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回家(二合一)
51章第五十一章 回家(二合一)
陸雲蓁心道,還說省事兒,分明是喜歡吃,說得可倒好聽,“有呢。”
楚庚元偏愛鹹口,這個點心很合他的胃口。他如今為自己當初的話抱歉,當初陸雲蓁想讓崔如英來侯府他還不願,如今卻吃起人家做的吃食來。
不僅吃了,還覺得甚好。
楚庚元有些不好意思,他道:“對了,書房有些書我許久不看,讓佩林理出來,送與崔小娘子吧。”
佩林是楚庚元的小厮,楚庚元的瑣事都是他在打理。
送別的東西諸如擺飾器物,雖然貴重,可無用,依崔家的家境,也不好見得用得上,家宅簡樸,貴重器物擺着也不好看,若要進了賊人,也防不住。
正巧崔小娘子在上學,也開始識字了,送些書冊最合适不過。
陸雲蓁覺得這個主意甚好,錢夫人就送過書,也不知那些書崔如英看沒看完。
不過書本多多益善,慢慢看,總有看完的時候。
陸雲蓁道:“再送些紙,我看那孩子練字勤奮。”
上學筆墨用得費,對侯府來說是小錢,但對崔家來說是大筆銀子。
楚庚元沒什麽意見,他點點頭,“都聽你的。”
陸雲蓁面色溫柔,“日後讓璋哥兒多跟如英待着,有道是近朱者赤。”
楚庚元:“一會兒讓田娘子把璋哥兒抱來,我多抱抱,日後好好教,争取也如那孩子一般,懂事知上進。”
陸雲蓁神色柔和,她現在就盼着璋哥兒快些長大,早點懂事知禮,為人母親,自然盼着兒女出息的。
Advertisement
說實話,陸雲蓁都沒見過崔如英這樣的孩子,就連她小時候,也沒有如此懂事過。
陸雲蓁覺得崔如英是她的貴人,自從她來之後,自己便順風順水。況且她幫三房良多,長房趙婉芝都不出門,陸雲蓁這些日子也是痛快。
把這些事吩咐下去後,夫妻倆看了會兒璋哥兒就歇下了。
璋哥兒現在很可愛,況且奶娘帶着,也不用二人費太多心,哭有人哄,餓了有人喂。夫妻倆看孩子,怎麽看怎麽喜歡。
陸雲蓁想着日後多帶帶,帶得多才親昵。
天色由暗轉明,次日天色有些陰沉。
崔如英沒去學堂吃早飯,就在廂房用的,不過她帶把了一塊兒肉松卷兒去。
說不去吃學堂早飯就不去吃,她才不會巴巴地帶飯去求楚玉珠吃,蛋糕卷兒也是她吃的,不僅如此,還要在楚玉珠面前吃。
不過崔如英瞧着天色,晨起都沒出太陽,今天怕是要下雨。
燕輝堂上頭的天色同樣陰沉,早起丫鬟們進進出出,忙着伺候主子準備早食。
楚玉珠昨兒就做好打算了,她今兒不早起。不去吃早飯那還起什麽,早起有什麽意思,可不知怎麽着,到時辰她就醒了。
外面陰雲,起了楚玉珠也不想動,她不想上課。
早起那麽久,都是去學堂,不去就請假,今兒不去她幹什麽呢。
轉念一想,她也在學堂上課,憑什麽崔如英去了她就不去了。
什麽道理,她就要去!
楚玉珠爬起來吃早飯,可是二房的飯菜她早就吃膩了,也沒用多少。肚子也就五分飽,到了學堂,見崔如英好端端坐着,桌上也沒飯食,心裏拔涼拔涼的。
她不禁想,說不帶就真不帶啊,帶一個包子也行啊,她說不定自己就過去了。
以前的情分都不算了嗎,真是,說不帶就不帶,不過轉念一想,楚玉珠覺得崔如英倒是說話算話。
也是,可不說話算話嗎,當初說了給她帶飯,就真給帶了,如今說不給,不會以後都不給了吧。
楚玉珠坐到書案後,向左看去,試探着道:“如英?”
