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教育
楚秋澤覺得自己最近就像是個居委會大媽。
要說這如鏡城的百姓,生活普遍富裕,基本上沒什麽吃不起飯的人,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問題呢,也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
所以楚秋澤現在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忙着處理百姓的家長裏短。
上午幫老王家兒子找了個工作,中午幫張大嬸找走丢的狗,下午幫窮秀才把字畫賣掉.......
楚秋澤覺得,他就差給自己帶個紅袖章了。
藍桉看着楚秋澤忙碌,雖不知他的目的是什麽,但從始至終都陪着他,甚至偷摸的從中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楚秋澤呢,他覺得雖然累是累了點,但效果還是有的。
就是這效果吧,他不太明顯。
這些百姓的能力以及身份地位就在這裏了,每次能提供的感恩值也就十幾二十點,最高的也就是那個小秀才,提供了三百點。
還要跟小恩對半分,這他媽怎麽搞?
那水資源淨化器,差的不是幾千幾萬的感恩值啊,差幾百萬,這麽搞的話,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去了。
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還是得讓全民得到好處才行。
說到讓全民受益,楚秋澤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送錢咯,這個東西是個人都喜歡的。
但這也不現實,哪有神仙下凡直接給人送錢的?他又不是財神。
而且他也不準備讓百姓覺得他是個冤大頭。
Advertisement
藍桉這些天跟着他忙裏忙外,起初就以為楚秋澤是單純的心眼好,想要多幫幫這些百姓。
可如今看來,楚秋澤雖然每日都在幫助百姓,可眉宇間的焦慮卻無處掩蓋。
所以他暫且判斷,事實似乎并不僅是楚秋澤心眼好,肯定是有所求的。
只是求的到底是什麽?
他回憶起從玉鈎縣到這如鏡城的日子,自己無數次問過他想要的是什麽,得到的回答都是要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這感恩的心,實在是太虛無缥缈,讓人難以理解。
可是如果他需要的是百姓的感謝,那藍桉自認為,還是有些辦法的。
即使是他不知道百姓的感激對楚秋澤有什麽用。
“秋澤。”忙碌了一天,剛回到府衙,藍桉就留着楚秋澤,打算把自己的想法說一下。
“怎麽了?藍朋友?”楚秋澤嘴角帶着笑意,但興致卻不高。
藍桉倒了杯水遞過去,“明日可找知府商讨,他在如鏡城任職五年,對百姓民生問題自然是有所了解的。”
那付言傑看着肥頭大耳,事實上在處理政事上确實有兩把刷子。
要不然這如鏡城的百姓也不至于過的這麽富裕。
楚秋澤眼神一亮,他怎麽把那胖知府給忘了,有問題找地方官就對了。
事情就這麽說定了。
第二日一早,楚秋澤剛到府衙就讓藍桉把付言傑給叫過來了。
付言傑知道兩位男神對他的名字有點意見,所以他近日都是規規矩矩的待在自己的地方,老老實實的處理自己的政務。
完全不敢往兩位男神身邊湊。
昨晚半夜突然被王爺通知,今天要來見男神,他是糾結緊張得一晚上都沒睡着。
難不成還是要讓他改名字?
“男神,不知您找下官有何時?”付言傑低着頭,戰戰兢兢的站着等楚秋澤的問話。
楚秋澤也沒什麽功夫跟他拘禮客氣,直奔主題,“知府,你知道如鏡城百姓如今最缺的是什麽嗎?”
這個問題把付言傑給打蒙了。
他自認如鏡城在自己管轄治理期間,這裏的百姓們也算是豐衣足食了。
即便是上半年的旱災,他也即時開倉赈災,上頭發下來的赈災糧,他一斤都沒貪污,全都進了百姓的嘴裏。
還有那些逃難過來的外鄉人,他也妥善的安置了,并沒有出現百姓□□的情況。
再說這次瘟疫的問題,這是防不勝防,但發生瘟疫之後,他也認認真真的做過一些安排,并沒有出什麽大的亂子。
所以男神要問百姓現在最缺的是什麽,他真當是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楚秋澤無奈,這官是怎麽做的?連百姓所需之物都不知道嗎?
