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太乙離去後, 軒轅被迫留在神農部落, 試圖和神農做酒肉朋友。軒轅是女娲親手所造, 與一般人族不同,加之學藝三千年, 仙家法術信手捏來, 一些在人族看來難于登天的事情, 在軒轅手中易如反掌。很快軒轅就成了族中最受歡迎的一位。大夥有事沒事就找軒轅, 東家的孩子掉牙找軒轅;西家的媳婦要生孩子找軒轅, 軒轅忙得團團轉, 反倒沒時間和神農套近乎。

等神農忙完秋收, 再找軒轅時一下子沒找到,還是邊上人指認給神農, 那個人群中央穿着獸皮開裆褲的糙漢子就是軒轅。

神農很開心, 融入集體是好事啊。之前那個軒轅娘兮兮的,穿的花枝招展,有段時間神農瞎擔心,就怕軒轅被別的部落首領看中,打昏強行擄走, 做了首領的小媳婦。

秋收過後天氣漸漸轉涼, 大夥也閑下來,窩在家裏頭唠嗑。軒轅被神農請過來, 發表這一年的感想。

"餓挺好的。"

玉虛宮三千年, 待部落一年,軒轅的口音成功被帶偏, 一開腔就是一股臊子味,十分接地氣。

神農也很高興,覺得軒轅是個有前途的,會從群衆中去,不像那些修士,表面上客客氣氣,實際上狗眼看人低,對他們呼來喝去。

兩個糙老爺們嘀嘀咕咕半天,越說越高興,神農一拍大腿,"餓跟你說個事,你覺得餓的閨女咋樣?"

軒轅表情僵硬,神農的女兒怎麽樣,簡直不要太兇殘好嗎,他來第一天就被一群小姑娘扒光了衣服,領頭的就是女娃。小姑娘在太乙面前羞羞答答,轉頭扒衣服扒的比誰都兇,這誰受得住。

"大哥,餓……"

神農連連擺手,"不寺不寺,寺餓閨女大了,拾掇出去。"

這年頭大家不流行建高樓,一家分配一塊地,地方就這麽點大,住個十年八年下來,差不多也人口爆炸了,為了避免出現洗澡還要排隊的情況,一部分族人會離開部落,去新的地方生活。原先計劃神農這一代不搬家,誰知來了個軒轅,生産力突飛猛進,糧食多了,娃子生多了,要吃飯的嘴也多了。地就這麽大,雜交水稻之父又沒來,想要不餓肚子就得往外走。大夥投票選舉誰走誰留,女娃主動表示要走,神農哪舍得,他攔又攔不住,想來想去把主意打到軒轅身上。

他想請軒轅保駕護航。

軒轅有點猶豫,要是和女娃離開部落,他至少兩三年回不來,眼下神農還未修仙,軒轅怕他離開這段時間神農嗝屁,到時候太乙非得罵死他不可。

看軒轅沒答應,神農嘴一癟,拉着軒轅哭訴起來,"餓就剩這一個閨女,你幫幫餓。"

這話就不對了,像神農這般傑出的首領,按理來說應該是兒女成群,沒有一個足球隊,也有十個八個的。可事實上就一個女兒女娃,兒子更是沒有。

Advertisement

八卦心起的軒轅試探,"你其他娃……"

一提這事神農更傷心了,"沒咧。"

早些年族裏來了個叫赤松子的神仙,會治病還會變戲法,大女兒被迷住,拜了赤松子做老師,赤松子離開後也跟着走了;二女兒受赤松子影響,整天裝神弄鬼,說什麽要修仙,爬上桑樹做窩,起初神農沒當一回事,過了一段時間二女兒形體容貌都發生變化,似鳥非人,神農一下子慌了,叫女兒下來,女兒不肯,神農發了脾氣,拿火逼女兒下樹,一把火下去,樹還在,女兒卻不見了。

連着兩個女兒沒了,神農對剩下來的兩個女兒是寵愛有加,瑤姬比女娃年紀稍長,瑤姬早産,身子骨一向不好,神農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漸漸瑤姬長大成人,出落得美麗動人,想要求娶瑤姬的小夥子不計其數,有兩個女兒的例子在先,神農希望瑤姬能過上正常生活,嫁人生子平安過完一生。偏偏瑤姬不肯,父女兩大吵一架,神農氣得腦瓜疼,失言養一個瑤姬還不如養花。

瑤姬傷心欲絕,認為自個爹不疼娘不愛,一下子卧床不起,日漸憔悴,沒過幾日撒手人寰。神農後悔莫及,大女兒得知此事後,将瑤姬的屍體葬在巫山,借巫山靈氣精魂化為瑤草,做了巫山山神。只是這樣一來瑤姬永居巫山,父女見面成了奢望。

