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鋪子與宅子

54章第五十四章 鋪子與宅子

白淨的餃子皮兒,舀餡兒到皮兒上,雙手一掐,就成了元寶的形狀。下鍋一煮,跟鴨子似的跳進去,等煮上一會兒,又變成大白鵝在水面上浮來浮去。

餃子鼓了,也就熟了。

餃子皮兒薄餡兒大,因為加了豬油渣,所以餡兒更油潤,以至于皮也帶着幾分透亮。

離得遠一點兒,就像是玉石翡翠。

韭菜豬油渣餡兒的崔如英包了五十多個,還有三十多個白菜的。

餃子盛出來放進盆裏,崔如英挑着扁擔給送了過去。她回來的日子短,明兒就得回侯府了,能多做幾頓飯就多做幾頓。

崔如英也希望崔大山他們能顧及身子,不要埋頭苦幹。崔家現在不愁吃穿,以前只管吃飽了就行,現在也能吃好了。她希望,家裏也能追求追求別的。

就像有錢了可以送崔大郎去讀書,那也可以給閨女買些衣裳首飾,還可以把房子換了。如今這房子擠擠巴巴,晚上都是崔大山帶着六丫和五郎睡,崔大郎帶着四郎睡。

二丫分着一間小屋,不僅崔如英沒有自己的屋子,家裏人都沒有。雖然她是在崔大山他們屋子分出一間來,但也能說崔大山夫妻倆在她屋子分了一半出去。

家裏這麽多人呢,總擠着住哪兒行。

七歲倒還好,等她十歲十五歲了,也要這樣住着嗎。

崔如英回來就睡這間小屋子裏,木板隔着,等她再長高點,腳就得露到外面去。她也想要間屬于自己的屋子呀,有個桌子,能寫字,還有衣櫃。

梳妝臺她現在就不強求了,當然,若是崔大山能給她打一個,自然更好。

不過這些現在也只能想想,才開鋪子,哪兒有錢。可不說,崔大山他們才不會想這些事。

裝好餃子,崔如英鎖上門,就給送過去了。

Advertisement

中午吃過肉了,晚上吃素餡兒餃子,別有一番滋味。

豬油渣她炸得金黃,也沒放太多,過幾天崔大山他們還能再吃一頓。

還另帶了一小碟豬油渣,不管是蘸鹽還是蘸白糖都好吃,給二丫他們當零嘴兒。

晚上生意也不錯,而且來喝酒的客人更多,每日酒坊就要往鋪子送一次酒,因為崔家買的多,酒坊老板也給便宜了些。

從前十文一斤二十文一斤的,如今買的多,每樣便宜了一文錢。

每日鋪子要拿六十斤的酒水,盡管酒水崔家沒要太多利,但一日下來,也能賺一錢銀子。

經過這些事兒,崔如英也琢磨了好多事兒。

這種大單子,有一單就能賺好些錢。就比如酒坊,每日有人打幾兩幾兩的散酒,幾十幾百個人都比不上大單子。

大單子雖然便宜,但薄利多銷,也能多賺不少錢。

六十斤酒,四十斤十文的,另外二十斤是貴的,崔家定就要花近八百文,酒坊的利潤肯定更高,多來幾個這樣的大單子,一年都不用發愁了。

崔家現在生意不錯,但天氣不好客人就少,才開業還新鮮着,免不了擔憂生意不好。

就算前一日生意不錯,也不知道第二天如何,要是能像酒坊一樣就好了,賣到別處去,便宜點兒也行。

不過崔如英也知道,這個可遇不可求,像大酒樓都有自己的做菜師傅,包子鋪比不了酒坊糧行,她都想不出哪裏會一下子定幾百個包子。

碼頭工地?或是船上?

