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01章 第1章

永安十二年,春暖日和。

京城熱鬧非凡,從城東到城西,首飾樓、綢緞莊、糧油鋪迎來送往,一樁樁生意買賣成交。走街串巷的貨郎叫賣聲不絕,總能吸引到一些孩童掏出好不容易得來的銅板,買上點瓜果糖丸歡天喜地去嘗個甜嘴。

京郊外附近田莊的人,趕着牛車的邁腿走的都聚在清風巷趕集,讨價聲拿貨聲銅板掏出又落袋聲,渲染出楚國百姓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只夾雜在鐵匠鋪、雜貨鋪中間那一面寫着顯“當”的白底黑字旗幟有點顯眼,走近看到那門梁上左右挂着白燈籠,更似在一片人世繁華熱鬧中投入一抹空白,叫人下意識地收住那交談的喜悅和高聲的嗓門。

鐵匠鋪前幾個小攤位賣菜、賣雞蛋、賣豆腐的和顧客悄聲談論着。

“大娘,這當鋪有事啊?”

“嗐,唐掌櫃十幾天前走了,前天才把喪葬那些給料理完。”

“天可憐見的,我記得掌櫃娘子三年前也走了是吧?”

“是啊,就留下個大姐兒和一對小的,也不知道這日子怎麽過。”

“這當鋪啊,我估計以後也不會開了……”

“想開也開不起來,去年年底當鋪就出事了你們知道嗎……掌櫃的怕是把全部家當都賠光了。”

外頭如何喧鬧私底下怎麽談論且不說。

別看這當鋪門面狹窄,卻是為了應那句“路走窄了不得已才來典當”的意。

當鋪是兩進的院子,前院三間房,正中的大廳作鋪子,左右兩間大房為賬房和雜貨房,左邊穿過連廊兩間廂房為庫房,右邊穿過月牙拱門有三間房,分別是竈房、澡房、客房。後院大廳是一家子吃飯的地方,其餘房間裏住着唐家一家子。

只是,如今有一間房徹底空了下來。

唐玥從房間裏走出來,就見小弟唐明松和妹妹唐憶婉坐在大廳那,雙目無神直直地望着唐父生前住的那間房。

緊閉的房門毫無動靜,再也不會有人從那裏走出來,笑着詢問他們今天過得開心不,晚上想吃點什麽,也不會有人催促他們努力學習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笑說自己要去上工實則走幾步路就到前院做生意而已。

聽到開門聲響從悲傷中抽離出來,唐明松勉強提起精神問:“大姐,你身體好點沒?早上劉嬸送了豬肉和點菌菇過來,我待會煮個菌菇炒肉片,再煮個青菜,你看行不?”

他才九歲,正是長身體的年紀,從前只需上學堂,放學了和同齡人去玩去鬧,歸家了等吃飯,無憂無慮的。經過父親去世處理喪葬事宜,如今也知道要擔起家裏的責任了。

大姐悲傷過度暈倒又昏迷兩日,起來後更加沉默,家裏銀錢不足辭退了幫忙做飯的劉阿婆,只讓她每天早上幫忙買一天的肉菜,他自己則撸起袖子進廚房做飯給姊妹吃。

唐憶婉見到姐姐,趕忙湊過來牽住姐姐的手輕輕晃動,揚起和往日一般的笑容撒嬌:“姐姐別傷心,你還有我們呢。”

她想了想保證,“你放心,我以後肯定聽你的話,每天練一百個字讀一個時辰的書,絕不偷懶!”