藍桉也蹙着眉,他原想着這知府應當是能說個一二三的,沒想到就是個一問三不知的傻子。
他不悅道:“如鏡城現在真當是什麽都不缺了嗎?看來你這知府做得還不錯,本王定會如實禀明聖上。”
這滿滿的嘲諷和威脅,付言傑直接給跪了。
他急得滿頭大汗,這這這,想了半天,咬了咬牙,“男神,如今大多百姓缺的都是讀書識字的機會。”
這不僅是如鏡城缺的,是整個大瀚都缺的。
讀書識字太貴,哪怕如鏡城百姓多數富裕,也沒法讓每個孩子都能有讀書的機會。
一家人,能培養出一個讀書人就算很不錯了。
還有一點就是,師資力量太差了。
這是一個死循環,讀書的人少,能讀出個名堂的就更少了,考取功名的,能來教書育人的就是少之又少了。
困難很大,可楚秋澤卻是躍躍欲試的激動着。
筆墨紙硯貴,但是他交給藍桉的造紙術和印刷術都研究出來了,很快就能進行生産。
到時候産量跟上了,紙張和書本的價格自然就打下來了。
師資力量其實也根本不缺。
現在大瀚教書育人的夫子,多半都是舉人甚至是進士,秀才是很難跨進這個門檻的,除非這秀才特別優秀。
可是又有多少秀才,一輩子就在秀才這一關給卡住了,再也考不上去。
但是如果只是教人讀書識字,秀才的學識是完全足夠的。
這就好比二十一世紀的小學中學和大學了。
只想要讀書識字,并不想考科舉的,那就上個‘小學’就足夠了。
讓秀才來做小學老師,完全沒毛病。
而如今,大多的秀才因家境清寒,也找不到什麽體面的工作,所以空有一個功名,走出門能得到幾分尊重之外,家裏的日子卻過得非常貧寒。
這還是前幾天,楚秋澤幫那個窮秀才賣字畫的時候,聽那秀才說的。
一旦有了想法,楚秋澤就趕緊在腦子裏理出了部分方案。
楚秋澤激動的跟藍桉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藍桉也是越聽越激動,他在楚秋澤那裏明白了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
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将相都不曾解決的問題,就在楚秋澤三言兩語中找到了大致的方向。
雖不算完善,但都可一步一步的解決。
就說這分級教育,藍桉此前敢都不敢想,也或者說是根本沒往這個方向去想過。
普通百姓,能節衣縮食送自家孩子去上學,那就是奔着考功名去的,考上功名才算是光宗耀祖;那些只學認字寫字的,不求功名的,那多半只有家境富裕的人家了。
還有這義務教育,也直接解決了大部分百姓交不起束修的問題。
讓秀才做夫子,這事實上也解決了一件困擾歷朝皇帝的國家大事。
只要能考上秀才的,國家每個月都得給他們發錢糧,還免了地稅,可以說是國家在養着這些秀才。
盡管有很多窮秀才,但只要你是個秀才,哪怕你一輩子什麽都不做,那也餓不死。
秀才有功名,卻無官職,領着錢,不幹事兒。
這也是為什麽這麽多人拼了命都要考功名的原因之一,但這些其實都可以說是國家的負擔。
如今能給秀才找一份工作,還是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工作,那無疑是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
兩個商量得非常激動,直接把跪在地上付言傑給忘了。
可是付言傑也不真的是個傻子。
他聽了男神的那些提議,整個人都精神了,豎起耳朵,不敢漏聽一個字。
男神要在如鏡城辦學,還是以這麽轟動的方式。
如果這事情要成了,他的政績上也能添上一筆了。
楚秋澤跟藍桉商量好了大致章程,沒有耽擱,直接讓付言傑去辦了。
第一件事情就是學校地址的問題。
現在開始蓋房子,那肯定是不合适的,楚秋澤收感恩值的事情迫在眉睫,他也等不及。
蓋學校的時候可以以後再說。
所以就先讓付言傑去找空置的院子,然後進行改裝。
至于改裝的圖紙,楚秋澤也一并提供了,跟現代學校大同小異。
第二件事情,就是招老師的事情了。所有秀才都招,那是不可能的,現在還吃不消這麽多老師。
得先進行考試,考試的事情也讓知府去辦了。
每年的府試都是當地知府出題,付言傑不至于這點事情都辦不好。
第三件事情,那就是教材的問題了。
現在大瀚的啓蒙書籍也是三百千,就是所謂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這三本書用來啓蒙很合适,但也不是沒有改進的地方,所以他需要大儒學者跟他一起研究。
更何況,楚秋澤還準備加一門數學,順便把阿拉伯數字普及一下。
這段時間所見所聞,這時代的數學也太差了,兩位數的加減法都還要用算盤。
楚秋澤提起這事情的時候,藍桉也沒有反駁,甚至很是支持。
這個所謂的阿拉伯數字簡單易懂,藍桉看了兩遍就學會了,确實非常的方便。
還有,第四件事,也是楚秋澤着重考慮的。
那就是女子入學。
他知道這很難,要征得百姓的同意就很難了,甚至可以說是在挑戰皇權。
但從小被教育要尊重女性,男女平等的楚秋澤,接受不了那所謂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歪理。
這是他第一次試圖改變這個時代。
藍桉聽了,半晌無言,他并非是不支持,只是他了解這事情要比楚秋澤想象中難太多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