這些地方也不好進去,而酒樓、大戶人家,好像也沒用得上這麽多包子的時候。

崔如英這麽想着,又覺得自己太過貪心。

有攤子的時候想要鋪子,有鋪子了又想簽單子,那什麽時候是個頭呀。

可轉念一想,若安于現狀,雖不缺錢花,但是遠沒到讓崔大山和許娘子舍得花錢的地步。

崔如英現在也才攢了二兩五錢銀子,先定個十兩的小目标,那還差得遠呢。

這麽想着,她就去幹活了。

崔如英在家裏吃過,崔大山他們吃飯的時候,她就在鋪子幫忙做菜上菜,管結賬收錢。

一直忙到戌時鋪子打烊。

崔大山不覺得今兒太累,畢竟中午晚上都吃了好的,他還回味着,說道:“這豬油渣餡兒的餃子是真好吃,可太香了,尤其是蘸醋和油辣子吃。”

崔大山就吃了二十個,其他人晚上吃得倒不算多,許是中午頂着了。

崔如英笑着道:“還有豬油渣呢,好吃下回你們再包一次。”

崔大山:“行,還是你會想主意。”

夜色深沉,一家人連大帶小,頂着月色回家。六丫被崔大山抱着,崔大郎拉着兩個弟弟。

二丫在崔如英身邊,也不害怕。

周圍也有打烊回去的,有人同行就不孤單。

崔大山仰頭看看頭頂的月牙,今兒二十四了,啥都好,就是許娘子一個人在侯府,若是她也在家就好了。

不過這些話,崔大山也只在心裏想想,要是被崔如英聽見了,沒準兒說給許娘子聽,她聽了又要難受。

崔大山大手抱着閨女,六丫睡得極甜,“明兒你回去了告訴你娘,家裏一切都好,不用她擔心。”

崔大山想着等鋪子裏來了掌櫃的和夥計,生意也穩定了,就把大郎送回書院。

都十三歲了,在家裏多耽誤一天就少讀一日書。

四郎五郎還小,倒是不急。

要是有錢了,可以先弄房子,不過崔大山沒想得那麽遠,他覺得現在的房子住就挺好,到時再置辦三間房,最好是把左右鄰居買下來,家裏六間房,絕對夠住了。

而且還有鋪子呢,要是許娘子回來了,還能讓人去看着鋪子,更不缺地方了。

大郎是長子,成親了更該幫襯着家裏,照顧好弟弟妹妹。

況且女兒出嫁了也不住在家裏,四郎五郎成親了,估計房子也足夠用了。

六間房,四個屋子,那不正正好好的。

女兒嫁人,三個兒子也夠住了。

不過,這些想法崔大山沒和許娘子商量過,崔如英自然也不知道。她若是知道了肯定想方設法阻止,出嫁了難道不回來嗎,回來了難道要住外面?

反正她的屋子要有,還得是朝陽的,大的!

崔如英不想還住在南巷,這兒人多,太熱鬧,若是有錢了肯定在別處買房子,還得買大的,她要的是一間自己的像樣的屋子,就算出嫁了別人也不能住。

回到家,一衆人梳洗睡下,崔如英還刷了牙,累了一日,躺在小床睡得倒也香。

次日一早,一家吃了排骨面,崔大山幾人又去鋪子了。

崔如英在家收拾了收拾東西,也沒見劉嬸兒來。

崔如英嘆了口氣,她沒去劉嬸兒家問,這事兒講究你情我願,不想來也不能逼着過來。

劉嬸兒不願意,那以後該拿東西拿東西,兩家情分可別斷了。跑堂可以招一個,力氣大、幹活麻利的。

她把家裏收拾幹淨了,雞也喂了,然後把二丫早上洗好的衣服挂上,就去了鋪子。進去一看,劉嬸兒正彎着腰打掃,一笤帚一笤帚的,門口還放着個碎布條紮的拖布。

見崔如英進來,還招呼了一聲,“哎呦,三丫。”

崔如英高興道:“嬸子!”

