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論文錄用 前途光明我看不見,道路曲折……
第24章 論文錄用 前途光明我看不見,道路曲折……
24.論文錄用
楊滄回到自己的公寓, 并沒有立即去休息。
光紫的經理和華大業務部總監都給她發了消息,等她處理完工作已經是淩晨三點,身體裏的酒精反倒消散了不少, 整個人更清醒,又想起了酒吧裏發生的事。
手指按在屏幕上,想撥去盧平妙那邊說幾句, 這樣的下馬威以後不準再出現, 又在想到周軒沉靜的臉時收回。
搖搖頭, 好笑的覺得自己有點像小雞崽的老媽子了,那些話或許難聽,但周軒又會是什麽溫馨象牙塔裏屈居一輩子的人嗎?
她的電話調轉, 撥去了北美分公司那邊的業務組去。
第二天, 她便帶着一組人去了洛杉矶,等她出差回來,已經是兩周後。忙忙碌碌, 空閑下來, 助理趙學峰剛好敲門進來,“滄總, 晚飯還給您訂南華餐廳的嗎?”
楊滄在外出差這幾日食欲不振,趙學峰詢問她要不要變動。
“好。”楊滄翻看着文件頭都沒擡,又在掃到紙上的“芯片”二字時說:“算了。”
趙學峰關門的動作頓住。
“晚飯不用訂了, 我一會就走。”
楊滄開着車回到學校,看着周圍清爽抖擻的大學生們,感覺連日來覆蓋着她的工作氣息都掃去了一些。
電話撥過去, 那邊響了很久才接通,安安靜靜,不說話。
楊滄好笑, 問:“你們食堂的飯好吃嗎?”
十五分鐘後,楊滄和周軒坐在了清大二食堂裏面。
楊滄瞧着面前餐盤裏清淡的馍菜湯,嘴角幾乎抽了抽。
“……你就請我吃這個?”
周軒:“楊小姐也可以去外面吃。”
“但是?”
“恕不奉陪。”
楊滄哼了聲,也不挑剔,拿起筷子夾裏面的香菇吃。
說起來,她已經好久沒吃過這麽簡單的家常菜了,趙學峰考慮到她腸胃不好,每日訂飯都會用心,營養搭配,果蔬均衡。
兩人吃飯時都不是話多的人,但楊滄大老遠開車跑過來,可不是只欣賞他用餐的。
“答辯過了吧?”她問。
周迅夾菜的動作頓了下,不知如何回答,只能道:“過了。”
應該說,所有老師一致好評的過了,但是這對于他畢業來說,并沒有太大用處,直到現在,他投出去的論文依舊沒有回音。
“那還苦着個臉。”楊滄吐槽。
周軒反問:“我不是一向如此。”
“怎麽可能?”楊滄壞笑着往他這邊湊了些,“你不知道嗎,你心情還不錯的時候,那雙眼就不會那麽黑,但如果你心情糟糕,你那雙眼睛黑沉沉的。”
“楊小姐總這麽愛觀察別人?”
“我是愛觀察別人啊……”食堂的桌椅距離很短,她的腿微動便貼上了他的膝蓋,輕笑着蹭過去,“還是只觀察你,這是個問題嗎?”
周軒露出忍無可忍的表情,“楊滄!”
“嗯?”她笑着咀嚼豆芽。
他起身,端起餐盤,“我吃完了,楊小姐不是說餓的厲害,慢慢享用吧。”
楊滄慢條斯理收拾了東西。
兩人又走在校園裏。
“說吧,怎麽了?”
“并不關楊小姐的事。”
“好好說話,出差半個月,累,你別給我找不痛快。”
周軒幹脆不理她。
楊滄站住,眯眼看着他背影。
“你總不想我去問別人吧?怎麽,真要博士延畢了?”
