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大年三十 芸生的戲份比較多
第27章 大年三十 芸生的戲份比較多。
這到大年三十了,各家戶都要早早起來,這一天可有的忙活了。小孩子也不消停,趕着新年,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好幾天前就開始在心裏盤算了。
宋辰福是家裏最年長的人了,這天必要早早起床,梳頭淨面,出門看了看,天還冷喝喝的。他想等着太陽出來了,暖和點去家族祠堂裏把祖宗主子請回家來過年。
宋辰福走到西小屋,打算把芸生叫起來,掀開門簾,見他還仰着臉睡哩,一直白胳膊露在外面。
宋辰福走過去,把他胳膊抓起來,心裏還被驚到了,那胳膊又輕又細,沒個斤兩,看看那消瘦的臉尖,心裏想到,孩子念書也不容易,吃不好,睡不好,都瘦成什麽樣子了。
宋辰福把芸生胳膊掖進被窩裏,一摸被窩裏有塊硬挺挺的物件,掏出來一看,原來是本書。
宋辰福老輩子裏經老人教過幾個字,興許還能認得幾個,便翻開看看。
那本書早被翻了不知多少遍了,書皮也沒有,裏面的紙也糟黃糟黃的。人老了,眼也花了,宋辰福把書支到三尺遠的地方,瞪着眼,眯着眼,斜着瞅,正着看,一個字也看不清,書上模模糊糊的像一盤子黑豆似的。
此時芸生醒來了,朦胧看到爺爺在跟前翻書,吓得慌從美夢裏抽身出來,劈手把書奪過來,慌毛手腳的把書掖在枕頭底下。
宋辰福唬得猛一擡頭,說道:“咄!你這小厮,搶什麽哩?這是什麽書?你待要搶哩。”
芸生扯脖子帶臉的紅起來,吭哧吭哧道:“爺爺,這……是那……戲文……詞曲……都是九春那個小妮子,非要學唱戲,叫我給她借的。我念給她聽,她就唱……”
宋辰福道:“那你值為給我搶麽?”
芸生說道:“俺爹俺娘不讓俺瞎看那些混書,不是九春要學戲,俺也不敢往家裏帶這書……”芸生又編了三兩句話打岔,把話帶到一邊去了。
宋辰福知道芸生是個老實孩子,沒追究他,看他光着脊梁,脖子下面的肋骨一條條都看的清,嘆道:“你看看你瘦哩,過年在家多吃點子好的,養胖些……”
芸生在旁忙連連點頭。
宋辰福又說道:“快穿衣裳起來,把你叔叔一家子叫過來,咱們好吃年夜飯。”
Advertisement
芸生先拿過來一件大襖披在身上,心裏想到,叔叔嬸嬸不知道為什麽事和母親惱了,爺爺這番叫我去,我也不知道怎麽說哩,便道:“爺爺,叔叔不是提前打過招呼,不來這邊過年了,再說……叔叔……”
宋辰福瞅了芸生一眼,說道:“那怎麽能行?這大年三十都該團聚在一起。”宋辰福知道芸生在顧忌什麽,就把慧娥和黃氏為什麽鬧別扭給芸生說明白。
芸生說道:“爺爺,就我看,小鸠兒不是念書的材料,我給他在一起上學這倆月把他看的清清楚楚,爺爺給嬸子那塊金鎖,讓小鸠兒念書,也是白搭。”
宋辰福嘆道:“芸生啊!你是咱們宋家的長門長子,以後說話辦事不能這樣。爺爺早先也給你說過,你們讀書,是為了知禮知數,并不是讓你們當大官做棟梁哩。你看看咱們這窮老百姓,一天天坷垃裏面刨錢,哪就容易考上狀元哩!人家考上狀元的都是三四輩子養出來的。不是爺爺說笑,那天下讀聖賢書的都當了大官,誰來種地收莊稼唉?”
芸生羞臊的笑了笑,說道:“爺爺,俺知道唻。”
宋辰福說道:“你也是快考童生的學生了,說話辦事要拿出架勢。你t以後長大了也要知道,這一個娘胎裏出來的兄弟姐妹,哪裏有不親的?都是那些心量小的姑爺妯娌們,夜裏在枕頭邊給你挑撥出來事,才弄得兄弟反目,姑舅成仇的。你娘和你嬸子也不是那不懂事的人,你到你嬸子家裏,替你娘賠個不是,你嬸子還能叫你下不來臺麽?”
