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加更二合一
50章第五十章 加更二合一
黃先生道:“《詩經》有言,‘彼其之子美如英’,亦有‘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将翺将翔,佩玉将将。’我望你如這名字一樣,日後奮發向上,心性堅韌,無懼勞苦。”
名字雖是陸雲蓁托他改的,可期盼卻是黃先生自己的。
勤奮的學生見過,可如崔如英一般的少有。既然家世不高,卻可憑自己之力,扶搖直上。
崔如英聽到這話有些愣神,她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別的,而是昨兒下午陸雲蓁說她上午有事兒,應該就為了這事兒吧。
送她去讀書,再由師長改名字,全都踐諾了。
陸雲蓁可真好,不全是因為對她好,總之人就很好。
崔如英叫了七年的三丫,還是不習慣。論偏好,肯定是原來的名字更好。
總算要叫回原來的名字了。
崔如英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多謝先生!”
黃先生自認擔不起這聲謝,因為他沒花費太多心思。如果是他自己想給崔如英改名字,恐怕要先讓崔如英向他拜師,收她做關門弟子,然後再改名。
可是名字并非他起,只是借他之口說出,就不必那樣麻煩了。
楚玉珠一直以來都叫崔如英崔小娘子,不過她是知道崔如英原先叫三丫的。
三丫肯定沒有如英好聽,叫三丫,像是喊丫鬟。如英,聽着就好聽。
這名字挺好,還是先生改的,不過楚玉珠更擔心另外一件事,讀書讀得好就要改名字嗎,她都習慣自己叫玉珠了,不想改成別的呀。
一上午,楚玉珠都在擔心這件事,課上完,見黃先生沒想改自己的名字,松了口氣。
Advertisement
因為早起被先生訓斥,楚玉珠還聽了些課,但沒敢聽太多,放學了沒顧着走,想留在學堂把作業寫完了。
才寫了兩個字,她就偏頭看了看崔如英,試探着喊着道:“如英?”
崔如英回過神,“叫我做什麽?”
楚玉珠笑了笑,“不做什麽,就喊一喊。”
崔如英說道:“你還不快些寫作業,你若早些寫完也能早點玩兒。況且你都留在這兒了,耽誤時間越長,回去玩兒的時間越短。”
楚玉珠癟了癟嘴,“哎呀哎呀,你怎麽跟先生似的,還跟我娘似的。”
崔如英也不想說,誰愛管她了,楚玉珠不寫那別打擾她呀,她得快點把作業寫完,“玉珠,你這次放假是不是偶爾就能想起來作業沒寫?”
楚玉珠笑了笑,然後使勁點點頭,“偶爾就會想起來了,就想着一會兒再寫一會兒再寫,然後就來不及了,嘿嘿嘿。”
就連昨天晚上楚玉珠也沒給寫完,想着留一張今兒早上再寫,不過好歹是寫完了,沒直接說不寫。
崔如英無奈嘆了口氣,當日留的字都是當日講過的,先生本意是溫故,而楚玉珠早上補作業必然是着急忙慌,快馬加鞭,哪裏還顧及字怎麽寫,哪裏該起鋒。
胡亂寫全是鬼畫符。
崔如英說道:“你想在學堂待着也無妨,但別叫我了,我要把作業寫完。你這樣也不知明天早上還能不能起來,今天下午小廚房可能要做肉松卷和蛋黃酥,也不知道好不好吃。我是覺得呀,認真寫作業才能吃好吃的,你這樣不行。”
加根蘿蔔,沒準兒能多跑幾步。
可楚玉珠到底是千金小姐,從小到大含着金湯匙長大,她不禁想,爹娘管她也就罷了,崔如英跟她同歲,先生都不說什麽,她憑什麽管呢。
吃食而已,不吃就不吃。
這幾日三房帶來的吃食都是包子,也沒什麽別的好吃的,楚玉珠也吃夠了,她還不喜歡吃了呢。
拿這個威脅誰呢。
楚玉珠說道:“東西我也給你帶了,又不是光吃你的,難不成還有條條框框說了做什麽才能吃?不吃就不吃,明兒不用帶着就是,我走了。”
崔如英:“好。”
楚玉珠飛快地收拾東西往回走,走了兩步就回過頭,可回頭見崔如英還低着頭寫字,連挽留的話都沒說。
楚玉珠走出屋子再回頭,可是崔如英連頭都沒擡。
真的不留一下她,她是想寫完作業的,但忍不住說話。
真的,不吃就不吃,她也不是那麽喜歡吃軟糯香甜會流油的蛋黃酥。
崔如英還懶得管呢,誰也不欠誰的,楚玉珠不想受約束,她就不說。