周軒腳步一頓,擰眉轉身看她。
楊滄走過去,在半臂距離前停下,兩人近近望着對方。
“我看你的研究思路不是挺好的嗎?”她說起他博士論文裏的東西。
周軒意外。
楊滄被他的反應逗樂,“相比較幹淨俊朗的外貌,我更看好腦子裏有真才實學的,不是什麽繡花枕頭我都吃得下。”
她看着他,一本正經道:“周同學,你的楊小姐很挑剔的好嗎?”
周軒:“……楊小姐,我也已經是別人的周同學了。”
楊滄眨眨眼,“好啊,有本事你們真就一輩子走到了頭。到時候,我會給你包個大大的紅包。”
她拍拍他肩膀,笑着說回他的論文:“具體內容我沒看,但就聽到的關于你和孫俊傑那天的讨論,我想思路不錯,實驗做出來的結果偏差不大,不至于連個SCI都發不了。”
“新型通用神經網絡算法和STELLAR架構固然好,但它還是會有一些問題……”
“你是擔心器件非理想特性對精度的影響,還是不看好它的高适應性、高能效?”
周軒愣了下,沒想到她能精準說出他的顧慮。
楊滄嗤笑:“怎麽,真覺得我就是個繼承家業的女纨绔?”
她繼續說起他的研究,周軒回答,一邊梳理自己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兩人談論着,一路在湖邊漫無目的的走,尖銳與矛盾按下,也會投機和默契。
不過,有人不意外她們的投機合拍,有人刻意忽略了他們的相談甚歡。
黑夜的靜水湖邊,只有兩個對科研還保有熱情好奇的年輕男女,暫得平和的向同一個方向前進着。
進入畢業周,連邰志德都頂不住周軒沒有sci的壓力了。
事實上,他之前提到過有幾個項目和文章可以帶他的名字,周軒都以各種理由推拒了。
他心裏好氣又好笑,他這個學生,不僅一根筋又性子硬,不圓滑不機靈,執拗又一板一眼,像個上了年紀的老頭,以後怕是要遭些大罪了。
這天,他喊周軒來說博士延畢,繼續博四的事,結束後,兩個人都有些沉默。
他拍拍他,嘆了口氣。
周軒從辦公室出來,接到了父親久違的電話。
“周軒啊,你最近快畢業了吧?”那邊先傳來母親熱熱鬧鬧的聲音,張小燕小學沒讀完就辍學了,不是很懂兒子讀博的事。
“嗯。”
張小燕一聽就松了口氣,對他爸說:“你看你看,我就聽村裏大學生說這時候畢業,咱兒子肯定也要畢業了。”
張小燕笑嘻嘻,開心從電話那邊掩蓋不住的傳過來,“畢業了工作找好了嗎?你可是博士,長點心別被別人騙了,工資開的少咱可不幹,學這麽多年了,怎麽也得比別人強。”
“诶你問點有用的。”周柱不耐煩聲音在那邊傳來。
“對對,你不說我就忘了。”張小燕忙想起來為啥打電話了,“你還記不記得咱村最前面那個老衛家,你知不知道,我聽村裏人說,他兒子去深城打工做生意,好家夥,這幾年掙了好幾百萬,正打算過年給家裏的老房子拆了,蓋個新的呢。”
“周軒,你可是博士,是,是是……”
“高級知識分子!”周柱嫌棄的補充,“這別人不都挂在嘴邊誇咱兒子,這還忘了。”
“哈哈哈……”張小燕渾不在意地笑笑:“兒子,你博士文憑找工作大概能拿多少錢啊,這個時候,是不是也有幾家公司通知你了,都啥價錢啊,你也知道,你爹媽在這邊打工忙,顧不上去看你,但都惦記着你。你可不能拿了高工資了,想不起來我們。”
張小燕對自己的高學歷兒子充滿信心,“你要是每個月能拿到個兩三萬,先給媽轉點,我想着也該把老家的土房拆了,準備準備蓋個新房給你娶媳婦,你也這麽大年紀了,不能老這麽不說媳婦,村子裏的永平,孩子都上初中了。”
“說那麽遠幹啥,先問問他能拿多少錢啊。”周柱在那邊又不耐煩的打斷。
“是是是。”張小燕笑嘻嘻,又接着問起來。
喋喋不休,熱絡又沉重。
周軒靠着椅背,仰着腦袋望着頭上的天花板,冷白的顏色如冰雪灌進了他心口。
電話裏的問題哪一個他都不知道該怎麽回答,含糊結束後,他木然地打開電腦,先點開郵箱,接着看到裏面空蕩蕩的,心漸沉入冰冷的海底。
一時間有些茫然,匆匆數十年,圍着一個方向前進打磨,到頭來一無所獲。
工作?高薪?