崔如英笑了笑,“玉珠。”
楚玉珠心裏更涼了,“你吃了嗎。”
崔如英點點頭,“吃了,你快坐好吧,一會兒該上課了。”
楚玉珠感覺崔如英沒啥事兒,可是又覺得有啥事兒,心裏說不上來。
崔如英打完招呼,低下頭繼續看書,這是錢夫人送她的,有本《爾雅》,還有《說文解字》,這兩本都是解釋字詞的,跟日後的字典差不多。
對照着別的書會方便許多,很多不認識的字,查一查就知道是什麽意思了。
下午崔如英還想回家呢,不過今兒陰天,她怕下午下雨,多是下雨,肯定回不去了。
辰時二刻,黃先生過來上課。照例檢查完作業,今兒楚玉珠寫得就不錯,字跡工整,很是認真。
黃先生一向獎罰分明,便誇了兩句,“今日的作業寫得認真,字體也有進益,要堅持下去。”
楚玉珠點點頭,“學生謹記先生教誨。”
黃先生又看崔如英的,點點頭開始上課。對崔如英他不會總誇,崔如英也不在乎誇不誇,也許是因為年歲大過,知道學是給自己學的,先生不誇,她也會認真做作業。
楚玉珠只會高興一會兒,就不在乎了,誇她也不能讓她填飽肚子。她想吃包子,她還沒吃膩呢。
第一節課上完,楚玉珠的肚子就已經餓得咕咕叫了。
上了一節課,崔如英也有些餓了,就把書袋裏用油紙包着的肉松卷兒拿了出來。
已經放了一個晚上加半天,早已沒了剛出爐時的香味。
但是餓着肚子,有一塊甜甜軟軟的蛋糕,十分令人滿足。況且蛋糕這東西本來就是涼着吃的。
崔如英咬了一口,咬到了一點肉松餡兒,鹹口的點心不會那麽甜膩,中午她要試試把肉松加進蛋黃酥裏,嘗嘗味道好不好。
想來也簡單,後頭還能試試加別的。
楚玉珠就在一旁眼巴巴看着,崔如英嘴巴小巧,一口咬得也少,吃了腮幫子微鼓,那個蛋糕是黃色的,裏面還有橙色的餡兒,這些楚玉珠都看得一清二楚。
可真軟呀,咬一口都沒聲,好像還很彈,像饅頭,又不太像。
使勁兒聞聞,是甜的。
很甜。
楚玉珠肚子裏的饞蟲都被勾出來了。
眼看崔如英又咬了一口,楚玉珠問道:“好吃不?”