她留在學堂把作業寫完,然後才收拾東西回去。
也不知道許娘子知不知道她改了名字,知道之後又會說什麽。
不過自古學生聽先生的話,家長也聽老師的話。黃先生說的許娘子應該不會說什麽,長者賜不可辭,總不會覺得三丫這個名字更好。
而且有陸雲蓁呢,崔如英才不擔心。
今兒白日許娘子看璋哥兒,崔如英吃過中午飯後先睡了個覺,然後去小廚房打算做肉松卷。
小廚房有烤盤兒,更有烤爐,做蛋糕面包很是方便,若是在崔家,還真做不出來呢。
崔如英想先試試蛋糕,就托趙大娘和王大娘攪和雞蛋清,六個雞蛋清分幾次加了糖,盡量把雞蛋清攪和得綿密,“大娘,這個得攪和到筷子抽出來,上頭挂着蛋白霜才行。”
沒有攪蛋器,所以兩人多用了幾雙筷子。
這可是力氣活兒,不過二人更好奇崔如英今天要做什麽,而且崔如英做了,她們不必費心準備別的,倒也樂滋滋地做這些事。
崔如英自己就去炒肉松了,肉松倒也好做,原是是草原人存放肉類的法子,覺得幹肉松比生肉更好存放。
如今她沒見過肉松點心,小廚房也沒做過,崔如英就上手做了。
到時候回家也能做一點兒,給六丫拌米糊糊吃,蛋黃酥裏放層肉松,味道也不錯。
做肉松什麽肉都行,雞肉豬肉,牛肉魚肉,不過得瘦肉才行。煮熟之後撕成一條一條的,然後再切碎些,越碎越好。
然後鐵鍋底刷小層豬油,小火慢慢地炒,要時刻注意翻拌鍋底要受熱均勻,省着火太大,直接把肉炒幹了。
那樣就成肉幹了。
小火慢慢炒才能出那種細細絲絲的絨,王大娘在一旁看着,覺得甚是神奇,這麽幾下,就從肉絲變成這樣了。
幾小塊肉就炒出來一大盤肉松,摸着細細柔柔,細嘗有股肉香。這是沒經過調味的肉香,聞着幹香幹香的。
煮肉炒肉松花了些時間,那頭趙大娘和王大娘蛋清也快打好了,兩個人做活兒都到底比一個人快。
崔如英就在一旁調了些低筋面粉,面粉這東西也有些講究,現在的面可以算是高筋的,面的筋性大,做包子做餃子吃正好,但是做蛋糕不夠松軟,畢竟不是用老面發的面,而是靠蛋清攪拌起得泡泡。
所以要在裏頭加一些玉米澱粉,做出來才會軟。
崔如英先烤盤上刷一層豬油,省着烤時間久了全粘在盤子上。
蛋黃跟少許面粉混在一起成面糊,然後把橙黃色的面糊倒進打好的蛋白霜裏,拌勻之後平鋪在烤盤上,震震裏面的氣泡,然後小火慢慢烤就是。
頭一回用這個,得趙大娘在一旁看着,省着烤糊了。
肉松面包中最好吃的醬是蛋黃醬,自己做也成,蛋黃和油攪拌,不過生食容易拉肚子,崔如英是做給陸雲蓁吃的,吃病了她的罪過就大了,實在不敢做。
她自己吃拉肚子也就拉了,可陸雲蓁……絕對不成。
味道差些無妨,可東西別壞了。
雞沒有沙拉醬就用豬油、鹽、糖把肉松熬一熬,多些鹹香味兒,到時候抹在烤好蛋糕胚上。
然後把蛋糕胚卷成毛巾卷,這點心就做好了,說不費事也費事,畢竟肉松要自己炒,還要蒸蛋糕。可若說不費事,工序還比不上蛋黃酥繁瑣。
崔如英道:“這點心也不知三娘子愛不愛吃,不然再做一些蛋黃酥,那個味道倒是不錯。”
趙大娘和王大娘沒什麽意見,自打上次吃完蛋黃酥之後,二人又腌了不少鹹鴨蛋,就等着日後再做蛋黃酥呢。
兩人後頭也試着烤了烤,不過那中間那層白色的不會做,就少了絲滋味,味道差了好多。
王大娘道:“不然等明兒吧,我晚上泡好豆子,明天好好熬個紅豆沙。上次的太粗了,三娘子不愛吃,這回熬細膩點兒。”
崔如英道了聲好,細聞之下,蛋糕已經有甜香味兒了,她們一直在小廚房還顯不出,外頭伺候的丫鬟只覺得廚房像是打翻了什麽東西,像是蜂蜜罐子,又像是糖罐子,聞着可甜了。
剩下的蛋糕給烤了,最先頭的出了鍋,崔如英先試了試能不能取下來。
有豬油,取倒是好取,稍微放涼些,輕輕一揭就下來了。不過挨着鐵盤的那層有些油亮,看着不太好看,崔如英就托趙大娘把下面那層片掉了。
肉松醬抹勻,把蛋糕慢慢卷上,然後切成兩指寬的小塊兒,一個個卷在一起,模樣也好看。
崔如英道:“這個就算成了,大娘可以嘗嘗,若是覺得哪裏味道不好,也能改一改。”
小廚房做菜,不可能做好就直接端上去,總得試試菜色,不然不好吃怎麽辦。
王大娘聞着香,但沒動,一向都是趙大娘做點心,她用胳膊杵了杵趙大娘,“你試試?”