大女兒斬斷塵緣,做了神仙,二女兒屍解成仙,至今沒下落,三女兒父女冷戰,瑤姬入夢都不肯。小女兒天真又活潑,經常黏在神農身邊,最重要的是,女娃她對修仙不感興趣。

縱觀神農養兒史,三個女兒或多或少都和仙沾邊,女娃沒有被三個姐姐帶歪,可以說是神農唯一驕傲的地方。他不遺餘力給女娃最好的,只希望女娃能過得開心。

女娃想要漂亮衣服,給;女娃想要大房子,造;女娃想離家,離……

神農淚眼汪汪,"餓能怎麽辦,萬一女娃和她三個姐姐一樣都走咧,餓和誰哭去。"

聽完神農的辛酸養兒史,軒轅也很同情,這事擱誰身上都不好受。要不是神農是個樂天派,四個女兒三個和他拜拜,剩下的女娃八成要被養出一身壞毛病。

他想了想,囑咐神農保重身體,等他回來他給神農變戲法,神農很開心,拍着胸脯保證一定吃好睡好,等軒轅回來。

遷徙的人選定下來,除去女娃和一些女性,大部分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對未來充滿希望,好進取,也敢開拓。神農要求女娃不能離開太遠,一是想念女兒,二來新部落太遠,日後出事不方便互救。軒轅利用騰雲駕霧之術,把周圍幾千裏的地形看了個遍,偏偏拿不準新部落的地方。好在神農經驗豐富,挑了一塊靠近東海的平原。

"這好,就這。"

說罷還給軒轅解釋起來為什麽好,靠江,地勢平坦,緩沖平原,離海也不遠,也能捕魚為生。神農說的頭頭是道,軒轅捧着獸皮,隐約明白師祖為什麽要他下山。

這些東西,他在玉虛宮學不到。

目的地有了,人也有了,隊伍整裝出發,有軒轅一路護送,女娃這支隊伍平安到達,雖然是第一次離家,大家很也開心,一起荒野求生,女娃野外生存技能點滿,上樹掏鳥窩,下河捉魚信手捏來,時不時還來個捉蛇加餐,小日子過得不要太舒暢。

有軒轅幫忙,加之一個個都是種田小能手,新部落第一年的秋天大獲豐收,大家圍着篝火唱山歌,還讓軒轅唱了一首。

見新部落沒有大問題,軒轅惦記部落裏的神農,第二年開春向女娃提出告辭,表示要回部落,一些人想要挽留軒轅,不想女娃一口答應下來。

因為三位姐姐的緣故,她被神農從小寵到大,很多事神農都不讓她參與,女娃心高氣傲,覺得自家爹小瞧自己,當神農提出誰願意離開部落時,女娃第一個舉手。離開部落雖然有危險,但新部落的名字會以部落首領的名字命名,就像她爹神農氏一樣,女娃想要一個女娃氏,不僅如此,她還要建一番大事業,讓爹爹刮目相看。

有這種想法,女娃實際上不喜歡軒轅,在她看來,軒轅就跟她爹沒兩樣。現在軒轅要走,女娃格外開心。軒轅走的那天,有族人說,"女娃,西邊不安全,軒轅走咧沒人保護我們。"

女娃插腰,"沒人就不會自己保護自己。"

現在是女娃當首領,大夥都以女娃為首,女娃這樣說,大夥也不再反駁。根據女娃的指令加固房屋,建起籬笆,以此保護野獸的侵襲。

神農挑的這塊地方不錯,土壤異常肥沃,适應耕種,就算不用軒轅布雨,農作物也是欣欣向榮,在軒轅離開的第二年大豐收,勤勞的族人在種田之餘下海捕魚,準備舒舒服服過上一個冬天。只是有一件事讓女娃不安,西邊部落經常有人過來轉悠,那些人與女娃他們不同,高大威猛,肌肉虬結,一看就不好惹。

女娃他們自幼在部落裏長大,加之神農氏數年不曾發起戰争,女娃等人不知道何為巫族,察覺到西邊部落圖謀不軌,女娃一一記在心中,叫族人加倍小心。臨近秋收那段時間,更是派人輪流看守。

對方似乎察覺到不對,知趣不再出現。女娃暗暗松了口氣,大夥馬不停蹄收完糧食,連續數日精神高度緊張,加之搶收作物,現在放松下來,只覺疲憊不堪,兩眼一閉睡得天昏地暗。他們等清醒過來,發現糧食全沒了。