崔如英點了點頭,實話實說道:“還挺好吃的。”
說完,又吃了一口。是還挺好吃,尤其餓的時候,吃這個可好了。
楚玉珠覺得,她再不說話,崔如英就給吃完了。
她咽了咽口水,“如英呀,昨兒我說錯話了,我知道你為了我好,想讓我好好寫作業,但是……但是我想着寫作業是我自己的事呀,不能拿吃的換對不對?我寫的好與不好……寫不好就該罰,寫好了那是我應該做的呀,你說對不對。
你要非拿吃的換我就不高興了。”
楚玉珠絞盡腦汁,想出了這些話。
崔如英得信才行,可是她靜靜聽着,楚玉珠不光肚子打鼓,心裏也直打鼓。
楚玉珠咽了咽口水,剛想再說些什麽,卻見崔如英一笑。
崔如英是認真聽完了,這麽大的孩子,想這些話也不容易,她故意道:“你是真這麽想的?可別是為了想吃東西,故意這麽說的。”
楚玉珠心裏可後悔了,早知道就不多事兒了,昨兒非說那些話做什麽。她道:“我當然是真心的呀,比珍珠還真,比明珠也真。你看我沒吃你帶的,今兒作業寫得不也挺好。我真的那麽想的,我也不想吃別的。”
崔如英笑了笑,“那好吧,既然這樣,我就不分給你吃了。”
楚玉珠剛想說話,但想想剛剛說出口的,也不好反悔說剛剛說的都是假的,為了吃東西說這些,再反悔太丢人了。
今兒不吃就不吃了,明兒求崔如英給她帶點兒。
楚玉珠嘴硬道:“我本來也沒想着吃,你快吃吧,別餓着自己。”
話是這麽說,人也轉過去了,可是依舊看着自己。
崔如英覺得有些好笑,楚玉珠估計沒吃早飯,所以才這樣。她從自己咬過的地方後頭掰了一塊遞過去,“你也吃點兒吧,不然學堂裏又該打鼓了。”
楚玉珠立馬捂上肚子,她也聽見自己肚子響了,可那不是餓得嗎。
以後不來學堂吃多少也得吃點,也是真餓呀。
平日早上不吃飯,都是第二節課才來,玩兒一會兒也就過去了。今天其實也能忍住,但是崔如英非吃。
楚玉珠把蛋糕接過來,攏共就小半塊蛋糕,還是分出來的,但她已經很高興了,甚至覺得崔如英自己也餓,卻願意分給她,全是情分。
況且,別人給她她還不樂意要呢。
這麽想,楚玉珠就覺得高興。
她咬了一小口,眼睛一亮,“這個也好吃呀!”
真香,肚子一下子就不餓了。
昨兒要知道這什麽卷兒這樣好吃,她鬧這一場為了什麽呀,不然還能多吃一塊兒。
馬上就要上課了,楚玉珠趕緊把點心吃完,黃先生去外頭轉了一圈也回來了,楚玉珠道:“如英,那我們明兒還來學堂吃吧,我每日也要寫完作業再走。”
崔如英點點頭,她倒是要看看楚玉珠這回能堅持幾日。
不過,今兒她能過來,已經出乎人意料了。
上午上完課,崔如英寫完作業就回燕歸堂了,楚玉珠還跟她走了一段兒,“明兒我們可說好了。”
崔如英:“放心吧,我不會忘的。”
一個上午,天也沒轉晴。到燕歸堂崔如英先吃了午飯,覺都沒睡就去小廚房做麻薯了,她同趙大娘二人說道:“今兒可以試試鴨蛋黃滾一圈兒肉松,然後再包麻薯。”
趙大娘覺得這個主意甚好,餡料越是豐富,味道肯定也越好吃。
這個蛋黃酥一口咬下去最好吃,各種餡料在嘴裏爆開了都。
王大娘:“崔小娘子正好瞧瞧我上午熬的豆沙,顏色好看,一點皮都不見的。”
崔如英看了看,白淨的瓷盆裏裝着紅色豆沙,看着就軟綿綿的,的确細膩如沙,看着就好吃。
崔如英道:“大娘這手藝我可是自愧不如了,這哪裏還要做蛋黃酥,這盆豆沙,我一個人都能吃完的。”
王大娘不好意思道:“哪兒有這麽邪乎,快做蛋黃酥吧,不然等你睡一覺醒了再做?”