“待會吃過飯我去洗碗。這幾天都是我洗碗的呦,沒打碎一個碗來着。”

說到最後,她話裏倒真帶着點俏皮。

唐玥看着這丫頭嬰兒肥的臉上眼腫得像杏核,估計早先剛偷偷窩房間裏哭過。從唐父去世後她夜裏睡覺難過又害怕都是跑來跟自己睡,前天開始為了證明自己走出來了又抱着被子回自己房間睡。

“姐,爹肯定不想看我們傷心,你也別傷心了。你看我現在都會笑了,晚上也不難過,可以自己一個人回去睡了。”

她心裏暗自嘆了口氣,面上也露出笑容來:“我身體好點了,你們不用擔心。”

“午飯就按明松你說的來做,我正好也想吃菌菇了。”唐玥伸手輕掐了唐憶婉圓嫩的臉,“好啊,那我可把你的話當真了。就從今天開始吧,每天晚上把你寫的大字拿過來給我檢查,讀書的話就交給明松你來檢查。”

她順着話一副當真的樣子,“說好的不許偷懶啊!”

“女子漢大丈娘,一言既出驷馬難追。”唐憶婉咧開嘴拍着小胸脯道,氣勢特別足。

唐明松聽了哼笑出聲:“我每天檢查你讀書,免得會幾句話就瞎改。”

他臉上板着嚴肅,眉眼倒是跟着放松下來。

大姐願意說笑幾句,應該心情好多了。那天爹去世,大姐當晚暈倒在房間睡了兩天,要不是大夫說只是過于悲傷傷了肝,遲早會醒,他都快急死了。

短短三年,他接連沒了娘沒了爹,可不能再沒了姐。

他去竈房備菜,唐憶婉是個閑不住的湊過去幫忙,唐玥在大廳坐了會,聽着時不時傳來的動靜總歸不放心,走過去看看。

就見竈房裏身着青衫的小夥子拿着鐵鏟不太熟練地翻炒着鍋裏的肉片菌菇,袅袅煙霧升起溢出香味來,小丫頭坐在竈爐前的馬紮上,見火小了就添上把柴,燒得臉通紅。

唐明松:“小碗,加點鹽。”

唐憶婉站起身去拿:“要多少啊?”

唐明松:“……大姐要吃清淡的,半勺吧。”

唐憶婉:“好。待會你煮完我第一個嘗味道哈,不夠咱再加鹽。

兄妹倆摸索着炒菜,唐玥也沒進去。等到吃午飯兄妹倆問她飯菜味道如何時,唐玥肯定道:“好吃,清淡不膩,還挺有胃口的。”她吃了一碗飯來證明。

唐明松和唐憶婉頓時笑了起來,雖然這菌菇炒肉片味道有點淡,沒那麽好吃,但大姐喜歡就行。

飯後唐明松收拾碗筷擦桌子,唐憶婉去洗碗,之後回房間午休。

唐玥躺床上歇了會無眠,幹脆走到四方桌前坐下,翻閱這幾天整理的賬目。

楚國歷經三世,休養生息同時注重發展農業,支持商業經濟發展。商業經濟繁榮下當鋪應運而生,京城裏有百來家當鋪,多在城西城南等經濟繁華的地段。像唐家這樣開在京郊的當鋪也就一家,生意不算好也不差,一四九月開張足夠吃整年了。

唐氏當鋪的顧客來自京郊周圍的住戶,不少管事在城東城北官家商戶那裏當差,攢夠銀兩的在京郊這邊置辦田地宅子,偶爾也會代人過來這邊典當東西。

還有就是從地方上京的人,急需用錢的時候,靠近國道通往城門必經之處的唐氏當鋪無疑是不二之選。

想到這,唐悅忍不住輕嘆一聲。

如果不發生意外,唐家日子不說大富大貴,起碼衣食無憂。三年前唐母風寒後病重,經過半年卧床養病醫治無效後還是撒手人寰。那時候治病就花費了家裏的不少銀錢,唐氏當鋪生意跟着縮減。

要知道當鋪本質上類似于抵押貸款的地方,鋪裏得有足夠的銀兩借貸給顧客,才能在以後收取利息和管理費。在經營的過程中,又需要給票臺、折貨、學徒、夥頭等月俸,唐父既是東家掌櫃,又是朝奉。