切下的邊角料趙大娘吃了一口,不同于以往做的點心,要麽酥要麽面要麽軟,這個吃到嘴裏像是棉花一樣,軟乎乎的,粘着蛋黃醬的那塊又鹹又香,鹹香交織,而肉松在嘴裏極其明顯,吃着鹹甜,很是可口。
從前沒吃過這樣的點心,頭一回吃,總覺得比什麽點心都好吃,趙大娘讓王大娘也嘗嘗,“好吃,你也嘗嘗。”
王大娘嘗過,中肯道:“這個好,挺好挺好,小娘子竟然能做出這樣的點心,我這就去給三娘子送去。”
崔如英佯裝不好意思道:“家裏窮也不好做點心,這個雖然費事兒,些卻花不了太多錢。”
這個倒是真的,用的肉并不多,一共煮了兩塊肉,卻能做出這麽多的肉松,做了一塊蛋糕,還剩許多呢。
面粉,糖,豬油這些雖不便宜,可也不是吃不起,做出來的東西卻能好吃數倍。
趙大娘道:“好吃就行了,崔小娘子等一會兒,你的下一鍋,我做好了再送去。”
崔如英不急,她也才吃過中午飯,這會兒還不餓呢。
不過做這個也耽誤了些時間,今兒就不回去了。明日不睡午覺,早點做完蛋黃酥,好回鋪子幫忙去。
崔如英回屋看書,等了一會兒,秋月把點心送來。
那麽大的蛋糕卷,給她送了八塊,擺得滿滿登登。許娘子是不能吃這些的,到了傍晚田娘子醒時,崔如英分了她兩塊,雖然她也不能吃,不過等回家的時候可以帶給家裏孩子吃。
田娘子家裏住得離侯府也近,偶爾也會回去一趟。只有崔家離侯府最遠,崔如英希望家裏能買間宅子,她也能有間自己的屋子。
不說別的,擺個書桌書架。不過現在用錢的地方多,買宅子也不是小錢,日後再說吧。
田娘子看了肉松卷,道了聲謝。
她樂意要這些,管是不是賞給她的,怎麽說都是侯府小廚房做的,不比外面點心鋪子的差。
拿回家裏,孩子們都可愛吃了,還是稀罕東西呢。
田娘子道:“改日嬸子也從家帶些吃食,讓你嘗嘗嬸子手藝。”
田娘子心态平和,雖知道陸雲蓁看重許娘子和崔如英,也沒生過不該有的心思。
再加上對崔如英會來事兒,兩邊也就相安無事地相處着。時間久了,她覺得這小姑娘很是聽話懂事。
會來事還會說話,嘴巴甜得不行,加上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就覺得這丫頭挺招人稀罕的。
偶爾田娘子還會想,能得三娘子眷顧,那也是她的本事。她都忍不住喜歡呢,更別說其他人了。
總羨慕旁人是羨慕不來的,而且崔家還做了生意,田娘子雖然不太清楚,可估摸着不比當奶娘賺得少,好好相處沒啥壞處。
崔如英道:“嬸子手藝一定好!”
田娘子笑了笑,“那我先過去了,你娘也累了一天了。”
田娘子出門不久,許娘子就回來了,她眼中帶笑,先道:“三……三娘子都跟我說了,說先生喜歡你,知道你認真用功,就給你起了一個叫如英,我聽着好聽極了,說不是随便起的呢。
三娘子說如英是像花朵一樣的意思,不過我聽着可比如花好聽。可真好呀,你去讀書,先生喜歡你還給你改了名字。可得好好讀,不能辜負先生的期盼。”
許娘子嘴笑着,眼睛也笑着,她摸了摸女兒的腦袋,“聽着是不一樣。”
她不識字,但知道讀書是好事,所以很是信任敬仰讀書人,尤其黃先生是崔如英的先生,更多了幾分敬意。
先生改的名字,聽着還好聽,陸雲蓁還說了出處,可是許娘子不記得了。
家裏能多個讀書人多好呀。
陸雲蓁做事周到周全,既然答應崔如英改名字的事了,就連着許娘子也一塊說了,還省着崔如英再自己提。
許娘子哪知其中波折,崔如英也不打算說,把名字改了就好,她笑着道:“女兒也喜歡這個名字,聽着好聽,如英如英,崔如英,娘你聽,是不是讀着也順口?”