崔如英搖搖頭,“不用,我把麻薯做上,剩下的大娘來吧。下午想回家一趟,中午就不睡了。”
趙大娘點點頭,“那正好,我倆琢磨來着,酥皮豆沙蛋黃都好說,也就麻薯難做。不過今兒看這天怕是要下雨,你還回去呢。”
崔如英道:“看看,若是一會兒下起來就算了。”
下雨客人也少,用不着幫忙,就是頭三天開業,不回去一趟她不太放心。
這是崔如英提的開鋪子,說她是最關心鋪子生意的人也不為過。
懷着盼天晴的心情,崔如英把麻薯做好,出門一看已經下了雨點子,下了雨自然不好回去,只能等明日了。
次日是四月二十一,天氣算不得太好,但是依舊得上課。
楚玉珠也打着傘來了,高高興興用個早飯,下課之後留在學堂把作業寫完。
她覺得這樣也行,回去之後就什麽都不用管了,只管玩就是,而且她母親也不說她了,不僅如此,還會誇她,可高興,什麽玩具都給備好了。
三房的孫惠茹還覺得奇怪,前日回來那個臉色,昨兒就好了,今兒也高高興興的。說到底還是得有人能治住她,沒想到這麽嬌蠻任性的女兒,爹娘的話都不聽,卻聽了一個小娘子的話。
孫惠茹今兒還來了三房,跟陸雲蓁說起這些的時候啧啧稱奇,“你說怪不怪,我和二爺的話她都不聽的。”
陸雲蓁笑着說道:“也是兩個孩子性子投緣,年歲又相近,所以能玩兒到一塊兒去。”
孫惠茹點點頭道:“說得也是,可我就這一個女兒,如今懂事了都是如英的緣故,也不知怎麽感謝如英這孩子。”
陸雲蓁道:“孩子們相處,咱們大人就不必插手了,操心太多反而不好。”
若是鬧脾氣了,卻拿了二房東西,又該怎麽辦,犯得着為了點東西受委屈嗎。陸雲蓁不希望崔如英這樣。所以前頭錢夫人賞東西,她沒非得讓崔如英收下。
今兒也沒搭話茬。
孫惠茹卻執着,“明珠也是我們給慣壞了,如今如英肯幫忙,我心裏總覺得不敢承受,就想着做些什麽。”
陸雲蓁想了想,“既然如此,那就告訴二嫂一個法子吧。崔家開了鋪子,暗地照顧崔家的生意,也算幫了忙了。不過那孩子聰明還懂事兒,上回我讓人去,多給了不少。小本生意,賺什麽錢,怕還貼錢呢。”
陸雲蓁的意思是,若是被發現了,反倒是幫倒忙了。
孫惠茹明白了,她道:“弟妹這主意好,我會小心的。”
崔如英自是不知這些事,這幾天天氣不好,她都在侯府待着,一連上了四日課。
可謂是風雨無阻。
轉眼就到了二十三,今兒沒下雨,上午天放晴,崔如英打算下了課就回家。
楚玉珠還有些不舍,“你家怎麽這麽忙,什麽都要你回去,你回去能幹得了什麽呢?我們什麽時候能一起出去玩呢,這幾日又有人約我出門的。再過些日子,就踏不成青了。”
楚玉珠每日要做的事就是讀書,讀完書就是玩兒,一群丫鬟陪着她玩兒。
哪裏能想到還要做包子還要賺錢呢。
楚玉珠每月都有月錢,一個月十兩銀子,根本不知缺錢是什麽滋味兒。
崔如英道:“鋪子剛開業,我得回去幫忙,等以後有空着吧。”
楚玉珠:“啥時候有空?”