長久這麽經營下去,遲早也能恢複往日的營生。

但半年前當鋪裏收了件汝州窯出的瑪瑙末天青釉瓷瓶,釉面光滑,恰似一蓑煙雨朦朦胧胧,還是禮部侍郎家的管事說主家年前臨時周轉才拿過來當的。唐父掌眼評估後給了個好價,将店鋪大半的銀兩都貸出去了。

汝窯出的青瓷器極其難得,燒制成功的供給皇室,有剩餘的才會落入官家那。照着典當規矩,評估貨品多少得挑出三兩缺點來,報的價有五成算好的了。唐父評估後覺得對方贖回的幾率非常大,給了個合适的價錢,這樣子到時候收的管理費和利息也高點。

誰知道,年後禮部侍郎家管事拿着當票來贖回那瑪瑙末天青釉瓷瓶,唐父讓店裏學徒去庫房将其取出來,才發現那瓷瓶身多了三道裂痕。瓷瓶有了裂痕,價值是折了又折,偏禮部侍郎家管事咬定這瓷瓶不是他家當初當的瓷瓶,是汝州隔壁通州出的仿制品。

唐父請了同行的幾個好友過來品鑒,也都認定是仿制品,非汝窯出的天青釉瓷瓶。

當票上白紙黑字寫在那,禮部侍郎家管事要求按楚國律法雙倍賠償銀兩,不然就報官處理。

民不與官鬥,楚國針對典當行有相應的律法,典當物品如有損失遺漏,嚴重者當鋪需按兩倍賠償。唐父無奈把店鋪裏剩下周轉的銀兩全都賠給禮部侍郎家。甚至還賣了京郊外一處田莊,城西的兩處商鋪才還清賠款。

當鋪沒了周轉銀兩,生意沒法做,還把多年置辦的家業變賣得七七八八,唐父一下子沒了精氣神。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品鑒能力,生怕又被鷹啄了眼,不敢再接待顧客。只是守着鋪子,等着曾經的顧客拿當票來贖回物品,收取利息維持營生。

或許唐父還是不甘心,覺得這出汝窯瓷損壞還變成仿制品,不可能是自己當初評估出錯。他日思夜想郁結在心,到後面發現學徒連帶着二掌櫃,偷換當品去售賣,當初的天青釉瓷瓶仿制品就是這麽換出來的。

合作多年的好兄弟二掌櫃背叛當鋪,前不久又已老家母親去世回去守孝舉家搬走,報官都無處訴苦,唐父一時接受不了,竟是氣急攻心倒下去,身體徹底垮了。

小唐玥自小跟在爹娘身邊,看着自家當鋪在京郊立住到生意興隆,感情非凡。她還沒從娘離世的悲傷中走出來,就見當鋪搖搖欲墜,爹回天無力,自己空學了寫當票、對賬、品鑒卻無能為力,終是在唐父的喪葬禮暈了過去。

足足昏睡了兩天。

只有唐玥知道,小唐玥已經走了,而她活了過來。

想到那姑娘唯一的念想,求她把當鋪繼續經營下去,唐玥緩緩呼出口氣,和已經連着五天早上在她腦海裏哼唧唧求啓動的銀鋪精溝通:“小銀鋪,你還在嗎?啓動吧。”

“哇哦~主人我還在的,這就來啓動。”

“歡迎主人在異世界啓動銀鋪,我們的口號是:你有當鋪,我有銀兩,拯救有緣人,一起走向躺贏人生。”

“哎呀銀鋪能量不夠,無法啓動。請主人完成銀鋪工作室內未完成的手制銀飾,以此啓動銀鋪。”

口號喊得有多響亮,這會就有多狼狽。

中二秒變慘兮兮。

唐玥嘴角抽了抽,無奈應好。

沒錯,她在現代開的銀鋪不僅跟她一起穿過來了,還成精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