芸生自是含愧,都答應下了。這就起身穿了衣裳,梳洗幹淨就往慧娥家裏來了。他一到門口,見叔叔正立在梯子上貼屋門的對聯,嬸子在窗前貼福字,小鸠兒趕着刷漿子,正忙着呢。
芸生作了兩揖,說道:“叔叔嬸子正忙哩……”
宋高說道:“芸兒不在家裏給你爹貼對子,出來幹啥哩?你爹的腿又不得勁兒。”
芸生笑道:“不忙,不忙……侄子來就是請叔叔一家子過去吃年夜飯哩。忙活了一年了,也該在一起坐坐。”
宋高從梯子上跳下來,大手凍的紅紅的,他哈氣吹了吹手,想到黃氏,心裏還記恨,方說道:“俺們就不過去麻煩了,怪鬧得慌,明兒初一過去給你爺爺拜年。”
芸生低着頭,又說道:“我知道叔叔嬸子還氣俺娘哩……我在這兒代俺娘給你們賠個不是,你們別惱了。”
慧娥從窗戶裏探頭出來,看那茅草屋檐下冰針簇簇的,好不寒冷,瞧芸生也可憐,喊道:“芸兒,你進來說話,外面忒冷。”
宋高和芸生進了屋裏,慧娥笑道:“芸兒,你看嬸子這一大家過去,着實給你們添麻煩,就不去了,不是為別的事。”
芸生說道:“叔叔嬸子的意思,芸生都清楚了。”半日又擡起頭來,說道:“這大過年的,侄子說句不中聽的話。俺爺爺他老人家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能見面的次數也能數清。他也想看着兒孫和和善善的,齊聚一堂。叫他老人家高興高興,這都是當兒孫的心意哩。”
宋高聽着,眼圈都發紅了。慧娥瞅了一眼,忙走到芸生跟前,拍着他笑道:“嗳喲,我的娘啊!說的你叔叔都心酸眼酸的。芸生就是芸生,別說了。一會兒我和你叔叔把家裏收拾停當了,領着小鸠兒過去吃飯就是了。”
芸生微微一笑,拉着小鸠兒的手說道:“那管情好!我先帶了小鸠兒走。我還不敢放那大炮仗哩,小鸠兒銅心鐵膽,去給我放炮仗。”
慧娥笑道:“好,好,好,你們兄弟倆先走吧。”一邊說着,小鸠兒拉着芸生早跑沒影了。
慧娥和宋高這廂在家裏,把春聯貼了,福字貼了,屋裏屋外挂着花花紙,你看吧,綠的,黃的,紅的,熱鬧着哩,又把各路神仙請在家裏,神相都是新紙新畫的,格外新鮮,從門口往裏數,門口有四路神,大門上是門神,往裏走有車神,竈王爺,喜神,土地神,倉神,財神,南海觀音,地藏王,十方天地,大小神仙說不盡,香爐裏換了灰,都打掃幹淨,焚了香紙,尊敬磕幾個頭,保佑那一年平安富貴哩。
宋高和慧娥這邊往村西過來,兩人帶着一壺酒,幾盒熱菜,一盤子蜜餞,一路走着,街上家家戶戶都挂着火紅的燈籠,鞭炮也噼裏啪啦響個不歇了。
兩口子來到宋老大家裏,黃氏正在捏餃子,宋老大在竈下做菜,宋辰福陪着一夥兒小孩子在炕上猜謎語。
黃氏看了慧娥一眼,咽了口吐沫,方說道:“來啦……我這裏正騰不開手腳呢。”
慧娥見大嫂先說了話,也忙笑道:“在家裏瞎忙,來晚了。我來給你包餃子。”這一說話,兩家子便又和好如初了。
慧娥和黃氏這邊就包餃子,那紅燦燦的肉餡子都是年下殺的鮮豬肉,剁出來南瓜大白菜和蔥頭,擠幹了水,下了醬油鹽,撒進蔥姜蒜,大料花椒壓成面,不腥也不膻,把那幹巴巴的餡子包的鼓鼓的,圓圓滿滿捏出來兩篦子,滾開的水裏下進去,一滾疙瘩二滾面三滾餃子四滾蛋,你看那白嘟嘟鼓囊囊的餃子都漂出來,像一群大白鵝在水上,用那柳樹枝編的笊籬,一撈一尖碗,先在天地神仙,祖宗主子上供。
一家人便團頭聚面,坐在一張桌子上,圍着火爐,擺着大菜小碟子,一碗碗餃子,大人讓老人,老人讓小孩,一大家子說說笑笑的。有長輩的坐在中間,小孩子們換了新衣裳,都磕頭祝好,準備的壓歲錢也分散分散。
從初一到十五,大人小孩片刻不閑了。大年初一自是鄉親各自拜年,初二到初四,你看吧,有走姑姑的,串舅舅的,回娘家的,到初五送財神,什麽七谷八豆九棉花,各色神仙祭拜,不消多說。
最最可愛的是,初十是那老鼠們娶親的好日子,千萬千萬別動刀子剪子,這話怎麽說的?你拿了剪子就把老鼠尾巴剪掉了,老鼠記你的仇,來年專偷你家糧食。誰敢再敢摸一下剪子?哈,哈,哈,這些民間故事不消多說了,也十分可愛。
且說這小孩聚在一起,一心一意就是一個玩樂,那書本早就忘在九天神殿裏了。這一家子裏,數小鸠兒最歡實,領着芸生和九春東街西巷的玩,小孩子玩到一起,恨不得長在一個身上。
三個孩子夜裏也不肯散,還在一起說說鬧鬧,趕也趕不走。
夜裏芸生兄妹倆離不了小鸠兒,就在慧娥家裏睡。北屋的炕沒多大,只能睡下四個人。慧娥無奈,把宋高打發到東屋裏去睡。這可苦了宋高,大冬天裏,冷喝喝的,身邊媳婦也沒了。
北屋炕上,芸生和小鸠鑽到一個被窩,白天裏玩的猛,此刻早酣酣的睡着了。
九春和慧娥鑽到一個被窩裏。九春也很少和年輕女人在一起睡,和年輕的嬸子在一起睡,心裏還撲通撲通跳哩。
九春免不了摸了摸慧娥的胸脯,胳肢窩的毛毛,又問了一些話。
什麽話唻?再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