劉嬸兒剛想唠兩句,又想起自己是來幹啥的,笑笑道:“我先幹活了啊。”

她昨兒晚上等趙川回來商量了商量,也把崔如英說的怎麽算錢、去鋪子做什麽大概上說了說。

有些她也記不太清,說得模棱兩可的。

不過趙川也能大概聽明白,“我看着別的鋪子,跑堂一個月也就三百文,咋還給什麽全勤啥的。”

劉嬸兒怪道:“那還不是看在兩家情分上,想多給一點,可別的鋪子都這麽多,也不好不一樣呗。老趙,你想想,若是一個月不退不遲,每日都去,那就有三百五十文。獎金啥的我倒不清楚,不過崔家我信,肯定不會虧待了我。”

趙川沉吟片刻道:“那家裏咋辦?”

男主外女主內,要是出去,外人還不說他沒本事,養活不了老婆孩子。

“老趙,你說虎子過兩年就要娶媳婦了,肯定得蓋房子,如今他給別人當學徒,白天不回來。芸芸和牛牛也大了,我在家也就洗衣服做飯,用不着我費心。真要去了,那家裏就他倆待着呗。

而且說吃喝都在鋪子裏,你好好想想,那客人吃不完剩下的都是包子,我肯定是跟着一起吃的,偶爾三丫還回來呢,你瞅瞅給送來的東西,我一個人都能吃不少呢。”

不過去做活兒,肯定不能往家裏帶,手腳得幹淨,這個劉嬸兒知道。

說實話,她一個大人,光每日吃的,都能頂上工錢了。

像碼頭啥的,一日給八文,可不管飯。別處劉嬸兒還真不知道,但能跟着吃包子啥的,肯定有不少人樂意去幹。

崔家的确是啥好事兒都想着她。

趙川想了想,“那是不錯,不然就去。你放心去,家裏做飯洗衣服就交給我,孩子們也能做,都這麽大了,用不着操心。”

外人愛咋說咋說,說了也是嫉恨家裏日子好。趙川就沒少聽見有人說崔大山沒本事,讓自家娘子做奶娘去。

可說來說去,不就是嫉恨嘛。

劉嬸兒嫁人這麽多年,只院子裏菜多了出去賣賣,還沒賺過多少銀子呢,頭幾回往家裏拿包子拿肉,趙川和孩子們都可高興了,她自個兒也吃得噴香。

不過劉嬸兒的性子和許娘子不太一樣,她清清嗓子道:“那我真去了,頭一個月賺的錢,我可得給自己買點東西,我得買點首飾衣裳啥的。”

趙川不管,自己賺錢了又是頭一個月,想買就買呗,“那你明天就過去吧,他家招人,估計是忙活不開了,你早點兒幹,還能早點兒拿錢。”

明日是四月二十五,也不知道這月錢怎麽算,但劉嬸兒相信崔家。

劉嬸兒翻了個身,“睡覺睡覺。”

她睡得早,所以一大早就過來了,崔大山他們忙活廚房的事兒,她就在前頭跟着崔大郎。

崔大郎也跟她講該怎麽傳菜,怎麽用炭筆記菜單。

不過劉嬸來鋪子裏做過活兒,也不用囑咐太多,說上幾句就夠了。還沒到開門的時辰,所以崔如英過來時,正見劉嬸兒在擦桌子,幹得極其賣力。

不過中午才開門做生意呢,崔如英道:“嬸子,你不用來這麽早的,一會兒我去寫兩份文書,咱們也簽上,把該寫的東西都寫進去。”