沒了糧食等于他們一年的辛苦白費,更要命的是冬天沒東西吃,就算有海,冬天的海冰冷刺骨,偶爾一兩次還好,整個冬天都下海,很容易生病。

女娃氣憤不已,帶着族人去西邊讨說法。沒想被趕出去不說,還被打了一頓。

這口氣女娃怎麽咽得下,她再次集結人馬去西方算賬,一些族人萌生退怯之意,"女娃,不要去咧,他們是巫族,我們打不過,回老家過日子。"

女娃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在她看來巫族算什麽,有她爹厲害嗎。要是回老家,其他人怎麽看自己,爹爹怎麽看自己,她叫上同仇敵忾的族人,向西邊部落發起進攻。

西邊的部落首領正是大巫蚩尤,這些年忙着和手下擴張地盤,這次把矛頭對準女娃這個新生部落,一來是看中了這塊地,二來就是想要拿下女娃,巫族不善耕種,多是捕獵為生,如果有人能幫他們種地養家,何樂而不為呢?

年紀稍長的族人見勢不對,偷偷離開部落,回去給神農報信。剩下年輕的族人和女娃聚集在一起,打算和巫族來一場硬仗。

女娃這批人哪是蚩尤的對手,不出半日女娃這邊大敗,因為存了留活口之意,蚩尤沒直接進攻,而是老鷹捉小雞似的逗着女娃他們,每日派人問女娃。

"投不投。"

"投個你球!"

幾次下來蚩尤逐漸不耐煩,加之女娃這邊人員損失嚴重,缺胳膊斷腿的,就算投降也種不了地。這日蚩尤問女娃,"最後問你一句,投不投?"

女娃朝地上呸了一口,抹去嘴角血跡,沖蚩尤叫罵,"你狗日差成色咧得!"

蚩尤露出殘忍的笑,"寧死不降,行,我成全你。"

他身後飛出一只猛禽,似雕非雕,額頭生着尖角,發出如嬰兒一般的啼哭聲,直撲女娃等人而去。一個族人躲避不及,被蠱雕掠去,于半空中生生撕開肚子,慘叫聲不斷,一節腸子落在女娃跟前,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裏冒着熱氣。

女娃握緊手中武器,不顧一切想要為族人報仇,還沒沖到蚩尤跟前,眼前降下一片黑暗,緊接着胳膊劇痛,被蠱雕帶到了空中。

地上的族人被巫族團團包圍,一個接一個死去,蠱雕的目光緊盯她不放,在女娃絕望不已時,軒轅匆匆趕至,見人族死傷慘重,頓時怒火滔天,祭出法寶和巫族鬥起來,他有廣成子法寶在手,加之修煉刻苦,一時間把巫族打的節節敗退,蚩尤大喝,"再動我就殺了她。"

軒轅果然不敢再動,同巫族對峙起來。半空中的女娃見此情景,沖軒轅大喊,"你莫停手,替我們報仇。"

說罷舉起手中武器,直接砍斷左臂,嬌小的身影從高空中跌落下來,沒入滾滾海浪中,不一會就沒了影子,軒轅想去救女娃,被蚩尤看破攔下。軒轅是又急又氣,和蚩尤鬥了數個回合,蚩尤逐漸不支,加之糾纏下去沒好果子吃,找了個理由撤兵離去。

等蚩尤退去,軒轅急忙去尋,東海之中哪還有女娃的影子,他一連尋了數日,都沒有找到女娃,加上族人情況危急,只得先帶族人回部落。他把此事告知神農,得知愛女身亡,神農當場昏死過去,醒來死死拉着軒轅的手,"女娃在哪,老大救過瑤兒,女娃也有辦法。"

軒轅面露歉意,"女娃葬身東海,屍身無處可尋。"

神農當場大哭,他一個大老爺們,平日裏大大咧咧,再大的困難都是一笑了之,三個孩子離他而去也不見神農落淚,這次女娃慘死,神農僅存的那根弦也斷了,坐在那裏哭得像個孩子,他嘗百草不知救了多少人,唯獨救不回自己的女兒,無疑是對神農最大的諷刺。

軒轅心裏難受極了,他第一次發現學再多的本領也沒用。一聲不吭退下,打算找個地方梳理感情,剛出部落就瞧見太乙的身影,軒轅上前迫不及待問,"師叔是來幫神農的嗎?"