許娘子道:“先生起的,自然好。”
三娘子還說了,等空閑了去官府把戶籍上的名字改了。
許娘子:“如英是比三丫好聽,等了之後你給先生帶些包子去,也算是你的一份心意,再買些茶葉,不知黃先生喜不喜歡。”
崔如英點點頭,“好,娘你真好,還為我考慮這些事。”
許娘子笑了笑,當娘的不為女兒考慮,那還為誰考慮,行了,餓不餓,一會兒快吃飯。”
崔如英道:“不餓,下午我去小廚房幫忙做點心去了,送來不少呢,我給了田娘子兩塊兒,吃不完的明兒給帶回去。”
許娘子:“明兒又回去?”
崔如英道:“開業前三天最要緊,雖然有劉嬸兒幫忙,可是那麽多人,難免忙中出亂。我去看看也好知道生意如何,若是生意好不能總讓劉嬸兒白幫忙。”
請劉嬸兒來鋪子已經和許娘子說了,許娘子也沒啥意見。
她離開侯府還得一年呢,到時鋪子不缺人她就在家裏照顧孩子們。
鋪子留人,家裏就留不得了,四郎五郎六丫都還小。
不過崔如英說得也有理,畢竟是自家的生意,自己若是不上心,那更沒人上心了。
許娘子道:“好,也是這個道理,回去一趟就回去一趟。路上別餓着自己,現在家裏也不缺那個錢。”
崔如英哎了一聲,晚飯她和許娘子一塊兒吃的,因為改了名字心情大好,這頓飯吃得都比往常香。
另一邊正屋也在用晚飯,楚庚元今日回來晚,夫妻倆總是一塊兒用晚飯,他擔心陸雲蓁等急了,回來第一句話就是問她餓不餓。
陸雲蓁搖搖頭,“不餓,晚飯我就不吃了,陪你用些吧。”
她今兒是吃不下晚飯了,她總覺得以前吃的牛乳糕就足夠軟足夠香了,那是用牛乳米粉做的糕點,裏面嵌着葡萄幹兒,可今兒做得肉松卷兒比牛乳糕還好吃。
裏面的肉松餡兒入口鹹香,連着外面的一層吃起來都分外香甜。
陸雲蓁覺得甜度正好,不膩人。
下午她就讓人泡上了杯花茶,拿個小銀叉子慢慢吃,一邊吃一邊看書,等楚庚元晚上回來的時候,她已經吃了兩塊了。
面粉和雞蛋做的點心,裏面還有肉松,吃兩塊兒自然就不餓了。陸雲蓁還讓楚庚元也嘗嘗,“味道極好,沒準兒你也愛吃呢。”
楚庚元挑眉道:“又是那孩子做的?”
陸雲蓁笑着點了點頭,“我是覺得呀,這些點心好吃到都能去開鋪子了,日後有機會,崔家可以試着去賣這些,肯定能賺錢。”
楚庚元皺着眉問:“你是說蛋黃酥和這個?”
楚庚元嘗了小口,味道的确不錯,這兩樣點心模樣好看,做得也精巧,又是其他點心鋪子所沒有的。
若是出去賣想來好賣,可是,崔家能做這樣大的生意嗎。
楚庚元:“好吃是好吃,可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崔家開個包子鋪,倒也還好,小本生意,一家人也能護得住。如果是點心鋪子,這樣的食方難免遭人眼熱。”
楚庚元也是為崔家打算,小本生意好做,大的若有人設計,崔家這生意也難做下去。
陸雲蓁點點頭道:“我知道,也明白你說的是什麽意思。”
陸雲蓁自是考慮過這些,本來璋哥兒滿月宴的時候,她是想問問崔如英蛋黃酥怎麽做,這樣的點心擺上去也出彩。
只不過滿月宴是婆婆辦的,她沒操心,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楚庚元說得沒錯,崔家連個有功名的人都沒有,這點心方子崔如英年紀小不知曉,但陸雲蓁知道。
足以價值千金。
崔家護不住這樣的方子,但是安定侯府能,既有這樣的機會,何不選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崔家給方子,她掏銀子,兩邊分成。不過也得看崔家的意思,許娘子性子她也知道,陸雲蓁現在又不缺銀子,不着急弄這個。
東西是崔如英做的,可以等崔如英再長大些,那孩子雖小,不過膽子大。
陸雲蓁還和楚庚元說起崔如英改了名字的事,夫妻倆說着話,楚庚元也沒用多少晚飯,而是吃了兩塊肉松卷。
吃完,楚庚元咳了一聲,“這個可還有,明兒喝牛乳,早飯省事兒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