他嗤笑了一聲,前途光明他看不見,道路曲折他走不完。
電話突然響起,打斷他的悵惘。
是那串明明沒有備注,想要忘掉但偏偏已經記下的號碼。
持續響着,直到他不得不接通。
“楊小姐,我現在真的沒有心思和你……”
“周軒,我從《Nature Electronics》那邊獲取了最新消息,你知道下一期關于芯片研究的論文是什麽嗎?”
周軒的呼吸幾乎停滞。
“你怎麽會知道我投的是……”
《Nature》子刊《Nature Electronics》。
國際頂刊,被評價為可開宗立派的神刊。是學術研究者們心之所向的地方,那裏就像一個鬥武場,只有著作曾在上面發表,才能彰顯學術的巨大成功。
周軒沒有帶任何人的名字,只是不斷的做實驗,修改論文,像華山論劍一樣,要在《Nature》上論道,然而在長達3個月沒有得到消息而他也已經要延畢時,他幾乎已經放棄自己的癡人說夢了。
“周軒,不要懷疑自己了。”楊滄明朗的笑從電話那邊傳過來,這聲音再沒有往日的調侃和取笑,只認真道:“毫無疑問,你是優秀的。”
話音落,叮的一聲。
他望向電腦,是郵箱收到信息的提示音,瞳孔猛地一縮,來不及關掉的郵箱畫面裏,《Nature》幾個字映入眼簾。
那天,周軒把那個文章錄用的回複郵件反反複複看了無數遍,以至于他忘記了手上還接通着的電話。
十年滿滿學術生涯,苦海盡頭,是楊滄贊賞的笑。
她說:“天才的路才剛剛開始。”
周軒想,他從不認為自己是天才,但是不可否認,多年之後回想起這天,回想起楊滄的話,他依舊感到熱血沸騰。
一篇《Nature》徹底改變了周軒接下來的生活,學校官網滾動播放他的文章在《Nature》子刊發表的消息,學習論壇、院系期刊、各種公衆號都是關于他和那篇論文的讨論。
在最後作為學生的那段日子裏,對周軒而言,生活是加了發條的運行機器,他參加院裏到學校再到省裏的各種學術大會,拿所有畢業生能拿到的所有優秀獎勵與獎杯,毫無疑問的成為當年的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全校的講堂裏發言。
沒有人會再想起這是一個幾乎要延畢的學生,一時間,他似乎獲得所有的桂冠與鮮花,周圍嘈雜喧嚣,他幾乎快要看不見自己。
就連邰志德都來問他,“考不考慮留校?”
邰志德對他的成就并不意外,只覺得他的性子和喜好,留在學校裏可能是最适合他的。
周軒思考了一周,最後還是回複他,“我需要其他的工作。”
邰志德明白他的處境,并不多言,兩個長達十年的師生,在辦公室裏靜靜地品完了一杯普洱,外面是關于周軒沸反盈天的讨論,僻靜的辦公室裏,周軒在起身時,朝這個他尊重敬畏的老師深深的鞠了一躬。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邰志德在他人生中扮演的角色,作為他精神與啓蒙之父,遠勝過了他生物學上的父親。
邰志德擺擺手,只笑呵呵道:“下回尋了好茶,再喊你回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