太乙聽見軒轅的口音,嘴角微微抽搐,他本以為軒轅能教神農一口雅言,沒想到待了一年反倒是軒轅被帶偏。這要是被自家師尊聽見,指不定就是一頓臭罵。

話又說回來,廣成子常和人族接觸,怎麽從來不聽廣成子抱怨。

"我走時囑咐你的話都忘了,神農之女命中有死劫,借此事讓神農入闡教,你怎麽辦的?"

女娃出事時太乙就動身了,金光洞前接天蓮葉,幾朵荷花亭亭玉立,太乙心有感觸,本想坐下來感悟一二,無奈女娃的事迫在眉睫,只能暫時按下,蹲在姜水等軒轅回來。一連等了七天,軒轅才姍姍來遲,把這事告訴神農,說完也不提自己,太乙蹲不住,直接現身了。

七天了,再遲女娃的魂就招不回來了。

軒轅不好意思笑了笑,推着太乙往裏走,"我一個三代弟子難懂什麽闡教精髓,師伯師承天尊,懂的東西肯定比我多。"

太乙心道這小子拍馬屁倒是有一手,聽了一路的奉承話,直至神農面前,太乙才道,"聽聞帝女身亡,特來相助。"

說完環視一周,面露不解,"女娃的屍身在何處?"

軒轅老實答道,"在東海,沒尋回來。"

太乙原以為女娃戰死沙場,沒想到是溺水而亡,屍身都找不回來。這就麻煩了,沒有屍身女娃的魂魄無所定所,招回來也只能做孤魂野鬼。太乙這才記起金光洞的蓮花蓮葉,心道原是用意在此,只剩眼下天色已晚,來去一趟肯定來不及了。

他只得告知神農事實,"沒有屍身,只能走旁道,魂魄化為鳥,修煉數栽重開靈智,斬盡親情,此後與你再無關聯,她當她的妖族,你做你的人族首領,這樣你也願?"

神農跪在太乙面前謝聲連連,真是應了那句可憐天下父母心。太乙嘆息一句,親自扶起神農,"你是她最親密的人,沒有人比你更适合招魂。只是起死回生一術是我教秘法,不傳外人……"

話還沒說完神農就朝太乙磕了三個響頭,口稱老師。太乙心中暗喜,清楚師尊讓他做的事已經成了大半,當下也不藏私,認真教神農口訣,又命軒轅護法,自己施起法術來。

只見太乙指尖溢出一縷金絲來,如柳絮飄忽不定,又似有靈智,自發繞到神農身上,半刻鐘後往上去,飄出屋外去了東海,神農口訣不曾停,數盞茶的功夫,金絲歸來,末端纏着一位少女,身影模糊,看面容正是女娃,神農激動不已,伸手想觸碰女娃,女娃擡頭看了神農一眼,魂魄自燃起來,瞬間吞噬女娃,于火光飛出一只鳥兒,白喙赤足,盤旋在屋裏,不停鳴叫着,"精衛,精衛。"

神農淚流滿面,"女娃……"

"精衛,精衛。"

一旁的軒轅急了,"師叔,咋回事?"

太乙不慌不忙,在乾坤袋裏找東西,想拿一些法寶給神農護身,"莫事,過段時間就好。"

他說完覺得哪裏不對,又找不出問題,幹脆抛到腦後,掏了半天掏出一塊金磚來。

神農這才松了口氣,見鳥兒落在自己肩上,神農想摸又不敢摸,只好望着鳥兒,一邊又一邊喊着女娃的名字。

鳥兒在神農肩上蹦蹦跳跳,拍着翅膀高喊,"精衛。"

它滴溜溜望着屋裏的三人,看到神農接過金磚時,抓起金磚就往外飛,衆人反應不及,太乙氣急敗壞,"快把它帶回來。"

軒轅連忙追上去,也不知精衛是哪來的力氣,抓着金磚飛得比軒轅還快,等到了東海,精衛反倒不再逃,開始在東海附近徘徊,軒轅猜想精衛有事要做,不曾出手阻攔。精衛四處尋找,最後來到西邊蚩尤領地,見到地上的巫族,直接把金磚扔了下去。

見蚩尤被砸了個頭破血流,精衛得意大叫起來,"投個你球!"

軒轅:……

作者有話要說:每日練習:口音。

造句:即軒轅之後,太乙是第二個口音被帶跑的闡教弟子。

你狗日差成色咧得!(大意,你腦子不夠用)網上找的,如有不對,嗯……別教我說髒話了。

炎帝也有兒子,據傳是共工,祝融等人,這裏和劇情設定沖突,加之其他兒子神話傳說較少,就不提了。

蠱雕:《山海經》裏吃人的怪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