自從那日她單方面生氣又和好過後,楚玉珠就很喜歡崔如英,雖說不上形影不離,但是也一塊兒上課一塊兒說話,連作業都一塊兒寫。
時間長了,自然越來越親昵。
不誇張地說,一日十二個時辰,除去睡覺的,剩下的時間楚玉珠多半都和崔如英在一塊兒。偶爾還會去燕歸堂找她玩兒呢,這馬上放假了,她舍不得。
而且楚玉珠沒有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跟大房的不親,璋哥兒又小,頭一個年歲相仿的,感覺比什麽都親。
有一句話說得好,好的時候恨不得穿一條褲子,楚玉珠如今就這樣。
崔如英道:“有空的時候自然就有空了呀,你今兒先把作業寫完再回去。這兩日好好玩兒,大後日不就又能見到了。”
楚玉珠都想去崔家,但又怕住不習慣,所以壓根沒說。
不過她提了崔如英也不敢帶呀,萬一到晚上再嚷嚷着送她回去,這還遠着呢。況且,她也不知道家裏現在什麽樣。
這幾日天氣不好,就怕因為這個生意不好了,崔大山又胡思亂想,尤其這還是頭幾日。
賣什麽東西都有淡旺季,連找工作都有金九銀十之說呢。下雨而已,可不至于的。
楚玉珠:“那好吧,你早點兒回來,大後天晚上,我去燕歸堂找你玩兒。”
崔如英點點頭,把大字寫完,她就回燕歸堂了。沒吃飯,直接收拾好東西去鋪子。
她帶了點心回去,肉松卷和蛋黃酥,是昨兒新做的。這兩樣點心,如今常出現在燕歸堂。
一路上,崔如英都在擔心,她沒在下雨天擺過攤兒,也鮮少冒雨出門,不知道天氣如何。
這幾日天不好,四五月份雨水尤其多,連着下了兩日雨,若是擺攤,必然是不可能出攤兒的,不過家裏有鋪子,還是能開門做生意。
崔記包子周邊是有客棧的,有人不樂意下雨天出門,但有人樂意。文人墨客更愛賞雨,覺得頗有意境,總愛出門的。
不過下雨那兩日崔大山想着下雨客人少,就跟崔大郎一塊兒去的,讓二丫留在家裏看着弟弟妹妹。
昨兒生意雖然比不上開業的第一日第二日,但也不錯,一天下來,也有四五十桌客人。
而且輕巧呀,不像第一日那麽忙。
今兒天氣好,生意又好了些。
崔如英到鋪子時已經有些晚了,但鋪子裏還有四桌客人。客人一邊吃着飯一邊聊天,相談甚歡,看他們一時半會兒吃不完,崔大郎啥事兒了,就去後頭幫忙了,也不在大堂。
崔如英進來,看看桌上的飯菜,有生煎包子,有一桌還有焖面和酒。
桌上擺着蒜瓣兒,還有油辣子罐和醋壺,上回崔如英和崔大山提了,沒幾日崔大山就把東西備齊了。
客人們吃得爽快,小酒也喝着,很是惬意。
崔如英直接去了後院,“爹!”
這會兒沒啥客人,崔大山焖了鍋面,留他們當中午飯吃,見女兒回來,問道:“你吃了不?”
崔如英搖搖頭,“着急回來就沒吃,而且想吃家裏的飯了,爹,鋪子有啥我吃啥。”
崔大山笑了笑,“那就吃焖面和包子。”
二丫也笑了笑,今兒天好,她也來幫忙了,“三丫回來啦。”
崔如英點點頭,“我還帶了點心,爹你們先嘗嘗,我進屋看看妹妹去。”
好幾日不見,看看也好回去和許娘子說說,四郎五郎在廂房看着,倆人幹不了啥大事兒,不過可以妹妹餓了尿了哭了的時候喊崔大山他們進來。
四郎一見崔如英進來,高興地喊了聲三姐,五郎也叫了聲姐,崔如英點點頭,挨個摸摸他們腦袋,就坐在床邊看妹妹了。
六丫還沒睡,一個勁兒想要翻身,有點像小動物,嘴裏還咿咿呀呀的。
四郎道:“三姐,平日裏六丫都是我看的,五郎也管,不過他小。還有家裏的雞也是我喂的,還有還有……”
崔如英道:“我帶了點心,在外面。”
四郎嘿嘿一笑,“姐你逗六丫玩兒吧,我就不打擾了。”
崔如英不由一笑,就饞這口點心吃。看了會兒六丫,等四郎吃了點心回來,她就去前頭幫忙了。
客人還在,崔如英也沒問生意如何,更沒說先生給改了名字。
她看崔大山臉上沒愁緒,想着生意應該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