除了寫工錢多少怎麽算,全勤、績效都有什麽,除此之外還有每月何時發工錢。崔如英定的是月初,這個不比別的,得算全勤,鋪子每月也是月初盤點。

但這一個月就剩幾日,全勤肯定沒法算,就均到每日,下個月月初發這月工錢就是了。

應該也有幾十文。

崔如英平日用功,字認得也多,文書上寫着,每月月初發工錢,不超過初五。每日上午巳時上工,下午酉時上工,鋪子何時打烊何時才能回去。

要管着擦桌子打掃鋪子的活兒,每月有兩日假,全勤不得遲到早退請假,績效考核全勤、平日幹活是否麻利……

績效最多能拿八十文。

偶爾會有獎金,這個崔如英沒寫進去,但這上頭的全拿了,一個月就是四百三十文。

還有些零零散散的條例,比如若不想幹了,要提前一個月說明,好給鋪子留出招人的時間。

若是做得不好,雖不會扣錢,但是鋪子有權辭退等等。

也寫了一大張紙。

劉嬸兒也不識字,是崔如英一個字一個字給她念的。她練字勤奮,文書寫得也不錯,念完之後崔如英道:“不然嬸子再拿回去讓趙叔看看?”

劉嬸兒也是心大,道:“不用,直接簽吧。”

崔如英是她看着長大的,不會在這上頭诓騙她,早點簽了早點幹活。

崔如英覺得這上頭寫得已足夠詳細,崔大山就和劉嬸按了手印,簽了兩人的名字。

劉嬸覺得這就像過家家似的,啥都得給寫清楚了,還得按個手印。不過寫清楚也好,省着後頭再問。

寫完這個崔如英就着筆墨順便寫了張招工的單子,鋪子招掌櫃一名,每月月錢五百,管飯。

寫完等墨跡幹了,就給貼了上去。

招人得看緣分,不盡看能不能勝任,還得看品性。不是回回都像請劉嬸兒這麽順利,崔如英對崔大山道:“爹,你先看看,合适就給定下來。”

崔大山還有些發怵,劉嬸兒就是崔如英自己去的,讓他來也不知道成不成,“不然等你下回回來了再貼?”

崔如英使勁兒按了按,“這個也不一定有人看見,都不知道啥時候招到人呢。我下回回來貼,萬一兩日沒人過來怎麽辦,要是那幾天下雨又該怎麽辦。爹你一個人不行,還有大哥呢。再說了,你們都不行,那我能行嗎,你們多大我多大,我是和劉嬸兒熟,好說話。”

性子也清楚,兩家又熟,不能啥事兒都指望她呀。

崔如英不愛管事兒了,她上心都是和自己有關的事兒,要是真什麽都讓她來,那得忙死累死。

崔大山被這番話堵得啞口無言,他閨女嘴巴好使啊。

崔大山:“那行,我和你哥看着點兒,你今兒早點回去吧。”

有劉嬸兒在,也用不着崔如英幫忙。她先把劉嬸兒的考核表畫了出來,不過不是留着這個月用的,是下個月用,好記全勤。

沒遲沒退沒請假就打個勾,到時候發錢了,也好對照。

沒想到她家鋪子也招人了,都招人了才輕巧呢。

做完這些,崔如英看時辰也不早了,就直接回侯府了。她還想回去看看書,也不能總忙鋪子裏的事兒。

這兩日她是一點書都沒看的,錢夫人給了她書,後來陸雲蓁又給了,很多書崔如英從前都沒看過,看着還覺得挺有意思的。

許娘子這兩日又輪換到夜裏,前兩日忙,也轉不過來,白天都睡着。

家裏現在好了,許娘子打算自己有空閑了回去看看,她想家裏也想孩子們,如果再不回去,六丫估計都不認得她了。

現在怕是都不認得,應該有那麽大了,想着女兒的小酒窩,心裏就覺得可甜了。

到中午,許娘子醒了,問了問崔如英家裏可還好。

回回都問,崔如英也回回都說:“一切都好。”

許娘子:“好就好,我想明兒回去看看,你去不?”

崔如英搖搖頭“我剛回來,才不去。”

許娘子點點頭,“也行,太遠了累人。”

崔如英看看許娘子,“是累,來回一個多時辰嗯。娘,咱們若是買個大一點的宅子,還離侯府近一點,娘不就能常回去看看了嗎,六丫肯定也特別想娘的。”

同類推薦