謝晖這時臉上的笑容真心了許多。“她一邊埋怨一邊在美國那邊給我聯系矽谷投資人。并且她已經申請回國內工作了,等小朋友的學校聯系好之後,她們就一起回來。前天視頻的時候,她還說,如果一直沒有投資人願意投資的話,明年就讓我做家庭煮夫,負責家庭的一日三餐和接送小朋友上下學。”
餘姚也笑了,“見過您在研發室的場景後,我想象不出來您在廚房忙碌的景象。”
謝晖笑容沒收起來,“我也想象不出來。我沒有具備很多生活技能,現在的一日三餐都靠外賣。感謝互聯網平臺和外賣小哥們。”
餘姚又問,“嫂子是做什麽工作的?”
謝晖說,“她在一家另類資産管理公司,工作是對接一些主權基金和高校基金給他們做資産配置。”
餘姚聽着覺得和GT有點像,“和我們公司機構部有點像。”
謝晖說,“是挺像的。不過她們公司不直接投資,而是做FOF。”
餘姚更驚奇了,“GT投資機構部的優質大客戶。下次GT公司層面的策略會,我們可以給嫂子發邀請函。”
一餐下來,他們聊得很開心。下午會議開始前,餘姚帶着謝晖給他介紹了張總、黃莺和團隊其他幾個投資經理。直到全天會議結束,餘姚在酒店門口送謝晖坐上去機場的出租車,她都沒再提過盡調的事情。
晚上餘姚回到家後,癱在沙發上和陳迦南說,“南哥,今兒發現謝晖的太太在A Capital工作耶,并且她年底就會來江城工作,負責大中華區的投資。我是不是能為GT投資找到一條金大腿。”
她繼續說,“雖說A Capital的資産配置以地産基金和二級策略基金為主,偶爾還是會投一些PE基金的。GT的美元基金收益率又很好,沒道理不合作的。如果能給公司吸引來大筆資金,謝晖的不對賭和無一票否決權利應該比較能讓投決會委員接受。耶,想想就很開心。”
陳迦南打擊她過于樂觀的心态。“這是兩碼事,A Capital和謝晖項目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應該成為彼此的前提的。更何況,如果謝太太在她崗位上投你們基金,你們基金又投謝晖項目。她說不定會受到公司內部商業賄賂和腐敗調查呢。”
餘姚說,“噢。我果然無知。”
陳迦南坐到她身旁,安慰道,“不過這個消息可以告訴張總和黃莺,讓他們從公司層面綜合評估一下價值。謝晖那邊的聯系也別斷。其他潛在的項目,你下周也可以開始看起來。”
餘姚點點頭,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